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與漁業》探訪粵東蠔村—廣東汕尾市城區晨洲村

2020-12-14 水產養殖網

《海洋與漁業》探訪粵東蠔村—廣東汕尾市城區晨洲村

2014-02-17 15: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社        瀏覽量: 20384 次 我要評論
  ■&nbsp《海洋與漁業》記者&nbsp劉怡/文圖

  晨洲村位於南海長沙灣南畔,廣東汕尾市城區紅草鎮西北部。汕尾市海豐的黃江、龍津河、大液河這三條河流都是從長沙灣這裡相匯入海。淡水入海的河口非常適合近江牡蠣的繁育和生長,豐沛的三江之水帶來了豐富的浮遊生物。在廣東,能生長出15釐米大蠔的地方已經難覓蹤影,而大自然對晨洲村有著特殊的偏愛,得益於優良的自然環境和充足的天然餌料,在此生長的蠔個個都肥碩壯大。

  據悉,正宗的晨洲蠔肚子白,耳朵黑而厚且有六片,吃起來沒有一點的腥澀味,用其方言形容就是「酥甜無粕晨洲蠔」。晨洲蠔因其肥嫩鮮美而受到眾多食客的讚譽,許多食客慕名而來,因此晨洲蠔的價格也自然水漲船高。今年這一造不帶殼的晨洲鮮蠔的價格普遍維持在50元/斤左右,重量在&nbsp55克以上的晨洲生蠔15~16元/只。
  
  明蠔(蠔脯)的曬制一直是晨洲的傳統營生方式,蠔脯分為生曬和熟曬。生蠔用海水洗過,上竹籤放在曬蠔篩上,太陽晴朗的天氣只需三四天便可將蠔曬乾,吸足了陽光的蠔明麗如琥珀。熟曬一般在農曆新年之後,此時的蠔大多長膏了蠔肉變得粗糙,因此用開水煮過再曬口感更好。煮過的蠔置於陽光之下,大約一日便可曬成。煮過蠔的水,加鹽煮沸蒸發,顏色漸濃最後便熬成了地道的蠔油。

  為使「晨洲蠔」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推廣,晨洲村多名養殖戶牽頭成立了「汕尾市城區晨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據合作社社長黃智轉介紹,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有以養殖基地入股的也有以資金入股的。「如今合作社有三十多名社員,歸屬合作社所有的蠔養殖基地兩千多畝。社員加入合作社之後就不用擔心蠔的銷路了,養的蠔都賣給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統一銷售。這樣也能增加大家的養殖信心。」略顯疲倦的黃智轉告訴記者,他是剛剛送半成品蠔去深圳才回到晨洲村。合作社與深圳的廠家保持著長期良好的供銷關係,合作社的蠔大部分都是銷往深圳。合作社早上把蠔收回來之後馬上便進行初加工,當天晚上就把半成品蠔送往深圳,周而復始。

  問起加入合作社後蠔民的收入如何,黃智轉跟記者開玩笑道:「收入真的很不錯,你們要加入我們合作社也無任歡迎。」合作社的社員黃信開向記者透露,合作社每股一年能分紅十幾萬元。據了解,合作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收益,與重視培訓推廣生產技術密切相關。合作社不久前才邀請了南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過來給社員講課。&nbsp

  行走在晨洲村內,能不時聞到空氣瀰漫著蠔的香氣,相隔不遠就可以看到一家院落式的蠔加工廠。院落內整齊地擺放了一排排的曬蠔篩,一隻只晨洲蠔吸收了陽光的精華後金黃飽滿。正是這一隻只的金黃飽滿的「晨洲蠔」的向外輸出為晨洲村民帶來了桶桶黃金。現在的晨洲村大約有十多家明蠔加工廠,加工廠一般都有自家的養殖場,除了加工自家養殖的蠔和收購當地村民的蠔外,還會到汕頭等地收購生蠔回來加工。

  儘管靠養蠔富裕起來的晨洲村蠔民已建起了許許多多的小洋房,但鄉間依然還散落著百年的蠔殼厝。尺把長的蠔殼頭尾相抵重疊而上,成了豪門大宅或是祠堂富貴氣派的象徵,散發著海洋的氣息,訴說著蠔的歷史,記載著數百年來晨洲村的蠔民謙恭討海的生活。



