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魚類是天生的遊泳健將,這是人類無論怎麼聯繫都是難以比及的。人不管怎麼聯繫,只能使得自己的水性像水生動物趨近,但總是超越不了它們的。就像魚類上岸就無法存活一樣,各有各的長處。為了讓人們可以享受在水中遊泳的樂趣,現在城市裡的遊泳館也是非常多,但不管遊泳水平再高的人,也達到了像魚兒一般收放自如的遊來遊去,因為遊泳是魚兒的天生的能力,我們只能模仿,想要超越它們的話是不可能得事情。但是這個世界最像「魚」的民族:常年生活在海洋裡,潛入水中捕魚不費勁。
該民族生活在東南亞,生活的區域隸屬於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我們都不陌生,就算沒到過聽也聽得多了。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國家,伊斯蘭是他們的主要宗教。作為一個擁有發達旅遊業的國家,馬來西亞每年賺得的旅遊收入是非常多的。馬來西亞境內還有很多未開發區域,有著大片的森林,同樣也有著大片的清澈海面。上述提及的最像魚的民族,就生活在馬來西亞的某片海域裡。
終年生活在海裡,是該民族十分親近大海而排斥陸地,從小到大都不會離開大海,這個民族名為巴瑤族。巴瑤族流傳著許多非常美麗的傳說,據說在古代,一位公主在乘船旅行是遭遇了風暴,不幸掉入了海洋裡,國王知道消息以後非常生氣,要求所有人去找,沒找到通通殺頭。這些人知道公主已經不在了,但回去就是死路一條,於是就在海洋裡住了下來,這就是巴瑤人的來歷。
很多人都說,如果讓巴瑤族的人們去參加遊泳比賽,一定能拿冠軍,這應該也是不成問題的,因為巴瑤族從出生到死亡都在與水打交道,遊泳技術堪比海洋裡的魚類。巴瑤族的人們在海水裡呆上一整天都不是問題,他們早已習慣這些。很多族人在白天都在海裡遊泳捕魚,晚上回到搭建在海面的房子裡睡覺,要去遠的地方,只需要乘坐一條小舟。
很多人將這個民族稱作是海洋遊牧民族,因為他們在海裡收縮自如,潛入水中捕魚絲毫不費勁,已經形成了一種天生的技能。為什麼這麼說呢?巴瑤族的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下水遊泳了。在他們剛剛出生的時候,家長會將他們的耳膜刺破,因為有耳膜在水中遊泳更加費勁,這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提升自己的水性。
因為常年浸泡在海水裡,他們對水已經形成了一種依賴,在陸地反應會不太適應。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如今的巴瑤人也慢慢回到了陸地生活。對於這個常年生活在海洋裡,潛入水中捕魚不費勁的世界最像「魚」的民族,你是不是也很佩服呢?有機會的話,你願意去旅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