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年遇到現代文學經典,會發出怎樣的新聲?

2021-01-21 澎湃新聞

「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猶如一座架設於現代文學經典與當代青年學子之間的橋梁,讓越來越多年輕人留下自己獨特的觀點與思考。

10月29日,「與20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年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獲獎作品發布會在上海作協舉行。大賽由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起、主辦,上海市作家協會華語文學網承辦,《萌芽》雜誌社、上海市作家協會雲文學網協辦。經初評委、中評委、終評委評選,評委會複試,本屆大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作品共計25篇,入圍獎共201篇。

本次大賽的參賽對象為海內外可以用中文寫作的在校高中生、在校大學生,以及30周歲以內(以2019年12月31日年滿30周歲為限)的青年學子。與前兩屆賽事相比,本屆大賽把參賽年齡上限從25周歲放寬到30周歲。

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孫顒介紹,「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下文簡稱「大賽」)每兩年一屆,至今已舉辦到第三屆,六年來各獲獎作品已足以出一本書。「如今第一屆的參賽者已成為各條戰線的重要力量。如果他們日後繼續做文學評論,將對文學意義重大。」

10月29日,「與20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年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獲獎作品發布會在上海作協舉行。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圖

與現代經典相遇,意味著什麼

在大賽中評委主任、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的印象中,徵文大賽向來很多,但針對文學作品尤其是現代文學作品的評論比賽並不多見。「在上海舉辦這樣一個大賽也有特別的意義。因為上海是中國新文學的發祥地和繁榮地,我們也有傳承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學血脈的責任。」

回顧過去,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幾乎所有重要的作家,都曾和上海這個城市發生過千絲萬縷的關係,魯迅、巴金、茅盾、鬱達夫、徐志摩、傅雷、柯靈、施蟄存……人們可以列出一個浩浩蕩蕩的文學大師陣營。

那麼,豐富璀璨的現代文學經典如何與當代生活連接?「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由此而生,號召當下廣大青年學子品讀現代文學經典。大賽品讀作品主要來自《海上文學百家文庫》,這套131卷的厚重「文庫」精選了19世紀初期至20世紀中葉,在上海地區出現的267位作家富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藝術特色的代表作品。

「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因此和前兩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的品讀作品集中於五四時期的優秀代表作品。」大賽終評委、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王紀人表示,最終組委會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著名作家作品裡選出20部經典文學作品:魯迅的《狂人日記》、郭沫若的《鳳凰涅槃》(詩)、葉聖陶的《倪煥之》、茅盾的《追求》、鬱達夫的《茫茫夜》、王統照的《遺音》、廬隱的《象牙戒指》、鄭振鐸的《取火者的逮捕》、魏金枝的《奶媽》、蔣光慈的《短褲黨》、柔石的《二月》、沈從文的《菜園》(短篇)、丁玲的《夢珂》、巴金的《霧》、施蟄存的《春陽》、關露的《新舊時代》、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詩)、葉紫的《校長先生》、蕭紅的《小城三月》、何家槐的《竹布衫》。

他透露,本次大賽共收到1457篇參賽作品,基本上做到了20部作品(包括18部長中短篇小說和兩首長詩)都有評論。在入圍的參賽文章中,評魯迅《狂人日記》和丁玲的《夢珂》各佔4篇,評鬱達夫的《茫茫夜》和施蟄存的《春陽》各佔3篇,另有評葉聖陶長篇小說《倪煥之》1篇。「最終獲得一等獎的五篇,評的就是這五部。」

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說,與20部經典的上海相遇,這種相遇不是簡單地寫寫讀後感,還是一種思想火花與豐富內涵的相遇。「我們不僅通過作品回味一百年前的時代,也要結合當代人的心理,結合當下面臨的社會課題來回望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經典作品,思考它們是否給我們留下了提醒或答案。」

獲獎學子代表發言

青年新聲:經典與當下達成共振

「總體上說,這一屆的評論水平比往屆更高些。」王紀人表示,青年學子的一些品讀與見解讓人耳目一新。

他們之中,有人對經典做出了新的解讀。比如一等獎獲得者、復旦大學研三學生楊兆豐品讀的是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是一部為很多人知道的作品,尤其「吃人」二字一代一代地有生命力地傳播下來。