  本文由《海洋與漁業》雜誌社授權中國水產養殖網轉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授權,擅自轉載此文引起的法律糾紛,責任自負。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汕尾市城區舉辦首屆晨洲蠔美食文化節
    1月19日,汕尾市城區首屆晨洲蠔美食文化節在城區紅草鎮晨洲村舉辦,近萬名市民在晨洲村參觀晨洲美麗鄉村建設、品嘗晨洲蠔特色美食、觀賞開蠔過程和參觀萬畝蠔町生產基地。出席本次活動啟動儀式的領導有:汕尾市人大副主任李漢流、汕尾市政府副市長林軍、汕尾市政協副主席李賢謀以及市有關部門負責人,汕尾市城區區長羅光釗、區政協主席黃義丞以及該區四套班子領導成員等。   在開幕式上,羅光釗表示,晨洲村自然風光秀麗、海產資源豐富,是人們休閒娛樂、尋徑探幽的好去處,是城區「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起點。
  • 「小康·攝影」汕尾市城區紅草鎮晨洲村的壁畫
    汕尾市城區紅草鎮晨洲村的晨洲蠔十分有名,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前來品嘗。但他們吸引遊客的還有另一項「法寶「,就是走在村內的鄉間小路時,隨處可見的村民家牆壁上的壁畫。壁畫中展現了村民們養蠔、捕蠔的場景。壁畫中展現了村民們開蠔的場景。壁畫中展現了村民們曬蠔,進行蠔加工的場景。壁畫中展現了晨洲蠔的食用方式之一——「冰鎮生蠔」。壁畫除了展示晨洲蠔,還展示了許多汕尾市城區當地的民俗特色和自然風景。圖為汕尾特有的獨角麒麟表揚。
  • 汕尾市城區舉辦第二屆「晨洲蠔」文化節
    2019年12月31日,汕尾市城區在紅草鎮晨洲村舉辦為期二天主題為「蠔情奮發 美麗晨洲」的第二屆「晨洲蠔」文化節,展示城區鄉村特色品牌及推動產業興村戰略成果。市領導李慶新、葉健德、林軍、吳友深、程書航,區領導林鋼捷、羅光釗、張淑娟、黃義丞、鄭良斌等以及城區黨員幹部、全省各地蠔企業代表,觀光遊客近1000人參加。
  • 首屆晨洲蠔美食文化節揭幕 打造鄉村產業特色品牌
    1月19日,汕尾市城區首屆晨洲蠔美食文化節在紅草鎮晨洲村舉辦,近萬名市民在此感受晨洲美麗鄉村建設、品嘗晨洲蠔特色美食、觀賞開蠔過程及參觀萬畝蠔町生產基地。這是一場以「蠔情奮發,美麗晨洲」為主題,將鄉風文明與飲食文明相結合開啟的饕餮盛宴,讓在場嘉賓走近晨洲悠久歷史,領略厚重蠔文化的魅力,感受不一樣的晨洲。在開幕式上,汕尾市城區區長羅光釗指出,晨洲村自然風光秀麗、海產資源豐富,是人們休閒娛樂、尋徑探幽的好去處,是城區「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起點。
  • 第二屆「晨洲蠔」文化節開幕
    2019年12月31日,汕尾市城區在紅草鎮晨洲村舉辦為期二天主題為「蠔情奮發 美麗晨洲」的第二屆「晨洲蠔」文化節,展示城區鄉村特色品牌及推動產業興村戰略成果。羅光釗指出,去年以來,城區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呈獻上「肥碩珠圓,肚白耳黑,酥甜無粕」的「晨洲蠔」特色產品,展現了「風光秀麗、海產豐富、休閒舒心」的晨洲村,彰顯出「勤勞勇敢、樸實善良、誠實守信」的晨洲「蠔民」風採。「晨洲蠔」文化節已然成為城區的一張特色名片,是宣傳推介、展示形象的盛會,是弘揚文化、繁榮藝術的盛會,是團結奮進、凝聚人心的盛會。
  • 好山好水「蠔」風光——晨洲村走出生態綠色發展之路
    ,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走出了一條蠔鄉美麗、蠔水清淨、蠔業增效、蠔民富裕的生態立村之路,奏響了生態環保與鄉村振興的和弦強音。近年來,晨洲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村」「產業興村」,實現了從「髒亂差」到「綠美富」的華麗轉身。黃女士是一名資深的「蠔」客,每當有外地親戚朋友來訪時,都會帶她們到晨洲品嘗晨洲蠔,觀白鷺齊飛的景致,大飽口福、眼福。「晨洲這些年的變化離不開環境的保護,這裡山美、水綠、天藍,很多朋友來過後都讚不絕口。」黃女士笑著說。
  • 黃信開:年產晨洲蠔50萬斤 外購蠔苗育肥利潤高達一半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社        瀏覽量: 13587 次 我要評論 &nbsp黃信開在晨洲村土生土長,離開學校後便延續了世代流傳的營生方式。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黃信開成立了晨洲村內唯一一家以蠔為主業的水產養殖公司——汕尾開源水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源水產)。  據悉,晨洲村大約有兩千多村民從事與蠔相關的工作,全村養蠔面積大概3萬多畝,村民主要採用基圍養蠔和海裡浮排串養蠔這兩種方式養蠔。
  • 廣東汕尾市簡介,學習一下!
    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美、紅草、馬宮、東湧、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置陸河縣。汕尾市管轄城區、海豐縣、陸豐縣、陸河縣。
