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絲楠木頂箱櫃現身 或為乾隆兒媳嫁妝(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昨天,記者從南京正大拍賣獲悉,他們上個月特邀南京博物院專家組為廣大市民、藏友、愛好者提供無償鑑定評析的「家有仙器」公益鑑寶活動中,真的出現了一件重器——清中期金絲楠木頂箱大櫃。最終經故宮博物院專家鑑定後認為,其款式與故宮庫房中乾隆皇帝兒媳鈕祜祿氏其中一件嫁妝極為相似,可能為之成對。江南時報記者 程嵐嵐

  清代頂箱櫃可能與皇家沾邊

  專家介紹,頂箱櫃多是方角柜上加上箱體,如果是成對的,亦稱「大四件櫃」。記者看到,這件被專家讚不絕口的清中期金絲楠木頂箱大櫃,分為上下兩部分,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只見其高約三米,寬約一米六,體量巨大,外框光素,門心雕飾繁複,夔龍紋、博古紋、獠牙獸首,寓意吉祥,多福多壽,霸氣威嚴。圖案雕刻刀法犀利,翻轉變化,極顯功力。櫃門面葉鏨刻龍紋,顯示為皇家貴胄之物。

  據南京正大拍賣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件金絲楠木頂箱大櫃在上個月的「家有仙器」公益鑑寶活動中,一出場就震驚了所有人,也讓現場參與鑑定的南博專家組為之讚嘆。「當時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在民間能存世如此體量、保存如此完整的頂箱大櫃實屬難得。」該工作人員說,這也讓南京正大拍賣的專家組決定對此物做進一步考證,並另外邀請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再做鑑定。

  「後來經故宮博物院專家鑑定,這件金絲楠木雕博古紋頂箱大櫃是清中期所制,約為清乾隆至清道光年間,此櫃是典型的京作家具,故宮博物院寧壽宮中尚陳列有類似款式頂箱櫃,並與故宮庫房中乾隆皇帝兒媳鈕祜祿氏其中一件嫁妝極為相似,可能為之成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件金絲楠木雕博古紋頂箱櫃將於5月31日亮相南京正大的春季拍賣會中,起拍價高達數百萬元。

  當代金絲楠木反而比古代更貴

  記者翻查資料得知,2010年,一件清代金絲楠木龍紋頂箱櫃就以302.4萬元人民幣在「嘉德四季」拍賣會上成交,引起廣泛關注。不過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與古代金絲楠木家具相比,現代金絲楠木的價格似乎更高。

  近幾年來,全國很多家具愛好者興起了楠木家具收藏熱,有企業生產的現代金絲楠木家具標價高達千萬元,甚至估價過億元。為什麼存世的清代金絲楠木家具數量少,拍場上價格比較高的反而是當代品牌出品的金絲楠仿古家具呢?對此,專家表示,這主要是因為金絲楠木的木性軟,比較容易損壞,「沒法像黃花梨、紫檀等家具能在歷史上傳承」。

  據了解,楠木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林木,性格溫順,氣味芬芳,耐腐耐用,是古代建築、裝飾和家具的上好材料,尤其是楨楠屬的楠木,上下金絲浮動,因此被冠以「金絲楠」的名稱。著名收藏家王世襄也在其書中,推楠木為軟木家具之首。他在書中表示:「明清大量文獻記載,以及楠木傳世器物實例足以說明:楠木多用於建築和棺槨,其次為家具,這也是楠木家具少見之因,常見者多為楠木與其他硬木的搭配使用。」

  由於古時候皇家大量的使用,到明朝金絲楠木已極其稀有,大明律欽定楨楠為皇帝御用之木,稱「帝王木」,民間擅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專家表示,此類家具因古時宗族觀念重,有大量宗祠建築得以保存,其中擺放的家具也隨之得以遺存。

  中國人對楠木有著深深的情結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古典文化精華的載體,金絲楠木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據專家介紹,金絲楠木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如河姆渡出土的楠木胎漆碗。隨著時間的推移,金絲楠木的生長範圍以及數量也在日漸稀少,因此,其歷史文化價值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其實,古代由於交通等原因,金絲楠木可不比黃花梨便宜。楠木從夏、商、周到漢、唐、元、明清都是皇家和貴族用木。7000年以來,中國人對楠木是有著深深情結的。不為別的,因為,它是華夏本土自古以來的精良用木,是古時候宮殿的脊梁,挺拔端正而又不失文雅。在一些家具發燒友眼中,金絲楠木做成的家具溫潤細膩,親近養人,其謙虛內斂而又釋放著金色光華,有著典型的中國傳統的精神氣節,是木中良「相」。而被人稱為木中「皇帝」的紫檀木,木中「皇后」的黃花梨木被廣泛的推崇使用不過600年左右。

