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分重視賓客之禮,在迎賓待客上,分別都有哪些禮節?

2020-12-16 首尾無相惜步步遠

本文乃「首尾無相惜步步遠」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中華民族可謂是好客的民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好客不僅要禮貌待客,更要做到賓至如歸。因此,古人十分重視賓客之禮,遇有賓朋到來,熱情迎於門外,相互施禮,互致問候,然後引入堂室,入門也有禮規。古禮規定:「凡與客人者,每門讓於客。」凡遇門則讓客人先進,這是主人向客人表達的一種敬意。入席之後,在安排座次上也講究禮節。中國古代一般以東方、南方為尊,帝王於殿堂之上,往往坐北朝南,意為自己尊於群臣,在萬民之上。

殿堂

至於家人堂室,有的還以居東朝西的座位為尊,這要視堂室的門廳、方位而定,賓客當然要被請於尊位落座,除去東南方位,古人還習慣以右邊為貴,引請客人入堂室時,多請從右邊入門。而作為客人,入席之間又要注意從西邊行,以示自謙。在傳授禮儀教養的讀物中是這樣概括的:「日聽呦呦歌鹿鳴,嘉賓相見即相迎。主人肅客(恭敬客人)右邊入,客遜(客人謙讓)主人西上行。拜坐畢時當舉問,酒湯初進合親呈。席終禮送詳賓客,恭敬周旋在至誠。」

呦呦歌鹿鳴

另在《閨訓千字文》中則這樣指教幼童女子省賓客之事的:「宴賓集客,款曲(殷勤)盤桓(周旋)。婚喪吊賀,禮數優全。整頓器皿,擺列華筵。餚饌豐盈,蔬菜新鮮,契壺(提壺)勸飲,酒飯頻添。貪鄙嗇吝,惹恥招嫌。」教之中,充溢著待客的禮貌、周到、盛情與誠意。如果來客的職位、身份低主人一些,則必須「執食與辭」,端起食物向主人致辭。而主人則「與辭與客」,向客人答辭然後,大家落座。席間,客人面前,「宜慎咳唾,不敢叱狗,駭客於座」,也不能「怠情放肆,叱吒揮物。」如此,則顯得「張狂無教,敗德無尊」。

新鮮蔬菜

招待客人,還講究「盤盞潔淨,茶少堪稱,是菜是酒,不可濁混」。順便提一句,中國古代飲酒吃茶講究「茶七、飯八、酒十分」,茶飯不能太滿,但酒要滿盈,以示心誠。古人還很注意宴席間的氣氛,賓朋好友坐在一起,賓主不僅要相互敬酒,暢敘友情,主人還要「對酒設樂」,「雅歌投壺」,既顯示盛情之意,又活躍了席間的輕鬆愉快的氣氛。「投壺」是一種遊戲。席間遊戲在《禮記》中被編錄為一種宴席禮儀的必需程序。《禮記》記載,席間主人會拿出矢(一種似箭的一頭尖的棍),盛邀賓朋:「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

飲茶

客人則答謝道:「子有旨酒、嘉餚,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辭?」然後依次把分發之矢投向壺口,投入多者為勝。除了投壺,古人還有其他種種助興取樂的遊戲,如行酒令。由於遊戲助興,宴飲中氣氛活躍融洽,一時無高下尊卑之分,賓客也因此而感到如歸家中。待客人如此講究敬誠盛情,是主人之禮。席間如果「主人未辯(『辯』通『便』,指吃畢),客不虛(『虛』指漱口口」,意即客人應當等候主人吃畢再行漱口。作為客人,到了別人家,則要注意禮敬主人,尊重主人的生活習慣。

行酒令

《禮記》說:「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進入別國境地,應當詢問異國法令禁止之事;進入他鄉,應當詢問當地風俗習慣;而進入別人家,則應了解人家的習慣和避諱。按主人安排的地方就座,「臥房櫥下,不可亂行」。在主人家不能不顧時辰地久坐,應及時告辭。送客一般要送至大門之外,施禮辭別。客人若有禮,主人才會與他再交,樂意再邀。古之周諺有言:「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反過來說,主人盛情禮周,賓客朋友才會滿座。

