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這句話不知是誰說的,但卻很好地解釋了生活中的一種現象。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再美的「風景」也都司空見慣了。
比如說你熟悉的貴陽,黔靈山、甲秀樓、青巖古鎮......或許你都去過多次了,覺得沒什麼特別,但對沒有去過的外地人、外省人來講,那是很特別的去處。
前幾天去了一趟北方,和一位新認識的外省朋友聊天,說起貴陽,她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個是樓高,還有就是黔山的猴子。
朋友說,「在一座城市中央,有這樣一座公園,公園裡啥都有,特別是還有那麼多野生的猴子,感覺特別好!」
我趕緊接上話茬,「貴陽有猴子的公園不只黔靈山,還有圖雲關森林公園等等,那猴子時不時都到居民家裡串門了,貴陽這座生態之城,可不是一個爽字了得,還是一座千園之城,有大大小小上千個公園哩!」
「上千個公園?」
「這是上天給貴陽開的一扇窗。」看著朋友有些驚愕的表情,我趕緊回應了一句。
「你知道我來你們北方城市的最大感受是什麼嗎?」我反問道。
「什麼?」
「路好找!找開地圖一看,城市布局都是井字形的,不容易迷路。」
「這倒是。上次去貴陽,不太分得清東南西北。」朋友說。
「我在貴陽生活小十年了,也經常用地圖導航哩,不然都迷路!」我說:「這就是貴陽與你們城市的一大不同。」
「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即使是像省城貴陽這樣一個稍微平坦一些的壩子,也有不少的山頭。」
「難怪樓還挺高的,沒地兒修啊!」
「路也很繞的,我在貴陽頭十年了,也常走錯路,還是北方的方格布局好找。」
「嗯,是有這個感覺,上次去貴陽,打車就感覺繞來繞去的,還以為司機故意的,看地圖還真是。」
「是啊,貴陽也有個立交和重慶的網紅立交一樣複雜,衛星都迷糊的。」
「不過,貴陽的氣候真的很不錯,城市很宜居。」
「貴陽宜居的不僅是氣候,還有上千個公園。」
「真的有上千個公園嗎?」
「當然。一個個山頭,都成了山體森林公園,市民們出門不遠就有公園可逛。」
「上千個?」
「真沒吹,據往年的統計,大大小小已經900多個了,過不了幾年,得超過千個。」
「氣候爽,公園又多,這也是一個幸福指數哈!」
「凡事有利有弊哈,一個個山頭弄成公園,也算是貴陽特色吧!」
「你們生態好,這些年發展也特別搶眼,特別是大數據,很領先的。」
「貴州目前的戰略行動就是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貴州過去一直就是個窮,這幾年發展的確不錯,上半年跑到全國20名了。不過,這個就像是一個成績掛末的學生,一下子由40分考到了70分,覺得進步很大,但要考上90分,還是很難的。」
「感覺貴州的發展後勁挺足的,肯定還會往前走!」
「借你吉言,我們也是這樣期待的!」
......
其實,每一個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儘管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大同小異,但是如果融入其中認真品讀,就會發現許多不同,包括方方面面,這大致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土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