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運河畔,夜幕下的淮安如此迷人

2020-09-07 淮安視聽網

9月5日晚8點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

暨第三屆中國(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

在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拉開帷幕

將夜幕下的淮安妝點得分外迷人

開幕式之前,舉行了「錦繡江蘇」非遺染織繡時尚服飾燈光秀,吸引了無數市民遊客的目光。模特們身著蘇繡、雲錦、宋錦、扎染、藍印花布等江蘇省染織繡類非遺代表性項目一一出場,精美的服飾與美輪美奐的燈光相得益彰。

本屆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為期3天,以「守多彩非遺、創時尚生活」為主題,設置開幕式、非遺染織繡時尚服飾燈光秀、大運河傳統民歌展演、大運河非遺創新作品展、大運河非遺互動體驗活動、淮安旅遊系列推介、淮安市傳統戲劇展演七大板塊,美食、美器、美物,齊聚一堂,可品、可鑑、可購,樂在其中,堪稱是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盛會、全民的節日。

下午3點,精妙的剪紙,玲瓏的泥塑,巧奪天工的瓷刻等運河奇珍就已驚豔亮相,還有數不清的美食、絕活,令人目不暇接,生動展現了源遠流長的運河文化和「運味十足」的淮安風採。

據悉,本屆非遺展活動時間延長至晚上21:30,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新期盼,也為促進消費,帶動夜間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精彩明天繼續

快親臨現場逛逛吧

👇👇👇

百工大匠

大運河非遺創新作品展

時間

9月5日15:00-21:30

9月6日9:30-21:30

9月7日9:30-12:00

地點

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

活動介紹

精選大運河沿線80餘項具有濃鬱地方特色,反映時代生活的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的創新作品集中展示展銷,同時設置文創展銷區,使活動有機融入景區,為景區增靈氣、聚人氣、添朝氣,助推文旅融合縱深發展。

匠心傳承

大運河非遺互動體驗活動

時間

9月5日15:00-21:30

9月6日9:30-21:30

9月7日9:30-12:00

地點

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

活動介紹

精心遴選20項各有特色的大運河沿線非遺項目,開展研學體驗活動,讓非遺體驗有溫度有質感,進一步加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普及,增強非遺保護民眾參與感,提升全民共享保護成果的獲得感。

「品美食,賞非遺,遊淮安」

淮安旅遊系列推介

時間

9月5日15:00-21:30

9月6日9:30-21:30

(9:00-10:00淮安旅遊推介會)

9月7日9:30-12:00

地點

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

活動介紹

展會現場將設立淮安旅遊宣傳諮詢和年卡辦理、旅行社現場銷售、主要旅遊景區展示等展臺;同時舉辦美食品鑑、麵食饕餮、旅遊推介會等系列活動,遊客既能觀賞烹飪大師秀技藝、弘文化,還可以「逛吃逛吃」,盡情品味「舌尖上的大運河」。

淮安市傳統戲劇展演

時間

9月6日16:00-17:30

9月7日19:00-20:30

地點

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中洲島

活動介紹

組織京劇、淮劇、淮海戲、黃梅戲等傳統戲劇集中展演,加強傳統戲劇傳承發展與振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更加貼近群眾生活。

