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懷慎為官清廉,品行端正,清正廉簡史書上頗為有名

2020-12-11 花樣雲端旅遊

唐中宗時期,滑州靈昌縣(今河南滑縣西南)有一家盧姓人家,主人名字叫盧悊(zhe)。盧悊曾經做過靈昌縣令,由於其勤儉持家,清正廉潔的良好家風,一代傳一代,在當地家喻戶曉。

到了孫子輩時,更是出了一個官位顯赫的朝中要員盧懷慎,其約,品行端正,清正廉簡史書上頗為有名。懷慎自小受家庭薰陶,平時崇尚清廉節儉,不喜歡營造府第,不喜歡置買莊田,雖身為朝中大臣,可是,家裡的住宅及用具都十分簡陋。盧懷慎曾先後擔任監察御史,右御史臺中丞,黃門侍郎,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還身兼吏部尚書,可謂身居要職,官位顯赫,但是,盧懷慎繼承了祖上不貪不佔的良好家風,家人僅靠其微薄的薪水度日,妻子和兒女們仍舊免不了挨餓受凍。

有時,家中經濟稍微有些寬裕,他則對親戚朋友們廣施恩惠。他在東都掌管著全國官吏選拔的重要權力,可是隨身的行李僅僅是一隻布袋子。他在任黃門侍郎兼吏部尚書期間,有一次,染病臥床很長時間,宋璟、盧從願兩位同事相約去看望他,進到他家中,只見盧懷慎躺在一張又薄又爛的竹蓆上房門上連個門帘也沒有,一旦遇到颳風下雨,則用席片遮擋著房門。

盧懷慎平時對他們兩個人非常器重,見二人來了很是高興,挽留二人聊了很長時間,並安排家屬趕快準備飯食。待飯端上來後,只見幾瓦盆蒸豆和幾根青菜,此外,再無別的什麼食物。盧懷慎拉著二人的手,然後語重心長地說二位都是國家大員,當前皇上尋求人才和治理國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因為在位的時間長了,皇帝身邊的大臣就會稍有懈怠,這時就會有小人乘機諂媚,你們兩個一定要記住。」幾天之後,盧懷慎就去世了。他在病危的時候,曾親手寫了一個報告,竭力推薦宋璟、盧從願、李傑、李朝隱等人擔任朝中要職。

皇帝看了報告後,對盧懷慎更加悼念不已。盧懷慎死後,因為家中一貧如洗,連埋葬的費用也沒有。一位在盧家服役多年的僕人因感念主人情誼,自賣自身換些銀兩,勉強料理了喪事。此事沒過多久被皇帝知道了,皇帝特意下詔書追贈盧懷慎為荊州大都督,諡號文成,並獎掖盧家細軟一百段、米粟二百石兩年後的一天,皇帝去城南打獵,經過一片破敗的村落,看見一戶人家四周都是斷垣殘壁,院子當中像是正在舉行什麼儀式。皇帝馬上派人騎馬前去打探詢問打探人去後回來報告說:「那家人家正舉行盧懷慎逝世二十五個月的祭奠,正在吃齋飯。」皇帝聞言頗覺傷感,他憐憫盧家貧窮,又十分懷念盧懷慎的為官清廉,立即停止打獵,並派人給盧家送去一批綢緞表示憑弔和慰問。

唐玄宗又吩咐蘇頲專門攔寫了一篇碑文,定製石碑一塊,皇帝親自撰寫碑名對盧懷慎的高尚品行予以充分肯定懷慎的兒子盧奐,繼承父親清白家風,廉潔自律,勤政愛民,官任陝郡太守,後調任晉陵太守,再轉任嶺南太守,所到之處,均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特別是擔任嶺南太守時,當地商賈雲集,山貨海味,堆積如山,但盧奐絲毫不為所動,追贓擒盜,懲治惡逆,當地百姓無不交口稱讚。

