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世界上所有的地鐵圖設計都在模仿它-虎嗅網

2021-01-13 虎嗅APP


地圖作為最基本的數據可視化手段之一,至今為止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了,隨著人口大量增加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交通系統也變得越發複雜,「交通設計」這一分支也逐漸細分出來。


對設計師而言,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城市設計一張交通地圖都極具挑戰性。


地圖設計師如何平衡易讀性和細節,以及如何選擇面向目標受眾的方式,成為了決定一張地圖成敗的關鍵。


以下展示的是世界各國城市2020年最新地鐵地圖設計:


東京


北京


柏林


巴黎


裡斯本


縱觀世界各大城市美麗豐富的地鐵地圖設計,人們似乎以為地鐵地圖天生就長成現在這個樣子,卻很難想像和理解這類設計首次問世時所帶來的革新。


當我們回顧地鐵地圖的設計進化史,會發現由設計師Harry Beck打造的倫敦地鐵地圖,以及設計師Massimo Vignell為紐約創建的地鐵視覺體系,都是創新中突破了當時的慣性做法,用設計給混亂複雜的局面帶來改變。


他們的作品對後來的信息設計影響頗深,並給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帶來無限的設計靈感。


Massimo Vignelli


Harry Beck設計的地鐵地圖美在哪裡?是什麼原因令它成為了「經典設計」?因為被人們持續使用而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還是僅因為它的願景和創新導致它被視為所有未來設計的基礎或基準?


本篇將對倫敦的地鐵地圖設計進行深挖,尋找成功的信息設計背後的秘密。



1863年1月,世界上最早的地鐵——倫敦地鐵開始正式運營。在中世紀時期,倫敦的街道格局是隨機的,縱橫交錯的線路從市中心往外擴散達幾平方英裡。

 


1863年倫敦地鐵開通時的照片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擁有不同地鐵線路的各個公司分別出版了大量的地圖,並在市場上流通售賣。這些地圖不僅是對倫敦街道下不斷擴張的地鐵系統的驚人記錄,同時還改變了鐵路的描繪方式。 


許多早期由藝術家設計的地圖非常迷人,而且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今天的收藏品, 然而,它們既不全面也不是特別實用,人們並不特別認可這些地圖, 地圖的銷售量遲遲沒有大幅增加。


1908年第一張統一協調倫敦地鐵的系統地圖


1919年倫敦地圖


1920年倫敦地圖,由Macdonald Gill設計


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將這些地下線路和地面標誌全部描繪進一張地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由於當時的地圖是根據歷史先例繪製的,人們認為這些地理距離必須按比例表示, 這直接導致了地圖在保證地理精確的同時,缺乏了系統之間的連接性和地圖本身的易用性。


1926年倫敦地鐵地圖,由Reginald Percy Gossop設計


1928年倫敦地鐵地圖,由F.H. Stingemore設計


1925年,年輕的工程製圖員Harry Beck加入了倫敦地鐵組織的信號工程師辦公室


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會在1931年重新設計出一份倫敦地鐵地圖,並且會採用遠超時代的激進做法——拋開地理精度不談, 他用90度和45度角的拐角和直線,取代原來的彎曲線路,將傳統地圖變成了規則的線路圖。


Harry Beck


當時的管理層對Beck的設計持質疑態度,並拒絕了他的設計,就像所有創新設計曾遭遇的態度一樣。


他們認為該設計與傳統製圖方法相去甚遠,不僅避開了地理線索,使人們無法一眼看出車站的距離或準確的地理位置,且看起來更像是電路圖和蒙德裡安繪畫的混合體,太富有革命性,不適合公眾使用。


但在Beck看來,乘客需要知道的,只是如何儘可能高效地從一個車站到另一個車站,以及如何換乘。


可以說,他掌握了將地圖的複雜系統轉換成極簡圖表的藝術,本質上通過合理化圖形,創造出了一張聯結各站的便利導航圖,不追求傳統的地理準確性,反而讓乘客能輕鬆理解線路之間的聯繫。


1931年倫敦地鐵地圖手稿,由Harry Back設計


一年後,倫敦地鐵公司重新考慮了他的設計稿,以一小筆錢買下了它。


1932年,地鐵公司在進行第一批次少量印刷後賣出全部地圖後,便於1933年正式發行了70萬份正式版本的地圖,一個月內就銷售一光,預定再版。自此,每個倫敦人都會在出行時隨身攜帶一份地鐵線路圖在口袋裡。 


