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媒體山東行•深耕」一條走廊和一個樹坑的「章丘樣板」

2020-12-12 澎湃新聞

從地緣角度看,位於山東省會濟南東部區域的章丘區身處濟、淄、濱三地交界。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生產總值716.3億元,增長5%。1-10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8億元,增長5.7%。工業經濟逆勢而上、高歌猛進,1-10月份,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093億元,增長27.9%,增加值增長21%;預計完成利潤99.5億元,增長143.9%。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章丘繪就出獨具個性的經濟發展曲線。

當下,隨著中意高端前沿產業園落成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山大地緯軟體研發生產基地、泉城科技金融小鎮等大項目「疾步前行」,章丘在區域競爭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厚重的積澱。

一條走廊背後的「聚變反應」

在經濟發展中,如何找尋城市個體與區域之間共性與個性的相得益彰,一直為主政者所看重。

本報記者注意到,章丘區委書記馬保嶺曾多次前往經十路東段的齊魯科創走廊進行調研,在2020章丘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提出要以經十東路科創走廊的打造為強大引擎,以雙創基地等為平臺支撐,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工作格局。

章丘先行先試、敢闖敢幹的地域性格,為打造成產業高端、創新強勁的科創走廊奠定基礎。章丘以經十東路齊魯科創大走廊為載體,海納百川匯聚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項目資源,突出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聚力要素保障,推動「四新經濟」崛起,加速傳統產業升級。依託齊魯科創大走廊打造的泉城科技金融小鎮,總投資80億元,一期佔地300畝,打造特色古建及19棟二層單體建築,明年6月可投入運營,五年內將集聚1000家金融機構,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200億元。

章丘正在這一條「走廊」上,構建共同參與、開放合作的創新體系,創造新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優勢,演繹城市個體和區域經濟體之間融合發展的動能轉換之道。

一個樹坑背後的「贏商環境」

2019年9月,濟南楓葉雙語學校開始對外招生,但時至今日,山東國邦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崔鑫仍忘不了「一個樹坑」的故事。原來,當時在學校興建過程中,工地需要進料,需要暫時把綠化帶裡的大樹清走。項目組當天下午五點半打報告,第二天早晨園林局就移走了,綠化帶裡只剩下一個樹坑,也才有了楓葉雙語學校創歷史的建設速度。

「市場你來闖,服務我來辦」。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黃河流域6個省會城市籤約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成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章丘,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第一時間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跨省通辦」專窗,依託現有全程電子化、「一網通辦」等網上登記服務平臺,推動「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發照」。

一流的營商環境,離不開惠企利民政策的落實落地。從年初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章丘就在全市率先出臺復工復產12條、支持企業家11條、服務人才企業6項措施,組織188名服務專員,上門服務755家「四上」企業,在全市率先實現應復盡復。敏銳化危為機,壯大防疫產業,實現產值增長40%以上。嚴格落實惠企利民政策,健全完善「銀稅互動」機制,引導銀行機構創新線上金融產品,釋放政策紅利。利用大數據平臺,暢通政銀企溝通渠道,及時推送銀行信貸信息,縮短銀行貸款審批流程,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從寬從快落實援企穩崗、就業補助、創業支持政策,新增城鎮就業5600多人。出臺《關於應對疫情挑戰助力中小微共克時艱的意見》,免費為6000多戶企業發放26000餘枚印章,為企業節省資金200多萬元。對1788家企業,授信147億元,放款106億元。用好稅費減免、社保返還、房租補貼、金融支持等惠企政策,發放各類民生保障資金約1.67億元,累計減稅降費6.92億元,減免房租1000餘萬元,財政貼息補助5700餘萬元,新增市場主體1.9萬戶。堅持以培育「十百千」企業為抓手,幫助解決聖泉集團、大漢科技、科興生物等企業上市難題,為200餘家企業爭取扶持資金近3億元,實現了抓疫情和抓發展「兩手抓」「兩手硬」。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章丘加強對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宣傳、督導、落實,聚焦「依法行政與《民法典》實施」,通過開展法治政府建設沙龍活動、法律「方桌會」、法律趕大集、法治講座等形式,深入企業開展公益法律服務。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合同易發生的不可抗力、合同履行違約、風險防範等法律問題提出應對措施,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合同法律風險防範指南、勞動爭議糾紛處理規範。

一流的營商環境,正成為章丘扛起實體經濟發展大旗的強力引擎。

「五個一」的項目推進機制

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投資量大、建設周期長、服務保障需求多。以推進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高質量建設為目標,章丘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統籌調度、破解發展難題,全力推動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

章丘建立了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做到一個重大項目、一名責任領導、一個工作班子、一個牽頭部門、一張實施時間表,直到項目投產達效。他們逐個對照工程項目,把需要保障的要素資源主動分配、主動供給,解決好制約工程項目建設的問題。