在楊兆豐看來,如果人們把《狂人日記》比喻成一棵植物,那「吃人」這個意象就好像是這棵植物綻放的妖豔的花朵,一百年來,它能夠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不論是研究者還是普通讀者,「但我們必須注意到,這棵植物還有很多沒有綻放的花朵,它們並非不存在,而是被搶了風頭。」

在這次大賽裡,他的品讀文章就是為一朵「還沒有綻放的小花朵」去寫的——《狂人日記》中「狂人」「赴某地候補」的這個結局的含義。「這個未綻放的小花朵在今天的欣賞者眼裡,可能是一個點綴之筆,而不是點睛之筆。但是當我們拿出歷史材料,回到《狂人日記》文本中所指涉的那個清末的語境時,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的讀者眼裡,這背後有豐富的革命寓意。」

相較《狂人日記》,澳門大學研二學生楊宇沁評論的魏金枝的《奶媽》冷門得多。周立民說,今天很多年輕人甚至已不知道魏金枝。

「《奶媽》不是評論界的寵兒,在網上幾乎找不到參考資料,但冷門也不是沒有好處,這意味著我擁有了對這個文本完全自由的闡釋權。」楊宇沁這次的評論獲得了大賽二等獎。

對於《奶媽》這個講述為革命犧牲家庭的女性的故事,楊宇沁認為看似離我們很遠,實則很近,就比如疫情期間人們捲入了各種有關「犧牲」的爭論,「從某種意義上,《奶媽》與當下的現實世界交錯相融,達成了共振。」

「文學是社會的象徵性行為,人們可能會忘卻歷史,但絕不會忘卻文學。」二等獎獲得者、華東師範大學大四學生程少波闡釋的是鬱達夫的《茫茫夜》。在《沉淪》《茫茫夜》《秋柳》等一系列構成互文性的文本背後,他看到了鬱達夫在「於質夫」這個小說人物中隱藏著的民族身份構建的意識,而這一人物形象也能成為理解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一把鑰匙。「所以,我們感謝這個大賽,讓青年人重新品讀經典、闡釋經典。」

獲獎學子代表發言

發現問題,也是大賽的意義

這幾年上海青年評論家隊伍的成長受到了全國關注。大賽也希望發現新的苗子,充實上海文學評論的隊伍。

「賽事簡單說來就是兩句話,一是培養新人,一是接續文脈。」王偉表示,大賽評委會的規格在上海作協舉辦的活動裡並不多見,坐在他一邊的是孫顒、孫甘露這樣的著名作家,另一邊是王紀人、周立民這樣的傑出評論家,此外評委會裡還有陳思和、王曉明、郜元寶等人。

也因此,在給予青年學子肯定與鼓勵之外,評委會也提出了很多批評與建議。比如周立民認為參賽作品還是存在著不少「就作品談作品」的情況,可見作者閱讀面有待拓展;有的作品呈現出「感覺傾訴」或「學術概念闡釋」兩種極端,可見作者對作品的熟悉和深入程度還不夠;有的作品解讀缺乏了歷史感。

評委們也紛紛提到了參賽作品的題目,有些文章其實見解獨到,但題目本身太過陳舊。大賽終評委、上海作協副主席、《萌芽》雜誌社社長孫甘露說,目前大賽參賽者主要以大學生為主,因而也帶有比較明顯的學院論文寫作的痕跡。「我們既希望品讀成果有學術性,又希望有別於學術論文。其實這不僅是大賽的要求,也是文學評論與研究的要求,即既有學術含量,又是一篇漂亮的文章。」

「發現問題,也是大賽的意義。」周立民稱,在今天的場域下,青年人面對的環境跟當年前輩們的完全不一樣,在這樣的場域下怎麼建立溝通與理解也是今後大賽要承擔的一個任務,「這種理解不是把年輕學者按在前輩作品上,要求他們必須接受,這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想要的是形成一種對話關係,一種共擎關係。」

組織獎獲獎單位代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輔導員趙景瑋表示,大賽在學校裡很受歡迎,它一方面回歸經典,回歸文本,讓當代的學生以「在場者」的身份回到現代,另一方面也強調了一種很好的文學學習方法。她希望參賽的學子都能在文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共130多卷的《海上文學百家文庫》

附:「與20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獲獎名單(一二三等獎以總分按從高到低順序排列)

