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履職建言,助力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發展 「明星村」背後的人大...

2020-12-11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共和鎮人大代表,來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鍾瑞行(右二)等接訪群眾。


在鶴山市共和鎮,「千年鍾氏村」來蘇村如今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是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前來考察、參觀、學習、交流的團體絡繹不絕。

近年來,作為江門市和鶴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來蘇村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中持續發力。「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綠化鄉村」「廣東省文明村」「廣東省名村」「江門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一系列榮譽落在了來蘇村,成為該村不斷前行的動力。

談起來蘇村的成績,離不開其背後的人大代表力量。共和鎮人大主席梁立光說:「來蘇村各項工作得以推進,離不開各級人大的關心支持和推動,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來蘇村發展變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了解,來蘇村共有3位共和鎮人大代表,來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鍾瑞行是其中之一。「人大代表履職建言,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而人大代表建議的高效辦理落實,更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對人大代表建議的重視。」鍾瑞行說。

文/圖 諶磊 範昌偉

走近群眾聯繫群眾

當好「知心人」

近年來,來蘇村的發展得到各級黨委、政府以及人大代表的高度關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法治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文旅產業發展……每一項工作的成效,匯聚成來蘇村成為「明星村」的基石。

「有什麼想法、建議,我們都對人大代表說,他們是我們的『知心人』。」來蘇村村民鍾倫勝說。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鍾瑞行作為來蘇村的「領頭羊」,是村民們共同選出的人大代表。「大家信任我,選我當人大代表,我為村民發聲、解決難題理所應當。」鍾瑞行說,人大代表工作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得以順利開展,人大代表許多工作必須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來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讓來蘇村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

如何為村民發聲?鍾瑞行表示,來蘇村建立了人大代表聯絡站,這成為人大代表履職、聯繫群眾的新陣地,也成為黨委政府、人大代表與群眾溝通的橋梁。「我們嚴格按照人大工作相關部署要求,主動作為,堅持高標準把來蘇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好,把聯絡站建設作為建立人大代表聯繫群眾制度的重要抓手。」鍾瑞行說。

據了解,來蘇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設在來蘇村黨群服務中心,聯絡站從建設的位置、面積、辦公設施,以及制度上牆、組織機構、人大代表履職檔案資料等各方面,均加強了規範,並制定了《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流程》《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人員職責》《駐站代表工作職責》《人大代表聯絡站年度活動安排表》《聯絡站人大代表一覽圖》等規範工作程序,定期接訪群眾,進一步完善了聯絡站的運作規程,逐步推進人大代表駐聯絡站履職常態化和規範化。

鍾瑞行不僅是人大代表,還是來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與村民朝夕相處,對村裡的情況再熟悉不過了。在鍾瑞行看來,在聯絡站接訪群眾是基礎工作,不僅要求人大代表更廣泛地了解群眾的訴求,更要求人大代表主動走出去聯繫群眾。

「走家串戶、聊天談心是工作常態,這就是我的工作。平時,村民們在討論什麼話題,關心哪些村務,有什麼好的想法、意見,我作為人大代表都會及時掌握,只有跟村民們打成一片,成為村民們的『知心人』,才能贏得村民們的信賴。」鍾瑞行說。

積極發聲謀實事

為發展添動力

「人大代表為村民發聲謀實事,帶領我們建設自己的家園。現在,來蘇村的整體環境面貌、文明風氣、產業發展都得到提升,這對我們村民來說是最大的福利。」來蘇村村民鍾月女說。

近年來,鍾瑞行等人大代表為來蘇村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為當地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018年,鍾瑞行針對來蘇村舊小學閒置多時,提出進行改造以作他用的建議。「這裡地理位置較好,不能白白浪費佔地面積。為了更便民利民,我提出建議,利用該校址建立來蘇村黨群服務中心,為黨員群眾提供綜合服務。」鍾瑞行說。

收到這一建議後,共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到現場察看,並結合興建來蘇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重新規劃調整。如今,來蘇村舊小學校址成了集駐村義工服務、農家書屋、居家養老、村民辦事大廳以及共和鎮委黨校來蘇分教點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為群眾建立了一個便民利民的平臺。

將來蘇村擁有的水庫、茶場等優質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產業,這是鍾瑞行提出的另一建議。為此,共和鎮將來蘇茶場、水庫作為東部生態休閒中心建設的一部分,重點打造成為鄉村生態旅遊點。

