...天局長:這種回收技術過時了!|德米特裡·羅戈津|馬斯克|俄羅斯...

2020-12-24 騰訊網

【ALENG 自媒體】8月8日晚間自媒體專稿,馬斯克在載人龍飛船順利完成了首次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兩名太空人也已經從國際空間站安全返回。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由私人航天公司承擔的載人發射任務,龍飛船的安全返回,對於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公司來說,都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這家私人太空公司成立短短12年時間,就已經取得了其他機構幾十年都無法取得的成績,不得不讓人為馬斯克豎起大拇指。不過,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不僅認為馬斯克的龍飛船沒什麼了不起,而且認為龍飛船的著陸技術太落後,已經過時了!

聽起來好大的口氣,這個人是誰?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Dmitry Rogozin)。

德米特裡·羅戈津說這話是有底氣的,因為自從2011年美國宇航局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而美國宇航局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高昂的:每位太空人的「船票」高達8000萬美元。

為了擺脫在載人航天領域內對俄羅斯的依賴,美國宇航局想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商業船員計劃」,2014年,NASA與波音和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分別籤訂合同,通過租用商業航天發射的方式,為NASA承擔往返空間站太空人的發射任務。

2014年,由於某種原因,美國將俄羅斯航天局和德米特裡·羅戈津列為制裁對象。得知消息後,羅戈津通過社交媒體Twitter發帖子嘲笑美國人,他說:「美國人難道要依靠蹦床將太空人蹦到空間站嗎?」5年後,當馬斯克的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羅戈津也通過Twitter向馬斯克表示祝賀,而馬斯克就回覆說:「看來,蹦床起作用了。」

雖然表面看起來羅戈津對馬斯克的成功表達了由衷的高興,不過,馬斯克畢竟是動了羅戈津的奶酪,俄航天局今後將無法再從美國賺取豐厚的載人航天發射費用了,僅此一項,每年就「損失」數十億美元,羅戈津焉能不窩火?2020年4月10日,羅戈津就曾經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怒斥馬斯克的「掠奪性」定價,破壞了全球航天發射市場的規則,認為馬斯克僅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進行商業載人發射,簡直就是「低價傾銷」,並且認為美國暗中支持Space X公司,實際上支付給馬斯克的價格是公開價格的4倍。對此,馬斯克只回應了一句話,他說,「Space X的火箭可重複利用率是80%,而他(羅戈津)的則是0%。」

2020年8月4日,當龍飛船從空間站成功返回後,羅戈津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他在8月7日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就漫不經心地表示,馬斯克的龍飛船返回技術太落後,已經過時了,似乎認為太空飛行器水面回收的方式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

當然,太空飛行器水面回收對於著陸點的精確控制遠沒有陸地著陸那麼精準,而且這種回收的成本也是陸地回收的好幾倍,甚至數十倍,因此,這種回收方式實際上只有財大氣粗的人才能玩得起。如果馬斯克能夠將助推器精準降落到一艘幾十米的船上,說人家不會將飛船降落到陸地上,這種說法即使在我看來也是非常可笑的,只能說羅戈津失態了。