一等獎

李姝

學校:澳門大學

原著 / 作家:《春陽》/ 施蟄存

獲獎作品名:寂寞於「人底狂流」

楊兆豐

學校:復旦大學

原著 / 作家:《狂人日記》/ 魯迅

獲獎作品名:「候補」之謎——拓展《狂人日記》中狂人結局的讀解

廖偉傑

學校:復旦大學

原著 / 作家:《夢珂》/ 丁玲

獲獎作品名:試論《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煩惱、病態的主體形象

饒曉慧

學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原著 / 作家:《茫茫夜》/ 鬱達夫

獲獎作品名:鬱達夫《茫茫夜》的同性慾望書寫研究

方明

浙江省杭州市

原著 / 作家:《倪煥之》/ 葉聖陶

獲獎作品名:向內認知,向外求索

二等獎

包麗芬

學校:南京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菜園》/ 沈從文

獲獎作品名:安放生命荊棘的菜園

程少波

學校:華東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茫茫夜》/ 鬱達夫

獲獎作品名:《茫茫夜》之作為民族指認的註腳——無意識壓迫新論

李俊保

學校:青島大學

原著 / 作家:《二月》/ 柔石

獲獎作品名:疏離與回歸:新時代知識分子在窺視與反窺視間的牴牾及潰敗

朱樂妍

學校:華中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菜園》/ 沈從文

獲獎作品名:之間

姚雪林

學校:石河子大學

原著 / 作家:《霧》/ 巴金

獲獎作品名:愛而不得,空悲切

宋子蕤

學校:山東大學(威海)

原著 / 作家:《狂人日記》/ 魯迅

獲獎作品名:炬火與螢火——讀《狂人日記》有感

崔瑞琪

學校:復旦大學

原著 / 作家:《茫茫夜》/ 鬱達夫

獲獎作品名:自瀆與自尊——「零餘人」的內在危機

楊宇沁

學校:澳門大學

原著 / 作家:《奶媽》/ 魏金枝

獲獎作品名:在茫然與憤恨的群體之間站立

三等獎

譚宇婷

學校: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

原著 / 作家:《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艾青

獲獎作品名:時代浪潮下的蘆笛——讀《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梁鉞皓

學校:浙江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所

原著 / 作家:《春陽》/ 施蟄存

獲獎作品名:短程旅途的誘惑

丁傑

學校:湖北大學

原著 / 作家:《夢珂》/ 丁玲

獲獎作品名:黑暗落潮的漂泊無依:《夢珂》

王斐然

學校:華東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艾青

獲獎作品名:在這個冬天重讀艾青

胡爽爽

學校:華東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取火者的逮捕》/ 鄭振鐸

獲獎作品名:用自己的力量支配自己

張偉南

學校:廣東培正學院

原著 / 作家:《鳳凰涅槃》/ 郭沫若

獲獎作品名:《鳳凰涅槃》的現代意識

李雅傑

學校:山東大學

原著 / 作家:《小城三月》/ 蕭紅

獲獎作品名:窺——讀蕭紅《小城三月》

李志雄

學校:華南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取火者的逮捕》/ 鄭振鐸

獲獎作品名:舉舊瓶新酒,品殉道者與其身旁雙客——「魯迅風」式讀鄭振鐸《取火者的逮捕》

王文君

學校: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

原著 / 作家:《象牙戒指》/ 廬隱

獲獎作品名:沒有名字的女人、沁珠和走向革命的素文——《象牙戒指》與轉型期個體命運的低喃

符霖

學校:南昌大學(前湖校區)

