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國會將對把性別定義為「出生時性別」的法案進行投票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匈牙利出臺一項法案,會根據一個人的生物性別來定義性別,同時禁止試圖在官方文件中對一個人的性別ID標記進行修改。該法案預計將進行投票表決。

根據《衛報》報導,該法案是在3月份首次在議會中提出,指出性別的定義為「基於主要性別特徵和染色體的生物性別」。

根據《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報導,法案的初稿稱,一個人的性別會在「出生時」記錄在相關法律文件中。同時,雖然目前還尚未確定法案投票的具體日期,但議會委員會正在進行的討論表明政府很願意推進法案進程。

法案的批評者敦促歐盟對匈牙利政府採取行動,他們認為該法律侵犯人權,還構成對跨性別人士人群的歧視。

匈牙利LGBT問題倡導組織「背景協會」(Háttér Society)董事會成員塔瑪斯·鄧博斯(Tamás Dombos)表示:「我們認為他們很可能不打算放過那些已經變更過(性別標記)的人們,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自2010年以來,匈牙利總統維克多·奧本(Viktor Orban)一直執政至今,他將匈牙利帶向更為保守、基督教化和以家庭為導向的方向。但是,也有人批評他是以所謂民族主義的方向來接管國家。

2018年年初,奧本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發表國情諮文時稱,基督教是歐洲「最後的希望」,他不準備與聯合國和歐盟的移民政策保持一致。在講話中,奧本還批評西歐領導人們為伊斯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在奧本親家庭政策之下,匈牙利業已成為其他希望激勵家庭增長國家的榜樣。該國為部分父母提供了最高可達35000美元的貸款,以幫助他們支付抵押貸款等費用,同時還向有孩子的已婚夫婦提供了其他一些福利。

隨著越來越多的匈牙利人在法律、公共政策、以及性別治療中抵制由自我決定的性別觀念,更是為有關性別立法推波助瀾。

在英國,貿易大臣莉茲·特拉斯(Liz Truss)最近宣布,對某些實驗性質做法的限制即將到來,如使用青春期阻滯劑、跨性別激素療法和對18歲以下年輕人進行改變身體的手術等。一樁針對倫敦兒科診所塔維斯託克及波特曼國民保健體系基金信託(The Tavistock and Portman NHS Foundation Trust)的官司正在進行中。除了對青春期阻滯藥物進行醫學審查之外,英國國民保健署也正在對有關何時允許青年人開始所謂性別過渡過程的規定進行審查。

在美國,愛達荷州州長布拉德·利特爾(Brad Little)在3月份籤署了對跨性別意識形態不利的兩項法案。一項法律禁止將自己定義為女性的男子參加大學和高中階段僅限女性的運動,另一項法律則是禁止對出生記錄和其他官方文件上的性別標記進行改動,以便該州可以維持基於生物學上的聲明統計。


