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等咖啡館失寵,精釀館成為創業者追逐的新寵?

2020-12-24 生生不息121

即將度過被新冠病毒荼毒的2020年,站在新舊年交替的節點,環顧自己的生活圈,你也許會發現很多門店消失了,又有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現,比如精釀啤酒館就是創業者追逐的新寵。

連奈雪、桂滿隴、星巴克也紛紛打起了酒館牌,這些品牌難道是為了湊熱鬧嗎?當然不是。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工業啤酒的產量開始下滑,進口和本土的精釀品牌銷量迅猛增長。截止到2020年底,精釀啤酒的消費量在整個啤酒行業佔比不到2%,但是每年卻有超過40%的複合增長率。

以精釀啤酒為主要賣點的小酒館已經成為了近幾年餐飲業的大風潮,在這之前只是一些日式風格的小酒館、居酒屋在國內流行。

隨著歌曲《成都》的大火,玉林路的酒館也成了慢節奏氣息的網紅地。不僅僅是給人的愜意的場所,已經成為一種舒適生活的縮影,是現在每天頂著巨大壓力的那群年輕人追求嚮往生活的代名詞。

選擇來到小酒館的人們,是屬於文化層次比較高的,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並且樂於嘗試新鮮事物的。

解壓和社交就是小酒館的優勢,其實和日式居酒屋的差別不大,只不過在中國,這些小酒館的市井氣、江湖氣更多了一些,更貼合現在流行的中國風。

放眼望去,小酒館的裝修都是比較精緻的,不同於喧鬧的酒吧,小酒館的氛圍以溫馨舒適為主,很多自己獨特的裝飾,讓人不自覺卸下鎧甲。

去過一些日本居酒屋的朋友應該比較了解,他們的價格還是沒那麼親民的,中國小酒館的方向是有酒有菜,價格合適的。

除去這些外在,一個事物不被人遺忘並一直記在心裡,一定是內在有抓住人心的東西。小酒館也是如此。

拿一個英豪啤酒的精釀來說,市場上大多數啤酒原料主要是小麥,口味很單一。

英豪的啤酒中每一款都添加了不同的成分,一款蜂蜜艾爾精釀啤酒,入口之後蜂蜜香在口中散開,啤酒花香爽口柔和,香醇有力,口感醇厚。藍莓果味精釀中藍莓與麥芽的碰撞,濃鬱香甜,藍莓和麥芽的味道同時散發,反覆品嘗才能感受到酒花的味道。獨特的味道是想忘記都難。

它的供應鏈比較完善,產品種類也很豐富,同時還擁有一個能力成熟的團隊,這對創業者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條件。