原著 / 作家:《夢珂》/ 丁玲

獲獎作品名:流金滾燙,溫暖瑣碎

王幸逸

學校:華南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夢珂》/ 丁玲

獲獎作品名:不可承受的愛情之重

吳詩雨

學校:華中師範大學

原著 / 作家:《狂人日記》/ 魯迅

獲獎作品名:人類的春日永不覆沒——讀《狂人日記》札記

相關焦點

  • 圓桌|現代文學研究青年學者漫談:經典作家與世界視野
    近日,來自海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二十餘位學者共聚長沙,舉辦了一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青年學者漫談會。與會學者圍繞「經典作家、中國革命、世界視野」、「史料與理論」、「現代文學研究範式」、「中國經驗」和「學術共同體」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以下是此次漫談會記錄稿的第二部分。
  • 全國青創會在京舉行,文學浙軍青年方陣發出浙江聲音
    【13位青年作家組成代表團,動員會上述心聲】曾創作多部優秀小說作品的雷默、徐衎等表示,要不忘初心,以這次青創會為契機,進一步尋找、補足差距,提升創作水平。文化自信的建立是一個持續化的過程,作家要通過作品發出真實的聲音,發揮出文學的意義,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進程中貢獻自身價值。同時,也要在文學編輯、文學組織工作崗位上發揮好作用,推動更多浙江青年作家發展。臧軍書記肯定了青年作家代表們的發言。他指出,我們進入了新時代和文學的好時代,青年強則國家強。
  • 怎樣區分現、當代文學?現代文學十大家都有誰,又該怎樣排名?
    中國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分界線,比較傳統的說法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當代文學即指1949年之後;而中國現代文學,則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開端。現在大學較多採用的教材是錢理群《現代文學三十年》、朱棟霖或王嘉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等,基本都是沿用了這種說法。但是,到底是以作者出生年月算還是作品發表年月來說,這個界限又有了模糊不清的地方。所以,一般是看這個作家的活動和創作成就主要體現在哪個時期。
  • 裕成•布朗尼傳遞現代時尚新聲
    根據一線記者的信息收集,4月份將會有一大批現代仿古磚品牌殺到,2017的春季陶博會有可能成為現代仿古磚專場博覽會。當然,也有品牌已經做足了功夫,搶先一步發聲,先聲奪人,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4月2日,佛山電臺FM924傳來現代時尚新聲:巴黎時裝show,米蘭時裝show,布朗尼瓷磚
  • 現代文學社團流派
    沉鍾社是20年代中期出現在現代文壇的一個以青年作家為主的文學社團,楊晦、陳煒謨、陳翔鶴、馮至這四位文學青年有感於德國戲劇家霍普特曼的童話劇《沉鍾》的啟示——藝術的成功在于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北京出版發行了《沉鍾》周刊,沉鍾社即因此而形成。沉鍾社諸作家的質樸而悲涼的文學創作和對外國文學的廣泛譯介顯示了自己的實績和特色。
  • 現代文學社團總結
    3.沉鍾社 沉鍾社是20年代中期出現在現代文壇的一個以青年作家為主的文學社團楊晦、陳煒謨、陳翔鶴、馮至這四位文學青年有感於德國戲劇家霍普特曼的童話劇《沉鍾》的啟示——藝術的成功在于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北京出版發行了《沉鍾》周刊,沉鍾社即因此而形成。沉鍾社諸作家的質樸而悲涼的文學創作和對外國文學的廣泛譯介顯示了自己的實績和特色。在創作上,對精神壓迫反抗和對細膩樸實風格的追求,是沉鍾社作家藝術創作的顯著特徵,其中《沉鍾》雜誌及《沉鍾叢書》集中體現了他們的成就。
  • 周杰倫御用製作人空降《中國新聲代5》
    本周六晚7點,金鷹卡通《中國新聲代5》迎來緊張刺激的音符衝刺賽,現場更是迎來神秘嘉賓——周杰倫御用製作人鍾興民和黃韻玲,曾製作過《雙截棍》、《七裡香》等經典歌曲的金牌編曲也是在現場放話,聽孩子們唱的這麼好,忍不住要為孩子們寫歌!
  • 臺灣寫真:發出新聲的臺中放送局
    中新社臺中一月二十三日電 題:發出新聲的臺中放送局                中新社記者 曾嘉  「放送局」是日文漢字,翻成中文就是「廣播局」,歷經七十年滄桑的臺中放送局修復後變成為廣電文化展示館及媒體交流中心,以嶄新面貌成為臺中市一個新的公共藝文空間。
  • 《中國新聲代5》他一開嗓,歌聲就驚豔了張碧晨和智伴兒童機器人
    本期的新聲舞臺「唱作老手」金志文帶領「文房七寶」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演唱呢?「文房七寶」作為首個出場的班級,他們用獨特的方式為自己加油打氣,而身為萌娃的「貼心小夥伴」——智伴兒童機器人也為他們現場支招,緩解緊張情緒。
  • 新時代青年文學創作暨張書林文學作品研討會舉行
    山東青年報刊傳媒中心主任、山東省青年作協副主席程凱同志介紹了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和團省委開展「青年企業家國際峰會」「青鳥計劃」「村村都有好青年」「希望小屋」等品牌工作情況,並播放了「希望小屋」宣傳片,與會作家對團省委以實際行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辦得更好」的重要寄語的作法表示稱讚,紛紛表示要積極參與到「希望小屋」愛心事業中。