在正式發行的線路圖中,各條地鐵線路只在水平、垂直和45度對角線這三個方向上延伸,站點之間的相隔距離也被統一平均,所有站點和所屬線路也採用了相同的明亮色彩,以示歸屬關係。


1933年倫敦地鐵地圖,由Harry Beck設計


這副地圖並不完美——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經歷了許多優化和迭代,但它衝破了原有規則,依然是世界上最廣為認可的經典地圖之一。


倫敦地鐵地圖飽受讚譽,被人們認為有能力代表城市的服務、生活和發展,既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精髓,又支撐了地鐵的設計理念。


這幅改變了交通設計原則的地鐵地圖,同時還被形容為21世紀的用戶界面設計。正因為Beck將複雜的地理結構轉化為清晰而易於理解的幾何圖表,並且採用了每個人都能理解的符號語言,使它與之前的地圖設計截然不同。



1937年和1948年倫敦地鐵地圖,由Harry Beck設計


作者Emily Badger在《Why designers can’t stop reinventing the subway map》裡曾寫道,「一張地鐵地圖需要在極小的空間裡塞進大量信息,而且以一種能被通勤者憑直覺理解的方式呈現。它需要同時體出現美與實用、抽象與準確、完整與簡單之間的張力。」 Harry Beck設計的地圖成功做到了。


然而,當新的設計師在1960年代參與進來時, 整個倫敦地鐵地圖設計變得更複雜,結果新版的實際效果不如人們預期,銷售量大幅下降。


1960年倫敦地鐵地圖,由Harold Hutchison設計


後來,設計師Paul Garbutt在1964年帶來了更加現代化版本設計,保留Beck的原始設計規則和視覺觀感,重新扭轉局面。

  

1964年倫敦地鐵地圖,由Paul Garbutt設計


多年來,倫敦地鐵的規模擴大了不少,增加了許多線路,包括一系列輕軌、地面火車和各式纜車。但是Beck設計的倫敦地鐵地圖依然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雖然經過了多次改版和再設計,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延續至今,深刻地影響了全球的信息設計和用戶界面設計。


回看世界各地的地鐵地圖,我們都可以認出Beck式的拐角和簡化的線條矩陣。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經典設計,在長年累月的持續使用中變得十分普遍,作為日常生活視覺文化的一部分,人們已經對此習以為常。



2020年倫敦地鐵地圖,有著更加豐富的層次,彩色的地鐵線路下藏著一層灰色的城市區域範圍,通過環數來可視化地鐵收費變化範圍。


除此之外,倫敦地鐵公司從2004年開始,還一直在策劃「Art on the Underground」項目,定期委託領先的當代藝術家們為免費發放的地鐵地圖創作封面,包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雕塑藝術家Rachel Whiteread和概念藝術家Barbara Kruger等。


這讓大眾重新注意到這份極具開創性的地圖,使它重拾光彩。







倫敦地鐵地圖手冊系列 


倫敦作為世界上最早成型的現代化都市,它為全球的地鐵建造和地圖設計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而Harry Beck則給後代的設計師們提煉了用戶體驗設計的原則:所有前人的經驗和標準都可能會在實際情況中基於用戶需求重新推翻,並且要用最直接簡潔的方式來傳遞信息。


當代設計師要做的事情,和當年Harry Beck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接受挑戰,解構需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相關焦點