小酒館的興起,是快餐模式和正餐模式的抗衡,是年青一代對新事物對生活新追求的契合。

精釀作為新興的產業,它的上升空間很大,相比其他的成熟產業,精釀的競爭還在萌芽的階段。

如果你也想考慮加盟一個精釀館,一定要多家對比,尋找一個適合自己,挑選那些運營模式成熟的品牌,相對來說比自己摸索要好太多。

相關焦點

  • 火極一時的「外賣之王」黃燜雞已失寵,它成為食客新寵,你也常吃
    火極一時的「外賣之王」黃燜雞已失寵,它成為食客新寵,便宜實惠,你也經常吃說到原來最受歡迎的外賣美食,我想肯定非黃燜雞莫屬了,在前幾年,黃燜雞是當之無愧的「外賣之王」,而且持續了很長時間,記得公司的同事們最愛點的外賣就是它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拉動內需不僅被宏觀層面寄予厚望,成為年度課題,而且關乎宏大敘事下個體命運的走向。鑑於此,虎嗅擬在歲末年初推出一系列文章,回顧總結2019年大消費賽道的熱點與趨勢,本文為第三篇。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
  • 挑戰星巴克,這10家精品咖啡館最有希望
    Morgan Stanley(摩根史坦利)本周三表示,儘管一些大公司已經進軍高端咖啡市場,但是星巴克的壟斷地位仍十分牢固。分析師JohnGlass在一份說明中說:「星巴克等高端連鎖店對整個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人投資者對這類連鎖店都非常關注。
  • 咖啡館體驗報告:星巴克、COSTA、漫咖啡等藏有哪些秘密?
    這或許與星巴克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如果人人都把這裡當成辦公室甚至網吧,點一杯咖啡坐一下午,他們還怎麼做生意?所以,趕緊帶著你的電腦回家去吧,或者換一家歡迎你的咖啡館。朱澤說,「和星巴克不一樣,我們更希望能把客人留在店裡。」   d.只有一對情侶對面有空位,坐還是不坐?   當你遍尋咖啡館都找不到座位,最後發現只有一對情侶對面的位子還空著,你是坐還是不坐?
  • 在星巴克的故鄉西雅圖,7家更值得一去的咖啡館
    咖啡館可以說是現代都市的名片,即使是在西雅圖,這座誕生了星巴克的美國港口城市,每年的咖啡消費量極大。來到這裡,除了可以去星巴克朝拜,還有更多的獨立咖啡館值得你去坐坐。居住在當地的旅行作家 Sarah Murdoch 特別推薦了7家值得一去的咖啡館。在她看來,這些獨立咖啡館保留著一直以來的西雅圖咖啡文化,提供相當棒的咖啡和食物,也有舒適的工作空間,它們更能代表西雅圖。
  • 超大店:1200平獨立咖啡館、挨著星巴克開,這是什麼玩法?
    Sugarman素飲·糖人(以下簡稱糖人),是我採訪過最大的獨立咖啡館。1200平面積,還大膽地開在了星巴克隔壁。開業4年,年營業額做到了800萬。在「能開小就不開大」、10平小店盛行的咖啡圈,這種「特大型咖啡館」是怎樣生存的?
  • 是眾籌咖啡館,也是創業者基地
    慧谷咖啡聯合創始人楊晏    □記者魏浩實習生王朵    本報訊除了賣咖啡,慧谷還幹一些副業:與大河報一道組織創客遊學團,教創業者做除了這些,這家咖啡館還有什麼服務?記者將為你一一打探。    選擇慧谷咖啡作為大河創客的實訓基地,並非因為它創立得最早,而是因為它最早驗證了眾籌模式:2012年初,河南最早的創業咖啡館,在鄭州市經三路成立。老闆很多,多得讓人一口氣說不完:聯合創始人楊晏先是聯合兩三個朋友開咖啡館,後來又來了挖財董事長李治國、靈動快拍創始人王鵬飛……再後來,這家咖啡館有了21個股東。
  • 揭秘全球最大的星巴克咖啡館,不僅賣咖啡,還賣茶和酒
    去年,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落戶上海最大的購物大街,總面積達30000平方英尺,這感覺就像一個遊樂園,包括咖啡館、茶吧和義大利麵包連鎖店Princi。自12月份開業以來,通常都擠滿了顧客。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這家店:1.該店位於上海南京路上的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這是上海最高端奢侈品商店和購物商場的集聚地。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咖啡品牌還有沒有第三條路?
    從星巴克的「快」到漫咖啡的「慢」,為何說瑞幸打破了咖啡品類的空間傳統?   星巴克和瑞幸我們可以將之歸到品類下的公知品牌,從知名度這一點來看,說它倆是咖啡教父也不為過,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五線鄉鎮,無論人們喝不喝咖啡,大眾也基本有瑞幸或者星巴克的認知存在。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的選擇,掘金咖啡還有什麼新路?
    從星巴克的「快」到漫咖啡的「慢」,為何說瑞幸打破了咖啡品類的空間傳統?星巴克和瑞幸我們可以將之歸到品類下的公知品牌,從知名度這一點來看,說它倆是咖啡教父也不為過,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五線鄉鎮,無論人們喝不喝咖啡,大眾也基本有瑞幸或者星巴克的認知存在。
