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河流

2021-02-10 安之書館



 

河流在那些你注意不到的地方蜿蜒,曲折,邁向更遠的深處。我喜歡這樣靜靜地注視那些不知名的河流,看它流淌過的水痕,被年華斑駁的古樸,還有掩藏在河流下的人事。一度迷戀這樣的感受,在久違寧靜的午後,在某個夕陽豔照的黃昏,站在老家的後面,看這條不知歲月的河流的模樣。被水草覆蓋著的河流呈現出渾濁,骯髒的形態,只能在河流的沿岸你才會些許看到它清晰的底層,被沙石所掩蓋的傷痛。也只有在這樣的河流裡,你才會在某個凝神的瞬間聽到「撲稜」拍打水面的聲音,隨即在被夕陽染得橙紅的水面上,看到一隻野鴨驚慌失措的從你的視線裡逃離。也許「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故事就可以到這些尋常河流旁尋得,「滿船清夢壓星河」的靜謐也只能在這裡產生創作的靈感,古時的文豪未必盡喜歡那廟堂之高,愛的恐怕也是這江湖之遠。我記起幼時也曾坐過木船,門口的橋正在修補,所以那段時間走的都是水路,當然是很簡短的一段水路,那到底是不能跟真正的江南水鄉相比的。但我依然會在某個夢境裡想起那坐在木船裡的場景,小木船晃晃悠悠的前行,周邊是一大片的蘆葦蕩,你能很清楚的聽到那水流的聲音,還會看到木槳插入水道的朽裂。多年之後讀木心的《童年隨之而去》,「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願進艙去,獨自靠前舷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裡的倒影鮮活閃嫋,迎面的風又暖又涼……」如果非要用藝術的語言來形容那樣的一種感受,也許是再好不過了。從河流存在起,它便與人們的各種活動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洗衣,淘洗,灌溉,它四通八達,又多才多藝,與此同時,它還要承受著那些本不屬於它的骯髒之物,那些無意間都被丟進去的垃圾,糞便。我沒見過河流清澈的模樣,我只看到過它現有的渾濁,那是屬於鄉土的獨特記憶,承載著輕微又凝重的傷痛與無奈。河流很是包容的接納和吸收著,在兩岸人家,街坊小鎮間輕描淡寫地穿過,像詩。其實在河流旁你能做的事很多,你可以在暖陽下的午後,在河流旁釣一整下午魚,然後伸個懶腰,大聲高喊:「故鄉的天氣真好!」或是僅僅在石梯旁坐一個下午,捧一本《百年孤獨》,然後心生感慨:「多年以後,我會想起這個長久的坐於故鄉河流旁的下午!」我們不知道的是:現有的一切,其實都是我們即將或者最終要失去的。來北方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見不到故鄉那樣的河流。北方沒有潮溼的空氣,沒有那陰得發冷的天,氣候乾燥溫暖,溫帶季風氣候遍布下的華北平原或許會百花綻放,但終究沒有一條河流能走進你的心裡。風把水汽吹得平緩,逐漸感受不到那溼潤的氣息。打開高德地圖,查看這個城市的鐵路線與地鐵線,看那錯綜複雜的軌跡來回穿行,想像那就是河流的模樣,四通八達,穿行在這個城市裡。人們在巨大的管道裡,流淌過整個城市。一瞬間,我們也成為了那河流的一部分。在中國大地上坐落著星羅棋布的村莊,河流遍布其中,像那樣不知名的河流不計其數,但只有那麼一條在你的心中流淌,它與你的脈搏聲逐漸一致,並趨於協調,這是故鄉的河流留給你的記憶。事實上你更容易記得倒映在河流上的桑田變幻,白雲蒼狗。有時河流是一種存儲的介質,它真實地復刻倒映在水面的一切,像是一個畫幅清晰的定焦鏡頭,穩定地收錄山川,雲天,以及一時一地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物,只是缺少磁帶。有時你會插入屬於自己的磁帶,選擇性記憶你所記得的河流。木心會記得途經臺灣海峽時那片火燒的雲彩,朱自清更喜愛秦淮河畔的重重燈影,如果是蘇東坡,他也許會緬懷高聳崖壁下的朗月清風。彼時千江月印,遊子心珠獨朗。懸崖瀚海,一個人走過漫長歲月,有時懷念的僅僅是當初蔓延原野的細水長流。河川裡有他關於故鄉的往事和人物,有一些始終不能忘卻和終結的情愫和質樸。即使支離破碎人去樓空,那裡有他個人歷史的遙遠記憶,那裡給予了他生命的本源,以及他未來隨波逐流又溯流而上的可能。已經有太久沒有好好欣賞過故鄉的那條河流。在冗長的生命歷程中,它不斷地被人遺忘,又不斷地被人想起,在一次一次的歲月激蕩中得以升華。我想念那些長久的坐在故鄉河流旁的午後,故鄉的春天溫暖潮溼,煙雨斜梁,雁過西山,何必一場江南。

