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商廣場正式公布2018年化妝品銷售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武漢武商廣場化妝品門類保持20%的增長,60家化妝品牌年銷售總額突破9億,並取得多個亮眼的好成,包括:連續7年蟬聯中國百貨商場化妝品零售第一;2018年業績超千萬的品牌數達到28個。
其中,武商廣場多家化妝品牌保持全國單店銷售第一,雅詩蘭黛業績超8700萬元、蘭蔻業績超8300萬元、迪奧業績超6000萬元、香奈兒業績超5000萬元、海藍之謎業績超4000萬元。
除此之外,SK-II、YSL、資生堂業績超3000萬元,WHOO、阿瑪尼、科顏氏、CPB、嬌韻詩等品牌業績超2000萬元,Tom Ford開櫃僅四個月業績便突破千萬元大關,將開櫃當日銷售記錄從23萬元刷新到近36萬元(359,810元),澳比虹、菲洛嘉和COVERMARK等在2018年也有不錯的表現。
能連續穩坐百貨化妝品銷冠寶座,武商廣場是如何做得的?
1、增強化妝品區域。從2012年下半年起,隸屬於武商集團旗下的武商廣場(當時名武漢廣場)為了與同隸屬於武商集團旗下主打奢侈品的武漢國際廣場和主營黃金珠寶的世茂廣場錯位經營,將一樓的黃金珠寶撤出,陸續引進國外知名的化妝品和飾品品牌。此後,武商廣場化妝品經營區擴展為2300平米,商場內化妝品品牌近70個。2012年化妝品零售業績突破5億元,2013年達到5.3億元。這一成績使武商廣場坐上了全國單體百貨化妝品零售第一的位置,此後一直穩坐化妝品零售第一的寶座。
2、巨頭身上作文章。一直以來,武商廣場化妝品櫃檯就有一條隱形的「三八線」——以大門中軸為界,東區大品牌越來越密集,而以合資和國產為主的西區則相對冷清,而遵循百貨業的「三七定律」,其70%的化妝品銷售和利潤,都是以「四巨頭」蘭蔻、迪奧、香奈兒和雅詩蘭黛為代表的30%的高端化妝品品牌。於是,武商廣場開啟了「雙櫃」模式,「四巨頭」品牌被允許在現有櫃檯外,於西區設立新櫃,錯位經營,拉動人氣。
3、互動營銷創造定製化方案。武商廣場針對化妝品品牌的營銷活動多不勝數,其中有三個較為經典的案例。其一,針對每年消費者在武廣購買化妝品而使用後產生的大量空瓶。在每年「三八」節,顧客可憑一個正品空瓶換10元抵用券,並在原專櫃消費。2018年年初,武廣以「眾籌」方式賣出一套售價過萬的M·A·C口紅套盒,參與活動的消費者中有84%回櫃領取產品。M·A·C櫃檯當月銷售也同比增長突破200%。2018年11月,武商廣場通過前期調研,掌握了某品牌會員對于贈品的需求,於是武商廣場順勢推出預購該品牌香水限量版,獲贈萬聖節武漢歡樂谷夜場門票一張,收穫數千名會員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