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家樂福、物美、大潤發等超市電商評測

2020-12-23 紅商網

  都賣進口商品,而為了拉新折扣依然是最常見手段

  百聯電商和飛牛網更像京東商城或亞馬遜那樣的線上超市+百貨,SKU (據說)是百萬級別的。家樂福、麥德龍、永輝和物美/多點則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大賣場超市,以食品和日化用品為主,SKU 在1~2 萬。

  不過,從家樂福、永輝、到百聯和飛牛網以及麥德龍,都開始做跨境電商了。永輝單獨推出了一個「永輝全球購」的 App,主要銷售美妝、酒類和母嬰產品等。其他的超市都在 App 裡銷售進口商品,從保稅倉或者自身的海外店發貨。

  和外賣平臺拉新的思路類似,這些超市電商的初期優惠和補貼比較多,之後就逐漸變少了。比如說,飛牛網在 2014 年剛推出時,給每個新用戶發送 20 元現金券,可以用於任何產品抵扣;家樂福在今年2~5月至少連續三個月給新用戶優惠,新帳號滿 99 減 50。i百聯在主推 3 小時內送達的「百聯到家」剛推出不久,也還在進行滿 88 減 15 的活動;物美起初和多點結盟的時候曾經有滿 80 返 40 的優惠。

  總之,如果你希望獲得優惠,可以去那些(相對)新上線的超市電商看看。有時超市電商周年慶也會有折扣活動。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超市電商送貨速度跟京東、天貓超市基本沒差

  除了多點(物美)和飛牛網(大潤發)用自有物流配送之外,其他的超市電商都是外包給第三方快遞公司。

  在上海北京這兩個我們測評的一線城市,幾大超市電商都能做到次日達;在二線城市(據說)基本上是隔日達——速度和天貓超市、京東基本相當。

  當然這是理想狀況,我曾遇到天貓超市送錯貨,耽擱了兩天才送到;永輝買的水果也來晚了一天。妥投率也跟使用的第三方快遞公司有關。

  部分超市還有當日達的選擇,比如永輝和物美/多點。如上文提到的,永輝的當日達和次日達許多品類並不是重合的,這讓人很費解,操作起來也很麻煩。比如搜索「梅林午餐肉」,如果我要當日達,可以買單罐(340 克);次日達的產品只能兩罐起買。物美(多點)在北京主打 2 小時內送貨上門,但根據我們的體驗,至少也要 3 小時才能收到產品。

  都在做線下自提,不過對消費者來說真的受用嗎?

  超市有線下門店這些據點優勢,大部分超市電商都不會漏過自提的功能。除了網上家樂福只能在便利店「家樂福 Easy」提貨之外(你暫時還不能在家樂福超市門店提貨),其實都是希望把客流引向線下門店。大潤發/飛牛的自提點更多,除了大潤發還有同一母公司高鑫零售旗下的喜士多,在上海它還和全家便利店建立合作,消費者也可以在那裡自提。

  超市門店的自提服務能為超市節省最後一公裡的配送成本——在一些情況下,最後一公裡可能在全部物流成本中佔到 50% 左右。在美國,沃爾瑪將為 1 萬多個產品打折——條件是消費者要線上下單,線下自取。因為這樣能為沃爾瑪節省配送成本。另一方面,自提也能給超市增加客流量,甚至是銷售。美國第二大超市連鎖 Target 發現三分之一的線上下單線下取貨的消費者會在進店之後購買更多的商品。

  自提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是方便的:家裡無人能收貨,取貨點又相對方便,回家路上自提。不過對於已經習慣了「送貨到家」消費者來說,這可能稱不上最便利的選擇。

  生鮮仍是短板,如果使用超市的電商,還是先避開這塊雷區吧

  我們評測的 6 個超市電商都在線銷售水果、蔬菜、肉類等生鮮產品。除了麥德龍只能自提生鮮產品之外,其他超市都可以將生鮮產品配送上門。不過,在超市電商購買生鮮產品的體驗都不怎麼友好。

