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慕貞:18歲嫁孫中山,養育三子被離婚,丈夫再婚她選擇孤獨終老

2020-12-25 正版晨夕

文|晨夕

1915年10月25日,在日本東京梅屋莊吉家,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兩位新人不但有著27歲的年齡差,而且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新郎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新娘則是宋氏三姐妹中的二姐宋慶齡。

雖然二人的結合遭到了宋家人的反對,但並不影響他們締結百年之好,在和父親對峙時,宋慶齡義正言辭地說:「個人婚姻我自己做主。」

最終父親的反對,母親的眼淚都沒有阻止宋慶齡的選擇,她冒著和家人決裂的風險,投入到了孫中山的懷抱。

在短暫的十年婚姻生活中,兩位革命伴侶信守誓約,相依為命,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他們的愛情直到今天依然被傳為佳話。

不過,他們的愛情雖然美好,卻終究傷了一人心,她就是孫中山的原配盧慕貞。

儘管盧慕貞允許丈夫「納妾」,但孫中山怎麼會委屈宋慶齡呢?

於是,在和宋慶齡結婚前五個月,孫中山和盧慕貞籤訂了離婚協議,從此他有佳人陪,她卻選擇孤獨終老。

1867年,盧慕貞出生在累世積善的書香門第之家,早年間她的父親盧耀顯曾漂洋過海去美國經商,家境殷實。

雖然家境富裕,但盧慕貞出生在晚清,那會封建思想依然籠罩在中華上空,女子並沒有學知識的機會,她和那個時代的女子命運相同,從有記憶開始就接受「三從四德」的古訓。

盧慕貞又比同齡女子多了一份成熟和穩重,她自小就勤快,家務事從來都搶著做,尤其擅長女紅,在一針一線中,她細數光陰。

除此外,盧慕貞還是一個心地善良、乖巧懂事的女子,素以孝敬長輩而聞名鄉裡,雖然她沒有宋氏三姐妹的學識和經歷,但從品德上而言,她絲毫不遜色。

轉眼間,盧慕貞已經年方十八,也到了嫁人的年紀,此時,比她小1歲的孫中山,一直想出去幹一番大事業。

孫中山的雄才大略和偉大理想在家人看來就是「胡鬧」,為了讓他收收心,安穩些,家人想利用「婚姻」將這匹烈馬束縛住。

就這樣,在媒人的牽線搭橋下,盧慕貞和孫中山成了老人眼中的最佳配偶。

面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孫中山滿心的反感和不樂意,但那會他年紀小,再怎麼不情願也執拗不過家裡,只能硬著頭皮娶親。

和孫中山的態度相反,自幼接受傳統教育的盧慕貞,對婚姻有種「既來之,則安之」的心理,她沒有反抗意識,更不懂得如何去爭取一個兩情相悅的人,只知道「一切聽從家人安排」。

1884年,盧慕貞成為了孫中山的妻子,那年她18歲,孫中山17歲。

如果孫中山是一個傳統男子,娶到知書達理的盧慕貞自然會滿心歡喜,夫妻二人雖然沒有戀愛經過,但未來的生活也必定會相敬如賓,和和美美。

只可惜孫中山不是,他對這種封建包辦婚姻有說不出的厭煩,加上兩個人沒有絲毫的感情基礎,縱然盧慕貞在賢惠,他也從未將她放在心上。

從本質上而言,盧慕貞和朱安、張幼儀是一類人,她們明明出身不俗,又貼心、賢惠,但但窮其一生都不被丈夫接受。

婚姻並沒有成為孫中山的絆腳石,婚後他依然在外讀書,並慢慢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兩個人也是聚少離多。

孫中山在外奔走的歲月,盧慕貞用柔弱的肩膀獨自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料理家務,孝順公婆,只一心一意地想做個賢惠的妻子。

盧慕貞心靈手巧,婆婆身上的穿戴幾乎都出自她之手,每次丈夫回來,她都會為丈夫縫製一套新衣服和鞋襪,那一針一線都是她對丈夫無盡的思念。

自從結婚,孫中山常年在外奔波,盧慕貞自然不懂他的理想,更不懂他口中的革命,她只知道自己要將家打理好,丈夫就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業。