以上翻譯自《基督郵報》英文版

相關焦點

  • 美眾議院投票通過法案,將移除國會大廈內南方邦聯雕像
    美眾議院投票通過法案,將移除國會大廈內南方邦聯雕像
  • 美國各州紛紛出臺新法案,消除語言中的性別歧視
    1966年,美國成立了「全國婦女組織」, 她們要求男女平等,其中包括語言平等,勞工部把3000多個職業的名稱改成沒有性別區分的中性詞,自此之後,爭取語言中的性別平等問題一直沒有停下腳步。美國各州出臺新法案,致力於改變語言中的性別歧視長期以來,伯克利一直是自由主義思想的堡壘。
  • 流動的性別:除了男性/女性,我們如何描畫「性別」的多樣性?
    2010年塞雷娜·南達(Serena Nanda)的一項研究顯示,中性人社群中的大多數成員出生時都被認定為男性,即便其中某些人是性別交叉者。她發現中性人生活在組織嚴密的社群中,形成了她所謂的一種「制度化的第三性別角色」。歷史上,中性人被認為是無性戀者,以其神聖特質而著稱,但是在當代印度社會,其中很多人靠從事性工作和某些宗教祈福祝禱活動來賺錢。
  • 性別平權第一國,冰島女性的「革命之路」
    頂著媒體上對女性「天真」「毫無貢獻」「易受親近男性影響」,以及「過於團結」的指責,協會開始積極遊說國會。1915年6月15日,女性終於可以在國會選舉中投票,投票年齡卻被設置在40歲以上,直到1920年,這一門檻才被撤銷。兩年後,首位冰島女性國會議員因吉比約格·比格納森(Ingibjörg Bjarnason)當選,她的連衣裙在西裝革履的國會議員合影中格外顯眼。
  • 泰國內閣通過法案,允許同性伴侶註冊婚姻
    《聯合早報》援引路透社報導,泰國內閣周三(8日)通過了一項民事法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並通過《民商法典》修正案,以確保同性配偶享有與異性夫妻同樣的權利。這或將使泰國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該法案將承認同性婚姻,同性伴侶擁有與已婚夫婦幾乎相同的合法權利。
  • 匈牙利國會通過《新冠疫情法案》政府獲得授權可無限期延長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3月30日,匈牙利國會以138票贊成,53票反對,0棄權的結果通過了《新冠疫情法案》。新法允許政府在不經國會同意的情況下(或者國會撤銷這項授權之前),無限期延長緊急狀態,並通過頒布政令的形式防控疫情、管理國家。
  • 川普否決已獲美國會通過的國防法案,國會重新投票或能翻盤
    川普否決已獲美國會通過的國防法案,國會重新投票或能翻盤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24 16:42 來源
  • 德國新增「第三性別」
    該修改法案允許家長選擇確定自己寶寶的性別,允許那些出生時具有兩性特徵的孩子選擇在以後的生活中成為男性還是女性。根據此項新法,個人也可以選擇保留兩性以外的「空白」選項。德國是歐洲第一個推出此選項的國家。慕尼黑的《南德意志報》稱這個變化為「法律革命」。但是,這個變化對其他個人文件——如護照,仍需人們在兩「F」(女性)和「M」(男性)之間選擇——的性別分配會產生什麼影響尚不明確。
  • 匈牙利將修憲定義「家庭」僅限男女結合,禁止同性夫婦收養孩子
    匈牙利將修憲定義「家庭」僅限男女結合,禁止同性夫婦收養孩子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16 11:26 來源
  • 西南內陸首次孵化兩隻巴布亞企鵝 性別需到3歲時確認
    西南內陸首次孵化兩隻巴布亞企鵝企鵝寶寶性別需到3歲時驗DNA確認企鵝寶寶的名字將由遊客投票決定近日,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成功孵化出兩隻巴布亞企鵝企鵝寶寶出生時體重98克北青報記者獲悉,今年9月,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的巴布亞企鵝開始配對和築巢,飼養員會在這個時期提供築巢使用的鵝卵石。據介紹,雌性的巴布亞企鵝在選擇配偶時,會觀察追求者所建的巢如何,決定是否與其交配。
  • 「順性別者」概念的提出 是拉近還是疏遠了與跨性別者的距離?
    「順性別者」這個詞2015年被收錄進了牛津英語詞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跨性別者」(tansgender)這個術語和概念早已為大眾所熟知,成為了日常用語的一部分而與「跨性別者」相對的群體也有一個詞彙來指稱,那就是「順性別者」(cisgender),這個詞目前使用得並不普遍,但正在流行起來。「順性別者」指的那些性別認同和表達與出生時的生理性別相符的人。比如,美國的電子音樂家Moby就稱自己是一個「普通的,順性別的,異性戀男性」。引入「順性別者」這個詞,增強了語言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也讓我們更了解每個個體的性別體驗。