記者:孟凡 方祥軍 鄭國梁 張飛翔 韓磊

攝影:王亦

編輯:張慧彬 陳子晗

責編:於維維

相關焦點

  • 裏運河畔,夜幕下的淮安如此迷人!
    在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拉開帷幕將夜幕下的淮安妝點得分外迷人、大運河非遺互動體驗活動、淮安旅遊系列推介、淮安市傳統戲劇展演七大板塊,美食、美器、美物,齊聚一堂,可品、可鑑、可購,樂在其中,堪稱是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盛會、全民的節日。
  • 淮安的夜景哪裡最美?當然是清江浦的裏運河畔啦!
    夜幕降臨,月色籠罩下的每個城市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獨特魅力。我的家鄉,淮安當然也不例外。或許是因為家在淮安的緣故,使得我對淮安的夜色飽含了深情,甚至乎認為天底下最美的夜也就是如此吧。淮安的美是無窮無盡的,月光照耀的淮安大地也是廣闊無垠的,我們總不能一下子跑遍淮安的每一個夜晚角落。
  • 運河傳情,匠心築夢—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江蘇淮安裏運河畔
    運河三千裡,最憶清江浦。淮安作為大運河沿線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文化遺產眾多。9月5日晚,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在江蘇淮安裏運河畔正式啟動。 裏運河畔國師塔下
  • 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江蘇淮安裏運河畔
    王昊 攝5日晚,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正式啟動。來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以及江蘇省13市的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江蘇淮安裏運河畔。
  • 今晚,淮安裏運河畔大幕開啟!
    時間:9月5日19:40-20:00地點: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中洲島03大運河傳統民歌展演浙江省嘉善田歌、安徽省當塗民歌、南京高淳民歌、揚州邵伯秧號子、鹽城牛歌、金湖秧歌等大運河沿線各具特色的民歌、田歌、秧歌、號子類項目
  • 今晚,淮安裏運河畔大幕開啟
    時間:9月5日19:40-20:00地點: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中洲島03大運河傳統民歌展演浙江省嘉善田歌、安徽省當塗民歌、南京高淳民歌、揚州邵伯秧號子、鹽城牛歌、金湖秧歌等大運河沿線各具特色的民歌、田歌、秧歌、號子類項目
  • 裏運河畔上演拿手好戲
    來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以及江蘇省13市的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淮安裏運河畔。這也是淮安連續第三次舉辦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運河三千裡,最憶清江浦,淮安作為大運河沿線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文化遺產眾多,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十大類,擁有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2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33項。
  • 運河三千裡,最憶是淮安
    運河三千裡 最憶清江浦為加強對京杭大運河的管理明清王朝的統治者將總督漕運部院設在淮安這使淮安在運河沿線27座城市中貴不可言2020年大暑 攝於裏運河文化長廊裏運河是一條溝通長江、淮河交通的人工運河,中國京杭大運河江蘇省段的中段,北至淮陰,南至揚州,長168公裡,又稱「淮揚運河」在江蘇省淮安市中心,有一條裏運河文化長廊
  • 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
    淮安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地理位置特殊,處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被稱為運河名都,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可以說是大運河的起源。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淮安和揚州之間開鑿邗溝,這是京杭大運河最早開發的一段,全長約150公裡。位於邗溝北端的淮安由此與運河相伴相生。
  • 千年裡運河畔,夜經濟蓬勃生長
    「深夜三更人寂靜,擊掌為號桂花亭……」入夜,正是淮安裏運河畔最熱鬧的時候,河畔傳來陣陣悠揚婉轉的吟唱聲。一出經典的淮海戲劇目《皮秀英四告》正在大戲臺上演,臺下兩三百名戲迷聽得入神。在運河北岸,國慶長假期間依次呈現的旗袍秀、相聲、黃梅戲等文化惠民節目正在不停頓彩排,臺下觀眾反響熱烈。
