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旗飄揚|空軍地空飛彈「英雄營」:英雄挽弓射天狼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11月12日消息(記者王銳濤)空軍地空飛彈「英雄營」是共和國軍史上一支戰功卓著、聲名顯赫的隊伍。1958年12月26日,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第二營在北京組建。在國土防空作戰中,他們三度擊落最先進的U-2偵察機,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首次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的先例,被國防部授予「英雄營」榮譽稱號。

董保存:「英雄營」組建於1958年12月26日。當時,退據臺灣的國民黨天天叫囂「反攻大陸」,他們駕駛著美軍提供的高空偵察機,對大陸進行偵察騷擾。解放軍只有從蘇聯進口的米格-19戰機和仿製生產的殲-6戰機,這型飛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都達不到國民黨美制偵察機的高度和速度。由於解放軍的高射炮打不著,飛機又飛不了那麼高,所以國民黨的偵察機有恃無恐。面對這種現狀,中央軍委在經濟相當困難的情況下,開始了地空飛彈部隊的建設。蘇聯向我國出口了地空飛彈武器系統,並派遣專家幫助解放軍空軍組建、訓練地空飛彈部隊。

1958年10月6日,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在北京郊區清河鎮的一個小禮堂正式宣布地空飛彈部隊成立了。當時,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是一支絕密部隊,代號「543部隊」。這支部隊不穿軍裝,對外宣稱自己是一支打井隊,在這裡勘察地下水源。

在接收從蘇聯進口的飛彈裝備後,地空飛彈部隊的官兵很快展開了訓練。這款蘇聯飛彈是一種全新的裝備,名叫「薩姆-2」。經過短短三個月的學習,官兵們基本掌握了「薩姆-2」飛彈系統的作戰性能和操作方法。蘇聯專家驚訝地稱讚說:「這些中國軍人實在是了不起。」

1959年10月,在保衛國慶十周年防空作戰中,「英雄營」的官兵在北京通縣上空一舉擊落國民黨美制高空偵察機1架,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的先例。

董保存:1959年10月7日,「英雄營」的官兵們開始了第一次戰鬥。當天上午10點3分,國民黨空軍一架美制RB-57D高空偵察機,從臺灣起飛一路向北飛行,飛到了北京上空。此時,敵人並不知道解放軍擁有地對空飛彈。「英雄營」營長嶽振華指揮部隊迅速打開雷達,搜索、鎖定目標,發射了三枚飛彈,直接命中目標,一架RB-57D高空偵察機在空中解體爆炸了。

這次作戰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的先例。世界上第一個用地空飛彈打落敵人飛機的不是製造地空飛彈系統的蘇聯人,而是中國人。直到兩年後,蘇聯才用這種飛彈擊落了一架美制U-2飛機。

20世紀60年代初,為了掌握新中國核彈研製工作的情況,美國幫助國民黨組建了「黑貓中隊」,配備美制U-2高空偵察機,深入中國腹地,進行偵察。1962年9月,空軍地空飛彈「英雄營」官兵在南昌秘密設伏,成功擊落一架U-2飛機。

董保存:1962年1月到8月,美制國民黨的U-2型高空偵察機深入大陸,進行了11次任務,目的是偵察新中國在西北的原子彈實驗基地建設情況。為了擊落U-2高空偵察機,地空飛彈部隊「英雄營」研究制定了一個新的戰法——「地空遊擊戰」,也叫「近戰快打」。

解放軍空軍通過分析U-2型飛機入侵路線,得出結論——U-2偵察機想飛到西北,必然要經過江西南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籤署命令,決定讓「英雄營」立即移防到南昌,設下伏擊圈,等敵人的飛機再來偵察時,把敵機打下來。

1962年9月9日上午8點32分,一架U-2飛機飛臨江西南昌,進入了雷達監控範圍。「英雄營」營長嶽振華迅速向空軍司令部報告,司令部隨即下達了發射飛彈的命令。三枚飛彈點火升空,直接命中敵機。