  關於金絲楠木的那些典故

  1.壓倒和珅的金絲楠木

  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皇帝在正月初三這天駕崩了,嘉慶皇帝就迫不及待對乾隆最寵愛的大臣和珅,展開了反腐收網行動。革職,監守,查抄和珅府邸一氣呵成。嘉慶皇帝對和珅寫下了二十大罪狀,其中第十三條罪狀就是在和珅府邸的錫晉齋裡。罪狀寫到:昨將和珅府邸查抄,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寶閣及隔斷式樣皆仿照寧壽宮制度,其園寓點綴竟與圓明園篷島瑤臺無異,不知是何肺腸,其大罪十三。

  這裡的「所蓋楠木房屋」就是這座如今稱作錫晉齋的地方。史載,錫晉齋內部構件均為金絲楠木,金磚墁地,外看為一層,但實為兩層,精巧異常。

  2.一府二主楠木緣:慶宜堂

  和坤死後,由於其子豐紳殷德迎娶的是乾隆帝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所以蒙恩特免連坐,從此深居淺出,不久即英年早逝。而嘉慶帝派人查抄和坤家產的時候,念及乾隆及固倫和孝公主的情面,留下了和第的東所作為公主府;將原來和坤居住的西所轉賜自己的十七弟永磷為府,作為和坤大罪之一的楠木廳堂也隨之易名成為慶宜堂。自此,原來偌大的和第被一分為二,出現了「一府二主」的奇特現象。

  3.春和園裡的金絲楠木

  清代宮廷史上的傅恆,他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是乾隆皇帝孝賢皇后的弟弟,官拜戶部尚書,曾任協辦大學士,還獲得過軍機大臣太子太保的榮譽稱號。可以說傅恆的背景顯赫,官職極高。相傳傅恆在北京城裡修了個宅子叫「春和園」,廳堂裡面就用了金絲楠木當了立柱,乾隆皇上聽說了這事兒便想到他的宅子裡參觀參觀,傅恆一聽立刻嚇出一身冷汗,早朝一退朝,傅恆立刻回到家中,命人馬上拆了金絲楠木立柱改換其他木料。由此也說明了金絲楠木的貴重,哪怕皇親國戚,也不能擅自使用金絲楠木這樣的裝修。

  收藏建議>>>

  參加公益鑑寶,借專家慧眼是好選擇

  專家表示,想要玩收藏,首先需要了解您感興趣的藝術品的發展史。了解此類藝術品經過時代的不斷變遷、演化、發展,在獨特時代背景下具有的特徵。

  其次,收藏貴在真實。這是收藏愛好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態度,不受利益驅使,不要譁眾取寵,不要葉公好龍,有所愛有所藏。切不可被賣家或中間人的情緒所感染,多去博物館、藝術館看真東西,練就眼力,真正的藝術品從做工、材質到歷史積澱、文化映射都大大有別於後仿之作,每個細節都將體現其不凡之處,之後再去古玩市場比較一下。

  第三,對於收藏者來說切忌不能按圖索驥,越是像在博物館中見過的東西越是應該小心,在提高眼力的同時,也可以看一些有關收藏的書,看看專家、學者是如何鑑別的,有時一個小小的竅門就能讓您慧眼識珠。之後,在累積一定的知識,看過不少真東西之後,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眼」,一件真正的寶貝,用行內話來說第一眼看的就是「氣息」。真假看一眼,這是收藏過程的時間積累和經驗總結,很多時候建立在「交學費」的基礎上,細節決定真偽,看的多了,積累的多了,才能少交「學費」,練就一眼看穿的好眼力。

  第四,收藏愛好者們多來參加社會上的公益鑑寶,借專家一雙慧眼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收藏應當是對美的追求,一件藝術品首先要符合的就是收藏者的審美觀,人趨於美,而嚮往之,就是收藏最好的內心寫照。收藏亦是一份社會責任,每一件藝術品背後都代表著那個時代,她們都是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折射出歷史文化的光輝,濃鬱的藝術氣息,歷史文化的變革和遷移,收藏的本質是對美的追求,同時也是對文化的認同與尊重。一如殿前花,嬌過,豔過;閃現一瞬。一如風塵碑,淋過,溼過;灼照永恆。