縱然你對我毫無關心,我也會全心全意對你好,那個時代的女子對婚姻的執著和忠誠,確實讓人佩服。

雖然孫中山對妻子沒有男女之愛,但感念她為家的付出,對妻子的態度並沒有那麼冰冷。

讓孫中山態度有所轉變的是,1988年春,在父親病重至逝世的那段日子,孫中山和哥哥返鄉探望,親眼看到盧慕貞猶如女兒般在父親病榻前,小心侍奉,幾乎到了寸步不離的地步,一股感動湧上了孫中山的心頭。

從此後,夫妻二人的關係慢慢緩解,日漸和睦,此時他們已結婚四年,盧慕貞終於用孝順、善良和賢惠,換來了孫中山的一點溫情。

雖然關係日漸緩和,但孫中山依然是忙碌的,他們常年處於分居狀態。一直到1891年,他們才迎來長子孫科。

在那個講究「繼承香火」的年代,長子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許多歡樂,但她最開心的還是,為丈夫生了兒子。

孫科出生第二年,孫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隨即在澳門開了一家中西藥局,並將盧慕貞母子接過去團聚。

盧慕貞以為終於可以過上一家團圓,夫妻相守的日子了,但她終究是不了解自己的丈夫,他的志向哪裡是開一個藥局那麼簡單。

國破家何在?孫中山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他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熱血男兒,他要帶領志同道合的夥伴,改寫歷史。

1894年,孫中山和盧慕貞迎來了女兒孫娫,同年十月,經過多年籌備,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了興中會,從此後開始了漫長的革命生涯。

對於丈夫的事業,盧慕貞是陌生的,她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不明白這個國家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她只知道丈夫奔波在外,自己要守好這個家,哪怕日子孤獨且寂寞,她也沒有絲毫的責怪之心。

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清政府下令逮捕孫中山,革命之路是漫長的,且布滿艱辛和兇險,這次失敗之後孫中山慌忙逃到日本,留給盧慕貞的是一家老小和無限的擔憂、牽掛。

當時,清政府抓不住孫中山,就將爪牙伸向了他的家人,好在在興中會會員的幫助下,一家逃到了檀香山,才倖免於難。

當年年底,在檀香山盧慕貞終於盼回了孫中山,可相聚沒多久,孫中山就遠赴歐洲宣傳革命。

此後十多年時間,孫中山到處流亡、宣傳革命,夫妻相聚不過三次,期間盧慕貞又生下了小女兒孫婉。

孫中山在外的日子,盧慕貞既要照顧年邁的婆婆,又要撫養三個孩子,經濟上丈夫也不能提供任何幫助,日子之艱難,是外人難以想像的。

從嫁給孫中山起,盧慕貞就任勞任怨,在丈夫那裡她沒有得到過太多的溫情,但她對丈夫的和愛,卻沒有絲毫的銳減。

她不求富貴榮華,但求丈夫平安無事,一家人可以長相廝守,可如此簡單的夙願,都無法實現。

1910年,孫中山母親去世,安葬好婆婆後,盧慕貞得知丈夫在新加坡,她帶著兩個女兒不遠萬裡去團聚。

但沒團聚幾天,孫中山再次被通緝,又開始了流亡生涯,盧慕貞帶著女兒在無親無故的新加坡,只能靠華僑的資助度日。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成功推翻了大清王朝,流亡在海外的孫中山返回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不久後,盧慕貞帶著三個孩子也來到了南京,那是她人生最風光的日子,走到哪裡都被夾道歡迎,她也被尊稱了「中華民國國母」,她終於享受到了由丈夫帶來的光環和榮譽。

經過數年奔波和流亡後,一家人總算在南京相聚了,可這樣的相聚並沒有多少幸福感,孫中山日理萬機,中華民國危機重重,此時盧慕貞才發現,自己和丈夫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差距。

而且,此時孫中山身邊有一位名叫陳粹芬的秘書,孫中山流亡在外的日子,一直都是陳粹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並擔任多次起義的準備工作。