後來,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大量外國記者問外交部長陳毅元帥:「你們是用什麼辦法把U-2型飛機給打下來的?」陳毅元帥非常幽默地說:「我們是用竹竿把它給捅下來的。」

國土防空作戰中,地空飛彈「英雄營」官兵研究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戰法,六進西北、五下江南,機動行程18萬公裡,共擊落5架敵機,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12次。1964年6月6日,被國防部授予「英雄營」榮譽稱號。

董保存:在國土防空作戰中,解放軍總共擊落了五架U-2飛機,其中「英雄營」打下來三架,中國也是世界上擊落U-2型飛機最多的國家。憑藉著輝煌戰績,這個營被國防部正式授予 「英雄營」的榮譽稱號,嶽振華營長也被授予「空軍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和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一起接見了「英雄營」所有官兵,留下了一張歷史性的照片。嶽振華同志後來回憶說:「那天我們從哨兵到炊事員的崗位,都由兄弟部隊派人來接管,我們二營全體官兵一個不少站在領袖身邊,留下了那張光榮的照片。」

空軍地空飛彈部隊「英雄營」組建6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英雄本色。在新時代改革強軍的路上,官兵們邁出了嶄新步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不僅如此,「英雄營」的官兵即使轉業到了地方,也依然保持著這種英雄本色。「英雄營」退伍老兵中有三四個一等功臣,比如韓澤民。退伍後,這些人都像張富清同志一樣隱姓埋名,直到退役軍人事務部登記轉業退伍軍人信息的時候,他們才拿出了一等功證書。他們說:「自己最看重的是作為『英雄營』一員的榮譽。」這些人不正是新一代革命軍人永遠學習的榜樣嗎?

