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的保健品有哪些呢?
我們對吃的追求大概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所以很容易理解「吃飽」之後對於「吃好」的追求—而這個「好」,在「好吃」之外,多的是「養生」。於是,各種說得天花亂墜的「保健品」層出不窮。自己吃,孩子吃,老人吃……吃「保健品」幾乎成了一種時尚。不少保健品來自於常規食物或者天然動植物的濃縮部分,許多人相信「濃縮就是精華」,或者認為「即使沒好處,至少沒壞處」,於是不妨「寧可信其有」。現代科學是不依靠「相信」來解決問題的。對於那些「神奇」的保健品,現代科學做了怎樣的探索,又知道了些什麼呢?在這裡,我們來簡單談談幾種常見的保健品。大豆蛋白粉蛋白質是最重要的生命物質,人體需要從外界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來維持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而大豆是一種很好的食物,所以大豆蛋白粉被鼓吹成「神奇保健品」也就很容易讓人相信了。
從蛋白質的角度來說,大豆蛋白確實是一種很好的蛋白。它的胺基酸組成與人體需求很接近,在滿足人體需求上,與雞蛋、牛奶、牛肉等食物中的蛋白質一樣很高效。而且,它不附帶脂肪和膽固醇,對於維護心血管健康比較有利,在這一點上甚至比動物蛋白質更為優越不過,它的作用在於作為正常飲食的一部分,取代其他來源的蛋白質。如果是在正常飲食之外,像吃藥那樣額外地吃一些蛋白粉,對於健康出沒有什麼意義。1999年,FDA批准大豆蛋白可以做這樣的營養標識日食用25克大豆蛋白,並配以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的食譜可以降低心臟疾病發生的險。」這是迄今為止食品監管機構對於大豆蛋白的保健作用唯一的認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研究顯示大豆蛋白對於人體健康有其他的有益影響。這些研究,也經常在推銷中被當做科學證據」其實,這些研究都還很初步,不足以形成學術界以及等部門普遍認可的結論。在美國,用那些「研究結果」來推銷產品是非法的,會受到懲處。在國外,大豆蛋白是作為一種價格低廉的健康食品而被逐漸接受的。蛋白粉是純度比較高的蛋白質,純化過程完全不能帶來什麼額外的「神奇作用」。人體並不僅僅需要蛋白質,大豆中的其他成分對於人體健康也同樣很有好處。美國心臟聯合會在2006年發表的報告中認為:由於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只含有低濃度的飽和脂肪酸,所以對於心血管以及整體健康是有純化的大豆蛋白僅僅是為了方便使用,尤其是在配方食品中更容易加工。用水衝一杯蛋白粉來喝,完全不比一杯豆漿更有營養。它的意義,只是比做一杯豆漿或者吃一碗豆腐腦更方便一些。所以,蛋白粉的消費,是花錢買方便,而不是花錢買營養。就營養而言,直接吃豆製品甚至更好一些。是否消費蛋白粉,就變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了方便,你願意多付多少錢?魚油大概是現在的食品研究中最熱門的領域之一。當我們說作為品的魚油時,其實指的是魚油中的-3多不飽和脂肪酸,或者更具體地說,是其中的BEPA和M,就實質而言,它們與豆油、花生油一樣,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但是EPA和DHA的分子結構比較特殊,它們對人體有著與普通植物油不同的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u-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進行得非常廣泛,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0D匯總的研究結果多達幾十個方面。其中,證據確鑿、被廣泛接受的是經常吃心-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脂、降低血壓、軟化血管以及減輕心臟病人各種症狀突發的風險,它也能夠提高「好膽固醇」的濃度—一不過,同時也會提高「壞膽固醇」的濃度。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實驗結果顯示6-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胎兒生長,以及幼兒視力和大腦的發育等。至於其他的「保健作用」,被認為實驗結果還不足以支持結論。總的來說,-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健康的好處是明顯的。FDA也給予了魚油GRAS的分類,即沒有安全問題。不過,如果服用量過大,也可能導致出血症狀,比如流鼻血、血尿,甚至出現血性中風因為-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保健作用」是跟劑量相關的,而大劑量又有健康風險,所以合理服用就成了一個問題。