相關焦點

  • 金絲楠木為什麼如此珍貴,這篇文章整理完全了
    清代以來,由於國力昌盛,物阜民豐,統治者追求窮奢極欲的奢華生活,對於起居坐臥家具的製作,也是極盡工巧,這一時期宮廷對於中國特有的楠木需求量一直保持在高位態勢。楠木在明清兩代基本為皇家所壟斷,將其作為御用之材,專門設有置辦楠木的部門,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稱。
  • 乾隆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真是從朱棣長陵偷來的?倒黴者另有其人
    每位皇帝一登基,不管他當時幾歲,為自己修建陵墓都是重大事項。乾隆也不例外,繼位沒多久,就琢磨著百年之後用什麼材質的棺材。這一琢磨,就想到了金絲楠木。因而古人認為,用金絲楠木做棺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的屍身不腐壞。所以乾隆想要個金絲楠木的棺材很正常。但這裡有個問題,金絲楠木非常稀少,經過前面那些朝代的開採,長成大樹、可以用來做棺材的金絲楠木幾乎絕跡了,除非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到深山老林裡去尋找,還不一定找得到。怎麼辦呢?
  • 邵陽大希堂金絲楠木文化博物館開館 展示金絲楠木家具和器物近萬件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6日訊(記者 陳程 尹建國 通訊員 鄒莉蘭 許麗慧)今天上午,邵陽市大希堂金絲楠木文化博物館開館,近萬件珍貴金絲楠木家具和器物亮相,為邵陽市民帶來了一場高品位的文化盛宴。該館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金絲楠木文化博物館,位於邵陽市北塔區湘商文化電商產業園。
  • 古建築材料中的王者——金絲楠木詳解
    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木結構一直是主流,而在古建材料中金絲楠木是毫無疑問的王者。對於金絲楠木,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它。金絲楠屬於國家的二級保護植物,被譽為國木,在中國,楠木約有34種,常見的樹種有楨楠、閩楠、白楠、紫楠、香楠、潤楠等。廣義上講只要顯現金絲明顯的楠木均可確定為金絲楠木。
  • 中國古代建築材料王者 皇家專用金絲楠木
    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宮殿,陵寢,重要的宗教建築,都採用金絲楠木作為棟梁之材,明清兩代一些重要的宮殿建築都是使用金絲楠木作建材的,明代採辦楠木的官吏絡繹於途。清代康熙初年,為興建太和殿,曾派官赴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專司採辦楠木。據《 定大清會典》記載:「凡修建宮殿所需物材攻石煉灰皆於京西山麓,楠木採於湖南、福建、四川、廣東。」
  • 大雅淡美的金絲楠木
    清代康熙初年,為興建太和殿,也曾派官赴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採辦過楠木。據《欽定大清會典》記載:「凡修建宮殿所需物材攻石煉灰皆於京西山麓,楠木採於湖南福建四川廣東」。  歷代名家對楠木的木性極為推崇,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楠木生南方,而黔、蜀山尤多。……幹甚端偉,高者十餘丈,巨者數十周,氣甚芬芳,為梁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楠木中最為寶貴的、價值最高而又難得的是被稱作「金絲楠」的楠材。金絲楠主要出自楨楠屬的楨楠,其材色普通為黃中帶淺綠,有些材色呈黃紅褐色,木材外表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如絲如緞普通金絲浮現,這也是金絲楠最明顯的規範。
  • 北京北海金絲楠木柱遭英文字母「籤名」破壞(圖)
    北京北海金絲楠木柱遭英文字母「籤名」破壞(圖) 被刻字的柱子由金絲楠木製成,十分名貴,加之大殿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刻上的字母對文物價值也造成損害。昨日,北海公園管理處回應稱,刻字形成於上個世紀80年代,目前公園正在商討修複方案,未來將進行修復。  現場  三字母刻上名貴木  修建於清代的西天梵境臨北海西岸而建,遊人不斷進出。幾棟大殿中,大慈真如寶殿最為高大。
  • 金絲楠木到底有多名貴,值得乾隆皇帝扒開朱元璋後代明十三陵去偷
    乾隆確實用了明十三陵中的金絲楠木,但是,人家那不叫「偷」,叫「拿」,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拿。這金絲楠木到底是什麼稀世珍寶,讓乾隆皇帝不惜頂著罵名去打死人的主意,而且還是前朝皇帝的陵墓。金絲楠木自從秦朝被發現以來就不斷地被開採,到明永樂年間,朱棣要在北京蓋豪宅紫禁城,更是把雲貴川一帶的深山老林給搜颳了一遍,到乾隆時代,世間基本沒有活的金絲楠木了,要有也就是紫禁城的柱子、房子以及明朝皇帝的陵墓裡有了。