  • 汕尾市城區旅遊發展淺析
    汕尾市位於廣東東南部,地處蓮花山南麓,西與惠州市接壤,東與揭陽市相連,是珠三角通往粵東的橋頭堡、深港向東拓展的重要支點;與香港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擁有豐富的天然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風採,素有「粵東黃金海岸」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美稱。近年來,汕尾城區旅遊業發展迅速。
  • 汕尾人「蠔爺」陳漢宗將亮相央視展示晨洲蠔的「蠔門九式」
    在民間享有「蠔爺」稱號的汕尾人陳漢宗將與來自美國的羅朗、日本的陳建太郎、中國臺灣的劉禾森三位美食家共同分享對於美食的哲學思考。陳漢宗在蠔田下蠔。「蠔爺」陳漢宗十數年如一日致力於將汕尾美食規範化、品質化、精細化。而陳漢宗最為鍾情,也是最擅長的食材,就是來自汕尾的「晨洲蠔」。多年來,陳漢宗投身於蠔養殖、加工事業,開發出上百種蠔的吃法,獨創的「蠔門九式」享譽美食界。
  • 黃信帆:依託蠔資源,過上「蠔」生活
    市城區紅草鎮晨洲村素有「養蠔之鄉」的美稱。近年來,借著「鄉村振興」這股東風,在政府的引導下,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做大做強生蠔產業,提高經濟收入,打造宜居宜遊的美麗蠔鄉,譜寫了一幅奔康致富的美麗畫卷。在晨洲村村前廣場上,一曲「美麗蠔鄉我愛你」正在播放,幾位村民坐在該村新建的「蠔」文化長廊的石凳上,一邊聆聽美妙的旋律,一邊欣賞美景,顯得輕鬆愜意。「美麗蠔鄉我愛你」原創歌曲的填詞人黃韋瑜也在其中,聽到興起時,他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
  • 2021年廣東汕尾市旅遊景點推薦:海陸豐遊玩好去處!
    主峰海拔1337.3米,冠名為「粵東第一峰」。文人騷客曾賦詩「十裡山環休,雲間露一峰」詠贊之,自古以來就為廣東省旅遊勝之一,還有著「世外桃源」的美稱呢。,村裡常住人口只有48戶,但在節假日尖峰時段,來這裡的遊客每天超過2萬人,憑藉旅遊和茶葉,這個小村莊成為了「網紅村」,也轉身一變,成為富裕村。
  • 廣東汕尾市簡介,學習一下!
    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美、紅草、馬宮、東湧、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置陸河縣。汕尾市管轄城區、海豐縣、陸豐縣、陸河縣。
  • 廣東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山海湖城,深藏著低調而驚豔的美
    接下來的兩天裡,走吧網旅行達人和百家旅行社開始了馬不停蹄的踩線採風活動,絕佳的天氣,將汕尾市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了大家。第一天第一站便來到位於中國大陸最大潟湖——品清湖畔的鳳山祖廟,這裡是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主要景點,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
  • 「數」說農業⑫|數字陽西:200多年養殖歷史 數據監管養蠔 程村蠔...
    陽江市陽西縣程村鎮被譽為「中國蠔鄉」。歷經40餘年發展歷程的程村蠔,從傳統納苗養殖模式到吊樁養殖模式歷經5個歷史發展階段。如今圍繞廣東數字農業發展規劃裡「三個創建、八個培育」的建設要求,陽西縣政府著手構建陽西數字農業示範縣,並打造程村蠔數字農業產業園,將生蠔產業與數位化智能技術相嵌融合,推動程村蠔往更高級形態的數字漁業進化。
  • 廣東公布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將打造7大優勢產區
    其中,2018、2019年扶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珠三角地區19個自籌資金建設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農業縣全覆蓋。總體來看,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通過補齊加工、流通短板,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每個產業園均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 汕尾市城區東湧鎮人民政府汕尾市城區東湧鎮大園村村道及周邊硬底...
    汕尾採陽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汕尾市城區東湧鎮人民政府的委託,於2018 年04月24 日就汕尾市城區東湧鎮大園村村道及周邊硬底化建設項目工程(441502-201804-525001-0001)採用競爭性談判進行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