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眾秘境文化遺產,漫遊波羅的海三國

2020-12-21 德邁國際旅行社

2019年,美劇《車諾比》熱播,故事的設定當然是烏克蘭。然而,劇集卻是在曾經同屬於蘇聯成員的立陶宛拍攝的。

劇照

說起立陶宛,一般我們都會把它和北部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並稱為「波羅的海三國」。這三個國家雖然少有中國旅行者前往,然而這裡卻是探索原汁原味的歐洲的最佳去處。

2016年,立陶宛被被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雜誌評選為當年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國的第三位,所有歐洲國家中的第一位!

而在2018年,愛沙尼亞的塔林又被《Lonely Planet》評選為2018年十大物有所值目的地第一名

2000多公裡長的海岸線,沙灘、海灣、懸崖、島嶼,這裡是真正的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塔林、維爾紐斯、裡加,這三座世界文化遺產之城,也是新布拉格、北方的巴黎,歐洲文化之城

在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從這裡開始,發現歐洲另一面吧。

塔林 Tallinn

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紀,當時的條頓騎士團的十字軍騎士們在這裡建造了一個城堡。

後來,這裡又發展成為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指13世紀到16世紀間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的主要中心。

在後來的幾個世紀,這裡屢遭戰火,但許多建築還是較為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公共建築之豪華以及商店內部裝璜之考究,充分展示了當時這裡的繁榮和富裕。

滿城紅頂白牆的城堡營造了一個中世紀的童話。

老城區的古城堡、教堂等建築已經有800多年歷史,城中的居民區、咖啡館,甚至是夜店酒吧也都似乎幾百年沒有變過。置身於中世紀風格的舊房子裡,毫無違和感。

整座塔林老城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北歐唯一保持著中世紀外表的城市

維爾紐斯 Vilnius

維爾紐斯的名字,來自於一個傳說:12世紀時,立陶宛大公來此狩獵,晚上夢見幾隻狼奔上山崗,相互撕咬,大聲嗥叫。

解夢人說這是吉兆,於是大公就在山崗上修築了城堡,取名「維爾紐斯」,立陶宛語即「狼」之意

如今的維爾紐斯,當然已經沒有狼的痕跡了,留下的只是鵝卵石鋪就的浪漫道路,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巴洛克古典建築。

維爾紐斯從13世紀到18世紀末期,都是立陶宛大公國的政治中心,在文化和建築發展上對許多東歐國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儘管遭到入侵和部分的破壞,它仍然保留了哥德式、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和古典的建築及其中世紀的布局和自然景致。

這裡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古城,古城內聚集了100多座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古建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可以前去參觀波羅的海最古老的大學——維爾紐斯大學,這也是北歐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579年。

您也可以來到立陶宛最具中世紀特色的城堡——特拉凱城堡,泛舟遊湖,以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城堡的魅力。

裡加 Riga

裡加,一直被稱為「北方的巴黎」,曾是漢薩同盟的一個主要中心。

它同中歐和東歐的貿易在13世紀至15世紀一度非常繁榮。儘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築受到火災和戰爭的破壞,但是中世紀的城市建築仍然反映了這種繁榮。

19世紀裡加成為重要的經濟中心,中世紀城鎮的市郊已經建成,風格從開始的古典木製建築轉入「新藝術」風格。裡加被公認為歐洲最精美的「新藝術」建築風格的中心

城市的標誌,是幾乎每座屋頂上都立著的一隻金光閃閃的公雞——風信雞。相傳自13世紀起,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視為闢邪之物,後來人們把雞身塗為金色和黑色,以此來辨別風向。

作為一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老城,裡加並不只有當代藝術,超過800年歷史的天主教堂依舊散發著不朽的魅力。

裡加大教堂的建築也是「混搭」風格,最古老的部分是羅馬式建築,中間的主體部分是15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還搭配了一個18世紀的哥德式塔樓,但這些裝飾都不會影響教堂的神聖。

