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5日訊 8月25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的第五場發布會。據悉,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東拓」要實現「東強」。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章丘區既有院校人才優勢,又有產業基礎,同時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和交通區位,科創優勢明顯。那麼章丘區如何發揮科創優勢和產業優勢,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在東強中抓機遇、搶先機?
對此,章丘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士強在發布會上回答說,東強首先要產業強,產業強需要創新強。章丘區將搶抓機遇,聚力實施四大舉措,凝聚發展動能,快速強勢崛起:
一是聚焦科研做強齊魯科創大走廊。這是省市科創資源的富集區,章丘區充分利用這個平臺,新引進高端人才團隊10個,新增院士工作站、省級研發中心(實驗室)5家,全區擁有國家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孵化器等15家,產業創新平臺更加豐富,科技驅動能力進一步提升。聚焦大走廊產業生態布局,區域內以龍山智能谷、中意高端前沿產業園、中白新材料產業園、藍海領航等特色專業園區為創新載體,集聚了復旦大學聯創中心、哈工大機器人、北京機電研究所等一批研發機構,逐步成為全省科創產業的重要集聚區。特別是目前,章丘區正在重點緊抓山東大學龍山校區(創新港)建設機遇,主動融入「山大系」,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小鎮,加速山大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培育山大系新型研發機構及產業集群。同時,藉助現有13所高校資源,推動校類科研院所集聚,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聚力打造企業轉型新引擎、創新發展策源地和成果轉化示範區。
二是培育人工智慧助力產業提升。以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著力打造龍山人工智慧谷,引進了中材晶體研究院、漢諾瓦技術研究院等44個優質項目,組織赴義大利、西班牙、白俄羅斯等國家招才引智專班5批次,與20餘家海外高科技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達成意向協議。下步將整合國際國內資源,做好人工智慧+的文章,協同利用北京機電研究所、山東大學南洋理工人工智慧研究院等機構,大力推進產業數位化、成果項目化,擴大數位化應用,建成安莉芳智慧倉儲、大漢綠色科技、薩博特種車等一批智能化車間,年內再創建「網際網路+工業」示範企業10家,「瞪羚企業」「專精特尖」「隱形冠軍」企業將突破110家,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增長8%。
三是壯大經開區釋放發展活力。以明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戰場,依託重汽配套產業園、濟東智造新城、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專業化功能板塊,以4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為支撐,落實「十百千」億級的梯次培育計劃,做強做大先進位造業「1+3」集群。今年上半年,開發區工業產值實現增長13.2%,非常不容易,也為下步發展積累了基礎。章丘區將加快開發區改革步伐,釋放改革活力,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藉助自貿區的溢出效應,創新招引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化大招商,實現外資利用新突破。挖掘聖泉集團、伊萊特重工、華民鋼球、永信非織造、博科生物等出口主力企業的潛力,搭建高水平外貿平臺,擴大國際合作,保持外貿高速增長勢頭。
四是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快速崛起。今年以來,章丘區以改革、創新為主線,把打造動心、舒心、放心、安心「四心」環境作為服務企業、推動發展的「先手棋」。圍繞企業的「急、需、盼」,嚴格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建立幫扶團隊、區領導包掛重點企業,定期走進企業送政策、幫助企業用政策,解決大量企業的資金、用工、流通等現實問題,助力企業發展壯大。著力提高審批效率,持續再造流程,推出205項容缺事項,創新獨立審批師、證照聯辦、「一業一證」等舉措,開創全省首個新型產業發展用地(M0)項目---中白新材料產業園,創造了一天內「四證齊發」的審批新速度,被《人民日報》點讚宣傳。同時,圍繞企業開辦,推行全程電子化和「一鏈辦理」機制。5月22日,山東碩信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在區政務大廳完成營業執照、公章刻印、社保開戶、醫保開戶、稅務登記、銀行開戶6環節一站辦理,用時不到60分鐘,全部是「零費用」。章丘區的審批服務正在向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向快步邁進,讓廣大投資者感受章丘溫度,體驗章丘速度,全力打造全市創新、創業、創富新高地。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