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華
「經常有拖著行李箱的陌生人出入,小區成了『大酒店』!」近日,長沙市民劉先生致電《三湘都市報》稱,今年來,自己所在的小區民宿開始扎堆出現。記者調查了解到,在長沙,不少開進城市居民樓內的「網紅民宿」因擾民、存在安全隱患而被其他業主投訴。
近年來,從農村到城市,「民宿」可謂火得一塌糊塗。為了能融入當地生活,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入住城市民宿。中國旅遊協會發布的《2017年民宿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民宿數量從2016年末的5萬多家發展到2017年末的20萬家。民宿直接從業人員達到近200萬人,民宿行業營業收入達362.8億元。這裡邊包括了數量龐多的城市民宿。
不過,城市民宿大多屬於無證經營,導致該行業亂象叢生。
據了解,現行政策體系下,一家城市民宿要合法經營至少須取得6個證件: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特種行業許可證、消防檢查合格意見書,以及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想要拿到這些證,難度不小。
以取得公安部門的特種行業許可證為例。要想拿到這個證,先要拿到消防部門的消防檢查合格意見書,相關法規規定,建築面積超過2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場所或者人員密集場所,需要到消防部門辦理手續,200平方米以下的在當地派出所辦理。城市民宿由個人住宅改建,一般不到200平方米,達不到特種行業許可證的辦理面積要求。那麼,20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民宿究竟該怎麼辦理消防檢查合格意見書,派出所又該出具怎樣的證明,經營者才能拿到特種行業許可證?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此外,要辦理其他許可證,現有管理政策也存在針對性不強、可行度不夠等問題。
眼看著城市民宿這一新興業態日漸繁榮,對這一行業立法或者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就應提速。只有引導、規範其走上正軌,城市民宿方能實現健康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