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卡帕多奇亞是旅行者魂牽夢繞的目的地之一,它位於安納託利亞高原的中央地帶。數百萬年前,這裡火山爆發,巖漿四溢淹沒了整個地區,後冷卻凝固成風化巖層,經數百萬年的風雨侵蝕及風化,最終形成了巖石褶皺蜿蜒綿長、奇峰怪石遍地林立,恍若天外星球般神奇夢幻的地貌,極具視覺衝擊,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全球最神奇的十大美景之一。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裡深藏地下龐大的地下城及隱藏在石峰山體裡神秘的洞穴教堂,據地導蘇旦介紹,這些地下城和洞穴教堂,是公元六世紀基督教興起之初,教徒們為躲避宗教迫害而逃到這裡開鑿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們憑著對信仰的執著堅韌,在原始隱秘的洞穴中,終其一生潛心修行,留下了曠世的歷史遺產,1985年,卡帕多奇亞的奇幻地貌和洞穴教堂一起,被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
卡帕多奇亞洞穴教堂區
我們第一站先到鴿子谷,幽美的峽谷周圍到處是大塊巖石,巖石上都是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鴿子洞。
峽谷裡有一大片像波浪一樣的巖石褶皺群,神秘而壯觀。
山谷之上有兩顆枝叉眾多的樹,一顆掛滿了土耳其人喜歡的護身符「藍眼睛」,另一顆掛的是當地著名的陶器製品。
烏奇薩要塞是天然形成的一座凸起60多米高的巨大巖石,地勢險峻。巨巖被早期的定居者鑿空,有數不清的洞口,建成互相連通、易守難攻的龐大洞穴堡壘。如外敵侵入,定居者能憑藉堅固的堡壘,居高臨下、有效防禦。
烏奇薩要塞周邊
大自然造就了卡帕多奇亞的山如叢如林,許多形狀奇特的小石峰拔地而起,在曠野中突兀地挺立著,有的如圓錐形、圓柱形,有的像蘑茹狀、煙囪狀,在陽光下呈現著暗紅色、土黃色、褐色等不同色澤,蔚為壯觀,吸引著眾多攝影愛好者蜂擁而至。
迪夫裡峽谷就有著這裡形狀最奇特、分布最集中的石錐群,數百個高几十米到一百多米不等的圓錐形石柱緊密排列,奇特而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這裡的火山風化石有著顯著的特色,其石柱基柱是原來鬆軟的砂巖,頂部是火山爆發後巖漿復蓋凝固成的堅硬玄武巖,隨風雨侵蝕風化,基柱時有坍塌,而頂部玄武巖卻保留下來,成就了今天的奇巖怪石。
「精靈煙囪」是卡帕多奇亞最著名和獨有的火山風化石,帕夏貝是整個地區最美的「精靈煙囪」所在地。本來我們的行程不到此,在全體團友一致強烈要求下,蘇旦同意帶我們去,但只給半小時。
車一停下,全體像衝鋒一樣跑得無影無蹤,迫不及待地去和「精靈煙囪」約會了。
放眼望去,成群結隊的圓錐形石柱沖天而立,巨大的煙囪狀頂端被大自然賦予了一塊玄武巖「石帽」,極像一群戴著帽子的精靈,奇特詭異,簡直就是外星人的傑作,美國科幻片「星球大戰」就在此取景。
走近精靈煙囪,卡帕多奇亞一改荒涼和詭異的特質,在眼前變得鮮活甚至親切起來,獨一無二的精靈們擺出各自最酷的造型,列隊歡迎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實在讓人們驚喜的欲罷不能。
這裡有許多珍貴的多頭式精靈煙囪,著名的「女王頭」就在這裡,太神奇了。
高聳的煙囪頭下就是教堂,原來是公元六至九世紀基督教隱士的避難隱修所,至今保留得很完整,是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結合的典範。
帕夏貝還有一大片白色的寬敞平臺形坡地,底部鬆軟的砂巖山體己風化坍塌,而頂部復蓋的堅硬火山玄武巖卻連成一片,像巨大遊輪的甲板,很有特色。
如果說大自然賦予了卡帕多奇亞獨特的景觀,那麼使這裡成為迷一樣的,則是那些公元六至九世紀的基督教徒們開鑿的洞穴教堂,它們是古老的稀世奇蹟,使遊客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卡帕多奇亞洞穴社區
格萊美露天博物館是洞穴教堂中的傑出代表,它由30多座洞穴教堂和無數洞穴居所組成。
看似荒無人煙的荒野中,一座座石丘拔地而起,而山體內部大多己被淘空,隱藏著古老的洞穴教堂居所,虔誠的教徒們就在此過著原始的洞穴生活。