因是舊式女子,對於陳粹芬的存在,盧慕貞並不介意,但她卻感受到了自己的多餘。在南京的日子,盧慕貞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於是不到一個月,她就回到了家鄉。

1913年,袁世凱當政後為了籠絡孫中山,特授他「籌劃全國鐵路全權督辦,此後孫中山帶著盧慕貞到處考察,一度走出國門,遠赴日本,盧慕貞也一同前往。

當時,日本《大阪每日新聞》發表了《孫逸仙夫人來訪》,大篇幅報導了盧慕貞在日本的活動,然而這樣的應酬對於盧慕貞而言就是一種精神折磨,孫中山也感覺到兩個人雖然是夫妻,卻難以產生共鳴。

原本就沒有感情基礎,多年的分離和思想差距,讓他們漸行漸遠。

對於和丈夫的差距,盧慕貞自然心知肚明,她甚至允許丈夫納妾,但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忍讓、付出,只換來一個「離婚」的結局。

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盧慕貞帶著孩子回到了澳門,孫中山流亡日本,並在日本結識了好友宋耀如的二女兒宋慶齡。

此後,宋慶齡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一個是國父,一個是20多歲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魅力女性,日日相處中,他們之間產生了愛情。

當時他們的婚戀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從宋家父母到同盟會成員,但他們愛的堅定,任何阻力都不能將他們拆開。

不過宋慶齡是不能做妾的,孫中山同意和盧慕貞離婚,隨即寫信到澳門,讓盧慕貞來日本二人辦理離婚手續。

可憐的盧慕貞和于鳳至一樣,終於盼來了丈夫的來信,不料卻是一張離婚協議書,孫中山的理由是:

「他們都是基督徒,奉行一夫一妻;其次,她是他很好的革命伴侶,能幫到自己。」

接到信後,盧慕貞有震驚,也有傷心,但她沒有哭鬧,也沒有謾罵,縱然心中有委屈,她也只是回復了兩個字「可以」。

盧慕貞的爽快,反而讓孫中山震驚。他壓根不明白,一切只因盧慕貞太愛他,而最好的愛就是成全。

同年9月1日,盧慕貞來到了日本商談離婚事宜,當時同盟會元老都反對他們離婚,不料盧慕貞竟然說了一句:

「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為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

用自己的委屈,成全丈夫的碧海藍天,這種「捨得」,讓人肅然起敬。

非但如此,盧慕貞還交代兒子孫科,宋慶齡雖然年齡小,但是要尊重她,她也願意和宋慶齡以姐妹相稱。

離婚後盧慕貞返回了澳門,從籤訂離婚協議書那刻起,她註定被遺忘,丈夫所有的光環和榮耀,都與她無關,付出半生,最後連個虛名都沒有。

後來盧慕貞成為了基督教徒,她為人虔誠,熱心幫助貧苦百姓,每當孫中山郵寄生活費後,她都將錢分給窮人,她雖然只是一個舊式婦女,但她的品德卻是高尚的,人格也是偉大的。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去世,得到消息後,盧慕貞痛哭不止,悲痛萬分。

盧慕貞對孫中山的愛,並不比宋慶齡少,只不過因為丈夫「太不平凡」,她無法與之相匹配,所以只能中途退場。

和孫中山離婚時,盧慕貞48歲,她沒有改嫁,而是選擇獨自過活,兒女都不在身邊,她的生活盛滿了孤獨。

1952年9月7日,盧慕貞病逝,終年85歲,葬於澳門。

盧慕貞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她身上透著正直、善良、深明大義,嫁給孫中山後,她對公婆孝順,對丈夫體貼,又為孫家延續了香火。

當丈夫遇到更好的人時,她自知已經配不上丈夫,縱然不舍,但沒有哭鬧,也沒有抱怨,只是默默地接受命運贈與的一切。

李伯新先生在《默默支持孫中山革命的盧慕貞》一文中,給予盧慕貞夫人很高的評價:

「盧氏是一位具有中國傳統女性優良美德的母親,一手承擔養育兒女的責任,又孝順侍奉家翁家姑,照料嬸母程氏生活。一個小腳女人,承擔這麼多的繁重家務,還為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擔風險。她使孫中山減少了家庭的後顧之憂,把精神集中到革命事業上。」

如此盛讚,盧慕貞配得上。

「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我們在傳頌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偉大愛情時,更應該讚頌盧慕貞的付出和善良。

這樣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不應該被遺忘!!!