 溫 馨 提 示

投稿郵箱:2544394967@qq.com,並註明姓名、筆名,微信號,有作者簡介和照片的也歡迎發給我們。

作者稿酬全部來自於讚賞,如讚賞不足20元,歸平臺,如超過20元,則20元以上的部分,80%給作者(特別說明:讚賞的微信號統一使用安之書館老劉的微信號),20%作為平臺的維護費用。如果文章發布的第一天(24小時)閱讀量就破千的,額外獎勵40元;超過兩千的額外獎勵80;三千以上的額外獎勵200(稿酬和獎勵將在文章推送一周後通過微信發出)。

相關焦點

  • 空中新蕉城 | 芳草萋萋「白鷺洲」,這是夢回故鄉的河流
    是故鄉的記憶,是鄉愁的起點。  故鄉的河流  故鄉雖遠,白鷺洲卻很近。  八都白鷺洲的是你家鄉河流的樣子嗎
  • 《額爾齊斯河牧場》:生生不息的河流
    2019年5月6日,由映藝術中心/映畫廊和思源攝影基金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獎評選揭曉,共有20位少數民族攝影師榮獲「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獎。我們將陸續推送獲獎攝影師的作品,從他們的影像和文字中了解到他們對故鄉或本土民族的解讀。
  • 關於河流有哪些理性哲思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經常在河邊思考,雖然,我已經遠離故鄉很多年了,可是,幸運的是,在我所住的地方附近,也有那麼一條河流,和它長得很像,也很瘦,性格溫順、恬靜,唯一的不同,只是在河裡頭沒有住著魚蝦而已。我想,或許,天底下所有的河流都是相通的吧,如果我將自己的絮語說給這條河聽,它一定能替我轉達給遠在故鄉的它。所以,我就這樣,常常在河畔,獨自漫步,獨自囈語。
  • 莊河故鄉,心中永遠的綠洲
    終究沒離故鄉多遠,只是由農村到了縣城。多年以後,回望歲月的足跡,才深深感到那個叫草杜門的小村是我心靈深處難忘的故鄉。曾經的小河、田野、樹木……都讓我難以忘懷。離開那裡已經四十二年,從當年的青蔥少女到如今已生華髮的人,對歲月的惆悵讓我感到時間的無情與珍貴。
  • 故鄉之行:西元村
    (別了故鄉,高高的鳥巢,永遠託舉著我的鄉愁..)寫給故鄉:西元村    詩:趙鵬飛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它西元村,西元村.才能夠在故鄉面前挺直腰板所以,我跑遍了故鄉的溝溝嶺嶺我枕過它的地壟,象蠶一樣吃過它的桑葉啃過它越來越瘦的腰身當五月的槐花又一次變成饒饒味的飯香我吃得心疼而又有些憂傷故鄉,您何時已開始變老就象母親頭上的霜雪,一夜之間讓我徘徊在它心事曲折的長廊當我背井離鄉,二十年不歸
  • 隴東山溝澗的小河流,冬天可以打滑溜,農村孩子童年的遊樂場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一個故鄉都有一條母親河。多少人的童年與這樣的一條河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小哥的童年也不例外。在隴東地區,地勢多數以山溝為主,在山與山的中間,往往夾著一條溝,而在這樣的溝裡,往往都會有數幾個泉眼,冒出的水便成了河流。
  • 故鄉水
    把故鄉說成水鄉
  • 房東:回望漕渠故鄉遠
    我的故鄉漕渠之名就因循這一理論,它不僅是西安市東郊的一個地方名字,同時還是一條讓人敬畏的河流。流行歌曲《牡丹江》中有句歌詞:「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它道出了遊子的心聲,表達了遊子思鄉的無盡哀愁。正如漕渠,這個生於斯而長於斯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或者說是故鄉。
  • 真情五月,懷念故鄉
    作者:楊利榮最美家鄉水,最親故鄉人。真情五月,相約家鄉故裡。30年歲月滄桑,時變物遷,青山依舊,鄉音鄉情未改。家鄉巨變,感慨萬千。放眼遠望,家鄉的村舍、山川、田野、樹木、河流,盡收眼底,風景美如畫。這是我們人生旅歷中的一次難忘回顧,也是童年時代美好記憶的洗禮。極目遠望,家鄉的山水風情依然是那樣親切自然。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走過如花的童年,越過萬水千山的感動,感慨頑強生命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奇蹟。今朝風光無限好!
