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百度CEO李彥宏在大數據博覽會上透露旗下新APP「簡單搜索」的消息,引來網友熱烈議論,而引起議論的焦點在於,李廠長在演講中承諾這款APP在搜索結果裡永遠不放廣告。由於一直而來眾人對百度搜索充斥廣告已經形成固定印象,所以此番百度作為不免令大家感到吃驚,靠廣告吃飯的百度居然開發不放廣告的產品,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筆者也順便下載這款APP體驗了一番。整個APP的界面體驗上,相當簡潔乾淨,主界面大片留白,甚至沒有百度的LOGO標誌,只在底部有文本搜索、語音搜索和圖片識別的切換按鈕,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用文字、聲音來搜索信息,也可以選擇圖片識別並查詢你想了解的東西。總之初步的體驗相當不錯,與百度以往產品比較冗繁的設計風格差異很大。
那麼是否真如李廠長所說沒有廣告呢?我也試了一下,搜索諸如手機、二手車等熱門詞彙,發現的確沒有原來帶有標識的明顯廣告信息。不過如果從間接推薦來看,搜索結果中仍然匯集著不少網站的推薦來源,這些內容在百度的體系中屬於自然搜索結果,但是其強效果的展現形式仍然很吸引眼球,又常排在搜索結果首位,客觀上還是起到向用戶推薦的作用。
所以筆者認為沒有廣告,準確說是沒有了常見的廣告形式,沒有了帶有廣告標記的廣告,而更多以商業合作的方式存在。
不過,雖然這款APP被熱議的話題性在於沒有廣告,但同時也值得注意的是,它極簡化的設計風格和更為深度的AI技術應用。眾所周知,一般大科技公司的網際網路產品通常追求大而全,顯得繁雜冗餘,百度以往的設計風格也常常受此影響,這次能夠從用戶角度出發設計一款看起來清爽、用起來流暢的產品,可以看出百度研發思維的一些轉變,從關注流量到關注用戶體驗,畢竟在後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特別在意產品的體驗是否舒服。
另外在AI技術的應用上,這款APP相比百度其它產品而言,也做了更多也更深入的探索運用。百度確立AI發展戰略後,陸續在語音、圖形、機器學習等領域獲得大量技術積累。這些原始技術都需要相應的用戶場景來落地,加速其技術成熟度,而「簡單搜索」就是一個很好的落地載體,實際體驗中我也發現APP中搭載的語音識別和圖形識別性能比以往產品有較大提升,無論是響應速度還是準確率上。
說完「簡單搜索」APP體驗,筆者認為從這款產品的出爐可以看出更多百度的用意。首先,之所以選擇新做一個APP產品來承載諸如無廣告和更先進人工智慧的想法,本身就表明這是一次嘗試和試驗。畢竟對於一個依賴競價廣告收入的搜尋引擎公司,它未來的任何發展都必須建立在如今穩定現金流的基礎上,為了用戶體驗,對已有的搜索主流量實現無廣告化,這既無可能性,也無法承擔那種損失。
而新上一個APP就可以完美的兼顧這種矛盾的需求,一方面會因為用戶感到好用而贏得口碑,另一方面也沒對核心收入現金流造成損失。同時作為人工智慧各種技術的落地載體,不同於成熟APP升級迭代要考慮各種運營因素,新上的APP沒有包袱,有更大的試錯空間,可以加速各種AI技術的最終實用化。
最後百度敢於拿自己的搜索業務開刀,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支撐,那就是信息流業務和AI技術研發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在傳統搜索市場飽和的情勢下,18年第一季度百度APP日活躍用戶依然同比增長18%,APP使用時長增加30%以上,百度APP的用戶量和用戶黏性大大提升,隨之而來廣告商客戶量和投放金額也獲得一定提升,對比信息流功不可沒。
信息流業務的迅猛增長保障了百度現金流的穩定,可以有更多彈藥用於未來業務的培養,而故事性很強的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發,也在快速推進,吸引著華爾街投資者的目光。有足夠現金流和資本市場期待的雙重加持,百度更有實力和信心壓縮對搜索業務的開發力度,以免造成過度商業化,引起廣大用戶的反感和流失。
所以,小編認為這次的「簡單搜索」APP更多是一個公關口碑產品,同時也是一個新技術的試驗產品。我們不能苛求一家搜尋引擎起家的公司不依賴廣告發展,即使強大如科技巨頭谷歌,它的利潤大頭也是搜索廣告收入。百度能夠做出調整,減少對搜索業務的壓榨,堅定的向信息流和人工智慧轉型,邁入新搜索時代,還是值得肯定的。各位讀者,你們又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