相關焦點

  • 周原有禮|拱手禮相迎,復興傳統正當時
    迎賓禮相迎八方來客迎賓禮是周代天子款待來朝會的四方諸侯和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問安的禮節儀式,來賓是重要客人,君主便會出門相迎,以表達對賓客的尊敬之意。在周原景區南大門外,禮樂齊鳴,將士列陣,舞者齊聚,著周服,行周禮,恭迎四方,或恢宏氣勢或優雅唯美。
  • 清朝宮廷政治中重要活動,「五禮」都有哪些是你不知道?
    中國古代歷史上,宮廷政治生活中最重要活動為典禮,很多朝廷大事都是通過典禮來體現的。清朝時期所用的禮儀制度,是沿用《周禮》當中沿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朝宮廷典禮具體有哪些!眾所周知清朝「五禮」是國家全部的禮制,「五禮」有吉禮、嘉禮、軍禮、賓禮、兇禮而且每一項都分很多種。其中吉禮123項、嘉禮74項、軍禮18項、賓禮20項、兇禮15項更說明,清代典禮龐統繁雜。
  • 實用貼,盤點十條茶桌待客禮節,喝茶、斟茶大有講究!
    ,受重視程度不高。 古人們的「文化」概念,相對於「武功」而言。 禮儀與文化,歸結說起。是經過教化之後,每個人的所作所為。 古人的生活裡,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皆有著「禮」的講究。 到了現在,再提到「禮」的講究。
  • 待客有道,這15個喝茶禮節,一定要知道!
    禮茶,茶禮,是一種能量交換,它關乎人和氛圍。除去繁瑣的茶藝流程,以茶待客也蘊含許多「待客之禮」,基本禮節不可廢。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做到喝茶明禮,更能營造愉悅的喝茶氛圍。 禮節不僅是見微知著,細節之處觀風雅,也是對茶文化的一種傳承,以下這些喝茶禮儀你知道嗎?
  • 華邑酒店攜手文化名家品味中華——以華夏之禮,迎四海賓客
    味覺盛宴:聚「邑」堂之上,則應時而食關於美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聯,中華美食文化家陳曉卿有著深刻見解:「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美食從來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待客必須有一桌好菜,它展現的是主人對客人的熱情,是重要的待客之道。
  • 疫情之下|什麼樣的見面禮節最安全?|帶你盤點世界各地的風俗禮節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人們之間見面問候的禮節也豐富多樣,最常見的莫過於握手禮、點頭禮、抱拳禮這些!其實,世界之大,各個國家的見面禮節也不盡相同,有些甚至很奇葩!今天,大貓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各地的奇特風俗禮節!
  • 待客造句和解釋_待客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待客參考例句:1、請您坐下稍等片刻。給客人倒茶,禮貌待客。2、有客人來訪,應該以禮相待,才是待客之道。3、這裡的售貨員待客十分禮貌熱情。5、待客隆重並不意味著要大肆鋪張。6、就是那樣地,像待客人說話,我在靜沉中默啜著茶。7、溫州人視吃湯糰為吉祥,歷來有湯糰待客的風俗習慣。8、定禮好治辦,不算什麼,就只明兒咱們家排筵待客,脫身不得。
  • 華禮文化—萬福禮
    張家口容辰華邑酒店熱忱發揚以禮尊和達為核心理念的中華待客之道。以溫暖、細緻的服務呵護賓客,在酒店內外,處處可見優雅中華禮儀的縮影。
  • 中國傳統婚俗:回門,都有什麼禮節和講究?
    中國傳統婚俗:回門,都有什麼禮節和講究?結婚是一個人一生的大事,也是一個家庭的大事。婚禮過後,新婚夫婦會相攜回娘家,稱為回門。你知道嗎?在古代,回門是有諸多禮節和講究需要注意的。那麼,都有哪些禮節和講究呢?回門是中國古代的傳統民間婚俗,是指新婚夫婦成婚後首次回娘家,又稱歸寧。在古代,回門亦是十分莊重的,不僅需要準備回門禮、專用的回門裝,娘家還需要準備回門宴。後世對回門的稱呼各不相同,宋朝時民間稱為拜門,清朝時有南北差異,南方稱為會親,北方稱為雙回門。
  • 到呼倫貝爾旅遊原來有這些禮節需要我們注意的