區域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服務的競爭。章丘推出230項容缺辦理事項,企業開辦步入以「分鐘」計算,「六證同發、一鏈辦理」等做法被央視新聞聯播點讚。聚焦平臺建設,線下推行無差別「一窗受理」,實現200多項政務服務「一窗進、分類批、一口出」;線上依託自助叫號系統、「一窗受理」集成系統,建立從「叫號、受理、辦理、評價、監管」的「全流程、閉環式」智慧審批服務平臺。推廣電子證照,65項服務事項57類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實現同步制發、同步亮證,涉及60個場景可實現電子證照代替紙質證照。打通涉企開辦6大環節,實現企業開辦最快一小時辦結。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推進設計方案聯審、並聯審批、聯合竣工驗收,審批時限壓縮40%,實現了「籤約即設計、拿地即開工、施工即監督、建成即使用」。推進「一鏈辦理」改革、「一業一證」改革,實現企業「拿證即經營」。推出「清單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制度,推行「獨任審批師」制度和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

來源|香港商報

編輯|付姿喬

責編|鄭富強

發布濟南權威資訊

與您一起,見證濟南發展!

原標題:《「粵港澳媒體山東行•深耕」一條走廊和一個樹坑的「章丘樣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見證山東發展 感受創新活力 「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秀瑜12月7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辦、香港商報實施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主題採訪活動在濟南啟動。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襲豔春,《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以及包括深圳商報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10餘家媒體記者們參加了啟動儀式。「山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好選題。」記者獲悉,近年來,山東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找準位置、發揮優勢,在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
  • 「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走進泉城,濟南文旅集團「來濟南過...
    12月7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辦、香港商報實施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主題採訪活動在濟南啟動。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襲豔春,《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以及包括深圳商報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10餘家媒體記者們參加了啟動儀式。
  • 「相約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視頻|城市手繪地圖裡的章丘故事
    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章丘展區,一款文創產品「章丘城市手繪地圖」吸引了眾多觀展市民的注意。跟隨章丘區融媒體中心主持人顏鳳嬌,一起來看看這張「手繪地圖」上「藏」著哪些章丘故事······在手繪地圖的封面上,寫著「中國龍山泉韻章丘」八個字。
  • 城市手繪地圖裡的章丘故事
    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章丘展區,一款文創產品「章丘城市手繪地圖」吸引了眾多觀展市民的注意。這張「手繪地圖」上「藏」著哪些章丘故事?
  • 章丘開展半年重點項目(工程)觀摩評議活動
    章丘樹立「平臺」思維,整合多方資源,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此次觀摩的十幾個產業園區及科創平臺項目,就是為產業發展賦能、讓夢想插上翅膀的新引擎。  在濟東智造新城,山東能源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作為遷建轉型項目,瞄準新材料前沿領域,建設4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打造國內第一條長碳鏈尼龍生產線和全國最大的研發生產基地,成為全國行業龍頭企業。
  • 視頻|城市手繪地圖裡的章丘故事
    這張「手繪地圖」上「藏」著哪些章丘故事?在手繪地圖的封面上,寫著「中國龍山 泉韻章丘」八個字。這是在2020年5月16日,章丘區召開的全省首個城市區域品牌新聞發布會重磅推出的城市區域品牌宣傳語。除此之外還有章丘標誌性歷史文物當盧和戰車,以及朱家峪的標誌性建築。
  • 「深度揭秘」讓媒體嘆為觀止的北中國最美藝術館
    2020金地東北「草原媒體行」 圓滿落幕 題記:建築不是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時代科技能力和審美藝術的綜合反映,更映射著一座城市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對應著每一位追求理想生活者的內心夢想。——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建築藝術評論家 迪耶•薩迪奇 8月12日至14日,金地東北舉辦的瀋陽、長春兩地主流媒體草原媒體行完美落幕
  • 半年考,章丘交出新答卷
    山東工發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云計算,整合機電、工具機等傳統產業,逐步形成了穩定的工業生態鏈。「今年以來,章丘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打出組合拳,打好主動仗,點上精彩紛呈、線上融合併進、面上穩中有進,點、線、面三個維度均有豐碩成果。」章丘區委書記馬保嶺說。
