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練江水清岸綠。 王堅 攝
中新網汕頭6月22日電 題:潮汕「母親河」廣東練江汙染防治初見成效
作者 王堅
韓江、榕江和練江,是廣東潮汕人民的「母親河」。練江是粵東潮汕地區的三大河流之一,發源於廣東省普寧市,由汕頭市潮陽區入海,幹流全長71公裡,流域面積1346.6平方公裡,因河道彎曲、婉蜒如練而得名。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普寧、潮陽逐步成為中國紡織產業基地,排入練江的汙染物不斷增加,練江開始變得黑臭無比,曾被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定為「全省汙染最嚴重的河流」。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一系列的綜合治理,今日的練江已變得水清岸綠,曾經又黑又臭的江水早就不見蹤影,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現在的練江水清岸綠。 王堅 攝
記者20日來到有「中國針織內衣名鎮」之稱的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該鎮轄內針織印染企業眾多,大量的生產汙水曾經被直接排入谷饒溪,導致該溪一度是汙染最嚴重的練江支流之一。
現如今,谷饒鎮44家印染企業已遷至印染園區,原來林立的工廠煙囪已無影蹤,谷饒溪沿岸的河道違建物也已拆除,只見河道中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全無異味。
「之前這條河又髒又臭,周圍工廠的生產汙水和大家的生活廢水都直接往河裡排,河裡全是垃圾、糞汙和死魚。」谷饒鎮村民陳梓峰告訴記者,自從開展治汙工作後,明顯看到谷饒溪變清澈了,臭味也不見了。
「谷饒溪是潮陽推動練江整治的第一戰,我們通過通過拆除岸邊違建、河道清淤、建設截汙幹管等多項工作,終於啃下這塊硬骨頭,還給谷饒鎮一條乾淨的母親河。」汕頭市市長鄭劍戈表示,已投入約4億元(人民幣,下同)展開對官田坑、鯉魚陂等中小河流治理,重點開展清淤疏浚、河道堤岸整治等工作,持續實施河流漂浮物、水浮蓮打撈保潔等措施,從支流上取得治汙勝利。
「練江整治是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我們不僅要清淤和修復,還要控源和截汙,投入大量資金修建了垃圾焚燒廠、印染園區、汙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鄭劍戈介紹,截至5月25日,練江綜合整治累計完成投資276.59億元,其中新建13座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總投資127億元,2個印染園區總投資72億元,2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總投資27.3億元。
目前,汕頭市練江流域13個汙水處理廠全部投產,日處理能力達74萬噸;潮南紡織印染中心2019年底建成投運,75家企業全部入駐通用廠房,自建廠房的52家企業全部入園建設;同時,該市垃圾焚燒發電廠每日可處理生活垃圾3250噸,潮陽區和潮南區已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汙泥在本區無害化處理。
「2020年1月至5月,練江海門灣橋閘國考斷面均達到地表水環境V類標準。」鄭劍戈表示,經過兩年的治理,曾經的「黑臭」練江已換新顏,現在岸綠水清無異味,所以他有信心確保海門灣橋閘斷面水質2020年濃度均值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Ⅴ類標準,打贏練江整治攻堅戰,把汙染典型轉變為治汙典範。
多位汕頭市民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對參與對練江汙染整治熱情高漲,相信練江未來的環境會變得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