  最大的問題是生鮮品質,拋開品相不說,部分超市連基本的時效或低溫都不能保證。從我單次的體驗來看,以生鮮產品著稱的永輝配送並未做到生鮮應有的速度和質量。我在永輝上購買了酸奶和水果,酸奶次日到達的時候幾乎感受不到它是冷藏的,冰袋已經變成水袋了。8 小盒酸奶裡幾乎一半出現了漲包。本來也應該是次日達的水果晚了一天才到。這可能不是極端個例,蘋果商店裡「永輝生活」 App 的評論裡,也有用戶提到生鮮沒有及時配送的情況。

  另外一個問題是生鮮免費配送門檻比較高(和普通商品同價)。比如,百聯需要 68 元,飛牛需要 98 元。其實,包括更成熟的天貓超市和京東也有類似的問題,分別需要滿 88 元和 99 元才能免郵費,生鮮電商天天果園的包郵門檻也要 68 元。

  生鮮消費額基本都不能和非生鮮產品合併(也就是說我如果想湊到免郵金額只能買生鮮產品)。這大概跟生鮮非生鮮分開儲存物流分開執行有關。家樂福和永輝稍好一點,它們的生鮮產品可以跟非生鮮在一個籃子裡購買,統一配送。

  好奇心研究所 2015 年初的一項調查中,讀者們認為網購生鮮的三大問題是:容易貨不對板、很少能買全想要的食材以及——貴。 兩年過去了,這些問題其實還是沒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解決。

  退貨是整個評測過程最不愉悅的,百聯和飛牛網還算便捷,其它基本都很糟糕

  退貨是整個購買過程的體驗中最不愉悅的一環。不過在這次體驗中,我們發現從電商獨立倉庫發貨的超市在退貨上更加便捷,比如百聯和大潤發的飛牛網;而倉店一體的超市,比如麥德龍、家樂福和永輝,在退換貨上體驗比較複雜甚至是糟糕。

  家樂福產品訂單上白紙黑字地寫著電商消費者可以去任何一家店鋪退貨。當我來到距離最近的一家家樂福時,卻被告知需要去發貨的超市退貨。工作人員幫我打電話詢問發貨的古北家樂福,告訴我那家店的工作人員會聯繫我上門取貨。但是至今我都沒有接到電話。

  「永輝生活」是唯一一家沒有標明售後和退貨政策的超市電商,送來的貨物單據中也未提及。我撥打客服電話後才了解到需要帶著產品小票去發貨的門店退貨。當我到達發貨門店時,店裡工作人員一頭霧水的樣子(可能從來沒有電商消費者來退貨過)。她幫我問了門店經理,最後告訴我不能在此處退換。我第二次撥通客服電話,客服表示會讓線下門店專人聯繫我處理退貨。在等一周之後沒有下文,和在家樂福的遭遇一樣,我又被敷衍過去了。

  麥德龍只支持門店退貨。它的門店數量本來就不多,大多分布在離市中心較遠的社區,對於大部分個人消費者來說不是特別方便。

  這顯然是電商和超市實體店的退換貨系統沒有打通帶來的問題。「倉店一體」的優點是節省成本,但是容易出現門店和電商各自為政的局面。

  從倉庫而非門店發貨的兩家超市的退貨流程就方便多了。飛牛網的退貨流程比較簡單,只需要在網站或 App 選擇退貨。申請第二天,飛牛的快遞員上門取貨,他稍微檢查了一下產品。第三天退款至原支付途徑。

  百聯退貨也比較快捷。就是退貨頁面稍微比飛牛網複雜一點,需要上傳圖片。提交申請之後第二天客服打電話給我核實信息。第三天就有第三方快遞上門取件,第四天就把錢退回到支付的銀行卡上了。

