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登珠峰安全第一,要敬畏大自然

2020-12-12 人民網體育

人民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王霞光)截至目前,今年春季的珠峰登山季即將結束。據尼泊爾登山協會統計,在珠峰南坡已有8位攀登者喪生,還有1人失蹤(另外,珠峰北坡已確認有兩名攀登者喪生)。

而在近日,一幅眾多攀登者在珠峰南坡通往山頂路段排長隊的照片被頻頻轉發。隨後,有關因為路線擁堵導致今年從南坡攀登珠峰死亡人數創新高的消息不斷發酵,引來眾多登山愛好者及普通民眾的強烈關注。就此,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中國登山隊隊長、著名登山家王勇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今年的珠峰南坡出現嚴重擁堵(圖片由凱途登山隊提供)

對大自然心存敬畏

王勇峰曾在1993年、2007年、2008年3次從北坡登頂珠峰,並在1988年珠峰「雙跨」活動中從南坡攀登珠峰,抵達海拔8000米的珠峰南坳。在1993年第一次登頂珠峰的攀登中,王勇峰因為高山反應嚴重缺氧而右眼暫時失明,登頂後倒掛在海拔8800米的「第二臺階」金屬梯上,命懸一線,一度與大本營失去聯繫28小時。

有著豐富高海拔攀登經驗的王勇峰認為,攀登珠峰的風險首先在於高海拔缺氧環境下導致的高山病,嚴重的包括肺水腫、腦水腫,最快會在24小時內導致死亡;另一個主要風險在於暴風雪、雪崩等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極易導致登山者出現凍傷、體能衰竭、滑墜、掉入冰裂縫、失蹤等危險情況。在高海拔攀登過程中出現傷亡難以完全避免,但大量、集中的傷亡案例顯然與登山愛好者體驗攀登的初衷相悖。對此,王勇峰提醒廣大登山者,要充分認識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永遠心懷崇敬和畏懼之心。參加珠峰攀登活動前,一定要評估個人能力,量力而行。他表示,今年在珠峰南坡出現的傷亡問題很多都是因為攀登者個人能力不夠、體能衰竭造成的。

在王勇峰看來,每一座山峰都有她獨特的魅力和攀登特點。作為世界第一高峰,珠峰的極高海拔、漫長的攀登周期加上大風、極寒以及充滿挑戰的攀登地形(如北坡的北坳冰壁和「第二臺階」、南坡的昆布冰川和「希拉蕊臺階」),都是其與眾不同之處,對每一位登山者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回首20多年與珠峰打交道的經歷,王勇峰坦言,在攀登過程中,生死只是分秒之間的事。1988年在珠峰南坡,他第一次往海拔8000米高度運輸的時候,背了一罐氧氣,走了7個小時才到營地。剛想靠在冰鎬上休息一下,一哈腰,背包帶開了,裡面裝的氧氣瓶從頭頂就飛了出去,一直衝下了山,眨眼之間就沒影了。王勇峰坦言,在山上,人滑墜也是一樣,就是一恍惚的事。不過也正因為經歷過生死,從山上回來的人才會更加珍惜生命,感恩生活。

全力保障登山者安全

王勇峰介紹說,為保障登山者的安全,中國登山協會在珠峰南北坡都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在珠峰北坡合理控制登山人數,「無論從安全方面還是環保方面考慮,珠峰的承載力都是有限的。在一個登山季,珠峰北坡的合理攀登人數為300至400人,我們每年都將登山者和嚮導的總人數控制在這個範圍內。」王勇峰說道。

今年春季,西藏登山協會共向來自33個國家的144名國際登山者以及12名中國登山者共9支登山隊伍頒發了登山許可,並要求各支隊伍為每名登山愛好者配備至少一名嚮導。在南坡,尼泊爾旅遊部門共發放了381張登山許可證,每一位登山者還至少會僱傭一位登山嚮導,估計從南坡攀登珠峰的人數超過800人,遠遠超過了珠峰的承載能力。