  • 裏運河畔,國內最高水平鐵人三項賽激情開賽!
    裏運河畔,國內最高水平鐵人三項賽激情開賽!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在碧水映天、翠色縈堤的裏運河畔隆重啟幕「鐵人三項」運動倡導「融入自然、挑戰自我」,與生生不息的運河精神充分契合,與淮安「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的發展定位高度吻合,與裏運河兩岸的優美風光完美融合。
  • 淮安:裏運河畔 「鳥巢燈」首亮
    河畔夜景6月30日,晚報刊登了《裏運河邊的「鳥巢」亮了》的報導,市民王先生在周恩來童年讀書處舊址對面散步時,發現裏運河邊的幾棵法桐上,一夜間多了好多「鳥巢」,樹幹上還纏有仿真樹藤。記者後來從裏運河辦了解到,這些仿真鳥巢內有景觀燈,是裏運河亮化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將安裝在清河路和人民路間的裏運河北岸法桐樹上。8月8日,記者從裏運河辦了解到,該河段邊的62個仿真鳥巢已全部安裝到位,當晚首次亮燈。市民:以後天天帶手機來這兒散步8日晚7點,天色漸暗,裏運河畔的「鳥巢燈」突然亮起,柔和的綠色燈光為法桐抹上一層螢光。
  • 「詩歌」北運河畔懷憶
    我生長在瀋陽北運河畔,那裡留著我童年的夢想、青春的印痕。北運河畔,竟讓我如此懷念!神洲硝煙起,文革炮聲隆,此時獨約運河畔,互對享安寧。北運河畔,蕩著我的愛;北運河畔,映著我的夢;北運河畔,溶著我的血;北運河畔,裝在我心中!
  • 淮安的招牌旅遊景點:裏運河文化長廊,你了解多少呢?
    大運河是長江的第一段,介於長江和淮河之間,中央運河以北,長江運河以南,全長超過170公裡,流經淮安和揚州,從清江浦區到瓜州古老的渡口進入長江沒有什麼比 裡 運河的夜景更美了!雖然這裡白天的景色不錯,但是晚上的景色更好,可以說是非常絕對了。
  • 淮安:「運河之都」續寫生態文旅水城新篇章
    近年來,淮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著力在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大運河的時代命題裡唱響文旅新聲。立足大運河文化的豐厚遺存,淮安以高質量跨越發展為追求,全力做好保護、傳承、利用、體驗「四篇文章」,彰顯「水城淮安 運河之都」的獨特魅力。
  • 江蘇淮安:千年運河溢彩流光 多彩非遺點靚生活
    運河傳情,匠心築夢。9月5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啟動。京、津、冀、魯、豫、蘇、皖、浙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江蘇淮安裏運河畔,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非遺盛宴。
  • 探尋淮安裏運河:京杭運河中最早一段,遍地是古蹟
    京杭運河始於春秋,成於隋唐,完於元代,盛於明清,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綿延2500年,橫亙3600裡,從南方的小橋流水湧進北方的廣袤平原,帶來了無數黃金財富,道盡了千年風流傳奇。這次到「運河之都」淮安,我第一個目的地,便是京杭運河分段之一的裏運河。
  • 千年技藝、運河味道,這個周末淮安人大飽眼福
    9月6日,在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景區蘇州制扇技藝非遺項目展位前,不少年輕女性在挑選檀香扇、絹宮扇和摺扇。第二屆大運河文旅博覽會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聯展為期3天,本屆博覽會以「守多彩非遺,創時尚生活」為主題,吸引了京、津、冀、魯、豫、蘇、皖、浙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裏運河畔,展現大運河流域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
  • 淮安:守住文化的「根」和「魂」,讓千年運河在新時代璀璨生光
    裏運河畔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橋梁橫臥河面、穿越古今,亭臺點綴其間、韻味悠長;宏偉矗立的國師塔,承載歷史的記憶館,見證輝煌的漕運總督府,串連成線,訴說著滄海桑田;人們或在此閒庭信步、話家常、聽小戲,或泛舟河面,自在悠閒……千年運河
  • 運博會|淮安:「運河之都」續寫生態文旅水城新篇章
    「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翻開京杭大運河2000多年的厚重歷史,位於運河畔的古城淮安,是九省通衢繁華盛地,她融南匯北,兼收並蓄,是千年運河歷史脈絡的生動記錄和傳承者。近年來,淮安著力在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大運河的時代命題裡唱響文旅新聲。立足大運河文化的豐厚遺存,淮安以高質量跨越發展為追求,全力做好保護、傳承、利用、體驗「四篇文章」,彰顯「水城淮安 運河之都」的獨特魅力。按照保護與發展並重的原則,在保護大運河遺產資源的基礎上,淮安著力推動運河文脈傳承、運河資源利用協調發展,使運河遺產保護和城市面貌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