  至於退貨運費——飛牛網自營商品退貨不需要支付運費。這一點跟天貓超市比可以說是相當貼心了(京東最近推出了「退貨險」,也降低了消費者退貨的運費),雖然可能會增加運營的成本。百聯的退貨政策是「非質量問題」應該由顧客承擔退貨運費。但是這一次百聯在處理我的「7天無理由退貨」時沒有收取運費。

  注意,單次體驗難免有偏差,各家的售後水平可能會有變化。

  如果你關心會員制:用戶都能積分,但積分不一定有用

  除了永輝以外,其他 5 家都是「註冊即會員」的制度,不需要另外申請。「永輝生活」的會員需要 100 元一年,首次會贈送總價為 100 元的現金券(有一定使用的限制),還會獲贈免郵券(因為它當日達的服務需要郵費)。它有一套比較複雜的線上會員體系,但是通過消費獲得積分能獲得的獎勵或優惠並不明朗(有用戶在 App Store裡直接批評永輝電商的積分沒法用)。

  另外永輝、家樂福以及飛牛網(網上大潤發)的線上線下會員體系都沒有打通。如果是打算做客群來留住消費者,打通會員體系還是比較重要的。

  總的來說……

  這些超市的自營電商平臺,儘管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和成熟的第三方電商平臺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與此同時,京東、阿里和亞馬遜,這幾個全球最大的電商也都在線下買超市,物流成本的提升、電商仍有廣大觸及不到的人群,一些品類仍然是線下賣得最好都是其中的原因。

  根據尼爾森的調查,消費者還是更習慣在線下超市購買生鮮及食品,相對而言更多地在線上購買日用品和儲存時間較長的商品。在中國,沐浴露(48%)、牙膏(42%)、紙巾(37%)、洗髮護髮產品(37%)以及洗衣粉(36%)佔據了網上購物的前五位,化妝品則緊隨其後。食品飲料類產品 94% 的銷售額來自實體商鋪和雜貨店,而線上交易則佔了6%,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超市都在實體店豐富食品的品類,永輝甚至做起了熟食+餐飲。

  (來源:好奇心日報 董芷菲 記者蘭蓮超對文本亦有貢獻 製圖:馮秀霞)

2頁 上一頁  [1] [2] 