相關焦點

  • 空軍宣布第三代地空飛彈形成戰力 有三大王牌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文強 張雷)中國空軍加快推進防空反導能力建設,形成了遠中近程、高中低空相結合的作戰體系。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28日在空軍「英雄營」表示,開創世界上首次使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先例的「英雄營」,在裝備了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地空飛彈後,已經形成作戰能力。
  • 美空軍「空射快速反應武器」項目發展簡介
    「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作為一種高超聲速武器,則是美國空軍正在面向未來軍事競爭而發展的主要高超聲速武器之一。該武器項目於2018年啟動研發活動,計劃用4年時間即在2022年實現服役。 項目時間線 2018年8月,美國空軍授予洛馬公司價值高達4.8億美元的合同,其內容包括ARRW的關鍵設計評審、測試和生產準備支持,合同周期五年。 2019年6月12日,美國空軍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成功完成了AGM-183A「空射快速響應武器」原型機在B-52轟炸機上的系留飛行試驗。
  • 《江城子》——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有沒有想過,如果蘇軾生活在戰亂紛紛的南宋,他會成為怎樣一位詞人呢?會像辛棄疾、陸遊一樣「沙場秋點兵」或者「匹馬戍梁州」嗎?或許在這首《江城子》裡能找到一些答案吧!詞作源於蘇軾出任密州知州時的一次打獵活動。
  • 中國空軍英雄營長:擊落3架U2,偉人讚不絕口
    然而,令美國人不願意提及的是,在上世紀60年代,U2偵察機碰到了一位中國空軍的英雄營長,他的名字叫嶽振華。他在戰鬥中連續擊落3架U2,沉重打擊了敵軍和美國人的囂張氣焰。他和飛彈營的全體官兵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接見,偉人對他的輝煌戰績讚不絕口。
  • 解放軍報:中部戰區高炮某團改編為地空飛彈旅 集體移防西部戰區
    【觀察者網 文/王煜】《解放軍報》5月8日報導,中部戰區空軍某高炮團轉隸西部戰區空軍、從江漢水鄉移防到大漠邊關,改編為西部戰區空軍某地空飛彈旅。這個旅在短短4個月時間裡,從第一代的57毫米人操高炮,一步到位,直接換裝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HQ-9/B型遠程防空飛彈。
  •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解密「扣林山戰鬥英雄營」背後的故事
    ——解密「扣林山戰鬥英雄營」背後的故事旌旗獵獵,車輪滾滾!紅色血脈,矢志強軍!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伴隨著「鋼鐵洪流進行曲」,全軍一百面鮮紅的榮譽戰旗高擎飄揚,浩浩蕩蕩通過北京天安門廣場,接受習主席和全國人民的檢閱。
  • 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英雄營」——賡續英雄血脈 爭當英雄傳人
    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英雄營」飛彈文化園內,「英雄營」全體官兵整齊列隊,正在進行莊嚴宣誓。7月23日,在毛主席整建制接見「英雄營」55周年之際,「英雄營」通過組織重溫誓詞、評選『嶽振華式』標兵、參觀營榮譽室和分享交流會等活動,引導官兵珍惜歷史榮譽、傳承優良傳統,有效激發官兵獻身強軍實踐、擔當強軍重任的熱情。
  • 俄媒詳解臺軍防空能力:200枚愛國者飛彈防臺北
    防空系統組織由空軍司令負責。防空兵力兵器指揮系統的基礎是空軍指揮所防空指揮中心(臺北)、4個地區指揮中心,以及戰術殲擊機飛行聯隊、地空飛彈營和無線電技術(雷達)分隊組成。自動化指揮系統保證收集、處理空情數據,並向空軍指揮所防空指揮中心和其他分指揮系統傳輸數據,向殲擊機飛行聯隊、地空飛彈部隊和分隊指揮所提供目標指示數據。
  • 戰旗飄揚| 「渡海先鋒營」搶灘登陸海南島
    音頻說明:《戰旗飄揚| 「渡海先鋒營」搶灘登陸海南島》講述:董保存 採制:央廣記者王銳濤1949
  • 第74集團軍某旅主動融入友鄰空軍部隊聯合防空體系
    飛彈發射。劉國磊攝  金秋時節,第74集團軍某旅一場陸空對抗演練打響。地空飛彈一營下士劉露在搜索雷達車內緊張地靜待「敵機」到來。  雷達快速轉動偵搜來襲「敵機」,方寸螢屏上彩色小光標閃爍。  「方位××、距離××、高度××……」突然,一條空情信息從旅指揮所傳至一營。  突然出現的「敵機」貼著山脊線飛行,它雖然超出了劉露監控的雷達搜索範圍,卻無法逃出該旅和友鄰空軍部隊聯合織成的防空體系「天網」——嚴密監控和實時共享空情信息,讓新裝備變得更加「耳聰目明」。
  • 我軍只有空軍、陸軍有地空飛彈嗎?其實海軍和火箭軍也全都有!
    自從上世紀50年代末引入了蘇聯製造的S-75(薩姆-2)型地空飛彈之後,這種能夠瞬間將敵機打得凌空開花的武器已經成為我軍國土防空最重要的武器,長期以來,中國空軍和陸軍防空兵都有自己的地空飛彈部隊,裝備多種先進的國產和進口地空飛彈,那麼中國海軍和火箭軍也有地空飛彈嗎?答案是肯定的!
  • 傳承——空軍地導某旅賡續紅色基因淬鍊「藍盾尖兵」記事