相關焦點

  • 盧懷慎為官清廉,品行端正,清正廉簡史書上頗為有名
    到了孫子輩時,更是出了一個官位顯赫的朝中要員盧懷慎,其約,品行端正,清正廉簡史書上頗為有名。懷慎自小受家庭薰陶,平時崇尚清廉節儉,不喜歡營造府第,不喜歡置買莊田,雖身為朝中大臣,可是,家裡的住宅及用具都十分簡陋。
  • 唐朝盧懷慎真是個尸位素餐的「伴食宰相」?
    幾年後,盧懷慎升任右御史臺中丞後,「上疏以陳時政得失」,提出三條主張:各級官吏任職必須年滿四年,方可升遷,獎優懲劣;放手使用才能卓異的員外官到地方任職,並由朝廷考察政績;所有因貪腐而被罷免的前任官員,接受罷官處分不滿十年的,一概不予錄用!唐莊宗閱畢冷冷一笑,給這個熱血青年兜頭一瓢冷水,「疏奏不納。」
  • 唐朝盧懷慎真是個尸位素餐的「伴食宰相」?
    幾年後,盧懷慎升任右御史臺中丞後,「上疏以陳時政得失」,提出三條主張:各級官吏任職必須年滿四年,方可升遷,獎優懲劣;放手使用才能卓異的員外官到地方任職,並由朝廷考察政績;所有因貪腐而被罷免的前任官員,接受罷官處分不滿十年的,一概不予錄用!唐莊宗閱畢冷冷一笑,給這個熱血青年兜頭一瓢冷水,「疏奏不納。」
  • 「品行端正」是一種導向·寧波日報
    趙 暢    最近,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幹院士表示,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將強調候選人品行端正,以突出學風道德在院士標準和條件中的地位。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應具備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風,良好的行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風。
  • 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2015年04月21日 08:42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革命軍人應當志存高遠、追求崇高,立志報效國家、服務人民,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
  • 父母言行端正,孩子品行優良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自身品行惡劣,則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品行端正。因而父母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孩子,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更好,符合道德的要求。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說孩子總是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 被一個品行端正的男人愛上並選為妻子……
    正像不必把你的帽子、裙子和緞帶一下都穿戴上,為的是讓別人知道你擁有這些東西。最具魅力的力量是謙遜。美貌、青春、財富、甚至愛情本身,都不能讓深得上帝恩寵的人免於焦慮和痛苦,遠離哀愁,也無法讓他們避免失去自己最愛的東西。因為,一生中,有些雨必然得下,一些日子必然會黑暗、哀傷、悽涼。
  • 茶之清廉高階的品質,在古詩古詞中也頗為常見
    茶之清廉高階的品質,在古詩古詞中也頗為常見由於儒家思想對於「禮」的推崇和認可,受其影響,中國人非常重視禮,並用禮來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使自己成為一個知禮節、守禮儀的人。茶之為物,最為高貴醇厚,因其從採摘、烘焙、烹煮、取飲均需十分潔淨,故而,被人們視作純潔、純淨的象徵。因此,國人總愛將茶品比作人品,茶品好,則人品自不會差,為什麼呢?因為茶之為物,不僅僅是一種物化實質,更是包含文化內涵、文化情懷的心態文化、行為文化。
  • 【評論】學當松竹梅 踐行清正廉
    「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古往今來,有多少盡人皆知、廣為流傳的詩詞都在讚頌「松、竹、梅」。上至名公鉅卿,下至黃冠草履,無不為他們的精神品質所折服。
  •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
    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感謝主,我們是世上的光,我們是不能隱藏的,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是不能隱藏的,就好像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它是有光的。我們點燈不是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我們基督徒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
  • 品行端正的人不要為一時時運不佳而懷疑和擔心
    那是不是品行好的反而不得人心,品行不好的真的很受歡迎嗎?非也,龍吟師傅勸誡大家千萬不能這麼想,往往處在困惑中的人,總會升起這種對比中的失落,甚至刻意的為此改變自己固有的優點。 運勢的好壞與品行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絕對,或者說每個人一生不同階段的運勢走向,都由其自身的條件和特點來決定,而這些條件中,品行佔的比重不大,品行的作用,多數是體現在中晚年,是一種福報的積累而來,比較明顯就是有的人青年時代風光無限,但品行不佳,但到了中年晚年,疾病,麻煩,不順,衝突,是非,破敗,都會漸漸的顯露。
  • 明朝清廉名臣故居,距今400多年歷史,竟暗藏石室存放百箱金銀!
    不過有一個號稱是明代清廉大臣的故居卻被發現在地下密室內藏有百箱金銀與百壇好酒,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快來跟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吧!這所故居被稱為胡氏故居,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民宅由隔接街相望的南宅子和北宅子古建築群組成。
  • 「品行端正」是一種導向·寧波日報
    趙 暢    最近,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幹院士表示,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將強調候選人品行端正,以突出學風道德在院士標準和條件中的地位。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應具備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風,良好的行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風。
  • 怎樣做才能算是「品行端正」之人?不妨看看孔子怎麼說
    魏晉時期的文學家傅玄曾說:「正者吉之路,邪者兇之徵」,意思是說: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惡終歸招致兇險。與品行端正的人交往,不僅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還會豐富自己的見識。而與品行敗壞的人交往,不僅有如坐針氈的感覺,而且還可能會被不端的行為一起拖下水。所以品行端正不僅是一個人涵養的體現,也是一個人與外界溝通的最好名片。然而何為品行端正之人呢?孔子從「三恕」角度給我們了答案。
  • 別再被騙了,歷史上曹操其實是個品行端正的人
    其實,在歷史上,除了在逃難時誤殺自己父親結拜兄弟呂伯奢一家以外,曹操其實是個品行端正的人。曹操28歲時,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被封為濟南國國相。當時朝廷賣官鬻爵,社會風氣非常不好,曹操到任以後,為了讓民眾過上好日子,不畏強權,不管有什麼背景,只要是品行不正的官員,統統免職,一連上書罷免了封地內80%的官員,讓封地內的風氣頓時一清,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 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2015年04月21日 08:42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革命軍人應當志存高遠、追求崇高,立志報效國家、服務人民,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更有意義。
  • 父母言行端正,孩子品行優良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自身品行惡劣,則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品行端正。因而父母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孩子,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更好,符合道德的要求。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說孩子總是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 茶之清廉高階的品質,在古詩古詞中也頗為常見
    茶之清廉高階的品質,在古詩古詞中也頗為常見由於儒家思想對於「禮」的推崇和認可,受其影響,中國人非常重視禮,並用禮來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使自己成為一個知禮節、守禮儀的人。茶之為物,最為高貴醇厚,因其從採摘、烘焙、烹煮、取飲均需十分潔淨,故而,被人們視作純潔、純淨的象徵。因此,國人總愛將茶品比作人品,茶品好,則人品自不會差,為什麼呢?因為茶之為物,不僅僅是一種物化實質,更是包含文化內涵、文化情懷的心態文化、行為文化。
  • 工程院選院士增「品行端正」標準 明年增選60人
    圖為與會代表高唱國歌。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幹院士29日表示,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將強調候選人品行端正。旭日幹表示,根據已經通過的《中國工程院章程》修訂案,《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實施辦法》中相應內容進行了修改、完善。在院士標準和條件中,增加了「品行端正」的內容,以突出學風道德在院士標準和條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