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教育頻道-當代教育

2020-12-17 央視網

「高考加油站」系列之9  
——名師指點:地理複習策略(嘉賓: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地理高級教師王旭)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1日 14:42)

  主持人:今天我們繼續和電視機前的廣大考生一起來進入《高考加油站》,我們來加加油。今天我們將圍繞文科綜合當中的地理學科的複習來展開話題。我們特別請來的是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地理高級教師王旭老師,歡迎您王老師。

  主持人:每年在考試的時候,尤其在試卷上反映的這些試題都有一個趨勢,您來幫我們預測一下今年這個趨勢將會是什麼樣的?

  王旭:我覺得今年的趨勢,第一點恐怕還要堅持以信息處理能力和遷移應用能力這兩項核心能力的考察為能力考察的主導。第二點呢,我想每年都在說穩中求變,穩中求新 ,那這個變和新恐怕在地理學科當中要在行為層面的考察要深入。

  主持人:這個行為層面我們怎麼理解?

  王旭:比如說大家對我們地理的簡單認識,過去是三句話,第一個是「在哪裡」,我們這個地理的事兒發生在哪兒;第二是「有什麼」,有哪些地理事物;第三個是「為什麼」,講講這些事物為什麼發生在這 ,成因。現在我們地理學科的發展強調第四句話 「怎麼辦」,遇到了問題我們怎麼從行為層面上,按照人地協調的這種觀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去有哪些措施去改造它,從行為層面考察我們「怎麼辦」的這個問題,恐怕在今年2005年的試題,以至後面幾年的試題都要逐漸地增加比例。第三點我想恐怕要在人文地理上要有些變化。過去的人文地理考區位因素,比如工業 、農業區位因素的題比較單一,這兩年恐怕要有向著和統計圖表結合,利用數理手段,用它來說明我們人文地理事物。另外要把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結合到一起來實現學科內的綜合。

  主持人:好了 ,現在我們看到一位考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說在地理的複習當中有沒有一些屬於重點的內容?也就是考試當中得分比較高的內容?

  王旭:這個應該有,我們每年的,剛才談到區域地理恐怕一些熱點,和區域未來發展相關的,它肯定是重點 ,是吧。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有一些內容恐怕要補充上,不僅是重點,也是區分度拉開檔次的難點,這兩點有的時候是統一的,比如像我們的地圖裡邊的等值線的知識,等高線 、等壓線、等降水量線,這些知識往往抽象性比較強,選拔功能特別突出。因為學文科的同學可能理科抽象思維相對就弱一些,還有像地球的運動,自轉、公轉,這個要求非常豐富的空間想像 、推理 、綜合的這種能力,還有像同學們普遍比較重視的氣侯方面的知識,區域地理裡邊現在比較強調工業 、農業、 城市 、交通這四個方面的區位因素分析,我想上述談的這些問題恐怕是我們知識領域的重點。

  主持人:我們再看看其他考生提出的問題,網友提問說,在地理考試當中讀圖的題目對他們來說有難度,這可能對於很多考生都存在這個問題,而這類題目在複習當中應該注意什麼?這個您可得給大家好好說說。

  王旭:這個讀圖的內容,因為它本身是我們地理的工具,也是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用地圖來獲取信息 、解決問題,我想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結合一道題來說。大家來看這個我們2003年舊課程試卷的第36題,這道題它先給的一段文字,題目很新穎。它說一位古代的遊者,他在旅遊之後寫了一段遊記,他這樣寫的:登高南望 ,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 。北顧但寒沙衰草。然後它讓你讀這段文字,並結合下面這個圖來回答問題,下面這個圖大家可以看到給了經線三條自西向東115、116、117,東經度三條,緯線兩條 ,40北緯、 41北緯,那麼給了這個圖和這個文,它第一個問題是出乎我們所有老師和考生的意料之外的,問這個作者登高之處,據這六條經緯線的交叉點哪個最近?習慣性的思維可能會分析這個地區是在哪?這個地區的氣侯特點什麼?這個地區的特點是什麼?而高考要增加選拔性,很重要的一個命題手段、手法就是跳躍性。

  主持人:這個遊記作者說什麼也沒想到他站的地方是後來高考的題目。

  王旭:對對對,需要我們同學們在讀這種這個圖像系統回答問題的時候,首先要第一點要認真地把握文字信息,三個方向性的動詞,南望 、北顧 、俯視;季節的時間信息,同一季節,一面是晴嵐可愛,一面是寒沙衰草。他就判斷了,那黃土高原這邊肯定是秋末,因為華北的秋末是非常漂亮的,而長城以北的內蒙古高原出現了初冬的寒沙衰草的景色。那我們地理上把時間和空間文字信息把握好了,第二步就是要把握圖上的信息。圖上它給了10度等溫線,等溫線一般不考慮海陸分布及其地形的影響,應該跟緯線是平行的。但是在這幅圖上,受地形太行的影響,10度等溫線發生了彎曲,還給了長城,圖上畫了長城。因為大家一般都了解,長城是劃分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界限。另外還給了一條200米的等高線。這條信息非常重要,200米的等高線以東,那就是大家熟悉的華北平原,以西就是黃土高原。第三步是最關鍵的,處理圖象信息是最關鍵的就是要把圖文信息結合起來,綜合地去加工。當年選錯的同學大多數都是選了北緯40和東經115,他認為身在黃土高原、太行之中,就可以南望 、北顧 、俯視了,但是這裡面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長城。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兩個基本都是1000米海拔,那中間有山脊 ,再有長城,你在土高原上北顧是不行的,同樣道理你在內蒙古那面也不能南望。最終的答案應該是作者在長城之上。