超市電商2.0:借合伙人制引流

超市電商突圍有四條出路

美國超市電商趨勢 他們的今天也許就是我們的明天

沃爾瑪或全盤接手1號店 超市電商格局生變

家樂福網上商城5月上線 超市電商進入列國爭雄時代

搜索更多: 超市電商

相關焦點

  • 華潤萬家、家樂福、物美等中國連鎖超市十強O2O之路
    截至2015年6月底,大潤發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有318家綜合性大型超市。據報告顯示,2014年大潤發年銷售額為856.7億元,比上年增長6.9%。據高鑫零售2014年年報顯示,大潤發與歐尚的門店68%位於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比例僅佔9%。   大潤發是一家非常積極探索零售O2O的傳統零售企業。2014年1月16日,大潤發的B2C電商網站「飛牛網」正式上線。飛牛網以自營為主,兼具平臺性。
  • 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十大超市便利店電商大檢閱
    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十大超市便利店電商大檢閱 作者 張陳勇
  • 盤點:華潤萬家、永輝等中國連鎖超市十強的O2O之路
    截至2015年6月底,大潤發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有318家綜合性大型超市。   據報告顯示,2014年大潤發年銷售額為856.7億元,比上年增長6.9%。據高鑫零售2014年年報顯示,大潤發與歐尚的門店68%位於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比例僅佔9%。   大潤發是一家非常積極探索零售O2O的傳統零售企業。2014年1月16日,大潤發的B2C電商網站「飛牛網」正式上線。
  • ...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
    原標題:防止哄抬價格,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提醒告誡【防止哄抬價格,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提醒告誡】據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 麥德龍等於兩個家樂福?永輝、物美究竟看中它什麼
    繼家樂福中國以作價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蘇寧易購後,早在去年就傳出出售消息的另一外資零售企業麥德龍(需求面積:8000-9000平方米)最近被外媒曝出消息,稱關於麥德龍的競購目前已進入最後一輪,潛在買家的範圍逐漸縮小,目前只剩下兩家本土零售企業物美和永輝在角逐。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在本世紀頭十年門店規模的快速擴張與銷售業績的持續增長後,諸如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開始觸到瓶頸,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圍剿,同時被自己的「學生們」——以永輝、物美為代表的國內超市追趕上並超越。2007年,中國連鎖超市十強榜單中,外資超市佔據半壁江山;十年之後,2017年的十強榜單中,只剩下沃爾瑪、家樂福和麥德龍。
  • 連鎖超市產品抽檢「黑榜」,永輝超市、聯華超市、大潤發居前三
    經梳理,今年下半年(7月1日-11月30日),全國百強超市中,共43家企業被監管部門點名,涉及237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點名的企業中,永輝以41次「上榜」居首。其中,蔬果、水產、肉類是「重災區」。農獸藥殘留、微生物汙染是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華潤萬家,全國城市分布數量
    前兩天小哥在看新聞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關於家樂福被蘇寧收購的事情,文章裡介紹了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商超敗走中國的事情。小哥我不小心評論了下,結果引來嘲諷,說我落伍了,我當時評論的原文是「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經常能見到,名氣很大的永輝超市卻一次也沒有見到過」。
  • 十大超市企業2019年開店316家、關店29家 永輝、步步高、物美穩居...
    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永輝、步步高、華潤萬家、物美、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麥德龍十大超市企業旗下的大賣場及精品超市等業態共開店316家,同比增長3.268%;6個品牌關店29家,關店數量較前兩年明顯下滑。(文末附詳細盤點表格)
  • 哈爾濱4家沃爾瑪7月下旬關閉 大潤發、家樂福、永輝等超市還好嗎?
    記者聯繫到沃爾瑪方面並走訪哈爾濱市的大潤發、家樂福、永輝、好百客等大型超市,探訪哈埠大型超市的運營之道。   國內多地沃爾瑪也在陸續閉店 未來或以其他零售形式進駐冰城   關於網絡熱傳的「哈市4家沃爾瑪7月下旬全部閉店」的消息,記者了解到,不光是哈爾濱,近期國內許多省市的沃爾瑪門店也在陸續閉店。一時間,沃爾瑪門店紛紛關門的原因引起熱議。