鑑於中國登山者在珠峰南坡攀登的人數逐年增加,中國登山協會曾多次利用國際登山聯合會、國際攀巖聯合會召開會議的機會,與尼泊爾登山協會積極溝通,建議其根據珠峰承載力合理控制攀登人數。同時,中國登山協會還積極開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為在海外攀登的中國登山者提供幫助。

中國登山協會在尼泊爾設立了山難聯繫和救援辦事處,並且每年向尼泊爾探險救援公司繳納一定的費用,此前在2015年尼泊爾地震後及時調配直升機,成功救援了受傷的中國登山者。每年「五一」、「十一」前夕,中國登山協會都會發布登山安全提示,並與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長期保持聯繫,密切關注中國登山者的安全,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未來,中國登山協會將進一步加大與尼泊爾政府及登山協會的合作力度,雙方將合作建立珠峰南坡高山救援隊。

第二,常年開展相關培訓,傳播登山理念與實用技術。

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登山協會於2013年由推出了「全國戶外安全教育計劃」,這是一項以推廣戶外安全理念及普及戶外安全常識為主題的大型公益項目,以在多個城市開展巡迴講座、發放《登山戶外安全手冊》與宣傳折頁、製作播出登山戶外主題動畫片等形式,積極普及推廣「科學、文明、安全、環保」的登山理念與實用技術。

此外,中國登山協會常年開展各種與高海拔攀登相關的各類培訓,如已連續開展20年的攀冰技術培訓班、從2004年起每年舉辦的全國高山技能培訓班等,為廣大登山愛好者提供學習掌握高海拔攀登技術與理念的平臺。

第三,積極推進我國山地救援事業健康發展。

中國登山協會秉承「以政府為主導,各地救援組織為骨幹、社會參與」的指導方針,積極建立區域救援體系,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救援培訓、研討、演練等一系列活動。王勇峰介紹說,中國登山協會高度重視山地救援工作,與西藏體育局、西藏登山協會密切合作,西藏高山救援隊在每年的珠峰攀登季,都會在珠峰北坡隨時待命,一旦出現緊急狀況,隨時開展救援。今年春季這支高山救援隊就成功地在海拔7500米的位置營救了一名澳大利亞登山者。

今年從北坡登上珠峰的中國登山者及高山嚮導 (圖片由西藏雅拉香波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 提供)

安全第一,享受過程比登頂更重要

如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了攀登珠峰的行列。所謂的「商業登山」的模式為普通人體驗登山運動、實現攀登夢想提供了機會。對此,王勇峰表示,每個有夢想並為此執著努力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攀登珠峰,享受過程比登臨頂峰更重要。

在王勇峰看來,要想攀登珠峰,首先要有精神上的準備,有科學的態度、正確的動機;其次,要有技術上的準備,具備基本的登山技能,需要經過充分的培訓與實踐;第三,要有充足的物資準備,包括服裝、裝備、食宿等等。「雖然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但同時卻又不是花錢都能買到的。登山的本質是人與自然對話的一種方式,在聖潔的雪山面前,任何急功近利、附庸風雅的功利行為都會被摒棄。」王勇峰說,攀登的過程是挑戰自身極限的過程,也是人與自然對話的過程,攀登的自然環境遠離人類慣常的生活,但同時又離不開人際交往的種種關係,在這種濃縮的、極端環境中,人們反而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

王勇峰表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這些是攀登任何一座雪山都需要具備的品質,而要想成功登頂珠峰,則需要更多的堅持與忍耐,需要更強大的內心支持。「攀登珠峰至少要有4—5年的登山經驗,才能提高攀登過程中的安全性,現在的很多事故都是因為攀登者缺乏足夠的高海拔攀登經驗與能力造成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珠穆朗瑪,那是夢想的所在,但登山並不是唯一的途徑,即便是登臨了頂峰,平安下撤後才算成功,認真生活才是真諦。」王勇峰如此形容自己多次攀登珠峰的切身體會:登頂成功回來之後,你會更加熱愛生活。山裡艱苦的日子與現實幸福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切都那麼美好,連自行車都在衝你微笑……這些攀登過程中的體會與經歷,才是最重要的。

