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普通家庭裡,如果有一個喜歡穿女裝的男孩,這不僅會阻礙他正常社交活動,還會使他抵抗自己的原始性別,導致自卑感,缺乏自信,家庭也會招來社會的非議。但是,對於有「背景」男孩來說,情況並非如此。
我們作為父母,必須正確培養孩子的三觀及性別意識,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還可以減少傷害的風險……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顯示,一歲左右的孩子對性別的意識非常的模糊,而當寶寶3到5歲時,孩子的性別意識就變得非常敏感。因此,對於孩子來說,儘早啟蒙與其認知認識水平相對應的性別意識更為有益。
一、性別意識是指什麼?
性別意識是指一個人認知自己或他人所屬的性別差異,能夠準確辨別和區分是男是女。性別意識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認知,也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要素。
二,對於缺乏性別意識的孩子的會怎樣表現?
1,對身體感到好奇
2,隨意暴露身體
3,性別顛倒行為
三,父母應怎樣教導孩子對性別的認知?
1,樹立正確性別觀,
在我們傳統性別觀點始終認為,女性應該軟弱,是弱勢方,男性應該堅強,是強勢方。這種性別觀點還是比較狹隘的。現如今的性別觀念中,除了區分性別之外,還要啟蒙孩子把自己的性格、自信、勇敢體現的有價值。
2,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樣
當孩子與同性別的父母認同時,辨別和區分性別的能力也就出現了。兒童通常通過模仿父母的性別行為來獲得性別角色。在家庭中,孩子的性別啟蒙教育都是來自於父母。例如,在公共場所如廁時,父親會帶男孩進男廁所,母親帶女兒進入女廁所。在澡堂洗澡時,父親會帶男孩進男澡堂,母親帶女兒進入女澡堂等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們了解男女之間性別的差異。
3,教孩子認識身體
當寶寶超過一歲時,父母也可以通過遊戲或圖畫向孩子闡釋男孩和女孩的身體各個部位的不同和認知,並教孩子如何識別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4,男女同伴的接觸
獨生子女的家庭比較不利於孩子早點認知異性之間有何差異。當然作為父母,可以讓孩子與不同性別的玩伴一起玩耍接觸,並正確地引導他們了解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
5,服裝體現性別特徵
矯正孩子對性別差異的誤解。新生寶寶沒有性別意識,但我們當父母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性別認知,比如女孩就要穿粉紅色衣服,男孩穿藍色衣服,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褲子,女孩扎辮子,男孩剪短髮,女孩玩偶是芭比娃娃,男孩玩汽車等。
6,保護孩子隱私
當孩子有性別認知後,我們應注意保護孩子的隱私,日常不要參與孩子的洗澡、大小便,更不要與孩子同床而睡。家人也應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不要隨意讓孩子看到或接觸。
最後要提醒的是:現在的孩子都是性早熟比較多,特別是女孩性別意識應更早,更專注地培養,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了防止孩子受到無知的傷害,父母應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並保護好自己。男孩的父親應該更多地陪伴兒子,以便孩子們可以從父親那裡學習到如何成為真正的男人。
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不同性別意識並根深蒂固,即使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我們也不能批評,又或者是質疑他們,這時我們能做的只有尊重孩子的選擇,我們必須放手。
我是四寶育兒,三孩寶媽,帶娃十年,關注我不走丟,每天為您帶來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聲明:本文由《四寶育兒》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