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江公布星光城公租房配租方案
黃江鎮星光城。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通訊員 李鄂 攝
近日,《黃江鎮星光城公共租賃住房配租方案(第七批)》(以下簡稱《方案》)公布,這表明黃江鎮繼續積極做好星光城公租房的分配工作。
近年來,黃江正不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如何將人才引進來、留下來、用得好,成為黃江的關鍵課題。對比深圳以及東莞其他鎮街大力配套人才房的舉措,黃江應該如何謀篇布局,為人才入駐提供更好的安居體驗與配套環境,值得關注與探索。
針對不同保障對象設立不同租金標準
根據《方案》,目前第七批的房源情況是,星光城公租房位於黃江鎮環城路雍雅山莊23座,共15套,已租7套,剩餘可配租8套,其中一房一廳1套、單房7套,面積約43—58平方米(實際面積以房地產權證為準)。
黃江鎮住房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租金標準是符合廉租住房條件的本鎮低收入困難家庭,租金按1元/平方米收取;符合經濟適用住房條件的本鎮低收入困難家庭,租金按3.69元/平方米收取;超出經濟適用住房申請條件的本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租金按12元/平方米收取;在本鎮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本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租金按16元/平方米收取;以上租金標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對象承受能力以及市場房屋租金水平等情況適時調整,但合同期內如遇政府調整租金,仍按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執行。
據了解,可參與本次意向登記的供應對象為公租房輪候對象,即已申請並通過審批的本鎮戶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在本鎮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本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目前意向登記時限規定,本鎮公租房輪候對象可到鎮住房規劃建設局進行意向登記。
事實上,如今漫步在星光城及周邊地區,人流熙熙攘攘,商業氛圍濃鬱。長年在黃江經商的章先生表示,相比多年以前,如今黃江城市氛圍好了很多,很多區域具備了生活機能,也有比較貼近市民生活的商業經營,包括綜合型體驗式的衣食住行娛樂等。「這也預示著黃江在留住人才方面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黃江從過去工業鎮轉型成工商並重的『小深圳』,相對而言第三類產業是欠缺的。」黃江臺商協會會長鄭皓仁認為,這不僅是商機,也是黃江城市化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很多人才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人生的升級。「比如我公司的員工,早期住工廠,現在住到了我們自己開發的小區。很多之前在工廠打工的人,他們的住房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要儘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廉租房、公租房或者人才公寓等。政府要著力解決好包括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這樣才能留住人。」
作為黃江鎮重大項目,靈獅小鎮在做產業的同時,規劃了高端人才公寓、社區銀行、創客咖啡、創意酒店等社區服務配套,通過「社區+創業」的服務體系,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合一的「4.0」現代服務業小鎮。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靈獅小鎮未來集聚自動化、設計智能、「網際網路+」、文創創新等4.0現代產業企業,形成靈獅小鎮「園區+社區」「創業+生活」雙業態,服務大灣區創新驅動。這其中,人才公寓的打造將為吸引人才來園區工作形成必要條件。
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看來,黃江作為東莞最靠近深圳的鎮區之一,在地緣上具有優勢,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和服務業配套設施的完善,黃江在對接深圳資源上還有更大的空間。「今後要強化人才支撐,進一步打造良好的用工環境和人才環境,提速莞深人才融合發展,在全國新一輪人才『爭奪戰』中搶佔先機。為此,黃江亟須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新路徑。」
創新人才公寓配建制度吸引人才
近年來,隨著「小深圳」效益的顯現,大批人才湧入黃江,也倒逼黃江進一步優化人才安居方面的舉措。眾多高校及研究資源向臨近地區集聚,為黃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為黃江企業開展更高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帶來新的平臺,讓黃江的人才配套工作變得更加迫切。
「像國際創新生態城、靈獅小鎮等,未來都會集聚大量高端人才。而鄰近黃江的光明新區即將引進建設的天安雲谷以及中大深圳分校等,也將吸引很多大學生及創新創業人士。」泛珠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認為,深圳的產業資源將不斷外溢到黃江,黃江應該要抓住機遇,為人才安居創造一個好的配套,加快推進深莞兩地的協同發展。
事實上,高層次人才引入後,如何在黃江紮根發展、安居樂業,也是黃江鎮領導班子所關注的重點。去年8月,黃江鎮委書記葉錦銳率黃江黨政領導班子一行,深入廣東惠倫晶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調研。針對高層次人才和所在企業提出的入戶、子女教育、家屬工作和未來發展等問題,葉錦銳和相關職能部門現場逐一進行回應與解答。據了解,黃江將出臺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支持建設一批人才公寓、高層次人才社區。
為此,黃江還出臺了《黃江鎮關於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的暫行辦法》,對人才在黃江創業扶持、居留落戶、住房補貼、醫療社保、子女入學、引才獎勵等方面提供特殊支持政策。其中規定,對於尚未在東莞購買商品住宅房的特色人才,可申請租房補貼租住商品住宅房,按其類別分別給予每月最高1500元補貼;特色人才以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名義在該鎮首次購買商品住宅房,按特色人才類別,最高給予50萬元購房補貼。
王嘯川是黃江眾多引進人才的代表之一,去年來到黃江工作,現任東莞市新全永鋁業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不久前正在辦理入戶手續。「黃江的房價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高,期待政府以後在人才住房方面能有一些優惠政策。」
「一個企業的成長壯大,既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的創新技能帶動,也離不開大量中層業務骨幹的有力配合,因此必須重視人才安居的問題。」黃江鎮住房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廣泛吸引多層次人才到黃江幹事創業,黃江一方面是遵照執行上一級的政策,另一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人才落戶的優惠政策,入戶人才可以在購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獲得更加充分的保障。
王廉表示,要增強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的人才吸引力。針對深圳轉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可以獎勵一定的子女入學指標。不僅如此,還可以大幅提高城市更新項目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並創新人才公寓配建制度,將城市更新項目中一定比例的商務公寓建成後移交政府,作為人才公寓納入全市住房保障體系管理。
觀察人士指出,借鑑深圳的成功經驗,黃江可以率先探索在臨深鎮街開展「百村復興」計劃,在條件成熟的舊村居開展以人才公寓為重點的成片出租屋活化更新,結合「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將出租屋改造為公寓型宜居社區。
南方日報記者 朱晉
(責編:孔海麗、伍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