    新華社武漢1月11日電題:傳承——空軍地導某旅賡續紅色基因淬鍊「藍盾尖兵」記事張玉清、張鶴、吳霖「高建成」「到!到……」每次外出執行任務前,空軍地導某旅的官兵,都會來到旅屬高建成烈士紀念館,重溫抗洪英雄的壯舉,並在最後的點名儀式上,齊聲答「到」。洪水遠去,英雄長在。
  • 從防空到反導,粉碎美帝戰爭政策的國產「紅旗」地空飛彈
    今天介紹的是中國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的武器裝備。中國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是一支英雄的部隊,組建於1958年10月6日,最初代號「五四三」。早在前一年的1957年12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陳賡大將向中央軍委報告,加強內地防空作戰部署。毛主席也立刻為這份報告做出了批示,上面寫著: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 彈片切碎跳傘飛行員,世界首次地空飛彈實戰記錄
    主要用於攔截敵轟炸機執行要地防空,取代了130毫米與100毫米高炮。 每個發射營裝備六枚發射架成六邊形布置。飛彈為兩級發動機,第一級固體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彈徑0.645米;第二級發煙硝酸-煤油液體發動機工作22秒,彈徑0.5米,推力2650千克。發射營的火控系統站能跟蹤一個目標,利用三個信道同時制導三枚飛彈攔截目標。
  • 臺軍方對媒體開放三芝空軍天弓飛彈機密陣地
    1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昨天安排中外媒體參訪位於臺北縣三芝的空軍天弓飛彈陣地 據報導,位於三芝的飛彈陣地是首次對媒體開放,曾部署勝利女神飛彈,也是臺陸軍第一個飛彈營的駐地。天弓連部署有機動的天弓一型飛彈與固定陣地的天弓二型飛彈。
  • 實探南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
    在24歲生日前,徐國梁趕上了參軍入伍的末班車,進入到南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成為了一名新兵。  在單位,他和戰友們聽得最多的,是「全營一桿槍」的傳統——每個人都是零部件,只有全員配合到位,才能確保飛彈精準命中。
  • 對話空軍某旅旅長鄭志洲——平凡的世界 夢想的天空
    對話空軍地空飛彈兵某旅旅長鄭志洲——  平凡的世界 夢想的天空30年前,鄭志洲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地空飛彈兵;30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成為地空飛彈兵某旅旅長。  30年,彈指一揮間。鄭志洲完成了從普通士兵到飛彈旅長的人生轉變。儘管別人眼中的地空飛彈兵帥氣炫酷,但鄭志洲總是說,他的世界很平凡。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鄭志洲所在的空軍地空飛彈兵某旅,探訪地空飛彈兵的「平凡的世界」。
  • 「梟龍」試射C802AK空射反艦飛彈,點中印度航空母艦死穴?
    2月底,巴基斯坦公布一段「梟龍」戰機發射中國製造的C802AK空射反艦飛彈,飛彈精確命中靶標,代表著「梟龍」戰機真正擁有反艦作戰能力。這對於印度尤其是印度海軍來說是個嚴重的壞消息,點中印度航母死穴。「梟龍」戰機曾經在多場航展中,展示了掛載武器的種類,其中就包括這次試射的C802AK反艦飛彈,這款飛彈射程超過200公裡,擁有高精度,高抗幹擾能力,一枚飛彈就能癱瘓一艘3000噸級別的護衛艦,兩枚飛彈也擊沉一艘7000噸以上級別的驅逐艦。
  • 「西北望」並不能「射天狼」,我們被蘇軾騙了1000年
    就因為他那句「西北望,射天狼」太燃了。「西北望,射天狼」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獵》,作為千古名句,它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熱血男兒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蘇軾沒法殺敵報國,但內心卻一直放不下跟西夏的戰事,有一次他跟手下出去打獵,縱馬馳騁,彎弓搭箭,估計戰績不錯,覺得自己寶刀未老,一時豪情萬丈,隨口長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仿佛向朝廷喊話,雖然我蘇某人年歲已高,但只要國家需要,我還能去西北跟西夏人掰掰腕子。
  • 日本現役飛彈:ASM-3空射反艦飛彈
    ASM一3型超聲速飛彈是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研製的新型空艦飛彈。直到2006年10月,日本軍事刊物刊登了一張照片:一架F-2戰鬥機攜帶著兩枚從未見過的飛航式飛彈,尖銳的頭部和彈體上的衝壓發動機明確地告訴人們它是一種超音速飛航式飛彈,圖註上文字說明的中文大意是:2006年8月10日,駐岐阜基地日本航空自衛隊飛行開發實驗團的F-2A戰鬥機正在進行新型ASM-3超音速飛航式飛彈載飛彈(「載飛彈」就是尺寸、外形、重量以及重心位置等各方面特徵與真彈完全相同的模型)搭載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