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6號克卜勒太空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對於類地行星的搜索任務。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2015年7月23號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是地球2.0倍的行星:克卜勒452B,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超級地球,這顆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體積比地球大60%,據NASA科學家推測,這顆行星很可能是一顆巖石類行星,而且這顆超級地球距離其母恆星的位置和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非常相似,所以科學家預測這顆超級地球很有可能存在著液態水以及存在著生命,這顆行星位於天鵝座。
地球和克卜勒452B對比照
正當大家為這項發現興奮不已時,NASA又在天鵝座發現了一系列詭異的超自然規律的現象,克卜勒望遠鏡在觀測天鵝座的「泰比星」的時候,發現這顆恆星和其他恆星相比,非常與眾不同而且還獨特。
首先它的變暗周期非常不規律,有時候五天,有時候幾十天,有時候一百多天,這亮度變化也很反常,有時候暗一點,有時候暗很多,在這之前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觀測了幾萬顆的恆星了,那些恆星都非常正常,只有這顆恆星出問題了,而且問題還很大很多,按恆星運轉規律,如果這顆恆星的變暗,是其環繞行星的運動造成的,就是我們用行星運動到恆星和望遠鏡中間的時候,會遮住一部分恆星的光這樣子的方式來檢測的,那如果是正常的行星運動,恆星的變暗周期和變暗程度應該是非常非常有規律的才對,就像我們的地球繞太陽轉都是很規律的,但是「泰比星」的變暗周期和變暗程度就特別的不規律,這種不規律的行為就讓科學家普遍認為是人為操控著一般。
天鵝座的「泰比星」變暗周期和程度非常的不規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天文學家考慮了一切可能的自然因素,例如彗星雨,星雲塵埃,遮擋等因素,但是這些可能發生的自然因素都被天文學家一一否定了,那這到底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最後天文學家達成一致,認為人為操控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如果是人為操控的話,又是誰在操控著呢?要解開這個問題答案,我們又要回到我們開頭提到的克卜勒452B,超級地球上的生命了,而且他們的科學技術要遠遠領先於我們的地球文明,我在之前文章講過宇宙七級文明解說
一級行星文明,能利用母星上所有資源,控制整個行星的能量,可以改變行星天氣變化,甚至能控制行星生物圈,而我們人類目前只能利用化石燃料和初級核能量,勉強達到0.7級文明。
一級行星文明
二級恆星文明,能夠在各個行星之間穿梭,和居住,並能控制整個恆星能量,完全可以實現能量自給自足,這個級別的文明可以建造戴森球,可以最有效的吸取恆星能量並且控制恆星所發出的輻射。這樣的一個巨大的球星結構就是我們所稱的「戴森球」那「戴森球」就可以捕獲大部分或者全部恆星能量,能夠建造一個如此規模的「戴森球」,那其行星文明至少也發展到宇宙二級恆星文明階段了。所以天文學家就猜測:是「戴森球」造成了泰比星發生了這種詭異的現象,到目前為止有超過一半的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都傾向於「戴森球」這個說法。
泰比星戴森球
既然「戴森球」是人為製造,可以使用恆星能量的裝置,泰比星的一些詭異現象可以用「戴森球」來解釋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如果真的是「戴森球」造成的,但那邊應該存在高等文明,而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顆恆星距離咱們地球是1500光年,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人家1500年前的景象,1500年前我們在幹嘛?我們還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國外還是古羅馬時期,但是他們在那個時候就開始建立「戴森球」了,這個科技的差距有多大,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推測他們的文明發達程度要比我們人類領先3000-50萬年,擁有我們想像不到的科技,而近些年發現泰比星又出現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科學家和天文學家發現,自從1890年一直到現在,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泰比星的亮度減少了兩成,不可思議的就是泰比星和太陽一樣,都是屬於中壯年時期的這樣的一顆恆星,這個時期的恆星亮度是不會發生這麼巨大的變化的,維持個十幾億年甚至是幾十億年都是沒有問題的,恆星只有進入到最後的暮年時期,亮度才會慢慢的變暗,而且這個變暗的過程是非常非常的緩慢的,泰比星變暗兩成的話至少需要幾百萬年,而不是一兩百年,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堅信是「戴森球」的緣故,也漸漸相信存在著高等文明。
2016年10月12號的時候,《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叫做《探測到的奇怪變暗星》的文章,那在這篇文章中,加州理工學院的班傑明蒙特和卡內基天文臺的約書亞西蒙通過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研究了天鵝座中泰比星以及周圍的恆星,他們發現不單單是泰比星亮度發生了異常,連泰比星附近的幾顆恆星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亮度異常變暗的現象,這就很恐怖了,現在全世界好多太空望遠鏡都對準了那裡,全球的天文學家都想找到確切的證據,來解開這個最終級的謎團,那各位觀眾你們對這個有何高見呢?我們評論區交流一下,下期我將把有代表性的羅列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