來蘇村發展起來,村民是直接受益人。為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來蘇村正依託來蘇茶場建設,探索來蘇特色的產業振興之路。鍾瑞行說:「我們利用來蘇蘭石水庫和來蘇村山地多的優勢,規劃了一個佔地面積2000多畝的茶文化休閒基地,最終目的是促進鄉村旅遊,增加村民收入。」

此外,2016年,鍾瑞行向共和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提交了3條建議。其中,針對來蘇工業區道路未安裝路燈,周邊村民出行不便、不安全的問題,他提出《建議將南來路段路燈覆蓋來蘇工業區道路》。收到這一建議後,共和鎮人大主席團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通過鎮人大辦將建議向共和鎮黨委進行反饋。共和鎮黨委對此高度重視,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具體工作措施。隨後,共和鎮政府積極落實該項建議,對南來路及大聖線(民族至新連)規劃安裝了路燈。

2017年颱風「天鴿」過境,來蘇村的來蘇河漲水,周邊村民遭受財產損失。「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我作為人大代表,提出了對來蘇河的河道進行整治加固的建議。」鍾瑞行說。

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推進鄉村治理

近年來,鶴山市大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2019年,該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鄉村治理的關鍵是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村民們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我們作為人大代表,有責任有義務為村民們做好解釋、宣傳工作。」鍾瑞行說。

來蘇村有「千年鍾氏村」之稱。「我們將鍾氏十二條祖訓進行宣傳,讓村民牢記於心,同時,利用傳統文化教育年輕人,讓大家養成良好的文明風尚,增進鄰裡和睦。」鍾瑞行說。

2018年6月,來蘇村作為江門市和鶴山市啟動「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先行村,開啟了轟轟烈烈的「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是我們的中心工作,是建設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在工作中,我們3位人大代表帶頭宣傳政策,爭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工作快速推進。」鍾瑞行說。

來蘇村婦女主任鍾雪勤也是共和鎮人大代表,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她帶頭拆除了自家的危房,並積極向村民們解釋、宣傳政策。「作為人大代表,想要讓村民們信賴你,自己首先就要帶頭做起。如果自己都不願意做,怎麼能要求村民們做呢?」鍾雪勤說。

截至目前,來蘇村開展清理整治526宗,清理雜草雜物和積存垃圾4500多噸,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320立方米;拆除危房120多間,騰出空間6800多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36宗;「三線」整治已完成整治長度2500多米。

來蘇村從打造「三清三拆三整治」示範村著手,以點帶面推進特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並大力發展茶產業,實現新老產業齊頭並進,譜寫富民興村新篇章,有效推進了鄉村治理,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如今,來蘇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道路寬敞整潔、村居處處見綠、水清岸美,村民生活在這裡心情舒暢。