  主持人:剛才聽王老師在講這道讀圖題的時候,我覺得這一道題真是涵蓋了太多綜合的地理知識。在臨近最後的時候,我不知道王老師還有哪些您覺得特別值得叮囑我們考生的?

  王旭:還有四個月,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大局觀念,就是我們高考是以總分來錄取,在消除最薄弱的科目的前提條件下下功夫。比如說我地理真的很差,那我地理投入的時間就要多一些。我地理相對可以,我文科的學生,我數學還處在七八十分的水平,因為一百五滿分,那我還應該更多地去投時間去複習數學,要有全局的觀念。第二點我們這一階段關鍵是查缺補漏,剛才前面我已經說了,知識能力 、價值觀念的漏洞在什麼地方?要準確地在老師的指導下給它甄別 、篩選出來,第三個篩選之後,我們是不是要複習和練習相結合。不能再反覆地看書,光看不練 ,也不能一頭扎到題海戰術裡面去,講練結合,在練當中去鞏固基礎知識,練當中發現新的問題。恐怕講 練結合是非常關鍵的。第三點我覺得應該重視我們的第一次模擬和第二次模擬。這兩次模擬是高考前最接近高考的這種實戰演練,而且它是還關係到我們的高考志願報名。所以對這個一模 、二模前的突擊的這種複習,對試卷後面的總結分析,應該是十分到位的。第四點在把握好學科內綜合的,地理學科內綜合的同時,還要適度地關注學科間的綜合。它可能就是拼盤式的,每個問題是考哪個學科的,這個指向性很強。這種拼盤式的大家已經適應了。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五年來高考所考過的試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家的學科間綜合的命題思維過程也在變化。2002年第38題,先給《嶽陽樓記》的片斷,接下來給洞庭湖生態環境的變遷,圍湖造田這些問題。可能我們成年人一想,接下來就問地理的考98洪水,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一個哲學命題和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那這樣的命題揭示了一個規律,就是給一個學科的背景信息,那麼我們用這個學科的思維方式去審視它,但是解題的時候又切換到另外一個學科,重新去加工整理那些信息。這樣的問題在2004年的試卷中比比皆是。