(責編:張帆、胡雪蓉)

相關焦點

  • 珠峰測量登山隊抵達5800米
    「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向頂峰出發!」伴隨著本次活動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中心副主任王勇峰一聲令下,30餘名測量登山隊員於5月6日中午出發,他們將經過兩天的時間抵達6500米前進營地,等待天氣周期擇機登頂。
  • 傳遞極致精神 中國登山隊攜手三元極致牛奶見證珠峰新高度
    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副隊長次落帶領珠峰登頂骨幹隊員、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學慶攜眾高管,以及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抖音脫口秀第一大 V 波波等媒體朋友們齊聚現場,和三元牛奶、登山英雄一起見證極致新高度。珠峰有盡,攀登不止。
  • 2020王勇峰再次挑戰珠穆朗瑪峰,你是真正的勇士
    自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峰成功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許多登山者在珠峰頂上留下腳印。英國曾近7次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攀登珠峰的活動均未成功。1960年5月25日,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
  • ozark14座見面會及奧運火炬珠峰登山隊專用服裝發布
    開幕當天,ozark品牌在其展會展位上舉行了西藏登山隊14座8000米英雄見面會,西藏登山隊隊長桑珠,隊員邊巴扎西、次仁多吉以及中國國家登山隊隊長王勇峰(ozark品牌形象代言人)受邀參加了見面會。左起: 邊巴扎西、次仁多吉、桑珠、王勇峰
  • 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攀登世界級難度高峰31次
    長城網石家莊10月29日訊(馮素琴 任文學)10月29日上午,曾勇攀世界級高峰31次的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應邀來到石家莊,參與助陣新百廣場八周年店慶。  據了解,王勇峰曾經攀登世界級難度的高峰31次,多次成功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2005年初成功到達北極點,在2005年五一前後徒步抵達南極點。與李致新共同被譽為「中國登山界的雙子星座」。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修路至海拔8600米位置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修路至海拔8600米位置 2020-05-14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珠峰測高最新進展:登山隊決定將於5月22日攻頂
    5月1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經過休整後,在珠峰大本營召開動員大會,重振雄風,準備再次向珠峰頂峰進發。在動員大會上,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公布了衝頂計劃和人員安排。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決定,5月22日為攻頂日,5月21日修路隊將會把路線打通。如果天氣條件允許,測量登山隊有望於22日登頂。  王勇峰介紹了詳細的攀登計劃,並指出攻頂隊員包括此次登山隊隊長次落、攀登隊長袁復棟、攀登教練李富慶、5名高山嚮導以及一至兩名測繪科技工作者。
  • 珠峰登山隊抵達6500米前進營地 人能攀多高?《攀登者》原型:要問意志
    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此前6天,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在這裡舉行了或是史上海拔最高的發布會。 完成出發儀式後,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帶領全體隊員徒步前往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 5月6日晚上,隊員們在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睡眠狀態良好。
  • 你了解珠峰上的中國梯嗎?1975年,中國登山隊用血肉之軀帶它攀山
    在海拔8700米的珠峰「第二臺階」,有一處巖壁幾乎直上直下,極難攀登。1975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時,用血肉之軀帶著一道長約6米的金屬梯攀上8700米,將其架設在峭壁之上。這段梯子也由此得名「中國梯」!據統計,它曾幫1300多名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成功登上地球之巔,贊!
  • ...與山共生——寫在中國人首登珠峰、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
    (小標題)為國攀登珠峰,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1960年5月25日,誕生僅有5年的中國登山隊,完成了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這次攀登,是在中國面臨嚴重經濟困難和嚴峻外交形勢下,一次特殊的國家任務。「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珠峰的高度上必須要有我們中國的聲音