  • 澳大利亞護照將新增「第三種性別」
    澳大利亞護照今後將新增「第三種性別」,以「X」作為標記。「第三種性別」僅適用於「陰陽人」,也就是在生理上無法完全歸屬於男性或女性的人群。  改變了性別,但沒有做過變性手術的護照持有者可以自由選擇是「男」還是「女」,但不能選擇第三種性別「X」。  此前,沒有做過變性手術的旅行者無法自由改變護照性別。
  • 匈牙利通過「史上最嚴」移民法案
    匈牙利國會6月20日通過與打擊非法移民措施相關的一攬子法律修正案。修正案涉及包括憲法、刑法在內的9項法律,被一些歐洲媒體稱為「史上最嚴」的移民法案之一。匈牙利政府當天發表聲明說,相關法案的通過遵從了匈牙利人民的意願,這是應對非法移民的又一個強有力的防禦手段。
  • 無性別廁所正在被提倡 但也許廁所分男女才是錯的呢?
    惠特尼博物館不是在重新考慮廁所問題時唯一一個受到挑戰的。隨著以公開同志身份入伍和同性婚姻議題的廣泛討論,爭取無性別廁所的行動也是LGBT社群最近在努力爭取的人權議題之一,尤其是其中的跨性別群體。Fitzpatrick說,費城的所有場所將有90天的時間進行改造,以符合新的法規。推廣新的相應詞彙也是過程之一。今年九月,Fitzpatrick拜訪了一家酒吧,這家酒吧櫥窗的標語冒犯了Caitlyn Jenner。Fitzpatrick與店主交涉後,店主把標語改成了:「我們順性的白人老爺們兒們今天學到了新東西呢!!」(順性英文為cis-gender,指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生來一致。)
  • 香水與性別之間的界限到底誰來定義?
    當談到人類歷史上的愚蠢概念時,有一個毫無意義的錯誤反覆出現,那就是將事物、活動及感知賦予性別。如果你生活在19世紀末期,你一定會認為男孩穿粉色、而藍色屬於女孩再正常不過了,但這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遺忘。
  • 性彆扭轉治療:一個跨性別女孩的殘酷「成年禮」
    兒時這些話只是被大人視為童言無忌。小學後,她依舊性格柔弱,「經常哭,像個女生」,因此時常被父親責打、被班主任體罰。從一次又一次的規訓中,她知道了什麼是「正確」與禁忌,學會壓抑自己,並像別人眼中的正常男孩一樣增大食量、努力運動,「求生欲讓我明白,裝成男的是對的」。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網友熱議:跨性別是什麼意思?到底...
    虎撲7月22日訊        近日,一則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的事件在網絡上傳播。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朱亦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傳統家庭,父親早年去世了,經商的母親獨自撫養朱亦和妹妹二人。
  • 跨境香港,10000次性別鑑定,和5000個沒來得及出生的女孩
    這些血樣附帶「母血Y染色體基因檢測申請表」,也就是說,這些血樣將被用於胎兒性別檢測。為什麼中國人這麼熱衷於驗性別?甚至鋌而走險?當然與中國奇特的出生性別比,以及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傳統密切相關。這可以講出長長的一篇故事了。
  • 我愛你,與性別無關——阿根廷在線慶祝國際LGBT+驕傲日
    而阿根廷,則是全球第10個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南美洲國家。阿根廷作為南美著名的天主教國家,保守派和天主教會團體勢力強大,他們強烈反對同性戀婚姻,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阿根廷曾爆發了6萬人的大遊行,呼籲將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 「胎兒性別」是在什麼時候定型的?受精時還是成型時?早知早受益
    雖然說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對於胎兒性別這一方面都能想得開,但有的時候家裡的老人還是比較重視。甚至還會認為生男孩生女孩是產婦決定的。但懷孕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隨著現在科學知識的普及,我們也知道胎兒性別是由男性的染色體決定的,那麼胎兒性別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定性的呢?是在受精的時候還是在成型之後呢?「胎兒性別」是在什麼時候決定的?受精時還是成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