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這些孩子了不得,個個都是「蛋糕大師」

2020-12-25 博白縣廣播電視臺

▌博白這些孩子了不得,個個都是「蛋糕大師」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尤其是蛋糕甜品

它所帶來的回憶

總是伴隨著幸福與甜蜜

12月5日

志成餅家第五屆蛋糕節蛋糕DIY活動甜蜜啟幕

這一場關於愛與美食的盛會

給所有人留下甜蜜的回憶

蛋糕DIY活動開始

在專業蛋糕師的帶領下,

爸爸媽媽和孩子們開始製作美味的蛋糕啦

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在蛋糕胚上擠奶油塗畫

按自己的想法

把新鮮的草莓鋪在蛋糕胚上

精心裝點著自己的創意蛋糕

有一種幸福

是陪著孩子親手製作出來的

奶油的香甜,蛋糕胚的綿軟

和孩子一起享受舌尖上的樂趣

孩子們用心製作著屬於自己的蛋糕

媽媽在一旁貼心的幫助孩子們

實現每一個奇思妙想

時間仿佛停了下來

愛在這溫馨一刻綻放

有一種幸福

就是陪著孩子一起

從綿軟的蛋糕胚到精美的特色蛋糕

看著孩子開心的笑容

和認真努力的樣子

志成餅家經理 李海英 ▼

志成餅家第五屆蛋糕文化節開展了親子互動DIY蛋糕活動,不僅僅是品嘗蛋糕,更是體驗烘焙的樂趣,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做美味蛋糕,這個活動不僅了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尋找快樂。還進一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溝通!讓家長與孩子過一個輕鬆、快樂的周末!

博白志成餅家

玉林市博白縣誌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5月,經過25年的用心經營,已發展成為一家專注於蛋糕、 麵包、西餅、中秋月餅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的烘焙食品連鎖企業。企業擁有佔地近3000平米的現代化中央工廠,7家直營門店輻射博白縣城區、玉林城區,是目前博白本土烘焙行業規模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烘焙食品品牌,曾榮獲「玉林市公眾滿意品牌月餅」、「玉林市地方馳名品牌月餅」、「玉林市消費者最信賴月餅」、「201 3年廣西名餅」、「全國烘焙協會會員單位」等榮譽稱號。

2014年6月,志成餅家開始打造新一代旗艦店;2015以來,我們企業與烘焙業知名諮詢顧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導入諮詢式管理,加強企業內訓,不斷提高員工素質與幹部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企業規範化、程序化、標準化進程,不斷推動企業穩步發展。我們志成企業全體幹部、員工將一如既往、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把志成食品建設成為博白烘焙行業的領航者!