責編:英子  來源:CCTV.com

相關焦點

  • CCTV-教育頻道
    中國翻譯在線 www.china-translation.org   央視國際網絡www.cctv.com
  • CCTV中學生頻道5月4日開播
    央視網消息: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中央電視臺面向全國中學生開辦的數位電視付費頻道CCTV中學生頻道5月4日開始播出,配合頻道互動的官方網站studytv.cn同時上線。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 CCTV-5體育頻道在線電視直播
    電視頻道簡介:   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頻道呼號:CCTV-5體育)是以播出體育賽事和體育報導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於1994年12月試播,1995年1月1日正式開播。
  • 新疆黨員教育電視頻道(維語)正式開播
    亞心網訊(記者 張豔芳 實習生 劉莉)7月31日上午,新疆黨員教育電視頻道(維吾爾語)開播儀式在自治區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管理中心舉行。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韓勇出席開播儀式並講話。新疆黨員教育電視頻道是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與新疆電視臺聯合開辦的維吾爾語頻道,設有新聞聯播、新疆新聞、今日聚焦、天山先鋒、星空黨校、致富金鑰匙、主旋律影視劇等欄目,每天播出16小時。韓勇說,新疆黨員教育電視頻道的建成開播,是推進黨建工作和組織工作信息化的創新實踐,是黨員教育邁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它的建成,將成為自治區宣傳黨建的新陣地,服務基層的新窗口,教育黨員的新課堂。
  • 鄧曉芒:忠孝立國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病根
    "我們的學官是在忠孝立國這個大前提下從事教育事業的,我們的國立大學不是政府辦教育,而是教育為政府這個大家長盡忠盡孝。所以我的結論是:忠孝立國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病根。"這是鄧曉芒教授在他的文章中說的一番話,剛一出來就引發了學界的熱烈討論。
  • 探索頻道最新專輯將於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
    探索頻道最新專輯將於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   Discovery探索頻道最新專輯《動物我最怕》,將於今日起每周五晚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三頻道播出。  該系列專輯全程記錄三位深受動物恐懼症之苦的患者,直面所懼動物,挑戰心中夢魘的歷程。
  • 日本眼紅CCTV影響力 欲推英文頻道搶佔外宣陣地
    第1頁:日本眼紅CCTV影響力第2頁:央視將成亞洲最大電視航母第3頁:cctv-9主持人芮成鋼、楊林第4頁:cctv-9主持人曹日、李東寧第5頁:cctv-9主持人楊銳、季小軍第6頁:cctv-9主持人林東威、朱筠第7頁:cctv-9主持人劉欣、楊福慶  [提要] 「日本外務大臣出訪時,竟然不知道國內發生了什麼?」
  • 滬中小學生在線教育電視具體頻道、收看方式公布!
    市教委昨天公布,全市中小學生自3月2日起,開展在線教育。各年級課程內容將提供指定電視頻道直播,通過東方有線和百視通IPTV的12條直播頻道面向上海中小學生。同時開通回看、點播專區等服務,滿足部分學生不能及時收看直播等需求。詳見SMG東方明珠提供的電視收看指南。
  • 兩岸學者對話「中華文化對當代教育的意義」·杭州日報
    本地訊(記者 王夏斐)昨日,兩岸文化教育界的有識之士相聚杭州,進行了一場「2014兩岸人文對話」,共同探討中華文化對當代教育的意義。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錢復作總結髮言。市長張鴻銘,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高佔祥,國臺辦副主任、中華文化促進會顧問葉克冬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市政協主席葉明等出席。
  • 民國新聞教育的理念、實踐設計與當代啟示
    學界和業界普遍認為,傳統的新聞學教育是一種以「報學」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存在培養模式僵化而守舊、專業設置混亂而封閉等問題。作為中國新聞教育的起步階段,民國的大學、新聞教育機構及報館工作者為近代新聞教育的誕生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民國新聞教育的理念 民國時期新聞教育大致可分為四個類型:教會大學、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和民辦教育機構。
  • CCTV-少兒頻道
    " class=text>先參加調查,再回答問題,把回答的問題發送至dfet@cctv.com
  • 全通教育擬收購杭州巴九靈 吳曉波頻道曲線上市
    全通教育擬收購杭州巴九靈 吳曉波頻道曲線上市 2019年03月18日 06:10:57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王燕平   浙江在線3月18日訊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旗下的杭州巴九靈,將被A股市場曾經的股王全通教育收購,巴九靈下屬的吳曉波頻道有望曲線上市。
  • 江蘇影視頻道大型影視教育公益行「荔枝讀劇會」 走進揚州市高郵...
    5月29日下午,江蘇影視頻道全新策劃的大型影視教育公益行「荔枝讀劇會」走進揚州市高郵南海中學,逾千名師生和家長代表參加。雙方攜手共建「江蘇影視教育南海中學基地」,普及影視教育,助力立德樹人。活動現場揭曉了又一名「江蘇影視教育公益小使者」。由於參與活動的都是八年級學生,還特別舉行了一次中學生離隊入團青春儀式。
  • 全通教育終止15億元收購「吳曉波頻道」母公司巴九靈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見習記者 陳一良)9月27日晚間,全通教育(300359.SZ)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決定,終止收購「吳曉波頻道」母公司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巴九靈」)96%股權案。
  • 吳曉波頻道上市失敗 全通教育終止重組杭州巴九靈
    9月27日,全通教育公告稱,當日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關於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議案》,經謹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即今年3月拋出的16億元收購杭州巴九靈的方案。也就是被市場稱為「吳曉波頻道」上市的熱門話題。
  • 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在線直播入口(附節目表)
    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在線直播入口  http://www.centv.cn/cetv4/index.html  中國教育電視臺同上一堂課課程表:點擊查看  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節目表:  ➤小貼士: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上課】可獲取中國教育電視臺
  • 全通教育:吳曉波頻道粉絲350萬,巴九靈廣告收入近半
    全通教育:吳曉波頻道粉絲350萬,巴九靈廣告收入近半新京報  作者:張妍頔  2019-04-15 4月15日,全通教育回復了深交所第二次重組問詢函,對比上次準備重組的96頁問詢函回復
  • 全通教育擬收購「吳曉波頻道」背後公司巴九靈
    【TechWeb】3月18日,全通教育發布公告,公司正籌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公司已與吳曉波籤署《重組框架協議》,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 翡翠教育陳盛東:教育的未來是「科技+教育」
    2016年12月6日,第八屆金翼獎網易教育年度大選在網易北京研發中心盛大舉行,在活動現場,15項大獎被一一揭曉。教育屆人士齊聚一堂,圍繞「教育的未來」主題進行探討。
  • CCTV-1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在線電視直播
    溫馨提示:福利在文末,請往下看簡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頻道呼號:CCTV-1 綜合)是以新聞為主的綜合類電視頻道,於1987年2月1日開播。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1995年11月30日,正式更名為「新聞·綜合頻道」。 2003年5月1日,由新聞·綜合頻道改為綜合頻道。2009年9月28日,開播高清信號,實現高、標清同播。2011年開播香港版,2016年,頻道(境內版)在澳門落地播出。2017年,香港版(高清版)在香港電臺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