(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盧慕貞:孫中山原配,奔波多年孕三子後,丈夫喊她去東京籤離婚書
    孫中山小時候,被家裡長輩視為「生性不羈」的人,哥哥孫眉為了馴化弟弟,把10歲的孫中山送去了檀香山讀書,沒想到孫中山因為不滿意學校的封建和禮教,常常惹出許多麻煩來,哥哥只好把孫中山送回老家。雖然夫妻二人都在老家,可是孫中山一心謀求救國之道,根本顧不上和妻子的兒女情長,體貼的盧慕貞從不埋怨,並在生活上給了孫中山極大的照顧,每次孫中山匆匆離別家鄉,盧慕貞總是默默地為他打點行裝,望著丈夫遠去的身影,她總是把思念埋在心裡。
  • 她被譽為「民國國母」,17歲嫁孫中山,後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盧慕貞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曾經去美國經商,並且和孫家還有生意上的往來。二人在結婚之前從沒有見過面,不過那個年代的婚姻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盧慕貞在十七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孫中山,之後二人的婚姻歷經波折。1、 婚後一心操持家務,堪稱模範妻子盧慕貞嫁給孫中山不久就過上了兩地分居的生活,由於孫中山需要前往香港學習,為了料理家中事務,盧慕貞只能留在廣東家中。
  • 她17歲嫁孫中山為妻,被尊為「民國國母」,卻主動提離婚半生孤獨
    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做出了巨大犧牲的女性,她17歲嫁孫中山為妻,被尊為"民國國母",為成全孫中山,卻主動提離婚半生孤獨。她是誰呢?盧慕貞簡介她就是孫中山先生的原配——盧慕貞。在很多人的心裡,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是一對革命愛侶,情深意篤,都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但是,他二人結合的背後,其實有盧慕貞的巨大犧牲。
  • 盧慕貞:孫中山原配,奔波多年孕三子後,丈夫喊她去東京籤離婚書
    孫中山小時候,被家裡長輩視為「生性不羈」的人,哥哥孫眉為了馴化弟弟,把10歲的孫中山送去了檀香山讀書,沒想到孫中山因為不滿意學校的封建和禮教,常常惹出許多麻煩來,哥哥只好把孫中山送回老家。雖然夫妻二人都在老家,可是孫中山一心謀求救國之道,根本顧不上和妻子的兒女情長,體貼的盧慕貞從不埋怨,並在生活上給了孫中山極大的照顧,每次孫中山匆匆離別家鄉,盧慕貞總是默默地為他打點行裝,望著丈夫遠去的身影,她總是把思念埋在心裡。
  • 孫中山原配盧慕貞:主動讓位成全丈夫愛情,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每當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的時候,自然都會想到他身後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夫人宋慶齡的支持,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更是為世人傳頌,然而在孫中山和宋美齡愛情的背後,卻是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無盡的悲傷,盧慕貞在面對丈夫新感情的時候,主動提出離婚,選擇了成全,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 孫中山與盧慕貞
    盧慕貞對孫中山奔走革命遭受挫折,無一言責備。雖然她不懂政治,在反清革命的宏業上與丈夫沒有共同的語言,更不會用動聽的話語去安慰,但她懂得如何讓丈夫拋卻家累,毫無顧忌地投身革命。1896年6月,孫中山因革命工作不能久留檀香山,毅然辭別家人赴歐洲進行革命宣傳。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廷駐英公使囚禁,九死一生,獲釋後不久的11月12日,他在倫敦度過了而立之年的生日。
  • 中山先生提出離婚,盧慕貞思索後,在離婚書上寫了一字,讓他很感動