  • 中國最大的「院子」,使用金絲楠木作為建材,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恭王府佔地約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派非凡,民間有著「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恭王府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初為大學士和珅的私邸,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恭王府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後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府邸建築莊重肅穆,尚樸去華,明廊通脊,氣宇軒昂,僅次於帝王居住的宮室。。
  • 用了3噸金絲楠木老料!大陳八扇門裡這張傳統拔步床……
    「由幾百年的金絲楠木拆房老料製作成這張百鳥爭鳴千工床的背後可花了我一番心思。」話語間,胡存傑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這張拔步床,整體長2.4米,寬2.1米,古時只有官宦人家才能使用。整張拔步床耗材約3噸的金絲楠木拆房老料,強光一照,耀眼的金光,令人驚嘆,可謂極其珍貴,極具收藏價值。
  • 專家:一根金絲楠木值4億
    專家:一根金絲楠木值4億」。 中國最豪華的住宅,莫非恭王府,它屹立在北京,據史料記載,恭王府是清朝著名貪官和珅在乾隆41年建造的豪宅,極其奢華,恭王府東依前海,背靠後海,地處清朝龍脈,屋內極其奢華。
  • 貴州千年金絲楠木,樹齡超1300年,堪稱亞洲楠木王
    這棵金絲楠木位於思南縣青槓坡鎮的一個村子裡,當來到這棵金絲楠木下時,被它高大的樹幹和繁盛的樹蓋所震撼,是目前我國已知最大的金絲楠木對於這棵千年金絲楠木,村裡人都視它為神樹,充滿了敬仰和膜拜,甚至許多人認樹為「乾爹」,希望得到保佑。每到逢年過節,大家都會聚集在樹下進行祭拜,以祈求能保佑風調雨順,人畜平安。
  • 櫻桃木、楓木、柞木、楸木、楠木、金絲楠木、杉木
    金絲楠木為楨楠屬樹種,在中國約有34種,只要顯現金絲明顯的均可確定為金絲楠木。金絲楠木的名氣很大,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但絕大多數人只是聽過沒有見過,因為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俱,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築使用金絲楠木。現為國家保護物種。
  • 名副其實的「豪宅」北京恭王府,一根金絲楠木在市場可達25億元
    恭王府修建於乾隆年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它的地位顯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更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築群。恭王府是清代的代表之一,它作為一處歷史建築,必然也延伸出了一段歷史事件。
  • 貴州發現千年金絲楠木,樹齡超1300年,堪稱亞洲楠木王
    這棵金絲楠木位於思南縣青槓坡鎮的一個村子裡,當來到這棵金絲楠木下時,被它高大的樹幹和繁盛的樹蓋所震撼,是目前我國已知最大的金絲楠木,樹齡超過了1300年。
  • 貴州發現千年金絲楠木樹齡超1300年堪稱亞洲楠木王
    這棵金絲楠木位於思南縣青槓坡鎮的一個村子裡,當來到這棵金絲楠木下時,被它高大的樹幹和繁盛的樹蓋所震撼,是目前我國已知最大的金絲楠木,樹齡超過了1300年。對於這棵千年金絲楠木,村裡人都視它為神樹,充滿了敬仰和膜拜,甚至許多人認樹為「乾爹」,希望得到保佑。每到逢年過節,大家都會聚集在樹下進行祭拜,以祈求能保佑風調雨順,人畜平安。
  • 北海有個大慈真如寶殿,木結構全部採用金絲楠木製作,好奢華
    北海有個大慈真如寶殿,木結構全部採用金絲楠木製作,好奢華文圖/二指禪掌門北海內有大西天和小西天。大西天名叫「西天梵境」, 是明代西天禪林喇嘛廟。西天梵境的山門有3座單獨券門組成,中間門額為「西天梵境」。山門前有1座4柱7樓琉璃牌樓。南向額提為「華藏界」,北向額提為「須彌春」。從華藏界牌樓穿過,意即進入佛門;反面「須彌春」的言外之意即到了「須彌山」這個佛家最神聖的境界。
  • 北京天寧寺重新開放 金絲楠木立佛全球最大(圖)
    北京天寧寺重新開放 金絲楠木立佛全球最大(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7日 1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世界最大金絲楠木立佛露出「真容」。
  • 神木廠歷史景觀復建,明年將與古老金絲楠木一同亮相北京慶豐公園
    大運河文化帶的明珠、通惠河畔的重要歷史景觀——神木廠將於明年正式亮相慶豐公園,一根大頭直徑2.4米的古老金絲楠木也將在此與市民見面。這是記者昨日從朝陽區政府獲悉的。「明清時代宮殿巍峨,楠木、檀木、雞翅木等建築用木數量巨大,且多來自湖廣川貴的深山密林中。」運河文化專家陳喜波介紹說,這些木材都要經由大運河北上,在通州張家灣碼頭卸貨後經陸運進城,暫存於神木廠。神木廠所存神木世所罕見。《春明夢餘錄》記載,最大的一根是金絲楠木,「圍二丈外,臥四丈餘,騎而過其下,高可隱身。」
  • 金絲楠木樹苗多少錢一株
    金絲楠木是樟科楠屬常綠喬木,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是國家級保護植物。金絲楠木泛指楠木中材質細膩,色澤淡黃,紋理美觀,隱含金絲的楠木統稱,通常是指楨楠、紫南、閩楠。按照目前很多植物學家的觀點,人工栽培楠木,小葉楨楠最易形成金絲,所以,個人觀點:種植上儘可能選擇種植小葉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