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遊徑能夠有效串聯一定區域內價值突出、保存較好的歷史文化遺產的遊憩通道,讓遊客遍攬沿線重要的文物遺產和自然資源景觀。
這期我們邀請東莞康輝國際旅行社導遊孫圳,帶領大家走訪「東莞記憶歷史文化遊徑」。東莞記憶歷史文化遊徑即「迎恩門城樓——東莞可園——容庚故居——大西路——中興路歷史文化街區——卻金亭碑」。
本期帶隊導遊:
東莞康輝國際旅行社 孫圳
個人主要榮譽:
東莞市金牌導遊
東莞市勞動技術能手
東莞市政務導遊
東莞市導遊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
東莞市導遊職業技能大賽最佳口才獎
孫圳 受訪者供圖
01 旨亭街
追尋一代學人的足跡
「東莞記憶歷史文化遊徑」這一遊徑途徑的都是東莞莞城老城區的文化中心位置,這裡保存著歷代東莞人的集體記憶。
迎恩門城樓,是東莞城市地標性建築,也是東莞傳統文化的標誌載體;東莞可園更是蜚聲在外,嶺南畫派的重要策源地;而中興路——大西路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東莞古縣城城外商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城區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騎樓街區,如今仍保持一些民國時期的原有風貌。它見證了從明朝到現在,莞城東江沿岸商貿活動的逐步繁榮過程,對研究東莞市歷史城區的商業貿易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迎恩門城樓、可園大家都太過熟識,這次就有選擇性地把目光主要集中在莞城中興路——大西路這一片古老的街區。
它是莞城的歷史文化街區,當你漫步於此,就像一下子跌入歷史的煙塵之中。這也是東莞古城商貿區,在明朝中後期,依東江水運,商貿區漸漸形成,它是東莞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濱水而興」的見證。
穿過王屋街,古色古香的街道,兩邊的鋪子,讓你忍不住放緩腳步。花燈、美食、騎樓,感受時光在這裡沉澱。
沿著這一條街,一直走到盡頭,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容庚故居。在這裡走出了一代學人。
莞城區旨亭街8巷2、4、6號,一座三進「三間兩廊」式東莞清代民居。容庚及弟容肇祖、妹容媛均出生於此。這是他們兄妹成長的地方,他們生命出發的地方。
走入容庚故居,感受容庚這位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成就,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篇幅,介紹了容肇祖的經歷和成就。
容庚故居,保存基本完好,具有較高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一定的歷史價值、建築價值。這是一座老屋子,這也是一個記錄者,東莞重要文化名人的記憶原點。這是一個可以駐足流連,感慨懷思的打卡地,更是一個追憶東莞文化名人的好地方。
流連這片街區,你可以看到留存著記憶的古老的東方紅照相館;可以看看稱之「天目」的,騎樓山花頂上的圓孔;可以尋味莞城的傳統小吃;還有那間你兒時買過東西的文具店,也同樣記錄著你遠去的青蔥歲月。
02 卻金亭
講述遙遠的東莞故事
在莞城區光明路與教場街交叉的街角處,有一座碑亭,莞城卻金亭碑,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小的亭子講述著遙遠的東莞故事。
石碑打製得相當仔細,碑的上部呈弧形,雕刻著細膩的雲海花紋,花紋間是古篆體的碑額,下面是楷體碑文,鐫刻精良,字跡至今仍清清楚楚。
碑文記載著一個拒絕籌銀的廉政故事,人們築亭、建坊、立碑、掛匾以示紀念表彰,名卻金亭,碑即「卻金亭碑」。
這座460多年前由商人豎立的石碑,不僅記載了明朝時期東莞給外商創造良好投資、貿易環境的史實,也反映了當時東莞民風淳樸,文明廉政的形象。是東莞市一處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
03
千祥街
看遍城市市井煙火
莞城老街老巷充滿文化底蘊,也同樣是充滿市井煙火氣的。
這一片街區不僅有東莞歷史最悠久的小學阮湧小學,還是一個最接地氣,最市井的地方。
每天清晨,細村熙熙攘攘,人們開始一天的生活。要想體味一個城市的最市井的氣息,就去它的集市看看。細村有別處不容易找到的傳統食品,能感受屬於老莞人的市井情懷。珊瑚路留下的都是這座城市居民吃的回憶,壽桃餅、香蕉糕、松糕……還有千祥街,一說買年貨的那條街,大家幾乎都會心照不宣,就是這裡了。
只要看到千祥街人多得摩肩接踵,就是東莞人要過年了。即使在一個平常的日子,來到這裡,看看前店後工坊,品品那些新鮮的傳統點心,那些實惠的美味,它承載的一種生活態度,就會打動你,會讓你覺得,在越來越快的社會裡,已越是難尋了。
來源:東莞日報 王紅林
圖片:東莞日報 鄭志波 鄭琳東
編輯:東莞日報 陳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