預計,最遲在2020年9月底前,作為Space X和NASA「商業船員合同」的第一次正式發射任務,龍飛船將會把3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為了安撫羅戈津的情緒,據說美國宇航局仍然預定了幾次無發射時限要求的聯盟號艙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不再跪求俄羅斯!馬斯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美國不需要太空梭了?
    但因為這種戰略能力的中斷,以及俄羅斯聯盟飛船反覆漲價,還是讓美國政府和國會籠罩在被「敲竹槓」的陰影之下。 載人龍飛船此次飛行成功,足夠讓美國人揚眉吐氣,堪稱一條「爭氣船」,而爭氣的另一面,是馬斯克為美國納稅人省了好大一筆錢。
  • 【頭條速覽】俄羅斯取消入境旅客14天隔離政策
    俄羅斯取消入境旅客14天隔離政策 文件稱,進入俄羅斯的外國公民必須在入境時提供英語或俄語的新冠病毒檢測陰性報告。
  • 馬斯克用網際網路掙來的錢造火箭,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在忙著社區團購
    而PayPal的創始人正是馬斯克。當初馬斯克在PayPal出售給eBay的交易中獲利1.65億美元。但是很快,馬斯克就投資1億美元,在2002年成立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所以在2001年馬斯克就曾前往俄羅斯,希望購買退役洲際飛彈改裝的火箭來作為起步,然而多次商談後他認為俄羅斯報價過高,最終放棄。,並且還是俄羅斯掌握的技術。
  • 太空投資成新寵,為什麼創造歷史的只有「宇宙網紅」馬斯克?
    NASA當天的直播顯示,火箭升空13分鐘後助推器與火箭成功分離,落在名為「當然我依然愛你」的回收平臺上。與此同時,載有太空人的太空艙加快至進入太空軌道的速度,預計兩位太空人將在太空軌道飛行約19個小時,計劃於5月31日上午10點29分抵達國際空間站。
  • 馬斯克回答太真實,全場鴉雀無聲
    其實,說到馬斯克的話,他的成就可不止只是這些皮毛。他的創業歷程了可以說是非常神奇,國內外眾多的創業大佬都對他表示敬佩不已。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有哪些厲害之處!「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怎樣煉成的?
  • 俄航天局局長:俄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這是俄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1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明的立場。他同時強調,俄羅斯不會參與美國的月球計劃,「俄羅斯準備與中國在探索月球領域加強合作」。
  • 人人都該像馬斯克一樣思考 | 長江讀書293期
    所以,馬斯克覺得他應該去俄羅斯試試運氣。他去了幾趟俄羅斯,購買退役的洲際彈道飛彈(上面的核彈頭已被拆除)。他與俄羅斯官員的會面離不開伏特加助陣,每兩分鐘雙方都要舉杯慶祝(祝酒詞無非是「為太空乾杯!為美國乾杯!為美國開發太空乾杯!」)。但是對於馬斯克來說,當俄國人告訴他每一枚飛彈將花費他2000萬美元時,歡呼變成了嘲笑。
  • 過時的批量手機真的只能當廢品賣?換換回收環保回收正在進行時
    這種做法不僅會帶來環境危害,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直接導致電子產品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屬比如鉛、汞(水銀)、銻、鎘等有毒化學物質或致癌物質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嚴重汙染。由於缺乏專業技術、儀器和環保設備,那些小作坊把硫酸倒進電子垃圾上然後進行焚燒,先把晶片上的塑料燒掉,然後一遍一遍地析出銅和鐵,再加硝酸,經過幾道工序後得到金粉。
  • 深挖|馬斯克的火箭速度,誰也比不了
    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全美最大太陽能發電公司SolarCity、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它們所涉及的科技都是探索性的。SpaceX火箭項目,是馬斯克正在展開的一個大計劃。馬斯克在2002年便出資1億美元成立了SpaceX公司,意圖進軍太空,最終目的是實現火星「殖民」。這甚至早於他對於特斯拉汽車的投資。對於狂人馬斯克瘋子般的舉動,很多人並不看好。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長八的回收方案是採用集束回收的方式,相當於芯一級帶兩個助推一起回來,這個難度還是很大的,相對於跟咱們眾所周知的SpaceX的 Falcon 9是完全不一樣的回收方式。 首飛方面應該是開展了部分的技術驗證,但是具體驗證哪些技術,現在還不是很清楚。相信通過後續技術迭代,能逐步實現回收的能力。首飛成功,也為後續開展回收復用技術驗證,包括後面整個的實施做好了堅定的一步。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火星自由夢」,真能實現嗎?
    這是緣於11月初,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向參加Starlink(星鏈計劃,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項目的內測用戶發送了一封內含服務條款的邀請測試郵件,條款中的第九條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如果縱觀這5年以來SpaceX所曝出的新聞,你會發現馬斯克一直沒停下腳步,在向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前進。首先,火箭回收技術愈趨成熟。根據馬斯克的想法,把火箭飛船助推出大氣層之後,需要通過二次發射為飛船補充飛行燃料。
  • 馬斯克在豬身上演示腦機接口技術
    馬斯克接著說,他想要普遍使用這種技術的原因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某種神經問題,包括記憶力喪失、焦慮、腦損傷、抑鬱症和一長串其他疾病。當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這一長串問題都可以通過一個解決方案快速輕鬆地「解決」,所以將其視為公司合理的最終目標有點兒具有挑戰性。馬斯克隨後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附近圍欄裡的三頭豬身上,附近有飼養員照顧。
  • 最好的創業勵志故事:18年無數次失敗,馬斯克把吹過的牛變成現實
    上期講到SpaceX自主研發的飛船和火箭有很多技術上革命性的創新,但它最核心的優勢、最能夠打動NASA的還是兩個字——便宜。它能夠以大概5000萬美金的價格把一個太空人送進太空,收費要比俄羅斯人便宜了一半左右。為什麼SpaceX能夠把這個價格打下來,有這麼大的價格優勢呢?
  • Space X火箭載人上天,馬斯克改寫時代:理科生的浪漫是用錢徵服宇宙
    這塊海上回收平臺,有一個異常浪漫的名字: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當然,我依然愛你)。這個名字是在當年SpaceX公司多次嘗試在海上回收遇挫時起的,既是對火箭本身的鼓勵,也是向蘇格蘭的科幻小說作家伊恩·班克斯致敬。
  • 馬斯克「瘋狂」太空夢又近一步
    太空梭時代的落幕,也讓美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告一段落,過去9年,美國本土再也沒有向太空送出過任何一位太空人,期間,NASA只能租用俄羅斯的火箭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然而現在,當赫爾利和本肯再次站在火箭發射臺面前時,他們的任務是重啟美國的載人航天。
  • 世界首富馬斯克和他的「第一性原理」
    除了世界首富,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形容馬斯克的詞彙就是瘋子,矽谷瘋子、地球上最可怕的瘋子,馬斯克究竟有多瘋狂……確實,用純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製造可回收火箭、開發腦機接口……每一個都是大家聽起來天方夜譚的東西都在他的手裡一一實現並投入商用
  • 馬斯克的火箭又爆炸了!
    按照SpaceX之前透露的消息,本次點火試飛的主要目標並不包括成功回收。 在發射前,馬斯克也有意放話降低外界預期。 他表示火箭有可能無法達到目標高度,如果最後爆炸,還需要大量時間清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