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小貼士
旅遊建議
嶽麓山,是長沙的一大地標所在,也是來長沙旅遊必去的又一處景點。「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嶽麓書院更是聞名天下,這一千年學府與麓山寺、雲麓宮一起造就了長沙非凡的文化底蘊。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是非常適合喜愛歷史人文,喜愛登山賞紅葉,喜愛攝影寫生的遊客遊覽的旅遊目的地,小編認為稱得上是「長沙必去景點」。
交通信息
船運: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通江達海,距長沙客運碼頭僅2.5公裡,可乘船運至長沙客運碼頭。
自駕:
可在長常高速出口下,行駛約6.6公裡即可抵達嶽麓山景區;也可以在繞城高速下,行駛約8.5公裡即可抵達嶽麓山景區。
公交:
旅1線:長沙火車站——科教新村(首班車06:00,末班車22:00)
立珊專線:長沙火車站——中南大學學生公寓(首班車05:30,末班車23:00)
賞楓最佳
最佳觀賞時間: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
最佳觀賞地點:愛晚亭,黃興墓等地。
最佳旅遊線路:
縱線:愛晚亭-放鶴亭-半山亭-麓山寺-張輝贊墓-黃興墓-觀光長廊;橫線:穿石坡-昆濤亭-麓山寺-極高明;空中賞紅線:搭乘纜車從東大門出發、掠過北極峰、飛至300米高極目峰,全程200米;清風峽一線:嶽麓書院後門-愛晚亭-清風泉。
無限魅力——嶽麓山
長沙,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一個集中了山水洲城的城市。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坐落於長沙市湘江西岸,佔地面積35.20平方公裡,現有麓山、橘子洲、嶽麓書院、新民學會四個核心景區,依江面市,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湖湘文化傳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示範基地。其中嶽麓山海拔300.8米,常被認為是南嶽衡山72峰的最後一峰,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南嶽記》(南北朝劉宋時)載有「南嶽周圍八百裡,回雁為首,嶽麓為足。」,嶽麓山因此而得名。據地質學考證,嶽麓山奠基於古生代,形成於中生代,發展於新生代,距今三億餘年,現景區內還有大量珍貴的瀕危樹種和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
嶽麓山旅遊的精華景點
賞楓勝地——愛晚亭
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湖南嶽麓山被稱為中國四大賞楓勝地。而作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更是在每年深秋之際,吸引了無數賞楓的遊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愛晚亭名的由來正是這大詩人杜牧來到嶽麓山遊覽後情不自禁寫下的千古名句。愛晚亭每逢到了深秋,就仿佛燃燒起來了一樣,迸發出「萬山紅遍」這等震撼人心的美麗與壯觀。
愛晚亭與醉翁亭(滁州)、湖心亭(杭州)、陶然亭(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名亭,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原名紅葉亭。後來由當時湖廣總督畢沅以杜牧詩句更名為「愛晚亭」。
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的青年時代,就常與蔡和森在愛晚亭聚會縱談,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致書毛主席,請求提書亭名,毛主席也是欣然接受了請求。
「江天暮雪」——橘子洲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裡寫道「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便是如今嶽麓山橘子洲景區的核心景點之一,也是長沙重要的名勝之一——橘子洲。
橘子洲,是湘江下遊眾多衝積沙洲之一,形狀是一個長島,位於湘江中心,綿延數十裡,是宋代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譽為「中國第一洲」。
橘子洲西望嶽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水,洲上有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問天台等景點。春天的橘子洲江鷗點點,水光瀲灩;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蔥蘢,綠意盎然;秋天的橘子洲橙黃橘綠,清香撲鼻;冬天的橘子洲江風戲雪,造就了「江天暮雪」的神奇景色。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秀麗獨特的自然景觀,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蜚聲中外。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始建於北宋的嶽麓書院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歷史,有「千年學府」之稱,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即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之一,也是中國現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書院,歷經千年,弦歌不絕。
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作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還保存有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嶽麓書院在悠悠歲月中匯聚了無數名人才俊,佳話頻傳。如朱熹與張軾曾在嶽麓書院開創會講之先河;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等近代名人曾受訓於嶽麓書院;毛澤東、蔡和森等革命歷史偉人也曾在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麓山寺
麓山寺,初名「慧光明寺」,在唐初改名為「麓山寺」,是由第一個到湖南傳播佛教的僧人竺法祟大師所創,始建於西晉泰始四年即268年,是我國早期佛寺之一,被譽為「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唐代大詩人杜甫曾作有「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正是描畫的古麓山寺建築美景。
麓山寺左臨清風峽,右淌白鶴泉,寺內還保存有及其珍貴的文物「麓山寺碑」。麓山寺碑由唐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李邕撰文和書寫,江夏黃仙鶴刻石,高近3米,碑文共1400餘字,駢散文體兼用,碑額篆書「麓山寺碑」4個大宇。因其文採、書法、刻工均是精湛獨到,故又稱「三絕碑」。
麓山寺「三絕碑」在中國古代碑刻藝術中聲譽很高,嗣後書法大師如蘇軾、米芾等都沿襲其法;元代書法大家趙孟曾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擬之」;宋代的張栻、明代的李東陽等都留下了吟詠它的詩篇,可見其彰。
旅遊隨想
一年之中,遊覽嶽麓山最美的時光,莫過于楓紅銀杏黃的季節,毛主席也曾感嘆「萬山紅遍,層林盡然」。
如今的嶽麓山,一步一景,景景相融,讓遊人沉醉其中;在嶽麓山對面,還有一座杜甫江閣隔江相望。長流不息的浩蕩湘江,仿佛是穿越了千年的時光隧道;往事悠悠,如今的嶽麓山,已是長沙這座城市的象徵,是長沙永遠的印記,也是長沙文化的沉澱和傳承。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正如位居星城長沙的一顆璀璨明珠,煥發著華光異彩和勃勃生機,如今更是穩居國內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一線城市前十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