相關焦點

  • 小康裡的鄉村文化生活丨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讓美麗鄉村留住「詩與...
    小康裡的鄉村文化生活丨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讓美麗鄉村留住「詩與遠方」 2020-09-14 1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和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全覆蓋,更好發揮「連心橋」作用 民有所呼 我...
    近年來,鶴山市共和鎮人大以民為本,依託代表聯絡站全覆蓋,充分發揮「連心橋」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自2018年以來,共和鎮人大緊緊圍繞細化量化目標,聚焦代表聯絡站建設、推動重大事項決定、代表履職等中心工作,依法履職、探索創新,為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 2019年廣東省森林小鎮名單公布,鶴山市共和鎮、古勞鎮入選
    近日,省林業廳公布了我省新認定的2019年森林小鎮名單,鶴山市共和鎮、
  • 積極建言資政 集美區政協助力最美新市區建設
    積極建言資政 助力最美新市區建設2020年集美區政協積極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推動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改善會議期間,政協委員們齊聚一堂,就集美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民生福祉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共謀全區發展大計。會上,集美區政協交出一份年度履職「答卷」——2020年,集美區政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飽滿的熱情和強烈的使命感參政議政、為民履職,為集美區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建良言、出實招,助力建設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
  • 廣東江門鶴山市共和鎮打造江門近郊生態休閒旅遊體驗中心
    近日,記者從江門鶴山市1212了解到,共和鎮秉持「規劃先行,統籌發展」的方針,利用「三瓜兩豆一葛」、來蘇茶場、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大凹關帝廟等農業生態和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優勢著力打造以生態農業、休閒觀光、無公害蔬菜基地為依託的江門近郊生態休閒旅遊體驗中心。
  • 南方觀察|江門「明星村」的股份制改革試驗
    明星村的光環來蘇村的一天從何時開始,很難給出確切回答。早上6時,當鳥叫聲打破村裡的安靜時,早起的老人已陸續推開家門,走出小巷。村口的小食店也迎來第一波客人,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或一碟滑嫩的腸粉,是許多村民心儀的早餐。茶足飯飽,年輕人行色匆匆,開始一天的活計。五六十歲的老人,騎上電瓶車或老式自行車,趕往自家地裡,打理幾畦瓜菜。
  • 代表委員積極發聲 ​情系鶴山深思考 建言獻策促發展
    聚焦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實事……代表委員積極發聲情系鶴山深思考 建言獻策促發展會議期間,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暢談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後的感受,大家普遍感受到鶴山市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廣闊前景。代表、委員們還圍繞鶴山中心工作,就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實事等多個方面的熱點話題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好點子好辦法。
  • 鶴山共和來蘇村:一條「明星村」的股份制改革試驗
    8月10日的江門鶴山市來蘇村,天氣悶熱。來蘇文化廣場邊聚集了不少人,多半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坐在石凳上乘涼。這裡是來蘇村最熱鬧、消息最靈通的地方。三三兩兩的人聚在一起,聊些家長裡短,彼此分享村裡的新聞趣事。
  • 鶴山市共和鎮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有序進行
    連日來,廣東省江門鶴山市共和鎮鶴山工業城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企業上報非重點疫區可返程人員名單至共和鎮經促局,由鎮報鶴山市防疫指揮部批准後錄入筆記本電腦,交由高速路口值班人員進行返程人員信息比對,實現快速核實、快速放行。放行後移交企業組跟進,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增加容納能力,加快員工回流速度。
  • 共和鎮發力融入都市核心區
    共和鎮努力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發展機遇,拓寬發展思路,聚焦把鶴山工業城(共和鎮)打造成廣深港產業溢出首選地,聚焦建設產城融合示範園區,聚焦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聚焦建設黨建引領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助力鶴山市建設有溫度有速度有熱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灣區現代化創業之城。
  • 【兩會表情包】蕪湖代表團:各抒己見 積極建言
    審議中,省人大代表們積極建言獻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13日上午,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蕪湖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高等教育、醫療、社會經濟發展……代表們在會議現場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冬日的天氣寒冷,會場的氣氛火熱。  省人大代表們認真履職、踴躍建言,為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貢獻力量。(記者 劉玉才 徐慧冬)
  • 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15個鎮街人大工作和建設示範點通報表揚
    在恩平市良西鎮,鎮人大根據「旅遊溫泉休閒小鎮」的發展定位,在福坪幸福驛站著力打造集四種功能(代表的「加油站」、群眾的「服務站」、政策的「宣講站」、農產品的「銷售站」)於一體的特色聯絡站。在臺山市三合鎮,創新成立了全省首個人大代表遊客聯絡站,「零距離」聽取遊客和周邊商鋪經營者的建議意見,把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延伸到旅遊業發展一線,接地氣聽取群眾的心聲。
  • 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交出亮眼履職成績單
    &nbsp&nbsp&nbsp&nbsp5月20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部分在粵全國人大代表抵京。在代表們的行囊中,裝載著凝聚過去一年履職實踐的所見所思所想。
  • 來一場嚮往的生活,約嗎?
    布丁播報共和鎮來蘇村泊瑞·和安裡民宿作為鶴山市首個拿到民宿登記證的項目,自11月8日正式對外營業以來備受關注。在來蘇村,一處保留了青磚牆、閣樓等特色元素的建築格外顯眼。建築外大紅燈籠高掛、盆景造型獨特;建築內古色古香、清幽寧靜,這就是泊瑞·和安裡民宿。民宿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對外營業以來,民宿已接待了許多來自北上廣深以及周邊等地的遊客。
  • 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人大:「三個二」助力打好兩場戰役
    為統籌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松桃苗族自治縣、鄉兩級人大幹部和各級人大代表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積極履職、做好表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戰役。
  • 松桃人大:「三個二」助力打好兩場戰役
    為統籌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松桃縣鄉兩級人大幹部、各級人大代表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積極履職、做好表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戰役。
  • 積極履職,主動作為!他們為新會的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江門市新會區各鎮街人大及人大代表,積極履職,主動作為,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展現了基層人大堅實力量和強大作用。江門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睦洲鎮南安村支部書記梁瑞文以強烈責任擔當,帶領村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一條「難安村」蛻變為「示範村」。首先,強化優勢產業,助力鄉村經濟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