  •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韋衍行) 12月9日上午,「紅色經典 書寫輝煌——《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人民網 韋衍行 攝《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閻晶明在首發式上對《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的出版表示祝賀。
  • 中國現代文學名詞解釋
    《新青年》:中國現代文學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創刊於上海,原名《青年雜誌》,陳獨秀主編。"五四"前後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同時進行了新文化運動和文學改革運動。創刊號發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學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張,1917年初發表了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正式掀起文學革命。
  • 2021跨年夜 一起來「遇見新聲」
    為激勵和鼓舞廣大青年音樂人的創作熱情,2020年12月31日19:30-24:00,我們將在南京弘陽廣場掀起一股原創音樂之風,邀請全市音樂愛好者一起見證南京青年原創音樂的魅力,一起來「遇見新聲」。  打造「南京聲音」專屬平臺  南京是大學之城,打造創新名城、美麗古都需要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參與。
  • 你曾經是文學青年,發生了什麼?
    通過對文學的講述否定自我,在不斷推翻自己主持人:這個小說裡面有兩個主角,一條是打工青年的線,還有一條線是文學青年的線。打工青年遇到自己20歲時的女友,想問一個問題:你曾經是文學青年,發生了什麼?首先三位是不是都可以說曾經是文學青年,我想聽三位談一談你們身上後來發生了什麼。
  • 青年導演魯伊莎《第十二夜》全程英文致敬經典
    在將近2小時的演出中,觀眾沉醉在劇情中,時而發出會心的笑聲,時而為演員出神入化的表演而讚嘆。演出結束,劇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全英文話劇《第十二夜》成功上演2016年是英國傑出的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中國乃至全球都開展了形式各異、內容豐富的紀念活動。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文學青年」,曾是李少紅身上的一個標籤,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的故事。在字節跳動和人民文學出版社「書房計劃」的發布會上,導演李少紅、作家李洱、作家郝景芳,和主持人駱新作為嘉賓出席,他們一起聊了聊有關文學與創作的話題,也從創作者的視角關照著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
  • 韓少功:文學經典的形成與閱讀
    他的《大獨裁者》抗議法西斯主義和極權專制,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我還看過他晚期的一個作品《舞臺生涯》,風格大異,差不多是悲劇。這樣,他的笑不止是反諷,經常透出同情、悲傷、憤怒、深思,有很多層次,有多方面的才華釋放,顯然把那些只會擠眉弄眼的二、三流笑星甩下了幾條街。同樣道理,我們也可以比較一下謝靈運與陶淵明。
  • 《我們的歌》接近尾聲,五強新聲歌手中誰表現得最好
    《我們的歌》節目的特色是「代際潮音」,通過新生代歌手與前輩老牌歌手跨越時空的音樂對話,使華語經典音樂重獲新生。從節目的策劃和立意上看,華語經典音樂想要重獲新生,需要新聲歌手在與前輩歌手的合作中充分感受與理解華語經典的真諦,並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將華語經典以一種更新潮的方式傳遞下去。因此,新聲歌手在節目中的成長與進步,是節目組希望看到的成果,也是觀眾們最感興趣的部分。我們評價一下走得最遠的五位新聲歌手他們的表現。
  • 當金陵十二釵遇上凡爾賽文學時,她們之間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呢?
    倘若將這十二位奇絕女子的人生重新安排在現今時代,無家族壓迫、無命運捉弄,她們又將會有怎樣的人生呢?她們也會成為職場精英、工作骨幹,在自己的事業裡揮灑才能,彌補於書中的無奈和遺憾。今天君奮將與您一起打開現代金陵十二釵故事的新篇章,給大家帶來了最近火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什麼是凡爾賽文學?
  • 唱響時代新聲 2020年福建省原創校園歌曲大賽決賽舉行
    「以音樂之名點亮青春夢想,用原創之聲唱響時代新聲」。2020年福建省原創校園歌曲大賽決賽12月13日上午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舉行。大賽同步在「直播福建」「海博TV」平臺上直播,吸引300多萬人在線觀看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