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景區現鋸角雪螢 遊客冬天有螢火蟲看(圖)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1日 16:27 來源:
螢火蟲並不是「長大成蟲」後才會發光,蛹的時期就可見黃綠色的螢光。(圖/鋸角雪螢蛹) |
中新網11月21日電 冬季沒有螢火蟲可賞?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島內一年四季都有螢火蟲,其中,中高海拔的冬螢分布地不多,格外珍貴,而目前進入大發生期的鋸角雪螢為臺灣特有種,現在上山在一些地區,只要在空曠地都可以看見如夢幻般的點點黃綠光。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鋸角雪螢生長在中高海拔地區,大約為海拔1000米至2000米範圍內,大阿里山區就是它的重要生長地。風管處鍾福松處長指出,觀賞鋸角雪螢發光是非常特別的經驗,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正是天氣最冷的時候,入夜後卻見點點黃綠光湧現於林道,在雲霧飄渺的山區見此景,真是有如幻境。
不過,這樣的幻境很短暫,鋸角雪螢活動時間只在天黑後約1小時內,想要觀賞鋸角雪螢發光的民眾,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到達觀賞地點。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何健?博士指出,鋸角雪螢是一種相當特別的螢火蟲,身上披著如白雪般晶瑩透亮的翅膀,其幼蟲外觀酷似橙螢幼蟲,但顏色稍黑,發光器位置也略有不同;幼蟲常出現在潮溼的地面或水溝旁活動,以蚯蚓為食物,也許是為了適應環境及捕食,幼蟲演化出柔軟具彈性的身體,方便鑽入蚯蚓孔洞中獵食。
責編: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