  • 獨立咖啡館VS大型連鎖咖啡館?獨立咖啡館成為上海咖啡館主流!
    星巴克、麥咖啡、瑞幸等連鎖咖啡品牌群雄逐鹿,都想成為上海咖啡館的主流。從分布來看,上海咖啡館呈現市中心多、郊區少的趨勢。以街道來劃分,上海16個區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咖啡館數量最多的是浦東新區的陸家嘴街道,共164家。上海陸家嘴的寫字樓非常密集,經常看到許多白領購買咖啡的身影,不論是在星巴克等大型連鎖咖啡館還是獨立咖啡館都能看到密集的人群在排隊購買咖啡。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的選擇,從新晉咖啡品牌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從星巴克的「快」到漫咖啡的「慢」,為何說瑞幸打破了咖啡品類的空間傳統?星巴克和瑞幸我們可以將之歸到品類下的公知品牌,從知名度這一點來看,說它倆是咖啡教父也不為過,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五線鄉鎮,無論人們喝不喝咖啡,大眾也基本有瑞幸或者星巴克的認知存在。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小柯蜜啡今天最近有朋友和一些評論區的粉絲們都會問我一些更有針對性問題:「去喝咖啡,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怎麼選擇?」。今天跟大家好好嘮嘮。星巴克起源於美國,最初烘焙方法來源於PEET』S 咖啡,PEET』S咖啡原有味道,雖是重度烘焙,但有其風味,突出咖啡香,且醇厚,但星巴克進入中國,在雲南設立咖啡烘焙基地後,咖啡的風味就不敢恭維了。
  • 開店8年我發現:小咖啡館的生存法則,和星巴克沒有差別
    一個五線小城的咖啡館,開了8年。一年房租4~5萬,一月營業額5萬打底。能活得這麼滋潤,在於老闆看透了一個本質:小咖啡館的生存法則,和星巴克沒有差別。怎麼理解呢?-01-五線小城,開8年咖啡館,月入5萬起楊永海不是一位典型的咖啡館老闆。
  • 咖啡館與咖啡西餐廳,星巴克咖啡與塞納左岸咖啡模式差別有多少?
    接下來,我們還是說回咖啡,內容也是關於細分市場需求的,關於咖啡館和咖啡西餐廳。咖啡館與咖啡西餐廳咖啡館中包含的產品類型主要是飲品類的,如美式咖啡、卡布奇諾、摩卡、冰萃、手衝以及特色創意飲品,如星巴克的星冰樂。除了飲品類,一些咖啡館還會帶一些甜品類的產品。
  • 昆明多家小眾咖啡館艱難前行,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品牌優勢凸顯
    小眾咖啡館發展受限 連鎖品牌優勢愈發明顯「感謝疫情,讓我淘汰了文化巷的街邊小店。」這是八兩海咖啡館經營者蘇天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話語。在大眾點評上,八兩海曾長期在口味、評價、環境、服務等榜單上位居昆明同行前列。事實上,選擇關店的不只蘇天一,記者走訪翠湖周邊時注意到,一些街邊的咖啡館要麼閉店,要麼生意清淡。「前來旅遊的人很少,本地人消費十分有限。」
  • 加入糖奶的茶飲們,誰將成為下一個「星巴克」
    從雕刻時光到瑞幸、連咖啡,凡是做咖啡零售的難免被貼上「中國版星巴克」的標籤,而「中國版星巴克」也像是一個魔咒,凡是貼上他,發展都不順遂。那麼為什麼「中國星巴克」會成為魔咒?中國到底會不會出現下一個星巴克呢?
  • 春節中的創始人丨咖啡之翼尹峰:要成為領導者,就必須比別人思考更多
    本文採訪的是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外貿專業出身的尹峰,2000年進入餐飲行業,2003年創立咖啡之翼,作為女性創業者的她敏銳又細膩,既能憑藉感性親切有理、有節、有據的點評成為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裡求職者們的「神仙姐姐」,又能理性沉穩的帶領咖啡之翼在商界沉浮中始終屹立不倒,她說」要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就必須比別人思考得更多更複雜。
  • 星巴克前CEO稱感受到阿里巴巴的威脅,開高端實體店應對
    上周正式辭任CEO的霍華德·舒茲並沒有離開星巴克,他的新任務是努力發展集團旗下的 Reserve 精品咖啡館業務。正如其在自傳《一路向前》所言,「不管你多麼成功,如果你只滿足現狀,你會落入死亡的陷阱。」職務的轉變,恰恰是這位老將對於星巴克現狀的某種不安,儘管不少人都認為這家公司即將超過麥當勞,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餐飲公司。讓霍華德焦慮不安的是眼下的電商大潮和新消費人群。
  • 徵集咖啡館 ▏不要只知道星巴克,這些小眾咖啡館才能讓你不負秋日!
    (長按複製)IMAKECOFFEE          最好的休閒方式當然非泡咖啡館莫屬了說到咖啡別只知道星巴克哦,班班為了讓你們有一個輕鬆的周末,特意網羅了幾家小眾咖啡館,快約上兩三好友或者自己帶一本書,到離你最近的一家咖啡館來「虛度」美好時光吧。「小眾咖啡館」的定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