  • 時代中國汕頭媒體廣州品牌行 尋跡「生活藝術家」的築城藝術
    ,包括網易房產粵東站在內的多家汕頭主流媒體前往廣州參觀時代地產中心、廣東時代美術館、時代天韻(廣州)和時代香海彼岸(南沙)等地,尋藝術而往,深鑑時代中國品牌,共賞時代中國匠心巨作。 時代中國深耕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布局五大核心都市圈,目前已進駐近20個城市,共擁有超20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為超60萬業主提供了高品質的生活居所。 當小編站在時代地產中心腳下仰望這幢建築時,仿佛看見了在這20年間,時代中國在讓更多人實現嚮往的生活的路上不斷前行的腳步。
  • 視頻|城市手繪地圖裡的章丘故事
    通過對章丘人文歷史與自然資源的描述,根據章丘城市風貌與「五脈傳承」的獨有特色,勾畫出一幅融入「吃住行遊購娛」地圖功能的優美畫卷。在這幅地圖上首先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規劃建設的「四大走廊」。也就是沿經十東路規劃布局齊魯科創大走廊。沿世紀大道規劃布局齊魯智造大走廊、沿黃河沿線規劃布局黃河生態大走廊、以章萊路為山軸、繡源河為水軸規劃布局「齊魯古道·文旅走廊」。
  • 巴黎一個地鐵站,被宜家改造成了「樣板間」
    因為,宜家把這個地方改造成了小型樣板間。▲ 圖自 Twitter 網友 @Charl1e_B高腳凳、床單、檯燈、收納箱和動物玩偶……要不是身後呼呼地列車進站,可能會讓人以為身在宜家門店之中。這一切,都是為了慶祝一家特別的宜家門店開業。
  • 章丘布局「齊魯古道·文旅走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章丘圍繞「文化章丘、文旅名城」建設,突出資源優勢,強化文化賦能,重點做好文化品牌、文化服務、文化傳承和文旅融合四篇文章,將以章萊路為山軸、繡源河為水軸規劃布局 「齊魯古道·文旅走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強齊魯科創大走廊、培育人工智慧……濟南章丘發揮科創和產業...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章丘區既有院校人才優勢,又有產業基礎,同時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和交通區位,科創優勢明顯。那麼章丘區如何發揮科創優勢和產業優勢,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在東強中抓機遇、搶先機?對此,章丘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士強在發布會上回答說,東強首先要產業強,產業強需要創新強。
  • 媒體深圳行,窺探「汕頭·潤溪府」背後的華潤力量
    12月底,e京收到邀請,將與汕頭多家媒體同行,開啟2020華潤置地汕頭潤溪府深圳媒體行·萬象體驗之旅。筆者也想藉此機會走進深圳華潤,探索潤溪府背後的華潤力量,領略華潤置地在城市綜合運營、片區開發等多維度對城市的貢獻,窺探城市地標是如何築造城市的美好生活。
  • 章丘產業發展的高光時刻照進現實
    日前,章丘赭山大街的「城市中軸線」定位,引起許多話題。而當這條章丘的「城市中軸線」遇上了濟南「城市中軸線」經十路,形成的「黃金十字路口」,更是引起社會關注。可以說,在齊魯科創大走廊的重要節點上,章丘的產業布局和發展尤為突出,更為炫目。
  • 「深度揭秘」讓媒體嘆為觀止的北中國最美藝術館!
    題記:建築不是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時代科技能力和審美藝術的綜合反映,更映射著一座城市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對應著每一位追求理想生活者的內心夢想。——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建築藝術評論家 迪耶•薩迪奇8月12日至14日,金地東北舉辦的瀋陽、長春兩地主流媒體草原媒體行完美落幕。
  • 「2020山東大學校友泉城行」活動走進濟南市章丘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4日訊10月23日下午,「2020山東大學校友泉城行」活動代表一行在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的帶領下來濟南市章丘區參觀考察,並參加濟南市章丘區「雙招雙引」推介會。山東大學校友代表實地參觀了中白新材料產業園、藍海領航大數據產業園、濟南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對章丘近年來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在隨後召開的「雙招雙引」推介會上,濟南市章丘區委書記馬保嶺致辭。
  • 從闖關東到闖天下 山東章丘闖出一片新天地
    山東章鼓總經理劉士華說:「有核心技術和專業人才,才能生產出好產品;有了好產品,才能有好市場。」為闖入國際市場,從美國引進高速風機技術,在海外成立分公司,同類產品佔據美國市場40%的份額,在俄羅斯、土耳其、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具有穩定的市場,章鼓走向世界。  核心技術是製造業企業的生命線。山東章鼓平均每年新增發明專利10多項,使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30多項。
  • 讓「綠色」永駐章丘
    中國山東網4月15日訊 (通訊員 孟凡庚 唐潔) 最是一年春好處,萬紫千紅總是春。進入四月,漫步章丘城區,百花競放、奼紫嫣紅;走進鎮街鄉村,山花爛漫、層巒疊翠,一幅花樣園林、生態章丘的美景已然呈現在人們面前。
  • 「民宿頭條」:從自媒體起步,要做民宿產業鏈的社交和服務平臺
    「民宿頭條」成立於2016年8月,是一家民宿自媒體平臺。創始人兼CEO譚中意認為,民宿作為人居空間的延伸,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中產階級人群所嚮往的「詩和遠方」,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想得而不可得的狀態。因此,「民宿頭條」把內容呈現形式定為「民宿主人的故事」,用情感來引發用戶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