  • 這些背負罵名的地鐵圖,改變了現代用戶體驗設計規則
    對設計師而言,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城市設計一張交通地圖都極具挑戰性。地圖設計師如何平衡易讀性和細節,以及如何選擇面向目標受眾的方式,成為了決定一張地圖成敗的關鍵。以下展示的是世界各國城市2020年最新地鐵地圖設計。
  • 世界上模仿我們最成功的例子,除了軍帽,其他都是中國製造
    導語:世界上模仿我們最成功的例子,除了軍帽,其他都是中國製造經過了幾十年的變化,中國如今在世界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既是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上軍事排名前三的國家。我們的傳統文化,比如說京劇、中文、漢服等等,也受到了各國的歡迎,各國的人民也都很喜歡來到中國旅遊,畢竟我們的自然風景非常秀麗。有一些國家也會對我們進行模仿和學習,畢竟在各國之間多多交流才會有利於雙方的發展,在以後的時間裡也能夠進行各種合作。有一個國家,被稱為模仿我們最成功的例子,它就是越南。
  • 為什麼很多國產手機模仿蘋果手機的設計,唯獨home鍵沒人模仿?
    蘋果公司,作為全世界市值首位的公司,無論在品牌定位,還是在產品設計上,都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就拿iPhoneX上的劉海屏幕來說,這麼醜的全面屏劉海,國產手機居然集體將下一代旗艦機,以iPhoneX為原型去設計,連頭部廠商華為手機,據說要在P20上使用劉海屏幕。
  • 倫敦發布官方步行地鐵圖,原來這些站之間只要走這麼幾步~
    這一點大家應該跟我有一樣的共識,不管是年票月票還是高峰非高峰,總之,價格都很貴呀;車廂環境很糟糕:地鐵列車很古老,大多數沒有空調,尤其到夏天,車箱人滿為患擁擠不堪,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列車大多數不是全封閉的,很多車廂連結處還有窗戶,列車與鐵軌發出的ci ci碰撞聲伴隨你一路,還有軌道上的灰塵也會隨風飄進車廂;地鐵罷工太多,延遲太多,取消太多,維修太多,無法忍受……這些,都讓我由衷地懷念寬敞舒適明亮準時的天朝現代化地鐵
  • 我設計了一個模仿蘇州博物館的四合院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應該還沒有刻意去模仿過哪個設計,但這個客戶就是指名道姓地喜歡蘇州博物館,我只好嘗試著模仿一下看看。蘇州博物館呢,我是去過兩次的,第一次去人家閉館休息,只好第二次再去,建築本身是很棒的,國際水準的設計,大師作品嘛……貝聿銘的作品我也看過幾個,包括北京的香山飯店和香港的中銀大廈,我是很喜歡貝聿銘的,但是赤裸裸地模仿人家,還是讓我感到了勉為其難。
  • 設計精巧!世界上那不可思議的迷宮
    設計精巧!世界上那不可思議的迷宮有時候迷路也是值得體驗和回味的經歷,尤其是當你身處世界上最為奇幻和美麗的迷宮之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下,世界各地設計最為精妙的迷宮。朗利特樹籬迷宮位於英國的威爾特郡朗利特樹籬迷宮,由Greg Bright設計。它由至少16000棵英國紫杉樹組成。與其他迷宮有所區別的是,朗利特樹籬迷宮是一個三維迷宮,裡面還建造有六座木橋,遊客們可以站在上面眺望迷宮中心的暸望塔。雖然如此,從出口處到達暸望塔仍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 世界上「模仿」日本最像的國家,國旗都差不多,不敢與中國建交
    但是你們了解日本的文化和一些風俗習慣之後,知不知道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最會模仿日本,不僅會說日語,還會寫日文,就連國旗還都差不多。這個國家還不敢與中國建交,這個國家到底是哪裡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其實這個模仿最像的國家就是帛琉,這個國家也是一個島國,位置是在太平洋附近。這個國家的歷史就沒有像日本那樣「主動」了。
  • 世界上最愛模仿中國的國家,連城市名字都相差無幾,遊客:我真的是在...
    世界上最愛模仿中國的國家,連城市名字都相差無幾,遊客:我真的是在國外? 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它醒來世界都會為之顫抖,這些年中國的發展速度有多快想必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身邊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都發生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 北京設計的那叫「鳥巢」,但這個模仿的有點怪,難道是「雞窩」?
    ., 首先,你必須有非常好的設計和想法, 此外,必須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 只有那個令人印象深刻。讓我舉個例子, 北京2008年奧運會使用的鳥巢和水立方, 這兩座建築很有個性,很有特色的地標性建築, 說到這兩座建築,我想沒人會知道那是北京的吧, 這是地標建築的目標之一, 除了印象深刻之外,鳥巢和水立方至今還沒有沉默,即使到了10餘年,還是會承擔一些演出活動和發布會等, 現在看來,這兩座建築可以說是真正成功的,也可以說是模範。
  • 倫敦地鐵的奇幻世界 向它背後的天才致敬
    倫敦地鐵 (London Underground)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鐵道。自 1863 年開始營運,至今擁有 150 多年歷史。
  • 倫敦更新地鐵圖,新增多項便民功能!