  • 消保委現場測評餓了麼、大潤發、永輝10大購物平臺
    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每日優鮮、家樂福……哪家購物App更好用?來看安徽消保委生鮮電商消費評測結果。本次通過10個平臺進行了38次消費,購買了357件商品,涉及34家商戶。平臺生鮮電商有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淘鮮達、合肥優選;垂直生鮮電商有美菜商城、每日優鮮;線下超市電商有家樂福、永輝生活、大潤發。本次購買的生鮮商品都是生活中最常消費的肉、蛋、蔬菜等,分別為:五花肉、生菜、西紅柿、土豆、青椒、蒜黃、杏鮑菇、冷凍翅中、雞蛋、千張、紅心火龍果、蘋果。
  • 聯商超市周報:12大超市去年關店657家 物美發放股權激勵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4.27-5.3),13大超市今年一季度至少新開73家店;「家樂福精選」第一家新店在重慶開業;永輝超市2019年營收848.77億新增205家店;物美發放超3000萬股權激勵千餘名員工 ;農夫山泉正式啟動IPO;大潤發、永輝等12家超市2019年關店657家……13大超市今年一季度至少新開73家店
  • 兩大超市金融業務對比:物美多點試水貸超,永輝版「花唄」上線
    公開資料顯示,多點是物美超市旗下電商品牌,而永輝生活是永輝超市旗下電商品牌。在疫情影響下,物美多點與永輝生活APP用戶量與銷售額均大幅增加。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月份APP月活躍人數排名顯示,在電商行業855個APP中,多點排名第10,永輝生活排名第25。進入3月份,隨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多點跌至14名,而永輝生活跌至35名。 在此之前,兩大超市均有涉足金融,但受線上流量之困,物美金融不溫不火,永輝金融發力線下。
  • 毗鄰家樂福 大潤發正面殺入北京超市業
    目前大潤發北京門店的生鮮比例為30%左右,主食廚房全部為自營,80%的貨物從大潤發華北區濟南物流中心分發,自有品牌也是未來兩年重點發展業務。  記者留意到,大潤發首家賣場與家樂福健翔橋店僅相距一公裡左右,而在賣場內,幾名家樂福工作人員正在通過詢價方式了解這位新到的競爭對手。
  • 士別九年 物美超市15億收購樂天北京22家店
    Wumei Holdings Inc.即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它是目前國內排名前十的大型超市及零售集團,近年來積極轉型電商和新零售。樂天低價賣身此次韓國樂天向物美集團出售店鋪,存在多種說法。上面提到的樂天超市,是樂天瑪特近年來在北京嘗試的新業態。約16家門店,每間面積在500-1500平方米不等,商品涵蓋了生鮮、熟食、海鮮等社區超市常規產品品類。但據稱超市生意並不好,業內人士稱其在當地商圈內毫無競爭力。2013年至今,該集團就曾分別接觸過中糧集團、物美、永輝、大潤發、沃爾瑪等企業,意在出售中國區業務。
  • 士別九年 物美超市15億收購樂天北京22間門店
    Wumei Holdings Inc.即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它是目前國內排名前十的大型超市及零售集團,近年來積極轉型電商和新零售。樂天低價賣身此次韓國樂天向物美集團出售店鋪,存在多種說法。上面提到的樂天超市,是樂天瑪特近年來在北京嘗試的新業態。約16家門店,每間面積在500-1500平方米不等,商品涵蓋了生鮮、熟食、海鮮等社區超市常規產品品類。但據稱超市生意並不好,業內人士稱其在當地商圈內毫無競爭力。2013年至今,該集團就曾分別接觸過中糧集團、物美、永輝、大潤發、沃爾瑪等企業,意在出售中國區業務。
  • ...物美拿下麥德龍、永輝放棄收購中百……2019中國超市12大收購...
    2019年以來,家樂福、麥德龍中國先後被蘇寧、物美收購,至此早期國內外資零售巨頭僅剩沃爾瑪。當然,還有永輝收購中百計劃落空、華潤萬家退出山東、北京大賣場市場、家家悅進軍安徽...2019年,可以稱之為超市「整合」元年。
  • 2020上半年零售業10大事件|零售|家樂福|家家悅集團|麥德龍集團|...
    下半年伊始,《零售圈》通過對上半年超市、便利店、電商、快消、商業地產、新零售等六大業態業內近10000+的事件進行了梳理與復盤,從而總結出十大熱點事件並進行分析與評論。首先是超市篇。、沃爾瑪、家樂福、永輝、天虹、步步高、家家悅、永旺、超市發、物美、聯華等近300家零售企業20萬個門店積極響應,覆蓋全國大部分主要地級以上城市。
  • 永輝、物美、沃爾瑪…13家零售商2018年銷售額
    梳理如下,各位看客可按需參考: 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 目前,華潤萬家北京5家大賣場已經確認轉手物美旗下,部分已變身物美超市重新營業。 物美
  • 支付寶牽手大潤發 集齊國內五大超市品牌
    支付寶在繼家樂福、沃爾瑪和華潤萬家、永輝四大超市之後,又與國內一家零售巨頭籤訂合作。從8月19日起,大潤發超市接入支付寶,消費者在大潤發購物後可用支付寶付款。至此,國內五大超市品牌都已經支持支付寶付款。上海大潤發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目前在大陸地區擁有門店317家,覆蓋全國各個地區的主要城市。從今天開始,上海地區的17家大潤發率先接入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