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8月26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以保護隱私著稱的搜尋引擎服務「DuckDuckGo」的隱私與安全工程師Charlie Belmer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他發現亞馬遜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收集許多與提供服務無關的用戶敏感資料,包括用戶的瀏覽習慣以及本地網絡的IP位置。
由於Kindle的行為,他決定不再使用Kindle設備。
Belmer表示,Kindle雖然提供了很多閱讀傳統書籍無法獲得的體驗,像是在設備之間同步書籤和筆記,並在所有設備上同步閱讀的頁面,當然還有廣告,書籍推薦等功能。
然而Belmer的研究顯示,Kindle還會追蹤用戶在閱讀時,所執行的每次點擊和互動,在讀取每個頁面時,都會發送開啟頁面的時間,記錄頁面上第一個與最後一個字符,並記錄頁面是圖像還是文字。
不只如此,Kindle還會回傳一些設備資料,包括用戶居住的國家、本地網絡IP、設備信息與版本,以及設備朝向是垂直還是水平等。這些請求產生之後,設備並不會立即發送,不少是儲存在本地,到達一定數量時,才會上傳,而且當用戶處於離線狀態時,Kindle也會等設備重新連到網絡後,再發送這些資料。
Kindle收集了大量用戶資料,包含Kindle發送的設備信息、使用情況以及用戶與設備每個互動的詳細信息,用戶光是打開應用程式、閱讀幾頁書籍,然後關閉書籍,Kindle就向伺服器送出100多個請求。
而且在用戶開啟應用的時候,不論是在前臺還是後臺運行,設備都會發送類似的信息,而且當用戶在突出顯示或是點擊任何文字的時候,Kindle也會將文字發送到必應(Bing)翻譯服務、維基百科以及亞馬遜,而這些請求都沒有被利用在與用戶使用相關的功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