這座古城雖然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然而漫步古城,您依然能兜兜轉轉的道路、隨處可見的咖啡館……找到裡拉令人著迷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穿越中世紀東歐,漫遊波羅的海三國
    渴望湛藍的波羅的海,好奇中世紀流轉的時光往事,那麼就跟著SPT立即啟程,漫遊波羅的海三小國吧!About the Baltic Sea        波羅的海,作為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這三國則猶如琥珀般美麗而深邃依偎在旁。
  • 浴火重生的波羅的海三國(組圖)
    波羅的海三國線路圖 製圖/張奮泉本期聚焦:屬於前蘇聯16個加盟共和國中的波羅的海三國因歷史原因而不被世人所注意,至今60多年過去了波羅的海三國因為面積不大而又連成一片,很多人都將它們串起來遊覽。我第一站是最南面的立陶宛最大城市、首都維爾紐斯。到這三個國家遊歷,是我看世界過程中的一個部分。過去中國出版的大學歷史教科書上提到:「蘇聯衛國戰爭前,為了保衛蘇聯,史達林將蘇聯西面前線往前推進到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戰後波羅的海三國政府主動要求加入蘇聯。」歷史的真實是否確如書上所說呢?帶著疑問,我踏上了這片土地。
  • 【2017-0510】醉戀波波~真愛波蘭、我在波羅的海三小國、世界文化遺產巡禮10日
    旅行國家: 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旅行城市: 華沙/塔林/維爾紐斯/裡加旅行天數: 10天8夜推薦理由:  歐洲旅遊行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
  • 一生一次的旅行 - 波羅的海三國主要景點介紹
    波羅的海,對很多人來講聽起來就感覺遙遠,這個全世界含鹽度最低的內海有太多的故事我們還不了解。波羅的海沿岸有12個國家,除了著名的北歐國家以外,佇立在波羅的海邊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三國,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國」,仿佛是被世界遺忘的角落,低調而神秘,讓人忍不住想要揭開它們「桃花源」一般的面紗。
  • 波羅的海三國介紹
    波羅的海三國在波蘭北側的波羅的海三國一直是國人印象中沒有任何「標籤」的國度,甚至在我向同事提起我十一的旅行地拉脫維亞的時候,同事皺了皺眉毛,問拉脫維亞指的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國家?可見因為歷史上時間和地域都「毫無交集」的緣由,中國和波羅的海三國彼此之間的認識都存在著巨大的盲區…波羅的海三國指的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它們雖偏居東北歐一隅,卻扼控波羅的海出海口「門戶」及海上貿易通道,戰略價值令歷史上個各個列強垂涎不止。近代以來的數百年間,在此爭鬥的主角囊括了普魯士、俄羅斯、波蘭和瑞典。
  • 《波羅的海三國遊記》
    目前該市人口約61萬,2009年其舊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大的維爾紐斯有四十多個教堂,被稱為教堂之都,是歐洲教堂密度最大的城市。波羅的海三國雖小,卻是三個完全獨立的國家,不僅因為其背後的歷史淵源,還在於其不同的民族狀態。愛沙尼亞人被芬蘭、瑞典統治期間,施行的是奴隸制,直到二十世紀初才擺脫,芬蘭統治期間實行的「村長初夜權」,使得愛沙尼亞人種已經不再純粹,生活方式也更接近於北歐人。
  • 歐洲旅行攝影:波羅的海三國走一遭,聊聊觀感
    人們常說的波羅的海三國,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三個國家。因為三者在地理和歷史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並且三國經常進行區域層面上的整體合作,故在國際上有波羅的海三國這樣的稱呼。上次說完立陶宛,今天就聊聊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吧。
  • 波羅的海絕美小眾目的地,滿足了大家對旅行的全部幻想
    人均幾十就能瀟灑自駕比坐公交和地鐵便宜多了而且時間行程自由掌握波羅的海三國東南亞去膩了>澳新越來越大眾北歐西歐消費令人望而卻步那就去這裡來趟高逼格的小眾之旅波羅的海三國在哪裡?有酒有肉有麵包好山好水好逍遙趁著波羅的海三國還沒被國人佔領趕緊去吧!
  • 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你們了解多少?
    立陶宛,作為一個歷史古國,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面和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相鄰(這三個國家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南部和白俄羅斯接壤,西南和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州、波蘭相鄰。地形以平原為主,西部和東南部有一些丘陵和高地。
  • 暢遊波羅的海三國之立陶宛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中最活躍的國家,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鄰拉脫維亞,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西南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州和波蘭。如果你到這裡旅遊,會發現這個並不太起眼的東歐國家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他們的文明曾經如此強大。