    不知道在倫敦搭乘地鐵的小夥伴們發現了沒有,倫敦交通局更新了地鐵圖,其中新增了多項功能,便民性大大提升。   例如,london overground的Walthamstow Queen's Road站和維多利亞線的Walthamstow Central站,以及london overground的South Tottenham站和維多利亞線的Seven Sisters站,在新地圖上都通過虛線被連接
  • 條紋的設計,搭配上墨綠色的包包和黃色的鞋子以後,真的很優雅
    不要覺得工作和學習,才是生活的全部,其實穿衣搭配也是很受重視的,這樣的服飾在現在非常的受歡迎,也特別的新潮,細節之處突出責任心,衣服上的細節設計,真的是非常優秀,可塑性非常強,感覺很好看,愛上這衣服,享受淡定從容,過上美好的日子!
  • 世界上的「羞恥」節日,不僅應該有,連日本人都爭相模仿!
    世界上的「羞恥」節日,不僅應該有,連日本人都爭相模仿!眾所周知,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習俗,每個國家之間都是有一定差異的,每個國家的人民所受到的宗教信仰也是各不相同的。就拿印度這個國家來說,印度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國度,而且當地也有很多讓人無法接受的文化習俗,比如上廁所不用紙,或者其他的一些節日等。其實除了印度這個國家比較奇葩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節日,也是非常獨特的。就像英國就有一個堪稱是世界上最羞恥的節日——地鐵無褲日。
  • 汽車仿生學設計,這幾款車連豬和青蛙都模仿
    怎麼能在千篇一律的汽車造型中增加創意,就成了各大車企的研究目標,於是模仿動物造型的汽車仿生學設計就應運而生,成功的設計也確實造就了一些經典的車型,例如模仿瓢蟲造型的大眾甲殼蟲,模仿海鷗雙翼造型的經典奔馳300SL「鷗翼車門」,和特斯拉MODEL X鷹翼門,成功的仿生設計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銷量的增長。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一些運用在汽車中的動物仿生設計。
  • 暖心文案|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長久的
    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長久的,你說,因為你相信緣分和命運。All the encounters in the world are long, you say, because you believe in fate and fate.
  • 世界上模仿中國最成功的國家,除了軍帽剩下的都是「中國製造」
    我們知道,現如今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早已超級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相比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我國的軍事發展也有了突發猛進的進步可現在隨著中國變強,世界上也出現了許多巴結中國的小國。但是如今我國也在甄選,畢竟有些國家可能是心懷鬼胎甚至見利忘義的。譬如越南這個國家,很多國人會將越南人視為「白眼狼」。
  • 德國人氣最高的城堡,國內有兩座城堡在模仿它,上海的那座很像
    導語:德國人氣最高的城堡,國內有兩座城堡在模仿它,上海的那座很像德國被譽為世界上城堡數量最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一共有超過14000座城堡。在古代的時期,經常會有外敵入侵,而城堡變成了最好的防禦系統,因此德國才會有如此眾多數量的城堡。
  • 對甲方所有要求說「是」的建築師,都建了些什麼?-虎嗅網
    在我們進一步去研究這家公司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些在商業組織上有意思的點。一直以來,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建築界主要由兩種人構成。一種如設計了香奈兒流動藝術館、杜拜舞蹈大廈以及北京望京SOHO等建築的扎哈,充滿爭議,反駁設計要與環境和諧,說「如果周圍的建築是屎,我為啥要與屎和諧」。另外一種更常見,就是安全,毫無個性,設計的建築都是平庸乏味的高質量火柴盒。
  • 酷+設計先鋒|欒妍:所有的設計,都源於對生活的體驗
    拂落珍珠上的塵埃,煥發中國設計新生代成長為大師的光彩!11月25日,由酷家樂聯合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先鋒設計頒獎典禮在杭州盛大落幕。從《交換空間》到《暖暖的新家》,從事室內外設計十餘年,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設計千餘件,如今任教於燕京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同時也是北京錦尚集品空間設計事務所創始人的欒妍認為,設計的本質是生活,是基於便捷舒適生活基礎上,設計一種更加適合業主的生活方式。
  • 在模仿的幫助下,讓寫話插上想像的翅膀
    人類多少年前,想像自己能夠像鳥一樣飛翔在藍天上,與是人們發明了飛機,製造了滑翔機;夜空月光皎潔,人們開始想像月亮的故事,於是人們製造了火箭,登月去發現真實的月球……想像可以傳達孩子無限的天真浪漫的想像和豐富多彩的情感,提高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跟其他寫作一樣,要寫好一樣事物,都需要仔細地觀察才能寫得細緻、到位,寫作的過程正是教給孩子怎樣觀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