    很多朋友都喜歡選擇來呼倫貝爾旅遊,尤其是呼倫貝爾草原是大家都很嚮往的地方,那麼你知道呼倫貝爾旅遊常規禮節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呼倫貝爾草原上的一些禮節。呼倫貝爾旅遊常規禮節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 漢族與蒙古族、回族待客習俗有何不同?各有什麼特徵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悅)乎?」表達了這種好客的心理。漢族喜歡交往,「禮尚往來」。這些都是世代相傳的民俗。其實,其實與漢族相比,蒙古族待客更加熱情。一、漢族的待客宴席習俗漢族民俗,注意抑送揖讓之禮。
  • 禮|尊|和|達——華邑的中華待客之道
    品牌深刻洞悉國人商務社交之需求,致力於提供成熟完善的社交空間,以全球知名的卓越管理體系為依託,熱忱發揚以禮、尊、和、達為核心理念的中華待客之道。上個月15日,華邑酒店集團的年終答謝在張家口華邑酒店舉行,主頁君今天帶你走進這家,近距離感受下這個品牌。
  • 這15個喝茶禮節,你能做到幾個
    禮茶,茶禮,是一種能量交換,它關乎人和氛圍。除去繁瑣的茶藝流程,以茶待客也蘊含許多「待客之禮」,基本禮節不可廢。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做到喝茶明禮,更能營造愉悅的喝茶氛圍。禮節不僅是見微知著,細節之處觀風雅,也是對茶文化的一種傳承。 以下這15個喝茶禮儀,你知道嗎?
  • 西安南門天下第一禮——大唐盛世迎賓禮
    提示:點擊上面☝「小驚奇」,免費關注哦▼迎賓禮
  • 中華古禮有三千,周公做禮始教化,您可知道中國的古禮都包含什麼
    中國人都知道中華禮儀時代起始於西周,相傳周公做禮三千,這些傳承上千年的文化雖然有很多已經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但是作為禮儀文化的起源,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發掘學習,畢竟做人不能忘記根本,不忘初心我們才能在接下的路途中走得更穩更遠。那麼這些禮儀都包含了什麼呢?接下來咱們就一起看看老祖宗們留下的中華古禮。
  • 去泰國要了解的日常禮節—合十禮
    泰國是世界最聞名的旅遊勝地之一,也是佛教之國,大多數的泰國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的九成之上。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係。佛教背景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標誌性的文化禮節,合十禮。
  •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歷史之:嘉禮
    之後在父親的主持下,由事先確定的一位來賓,十分莊重地為他加冠,即將冠戴在他的頭上,但加冠絕非簡單地把冠帶在頭上。冠禮規定,加冠為三加,即始加、再加、三加,每一加要分別戴上不同形制的帽子,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 《詩經是一本故事書》:不懂禮不喝酒,喝酒的態度就是做人態度
    古人待客講究禮儀,不講禮儀就是不尊重對方。02不懂禮不請客詩的第一章:幡幡瓠葉,採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饗禮和食禮都要準備酬禮,也就是要贈送禮物,又請吃飯又送東西?是的,君王為了感謝客人,請吃飯還不夠,還要贈送禮物,表示自己的求賢之心。送什麼禮物?送什麼都可以,一般來講,君王會向賓客贈送布匹、車馬、弓箭等。送的禮物不一定要有多貴重,但是意義重大。
  • 「老派」上海人的待客之道
    上海人待客,熱情周全。自己平時再節儉,待客卻一點也不肯馬虎。這份南方人少有的豪爽,就叫海派。只要日子過得去,上海百姓人家總常儲備有一些待客的糖果乾點之類。今日說的清茶一杯待客,對老派上海人來講,是十分不滿足的。有客來,清茶一杯之外,怎麼著都要裝一隻盆子出來。
  • 以九賓之禮,盛迎八方來客
    青澹·九賓之韻九賓之儀,是古代最為隆重的外交禮節,它原是周朝天子專門用來接待天下諸侯的重典。周天子按其親疏,分別賜給各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諸侯國內的官職又分為三等:卿、大夫、士,諸侯國國君則自稱為「孤」。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來稱為「九儀」或稱「九賓」。周天子朝會「九賓」時所用的禮節,就叫「九賓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