  • 「解讀」張弘:白俄羅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意義
    波羅的海三國即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後又都加入了歐盟和北約。三國在文化上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安全上屬於「唇亡齒寒」的利益攸關方;在經濟上三國還與白俄羅斯、俄羅斯有著難以割捨的合作關係。
  • 美軍進入波羅的海三國
    據報導,美軍陸軍、特種部隊和部分空軍等正在向波羅的海三國進行部署。根據相關方面披露的消息可知,約500名美軍士兵,包括世界頂級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M2Z"布萊德利"步兵戰車在內的4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輛已經部署到波羅的海三國。波羅的海三國是俄羅斯鄰國,美軍在這裡悄然部署軍隊,實際上就形成了對白俄羅斯的合圍。
  • 歐洲「小眾古城」:號稱「北方巴黎」,連菜市場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說了這麼多,你做好同我一起暢遊歐洲「小眾古城」的準備了嗎?這座號稱「北方巴黎」的古城,連菜市場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到一個地方,要體驗當地風土民情,最直接的方式當然是逛菜市場。在歐洲國家逛菜市場,永遠不會有千篇一律的感覺,因為這裡的集市有大有小,有露天的也有室內的,展現出的功能也不盡相同,比如買花鳥魚蟲有花鳥市場,買歐洲老物件有跳蚤市場,買瓜果蔬菜有傳統市場,總之不同的城市有著風格不同的集市。說起歐洲最大的集市,並不是在法國、德國、匈牙利或者德國,而是位於有」北方巴黎「稱號的歐洲」小眾古城「,這裡就是東北歐效果拉脫維亞的首都裡加。
  • 立陶宛,波羅的海的周邊小國,低調卻美得驚豔
    在波羅的海東岸的歐洲這片土地上有三個領土相連的小國家,「波羅的海三小國」便是它們慣常的統稱,立陶宛絕非新興的國家,有著近千年的歷史,只是經歷了戰亂亡國後又重生。這三個民族都是紀元前4000年至2000年遷居到波羅的海沿岸的新石器時代居民的後裔。
  • 蘇聯是如何兼併波羅的海三國的?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稱為「波羅的海三國」,這三個國家不僅臨海,而且擁有不凍港,更重要的是它們剛好位于波羅的海。當年沙皇俄國對入海口瘋狂的追求,國小民寡的波羅的海三國,便註定了其跌宕起伏的命運。長達二十年的大北方戰爭以沙皇彼得的全勝告終,作為失敗的代價,瑞典喪失了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自此俄國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此後兩百年間,波羅的海沿岸一直是沙俄最富足和最宜居的部分,不過這一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夜宣布中止,因為無休止的戰爭已經讓俄國拖不下去了。
  • 綜述:中國與波羅的海三國友好關係進一步加強
    在對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波羅的海三國的成功訪問中,李鵬本著「增進了解、加強信任、促進友誼、擴大共識」的方針,表達了進一步推進中國與波羅的海三國在政治、經貿、文化、科技等領域合作的願望,使中國與波羅的海三國在議會和各層面的友好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訪問取得重要成果。
  • 精選一組關于波羅的海三國的知識
    一,波羅的海三國指的就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總面積17.40萬平方公裡。波羅的海三海,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波羅的海三國於2002年11月21日加入北約。俄曾把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一帶列為北約不能逾越的「紅線」。如今,北約新一輪東擴已經突破「紅線」,使俄西北部邊界直接暴露在北約戰車面前。波羅的海三國,2004年也加入了歐盟。二,愛沙尼亞。a,愛沙尼亞1918年宣布獨立,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
  • 被譽為歐洲的後花園,波羅的海三國的美,讓你一見傾心!
    波羅的海三國指的就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最東端沿岸地區,它們國土不算大、資源不算多,但卻有自己強烈鮮明的民族意識和絢爛古老的歷史文化,如今安於一隅,開出自己沉靜的高嶺之花。今天,TripAdvisor貓途鷹就帶你看看波羅的海的這三個神奇國度!
  • 【出境踩線】2020年4月 | 波羅的海三國自駕意向招募
    我們拒絕走馬觀花的行程我們熱愛自由奔放的旅行方式一路飛奔,尋找隱藏在世界角落的秘境
  • 歐洲最小眾,2020必去!
    開啟一場歐洲旅行, 又想避開人潮玩出新花樣, 以下5個景美、人少的小眾國家不容錯過。 拉脫維亞是波羅的海沿岸的三個珍珠島國家之一,與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南方的立陶宛共稱為波羅的海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