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大家看看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2020-08-27 彥平18636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貴州省轄縣,為貴州省面積最大的民族自治縣,貴州省直管縣試點。位於貴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三面與雲南省毗連。面積6295平方千米,縣府駐草海鎮。

威寧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位於貴州省西部威寧縣縣城西南面,水域面積46.5平方公裡。是一個完整、典型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是黑頸鶴等228種鳥類的重要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

草海是貴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中國Ⅰ級重要溼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十大觀鳥基地,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比起草海我們更喜歡體驗當地的文土民情!

逛市場比不可少!

威寧火腿是與金華火腿齊名的火腿,可算威寧的名優特產。

威寧,地處雲貴高原烏蒙山區,屬典型的高原氣候。古樸富饒的高原大地生長了適應的烏金豬,它屬山地放牧醃肉型豬種,耐寒耐粗飼料,抗病力強,體質結實。烏金豬長期餵苞谷洋芋為主的粗飼料迅速長成肥豬。成品肉豬腰厚3.73釐米,瘦肉佔40.79%,脂肪佔30.33%,皮骨佔20.5%,後腿是豬體最精華部分,精肉豐滿,肉嫩味佳,是醃製火腿、臘肉的最佳原料。

相關焦點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總體規劃出爐
    8月1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布一則批覆,原則同意《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總體規劃(2019—2035年)》,其城市性質定位為中國高原溼地生態旅遊城市、貴州省西部商貿物流樞紐、貴州省西北部重要門戶城市、貴州省綠色農業服務基地。
  • 貴州威寧:小海鎮簡介
    小海鎮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北部,距離縣城14公裡,與草海鎮、五裡崗街道辦、羊街鎮、雪山鎮、觀風海鎮、雙龍鎮接壤。都(勻)香(格裡拉)高速、356國道、220省道和內昆鐵路貫穿全境,處於城鄉結合部,是縣城西部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窗口,素有「威寧西大門」之稱。
  • ...擬表彰這1000名優秀個人、500個先進黨組織,來看看威寧的是哪幾個
    )織金縣官寨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工作員陳學林織金縣綺陌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人大工委副主任張邦權納雍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張俊(穿青人)納雍縣姑開鄉扶貧工作站站長陳星光(穿青人)納雍縣左鳩戛鄉扶貧特崗趙江龍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龍街鎮黨政辦科員周菊芬(女,彝族)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麻乍鎮得營村黨支部書記
  • 貴州威寧草海,令人嚮往之地
    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貴高原中部頂端的烏蒙山麓腹地,地處貴州省西北邊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西南隅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草海保護區內的各種鳥類活動。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雲天氣,湖面一片湛藍,白雲悠悠,斜陽向晚,碧波蕩漾,群鳥橫空,水草豐茂,氣候宜人,說著不同口音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悠閒自在地享受著傍晚的美好時光,或老或少,或走或歇,或歌或舞,人群裡不時發出朗朗笑聲
  • 威寧石門鄉:新營苗寨話今昔 山鄉巨變換新顏
    鳥瞰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石門鄉新營苗族風情小康寨11月14日,在新營苗寨村民張玉芬的家裡,感受到了苗族的熱情好客。新營苗寨位於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石門鄉。苗寨在外觀設計上融入了苗族風俗文化元素,既體現古代苗族文化風貌,又彰顯現代建築文化氣息,並有了寨名「新營苗族風情小康寨」。2016年12月,新營苗寨建成並整寨搬遷入住,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張玉芬過去的家舊照「搬進新居後,家家戶戶都住上了120平方米的小樓房,用起了電視、冰箱。」
  • 貴州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公布,快看看你的家鄉有哪些上榜
    尹珍的傳說(正安縣)、貴陽燈謎(貴陽市)、榜郎歌(花溪區、惠水縣)、米花古歌(花溪區)、王陽明傳說(貴陽市)、水東宋氏傳說(貴陽市)、支格阿魯英雄史詩(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高磊山傳說(盤州市)、苗族婚嫁禮辭(松桃苗族自治縣)、唱夜郎(石阡縣)、張三丰傳說(福泉市)、水族古歌(三都水族自治縣)。
  • 貴州屋脊是威寧,這裡因「龍吟」再走紅,難道與那顆藍寶石有關?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面積62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0萬,是貴州省面積最大的民族自治縣,也是貴州省直管縣試點單位。最近,威寧山裡因為有龍吟,成為了網紅之地。視頻中,「嗷嗷……」洪鐘般的「龍吟」聲,當地民眾爭相趕過來,想瞅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威寧精心打造南方最大馬鈴薯繁育種植加工基地
    原標題:威寧精心打造南方最大馬鈴薯繁育種植加工基地   新華網貴州頻道3月26日電 近年來,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充分利用境內適宜馬鈴薯生長的自然優勢,審時度勢,把發展馬鈴薯種植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並作為全縣特色產業來培育,在品種改良、種薯繁育推廣、商品薯促銷上大做文章,取得了明顯成效。
  • 威寧石門坎文化 白雲深處的貴州名片(圖)
    11月15日,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舉辦的石門民族學校百年校慶上,與會的一位人士感言。  石門坎,位於貴州接近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距威寧縣城140多公裡。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處薄刀嶺2762米,最低河谷1218米。
  • 貴州著名小吃威寧蕎酥,明太祖朱元璋的生日蛋糕已獲綠色食品認證
    上期提到貴州苗族一款牛癟湯震驚不少人,很多人都反饋,可能只有當地人才能有這樣的勇氣去嘗試。許多網友紛紛感嘆,少數民族的美食文化確實令人捉摸不透。其實換個理解方式,應該是表達食材或者製作手藝比較獨特。但其實貴州許多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中經常能夠「孕育」出獨特的美味,比如貴州威寧的彝族、回族、苗族就流行一種蕎酥的民間小吃名點,在貴州省內外皆負盛名。蕎酥一直以來都是威寧人最常見到的伴手禮。蕎酥被稱為健康之選,清涼解熱的有機食品又稱金酥。
  • 成立實體扶貧公司 打造產業發展體系 威寧雄鷹村插上脫貧致富...
    夏日的威寧自治縣板底鄉雄鷹村生機勃發,鋪了地膜的地塊「銀裝素裹」,長出十餘公分的向日葵在微風中努力拔節,向日葵的行距間,紅腰豆沿著竹竿往上爬,蘿蔔已經抽出四片葉子,馬鈴薯沿著山坡漫延……2020年5月26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雄鷹村,村民在馬鈴薯種植基地裡勞作(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