  • 長治潞州中學程中陽:故鄉的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對故鄉的思念;「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王安石對故鄉的思念;「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是蘇軾對故鄉的思念……他們的思念都寄託於天上的明月,而我的思念卻寄托在故鄉的三座橋上。
  • 新疆北屯市《我的第二故鄉額爾齊斯河》
    故鄉的河!北屯市!人民的母親河《額爾齊斯河》無論歲月流逝,那就是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不管流淌何方,遠離故鄉的遊子,心中總是能想到母親河發出的深情呼喚。北屯市人們!把額爾齊斯河,親切的稱作母親河,記得我2003年,來到北屯那個時候!極少有娛樂和休閒的場合,喜歡去河畔,遊玩,垂釣,拾蘑菇!河畔是北屯人們,最好的休閒活動場所!甚至成為了一種風尚,廷續了幾十年。
  • 亞馬遜中的魔河:一條沸騰的河流
    在秘魯的阿沙尼卡(Ashaninka)部落生活的馬央土亞庫(Mayantuyacu)地區有一條沸騰的河流名為「Shanay-timpishka」,在當地的意思是「由太陽燒開的河」。由於溫差的原因,河面與周圍常年煙霧繚繞,如魔天幻境一般,像極了傳說中魔界中才有的魔河。
  • 故鄉
    ​故 鄉        我的故鄉,在太行山深處的蛟潭莊鎮土樓村。
  • 馬山:故鄉的記憶
    儘管故鄉與我所住的縣城近在咫尺,相距不到三十公裡,但我很久沒有回去了,主要是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到外謀生了,也沒什麼急著的要辦的事。儘管如此,每年春節、清明節註定要回去一兩天的,因為根基在哪裡,親情還在,記憶還在。拾掇故鄉的記憶片段,應該是懂事之後,外出上高中之前那段成長曆程。在故鄉經歷的挑水、打柴、戽魚的活動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 難忘故鄉過端午
    來昆明幾多年了,年年都過端午,但最難忘還是故鄉的端午節。昆明周邊沒有河流,過端午除了吃粽子包粽子, 周邊沒有划龍舟的活動。我的故鄉在湖南常寧,傍河而居,每年都會在距離12公裡的湘江上遊新洲鎮舉辦划龍舟比賽。我雖從未專程去觀賽(2011年在家門口的宜江小河也舉辦過一次,我去看了),但老伴不辭辛苦趕去拍照與我分享,那個場面如今老在眼前出現。
  • 農村河流中,經常趴在石頭上的一種魚,現在卻已經蹤跡難尋
    在故鄉廣西省地域,自小河中都是有很多種多樣小魚。因為大家農村的河流的河流很清亮,並且河中也遍布著各式各樣的魚。還記得在二十幾年前兒時讀中小學常常跟一幫同學們順著曲曲折折的河流一路向下步行一個小時才到院校。而一路上很數次由於在河裡抓魚而晚到。
  • 故鄉的原風景,最是人間留不住
    文 | 愛博青山故鄉的原風景裡總有那麼幾座簡樸無華的小石橋,把牛拴在小河沿上,就那麼坐在橋上的石頭上發呆。水波蕩漾著,楊柳依依的向著河流上方的天際線合攏交錯。婉轉甜美的歌喉動情的歌唱的時候,我的心思卻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故鄉的小石橋上。或許那裡只是孤獨地坐著尋找著遠方的憂傷來了又去了,可是這水波柳影裡為何總是不經意尋覓到你歡樂的影子,熱烈張揚而又燦爛輝煌。那高處的棗樹林裡似乎也能碰到你靚麗的身影,喔,請原諒我如論如何也回不到從前了,扔掉了手中的油布傘任憑柔情似水秋雨溼透了燥熱難耐的衣衫。
  • 有一種故鄉,叫「額爾古納」
    北國滿世界的大雪,冰凍或奔湧的河流,自由自在的魚,生生不息的樹。飛鳥與野獸,鮮花或雲朵,風的聲音,星空的低語,清凜的月色。在那個世界中,「自然」作為永恆的背景承載著一切,注視著一切,撫慰著一切。河流汩汩流淌,薄霧飄蕩,朦朧靈動,就像從天邊傳來的歌謠,美的那麼不真實。
  • 香格裡拉,我的第二故鄉
    香格裡拉,我的第二故鄉 文/杜永崗>曾經遠行,或正在遠行的人,都有一個第二故鄉。在這裡,藍水晶般的天空讓人心醉,雪山皚皚、巍巍冰峰雄偉壯觀,如茵的草地上犛牛成群,還有那水銀般的河流、綠得仿若裴翠的湖泊,和那夏天黃燦燦、秋天紅豔豔的狼毒花海,好一幅如夢如幻、美不勝收的高原盛景。在這裡,我聽聞了關於酥油茶的愛情傳說,學會了品鑑青稞酒的醇香,在各種特色美食中感受著高原人民的幸福生活。
  • 張嘉佳是在講愛情故事嗎,不,他是在懷念故鄉
    1,生命個體是一條有始有終的河流去外婆家要經過一條大河,年幼至年少時記憶中的大河又寬又長,橋面由水泥鑄成,兩邊沒有欄杆,湍急的河水從細高的橋墩下奔騰而過。每次經過這座橋我媽總是下車推著走,幼小的我拉著車後座或者牽著我媽的衣角小心跟過去,心驚膽戰搖搖晃晃害怕會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