▌本文來源:博白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李雙江

相關焦點

  • 臺灣烘培大師指點大陸孩子蛋糕雕花DIY
    簡介:  6月1日國際兒童節,一場別開生面的蛋糕雕花DIY活動,在石家莊先天下廣場舉行,近50位小朋友成為活動主角,臺灣烘培大師閆同增的現場指點,讓孩子們的作品錦上添花。  6月1日國際兒童節,一場別開生面的蛋糕雕花DIY活動,在石家莊先天下廣場舉行,近50位小朋友成為活動主角,臺灣烘培大師閆同增的現場指點,讓孩子們的作品錦上添花。
  • 博白泳協「十九泳士」成功泳渡臺灣日月潭
    點擊上方博白飛揚在線,99%博白人都在關注
  • 這些都是蛋糕?英國大師太牛,欺騙了所有人,不切開我都不敢相信
    蛋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美食,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種蛋糕不光是美食,甚至可以被稱作是藝術品!英國有一家著名的蛋糕公司叫做「烘焙王國」,他們的 大師把蛋糕做成了很多不同的樣子,「欺騙」了所有人的視覺神經,如果不切開的話,你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一個蛋糕!
  • 農曆幾月出生的女人,婚後旺夫益子,生的孩子個個都是上等命
    當然,不同月份出生的女人命運是截然不同的,這些女人天生就是幫夫益子,能夠給整個家庭帶來天大的福氣。今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溫柔賢惠,旺夫益子的女人,孩子註定大有出息,她們都出生在哪幾個月份吧?
  • 我不是你想的那種博白人!
    每每和朋友談到這些,他們大多表示:「習慣了,無能為力」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了解博白這個地方,實際上,他們的大部分理解,都只是停留在「聽說」的層面。那麼,博白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這些極少數的現象被無限放大,「代言」了整個博白,究其原因,是這些新鮮的、極端的、突顯的信息更容易產生刺激,引起人們的注意,且這些信息通過廣泛傳播,甚至是扭曲,「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人們對此喜聞樂見。而同時,大家不願過多地思考,於是「不分青紅皂白」,直接進行歸納總結,簡單粗暴。大多數善良淳樸的博白人被幾顆「老鼠屎」代表,有苦難言!
  • 中國最好吃的6種糕點,個個都比蛋糕好吃,網友:這才是最好的甜點
    現在很多西方特色的甜點曾備受中國人的喜愛,比如說我們平時經常吃到的各種巧克力蛋糕,還有各種水果味的慕斯,布丁以及馬卡龍等等。然而孰不知,相比於西方的各類甜點來說,東方的特色糕點其實更具魅力。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好吃的六種糕點,馬卡龍等一些西方蛋糕和這些糕點完全就沒法比,個個都比蛋糕好吃。第一種特色的中國糕點就是青團。生活在北方地區的網友很可能對這種糕點有些陌生,但是青團卻是江南地區非常出名的一種特色小吃,這種青團不僅外觀極為漂亮,而且其口感和味道也相當的美好。
  • 博白這些小孩真膽大!在鐵軌放石頭!防鏽油塗隧道!
    2019年1月14日,博白火車站站派出所民警在開展日常線路巡查工作時,在玉鐵鐵路隧道牆壁上發現一組特殊的油漆字跡,再加上字跡不遠處鐵軌整整齊齊碼放了一排石頭
  • 人生第一次去博白,被嚇到了
    國慶期間,去興業同事家喝酒,然後第二天跟領導同事去附近博白同事家看看,這是我第一次去博白,以前都是在網上聽說的,聽說那裡民風很淳樸,作為司機的我一路小心翼翼的開車,經過村裡道路時看到旁邊好多雞鴨,都不怕車的,萬一不小心壓過去,一路顛簸緊張過後,終於到同事家了。
  • 中國特有的6大頂級食材,個個都是「國寶」,外國人看著可稀罕了
    而在中國也有一些特色頂級食材,個個都是「國寶級」食材,出口到的外國,人們都很稀罕,下面就來看看這些食材都是什麼吧。看看大家都吃過哪些呢?第一種就是雪蛤了,這是中國著名的經濟蛙種,以雌蛙輸卵管中的營養物質最為名貴,俗稱雪蛤油或者林蛙油,具有滋陰潤肺、補腎補腦的功效,是一種價值很貴的滋補品。
  • 博白這個老闆好任性!買滿1000送1000現金購物卡!
    點擊博白騰飛在線關注☀ 定期推送博白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博白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今天: 雙鳳一景點,被博白媒體曝光 「惜字亭」
    小編路過博白雙鳳鎮平山村厚坡村口,看到在村主幹道右側的田邊立著一座筆狀的亭子,亭上標有「惜字亭」三字,小編覺得甚為好奇,不知此亭作何用途?小編查閱相關資料得知, 原來惜字亭又名「惜字爐」、「惜字塔」、「字紙亭」、「聖跡亭」、「敬聖亭」等,是過去博白客家人燒毀文字紙張的地方。客家人有著這樣一種傳統——凡有文字的廢紙必須集中於惜字亭燒毀,以示對知識的尊重。
  • 又到吃博白蕹菜的季節,一粥一菜的情懷
    空心菜,博白人又叫做蕹(wèng)菜,它區別於其他空心菜的最大特點是形狀獨特,博白蕹菜莖長葉少,只在莖末稀稀拉拉的長著尖細的嫩葉。  博白蕹(wèng)菜,鮮、脆、嫩,嘗過它的人都叫絕!古代一位詩人品嘗了博白蕹菜後,曾留下「席間一試青龍味,半夜醒來嘴猶香」的詩句。這裡的「青龍」指的正是博白蕹菜。2011年,博白蕹菜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 博白十大旅遊景點。待到春暖花開,一起去遊遊博白吧
    這就是座落在博白三大嶂的馬子嶂腳下松旺鎮絕景——馬射尿。走近馬射尿,旁邊樹木蔥蘢,蒼綠青翠,碧水迷人。觀到眼前此景,不禁想起當地民間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觀音0每天都想知道人間的動向,一日,特地從天馬池挑選一匹高大英俊無比且久經沙場的千裡馬來巡視人間。
  • 博白驚現鳳梨餡的月餅,好多人都沒吃過!
    點擊上方博白飛揚在線,99%博白人都在關注
  • 明李闖王在博白留有一個天大的謎:一太子隨大軍逃命到博白?結果……
    李闖王是一個陝西人,與地處南蠻地帶的博白縣本來「八桿子打不著」,但他卻在博白留有一個天大的謎:他的一個「太子」隨大軍逃命到博白,卻留下千古遺恨,隨歷史潮流捲起的塵煙雨打風吹去。 香火鼎盛太子廟 在博白縣永安鎮李村的一個長長的山坡上,公路橫穿而過。
  • 博白縣亞山鎮
    亞山的牛羹湯曾在博白風靡一時,甚至一度帶動博白縣城及周邊一時無兩的飲食產業。 其做法是將洗乾淨的牛雜、牛筋切塊,牛骨用砍刀砸斷,放入大鐵鍋中加水,先在旺火上煮開,隨後把血沫撇去,稍煮片刻,即微火上煮(切勿大開)。 邊煮邊將泡沫打去(因牛雜、牛骨血汙多,所以要多次地打泡沫。
  • 「博白蕹菜」和「博白芋苗」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記者 溫駟昌)繼2018年「博白桂圓」成為博白縣首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後,日前,「博白蕹菜」和「博白芋苗」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至此,博白縣已擁有3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惜字亭」,見證博白客家人敬文惜字的優良傳統——
    點擊上方博白飛揚在線,99%博白人都在關注
  • 博白這些酸楊桃竟然是村民致富的法寶!
    點擊博白騰飛在線關注☀ 定期推送博白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博白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看看博白客家有趣的年初三風俗
    在博白客家民間春節初三日叫做「三窮日」或「窮鬼節」。博白客家年初三有幾個很有趣的風俗。第一個風俗:不走親戚。年初三,傳統客家習俗每逢年初三,百姓們一般都不走親戚,無論是「三窮日」或者「窮鬼節」都與「窮」有關。因為窮怕了,有些比較禁忌的人如果有親戚上一年在年初三去了他家,還會特別叮囑親戚年初三不要來拜年呢。我有個親戚就是這樣做的,至今親人們還當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