格萊美洞穴教堂
洞穴教堂外部隨山體保持自然的狀態,近看能見上面開鑿了無數洞口,崖壁上有門、窗和通風口。
洞穴教堂裡面有半圓形壁龕、拱頂、宗教故事壁畫等,雖看起來頗為粗糙,但在那個僅靠手工製作的年代,己經算得上華麗堂皇。由於年代久遠,只有少數壁畫還保留著當年的豔麗顏色及完整形象。
厄赫拉熱峽谷也是著名的基督教徒隱修地,塞利梅修道院就在峽谷旁的懸崖峭壁上,教徒們在幾乎無路可走的懸頂石山內部打鑿出一個個洞窟,遠遠仰望像是一座遠古的城堡,有著別具一格的美,是卡帕多奇亞地區巖石修道院的巔峰之作。
巨大的修道院裡有教堂、居室、廚房、馬廄等,祭壇、床鋪、家具全由石頭打造,洞與洞之間由鑿通的暗道和臺階連通,在當時僅憑人力,開鑿這樣的大型石窟實屬不易。
修道院雙層的教堂保存良好,雖說不上氣勢恢宏,但優雅的圓形廊柱、拱頂令人肅然起敬,它千年來沉睡在卡帕多奇亞孤絕的巖洞裡,保持著與世無爭的寧靜。
置身其間,對當年教徒們的敬佩油然而生。
卡帕多奇亞真正引起世界轟動是在1963年,當時代林庫尤村的一村民裝修房屋時,意外發現了一間密室,沿著密室通道往下走,竟發現了一處巨大的地下城,深達地下二十多層五十多米,有幾百個入口,五十多眼通風井,目前僅開放八層。
一進入昏暗的地下城,頓感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很多地方僅能一人勉強通行,尤共在連接層與層之間的窄小石梯處,所有人只能彎腰駝背地排著隊一個個挪動,一種壓抑感把你包裹起來,幾近窒息。
這裡像迷宮一樣的地下通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通道兩側排列著大小石屋,分別是居室、廚房、禮拜堂、侖庫、馬廄等,能看到通道牆壁上鑿有通話孔和擱置照明的牆龕,各層之間通道口都有直徑1米多的大圓盤,據說只要扳動暗設機關,圓石盤就會封住洞口。
通道兩側排列的石屋
牆壁上的通話孔和擱置照明的石龕
通道口用以封住洞口的圓石盤
身臨此境,想像著當年那些基督教徒們佝僂著腰,手持燭火穿行在迂迴曲折的黑暗通道,真難以相信這樣長年隱居在地下的生活是怎樣堅持下來的!
在發現代林庫尤地下城之後,卡帕多奇亞又陸續發現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三十多座地下城,這些隱藏在曠野之下的地下城神秘莫測、龐大恢宏,各城之間都有地道相通,構成一個龐大的地下城網絡,可讓數萬人躲避在地下生活,真是太令人震驚了。
日出時分搭乘熱氣球飄浮在高空的夢幻之旅,是整個土國行程中最精彩的一段記憶。
早晨五點,熱氣球公司的中巴就到旅店接遊客,到集中處休息茶飲後,就乘車去熱氣球升空的地方。遠遠地看到曠野裡熱氣球一字排開,工作人員正用鼓風機充氣。下車後,有關人員講解了注意事項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向熱氣球走去。
這時,熱氣球己膨脹展開,操作人員點燃專用燃氣噴嘴,將火焰對準熱氣球開口處,加熱球囊內空氣。
伴隨著轟隆隆的噴火聲,眼看著我們的熱氣球鼓立起來了,當熱氣球升到垂直於吊藍位置時,地面服務人員就讓我們進到載人吊藍,激動人心的升空飛行開始了。
終於開始飛了,沒有一絲失重感或其它不適,就像站在電梯裡緩緩上升一樣,眼看接我們來的汽車從玩具大小變成了小米粒。
拂曉的大地漸漸甦醒,無數噴著火焰的熱氣球不時從溝壑裡冒出來,就像地底下蹦出的精靈,太美了。
在熱氣球上居高臨下,可全方位地欣賞腳下這片攝人魂魄的地貌,廣袤的大地向遠方伸展,峽谷溝壑一一飄過,石峰石錐在荒谷中拔地而起,感覺就像坐飛船來到了月球,真是太棒了。
綿延數十公裡的褶皺山脈上有著成群成簇的小石柱,大自然的精心雕琢盡收眼底。
熱氣球經常會在山谷間擠在一起親密接觸,引得遊客們興奮地驚呼,現在想來也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我們搭乘的熱氣球不時從臨近的熱氣球旁飛過,或從頂上越過,不同熱氣球上的遊客彼此伸手揮舞招呼,內心的激動透過笑臉,清清楚楚映過眼帘,那一刻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美妙啊!
隨高度升高,仿佛開啟了靜音鍵,地面上絕大部分聲音己經消失,悠遠的天際像在提醒你擺脫現實世界的煩惱,進入美好的理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