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專題
更多視頻請點擊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0月28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 王康泰)7月16日至9月底,以「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為主題的2019年海南省「幸福大篷車」交通安全進鄉村暨文明交通勸導環島行,從海口出發前往海南中部、東部、西部的18個市縣,往返4000多公裡,覆蓋全島。為期兩個半月的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增強了群眾的守法意識、法制意識,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在全省範圍內營造出濃厚的「普法、學法、守法」氛圍。
2019年海南省「幸福大篷車」交通安全進鄉村暨文明交通勸導環島行啟動儀式在海口舉行。 南海網記者 姚皓攝
「幸福大篷車」在每個站點開展交通安全事故急救、事故心理應對、交通法規宣傳活動,現場設置交通法規宣傳、交通事故心理輔導等展區,開展志願服務、宣讀《關於交通安全致父老鄉親的一封信》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通宣傳集市活動,為群眾送去交通安全「知識、意識、見識和認識」普法大餐。通過廣播宣傳、志願者路面勸導,進鄉村、進學校、進集市宣傳,達到了交警普法、群眾學法、全民守法的活動目的,活動受益人數約23300人。
「幸福大篷車」定安站,現場觀眾宣讀《關於交通安全致父老鄉親的一封信》。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警民齊心 築牢交通安全防線
活動通過把交通安全唱進歌曲裡、指揮手勢跳進舞蹈裡、交通場景演進小品裡、安全順口溜說進快板裡,讓群眾走過來看、有興趣看、都喜歡看。活動還穿插有獎互動問答環節,發放簡單實用的小獎品激勵群眾,讓群眾在文化娛樂和互動問答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幸福大篷車」文昌站,交警正在對違規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幸福大篷車」在海南各市縣的活動地點大都選在鄉鎮農場、集市、學校等人流量大的場所,圍繞重點人群,強化宣傳教育,切實增加交通安全宣傳的覆蓋面。樂東一位負責事故處理的交警表示,這樣接地氣的活動能讓老百姓對於交通安全宣教的接受程度更高,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幸福大篷車」萬寧站,交警與志願者進行路面交通安全勸導。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在活動中領取了安全頭盔的陳女士表示,佩戴安全頭盔、拆除遮陽傘篷是對自身行車安全的一份保障,要支持交警的工作。活動通過交警演示佩戴安全頭盔和路面勸導等環節,讓群眾拋棄麻痺粗心、盲目自信、心存僥倖等不良駕駛心理和駕駛習慣,知曉安全細節的危害。
「幸福大篷車」陵水站,現場觀眾參與交通知識有獎問答。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面臨挑戰 農村交通安全態勢嚴峻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海南省農村道路裡程數、農村機動車數和駕駛人數急劇增長,交通安全管理迎來新的挑戰。據了解,雖然2019年以來海南各市縣交通事故發生起數較去年同比下降,但是農村地區交通事故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農村地區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傷亡數也高於城市。2019年上半年,東方市農村地區發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12起,死亡3人,受傷12人;2019年1至9月,白沙黎族自治縣農村地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3起,佔到一般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的82.14%;2019年1-9月,儋州市發生鄉村道路一般程序交通事故64起,死亡38人,受傷63人;2019年1-9月,臨高縣發生農村道路交通事故124起,死亡3人,受傷87人。
「幸福大篷車」三亞站,志願者進行交通安全快板表演。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造成海南農村地區交通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有: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地區群眾對於道路交通的需求大幅增長。農村地區道路等級低,形成了人多、車多、路窄的局面。二、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較為淡薄,不注重安全細節。駕駛摩託車、電動車不佩戴安全頭盔,從而引發二次事故,造成嚴重傷亡是突出現象。在白沙黎族自治縣農村地區發生的23起道路交通事故中,摩託車、電動車引發的事故有21起,駕乘摩託車、電動車未戴頭盔發生事故後摔倒至死5人,佔死亡事故的50%。儋州市農村地區交通違法行為中未戴安全頭盔駕駛的有34起,死亡20人,事故起數佔摩託車事故的66.7%,死亡人數佔比76.9%。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出現。陵水黎族自治縣交警在7-9月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3.2萬餘起,其中酒駕201起、醉駕2起、涉牌涉證7起,行政拘留20人。
據統計,陵水黎族自治縣平均每名交通警察要管轄農村公路48公裡,白沙黎族自治縣平均每名交通警察要管轄農村公路63.4公裡,東方市鄉鎮中隊僅11人,要負責9個鄉鎮的交通。各市縣交警部門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農村地區交通安全管理力量捉襟見肘,安全管控難以覆蓋到位。
「幸福大篷車」樂東站,志願者幫助現場觀眾進行安全急救演練。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落實工作 多管齊下保障交通安全
各市縣交警積極研究對策,減緩交通安全管理壓力。三亞市交警利用新駕駛員學車時期,讓學員參與到交通勸導員的隊伍裡,加深交規學習與記憶,從而達到防患未然的效果。昌江交警在進村入戶進行交通安全宣傳的同時,還挨家挨戶提醒駕駛員對車輛及時進行保養、年檢,消除安全隱患。
各市縣交警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依託「兩站兩員」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定期深入農村地區,持續加大對廣大涉農車輛駕駛人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力度。通過懸掛交通安全宣傳橫幅、擺放宣傳展板、播放交通安全宣傳光碟等方式,廣泛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此外,利用微信公眾號和抖音等社交媒體選擇典型案例,曝光嚴重交通事故和違法行為,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
「幸福大篷車」保亭站,交警與觀眾進行正確佩戴安全頭盔演示。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各市縣交警部門進行了交通事故規律、特點的分析研判,找準引發事故的主要交通違法行為,聯合多個職能部門強化交通違法查處,全力營造嚴管嚴查高壓態勢,進一步防範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為群眾打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環境。
各市縣交警部門對轄區道路進行排查,找出事故隱患及誘因,切實改善道路交通環境,預防事故發生。萬寧交警對海榆東線龍尾路段和海榆東線長豐互通路段完善標誌標線和減速帶等安全措施後,事故逐年減少,2018年後沒有發生過死亡交通事故。海南多個市縣在美麗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依靠市政支持,對道路交通標識和安全設施進行整改,基本保障了交通標誌、安全設施齊全有效。2019年以來,海南省各市縣交通事故發生起數、傷亡率、經濟損失與2018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趨勢。
「幸福大篷車」儋州站,觀眾正在志願者引導下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南海網記者 陳春瑾 攝
海南省交警總隊新聞發言人周平虎表示,目前我省農村地區交通安全隱患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交通設施不夠完善,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守法意識不能與道路交通發展情況相適應等方面。為此,省交警總隊聯合南海網舉辦了「幸福大篷車」交通安全進鄉村暨文明交通勸導環島行,深入各市縣農村地區,通過接地氣的活動進行交通安全廣泛傳播。目前來看,在社會各界特別是農村地區獲得了良好反響。接下來,主辦方將組織發動全省各地交警開展多樣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比如組織電影公司在進村播放電影時插播交通安全宣傳短片,在農村地區設置交通安全體驗基地等,以提升廣大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守法出行、文明出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