    我是國家登山隊的副隊長,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長次落。國家登山訓練基地懷柔基地,是我們每一代登山者夢開始的地方。五十年代中國登山隊成立到九十年代初,我們有24位登山前輩在攀登過程中犧牲了。「山魂」的一撇沒有寫進去是為了告訴人們,他們把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最熱愛的登山事業。登山是團隊項目,是集體主義閃耀在雪山之巔的體育精神。
  • 所以,氣象人就會在珠峰上,守望!
    中國氣象報社出品珠穆朗瑪世界之巔5月27日11時整登頂!測高!成功故事先要從60年前說起「你們自己的山都沒登上去,憑什麼說是你的?」氣象部門第一時間主動對接了解服務需求。5月7日,西藏自治區氣象局2020珠峰高程測量氣象探測保障服務隊抵達定日縣,並前往珠峰大本營,開展氣象探測保障。5月12日,由於攀登路線積雪過深,高空風力過大,第一次登頂計劃未成功。5月16日,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二次向珠峰頂峰發起衝擊。
  • 中國登山隊攜撼路者旗幟登頂珠峰
    2020款撼路者全程助力珠峰測量行動2020年5月27日11點,福特撼路者旗幟由中國登山隊帶上了珠峰峰頂。此次,福特撼路者旗幟跟隨中國登山隊,歷經艱險,三次衝頂,最終登上世界之巔,成為見證巔峰時刻的唯一車企。
  • 向山而行 與山共生——寫在中國人首登珠峰、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
    新華社發 這是1999年5月,西藏登山隊隊員仁那和吉吉同時登上珠峰頂峰,並成功點燃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聖火。仁那和吉吉是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新華社發 珠峰,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 北大山鷹社擬將於2018年攀登珠峰
    此次以山鷹社為代表的北大人通過攀登珠峰,是對自然的嚮往和自我的挑戰,進一步弘揚志存高遠、心懷天下的正能量。此次攀登活動將踐行科學攀登、綠色攀登、人文攀登的理念,一切以安全第一為原則。不以衝頂為目標,而是注重在攀登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長;不以盲目徵服自然為目標,而是注重在攀登過程中將雪山還給自然;不以追求功名為目標,而是注重發揚同學們互相關愛,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
  • 記者講述在珠峰大本營的五天五夜:難熬的夜,單調的營地生活和沉默
    [摘要]今年是中國首登珠峰60周年。中國登山隊攜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組成珠峰測量登山隊,將於5月再登珠峰,並重新測量珠峰高程。本刊記者跟隨中國登山隊後勤團隊前往大本營,並在大本營採訪了準備登頂的中國登山隊隊員。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 帶你了解偉大的攀登精神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隊員凌晨2時準備出發)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表示,全體隊員在執行測量任務前都已經過了近4個月的集訓和拉練  登山隊員登到峰頂以後,大概會待一個小時左右,對於登頂隊員,這已經是極限了。主要就是(考慮到)大家帶的氧氣,此外峰頂的風也非常大,氣溫也比較低,不能待太長時間。登山隊員主要在上面把覘標立起來;還要用衛星定位接收機測量峰頂的位置和高程;第三,還要用雪深雷達把山頂雪深測量一下。  以往珠峰測量,所有的觀測數據都要靠我們登頂的登山隊員和測量隊員拿回來。
  • 中國民間登山隊在尼泊爾遇山難 直升機前往營救-搜狐新聞
    5月15日,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已派出兩架直升機進行營救  本報訊 (記者 蓋源源)昨日凌晨,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工作人員證實,中國一支民間登山隊在海拔8167米的世界第七高峰、被稱為「魔鬼峰」的道拉吉裡峰遭遇山難,1名隊員不幸身亡,4名隊員受重傷。
  •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潘多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1956年中國登山隊成立,開啟中國現代登山運動。 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實現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壯舉。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潘多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 1960年,中國登山隊創下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
    因此,我方後來回信時用了「珠穆朗瑪峰」,之後蘇方也用了珠峰的稱謂。邀請中國共同攀登高山,蘇聯人並非一時興起。曾是我國第一支登山隊運動員兼醫生的翁慶章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蘇聯的登山運動已很普及,只是,蘇聯本國的高山並不多,且都被運動員們登頂過,由此,他們想到了擁有眾多世界一流高山的鄰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