至於多大量算是「大劑量」,NH的網站以前提供了一個「每天3克魚油可能導致出血症狀」的參考標準,但是在最近的更新中把這句話刪除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總共0.3~0.5克的EPA和DHA,通常的一顆魚油大致接近這個量。魚油雖然是來自於魚這樣的「天然產物」,但是也並不能保證它一定就是安全的。比如,NIH認為魚油可能存在著重金屬等汙染,如果沒有自己醫生的建議,不推薦給小孩兒服用。雖然有研究顯示-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嬰幼兒發育,但是應該用多大的量也還是沒有明確的數據支持。目前的許多嬰兒奶粉炒作「幾倍EPA和DHA」,也是一種推銷噱頭。另外,由於它能升高「壞膽固醇」的濃度,對於「壞膽面醇」濃度高的人也就相當危險,由於可能影響血液凝固,所以對於產孕婦和將要做手術的病人,服用魚油也有著潛在的風險魚油本身只是一種漁業加工的產物,並不比魚中的魚油優越。美國心臟協會推薦吃魚來攝入6-3多不飽和脂肪酸。
那些含脂肪多的魚類,比如鯉魚、鯰魚、三文魚、金槍魚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魚油中的魚油只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方便,不需要去買魚、做魚來吃,而且很容易獲得想要的劑量:二是魚(尤其是野生的魚)容易受到汙染,而汙染物通常在魚肉中積累。國內對於魚油「保健功能」的炒作有點超過了它本來的面目,從而使得其價格不合理地高漲。服用魚油的方便和對魚汙染的擔心,是否值得付出魚油的高價?所購買的魚油,是否真的像推銷宣稱的那樣經過了汙染物的檢測?裡面是否真的含有所說含量的EPA和DHA?……這些問題不是科學所能回答的,只能取決於主管部門的監測和個人的判斷了大蒜精大蒜是人類食譜中歷史最悠久的食物之一,傳統醫學認為它對於各種各樣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現代工業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們可以把大蒜進行各種各樣的深加工,提取出「大蒜油」,分離出「大蒜精」,做成「大蒜粉」等。人們希望或者說相信這些「濃縮的精華」可以無毒無害地實現各種「保健」作用。實際上,現代科學對於大蒜以及各種大蒜成分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也進行了很多研究。到目前為止,至少有二十幾個方面的作用有實驗結果發表。這其中只有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比較好的數據支持。
不過,這些實驗持續的時間都比較短,一般只進行了幾個星期至於更長時間是否依然有效,還有待於更多的實驗去檢驗。而傳統上認為的其他作用,都沒有太像樣兒的數據支持。在一般正常的食用量下,沒有發現大蒜有明顯的副作用。但是,有一些實驗結果顯示大蒜可能有減輕血液黏稠度的作用。這對於血液過黏的人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臨產孕婦或者即將做手術的病人卻會增加止血難度,所以,NIH建議這些人群應該避免食用大蒜以及大蒜加工產品許多大蒜產品宣稱採用了「先進技術」,所以保留了「活性物質」但是,現在的科學研究根本還沒有弄清楚大蒜中對於健康有利的物質是什麼,所謂的「生物活性」也沒有明確的定義,「保留活性」也就只是一句空話。為了獲得蒜的有益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食用2~5克生蒜或者含有2~5毫克大蒜素的大蒜產品,比如0.4~1.2克的大蒜粉、2~5毫克的大蒜油、0.3~1克的大蒜提取物等。換句話說,一瓣大蒜在營養方面的價值,與其他的這些大蒜產品是一樣的。
蘆薈膠囊人類使用蘆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古埃及人把這種長在石頭縫裡的植物稱為「不朽的植物」。傳統上,它被用來通便、塗抹傷口以促進癒合、治療一些皮膚症狀。蘆薈膠囊是蘆薈葉提取物的濃縮產物,被宣傳成蘆薈精華,號稱有許多「奇效」。但是,不管是蘆薈本身還是蘆薈膠囊,都沒有被證實有什麼保健作用。有一些實驗結果顯示口服蘆薈有通便作用,外用的時候對某些皮膚病有一定療效。但是對於在什麼劑量下有效,什麼劑量下沒有副作用,則還缺乏相關的數據。FDA曾經允許蘆薈產品用做非處方通便劑出售,但是在2002年撤銷了這一批准,要求所有產品重新開發並且提供安全性數據,蘆薈其他的「保健「治療」作用,也沒有取得足夠的實驗證據。許多保健品都宣稱有這樣那樣的奇效,而許多效果縱然談不上「奇」,也確實有一些科學實驗數據的支持。但是,醫藥管理部門依然不認可它們,原因就在於:在用量小的時候副作用可以忽略「保健作用」也很微弱:如果大量服用,「保健作用」可能加強,但是毒副作用也會加強。所以,在二者都得到充分認識之前,主管部門不推薦、不批准也不認可它們的「奇效」。
人們對這些東西的追逐,除了被忽悠,更多的是出於一種「信念」,一種沒有科學支持的「信則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