    盧慕貞是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生於1867年。父親是盧耀顯,家道小康。1885年5月26日,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八歲的盧慕貞與十九歲的中山先生結婚了。1891年10月20日,盧慕貞與中山的兒子孫科在翠亨村誕生。
  • 孫中山愛上宋慶齡後,與原配書信溝通離婚,盧慕貞:只回復一個字
    ,但是盧慕貞女士不僅心地善良,而且為人淳樸,對於自己丈夫的工作也是寄予了最大的支持,結婚後兩個人的感情也十分穩定,兩個人互相尊重,同時互相扶持。>   兩個人安穩的夫妻生活在宋慶齡出現之後就出現了裂痕,孫中山不知不覺中竟然被自己的秘書宋慶齡深深吸引,在孫中山眼中
  • 盧慕貞:無才無貌的民國正牌國母,放手只因不想成為阻礙
    民國舊時代的女性命運是坎坷的,她們全力為家庭付出的結局幾乎是被丈夫拋棄。張瓊華是這樣,孫荃是這樣;有著民國國母之稱的盧慕貞也是這樣。她對孫中山的愛是無私的、隱忍的,她願意為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放棄自己的婚姻甚至一切。
  • 孫中山原配盧慕貞:先生愛上宋慶齡,我尊重他,願意跟他協議離婚
    這是孫中山原配盧慕貞說的一句話,盡顯悲涼。世人皆知孫中山的夫人是宋慶齡,但很少有人知道盧慕貞是孫中山的原配。1915,孫中山在機緣巧合之前結識了宋慶齡,兩人很快走進了愛河。宋慶齡身份特殊,孫中山要娶她無疑要結束上一段婚姻。而盧慕貞為孫中山生下了三個孩子,兒子孫科、大女兒孫娫和小女兒孫孫婉。
  • 孫中山原配盧慕貞:主動讓位成全丈夫愛情,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每當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的時候,自然都會想到他身後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夫人宋慶齡的支持,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更是為世人傳頌,然而在孫中山和宋美齡愛情的背後,卻是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無盡的悲傷,盧慕貞在面對丈夫新感情的時候,主動提出離婚,選擇了成全,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 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是誰?離婚後帶著女兒到澳門定居,活了86歲
    1885年5月26日,18歲的盧慕貞在與19歲的中山先生結婚了。 此時,讀書不多、恪守傳統的盧慕貞見公婆不高興了,但她想到牧師是丈夫請來的客人,就應以禮相待,於是就百般勸慰公婆,對牧師熱情招待。牧師離去時,對盧慕貞讚不絕口。 這令中山先生十分感動。
  • 孫中山的原配:生下三個孩子卻被迫離婚,同是國母卻一生默默無聞
    孫中山的母親有個姐妹嫁在香山縣上恭都塋鄉(今珠海市金鼎區外沙鄉),她認為同鄉的盧耀顯之女盧慕貞與孫中山很相配,雙方的家世、年齡、經濟情況等,都可謂是門當戶對。盧慕貞生於1867年,比孫中山小1歲,自幼家境優越,祖上顯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盧慕貞是典型的南方傳統女子,自幼纏足,身材嬌小。
  • 孫中山之女孫婉:18歲嫁31歲王伯秋,被拆散後拒見父親最後一面
    而當孫中山得知王伯秋已有妻室時,他坐不住了,"我的革命精神之一就是推翻一夫多妻制",可是女兒卻要給人作妾,這是絕對不行的,除非王伯秋離婚再娶。 受孫中山之託,黃興多次找到孫婉進行勸說,告訴她新革命的方向之一便是提升女權,使之不成為男權的附屬,身為國父之女,本當成為楷模,不能逆潮流而動啊。
  • 盧慕貞晚年:與孫中山離婚後定居澳門,嚴禁孫氏後輩賭博抽鴉片
    孫中山和盧慕貞離婚後,在他病逝前的十年間,一直關心著盧慕貞的健康和生活,並經常寄錢給她,繼續負擔著盧慕貞的開銷。在寄給盧慕貞的信中,孫中山也多次稱盧慕貞為「科母」(其子名為孫科)或是盧夫人,自己署名則為「科父」。從這我們不難看出,在孫中山眼裡,盧慕貞永遠都是孫家人。
  • 先生再見 ―― 盧慕貞
    盧慕貞就是封建社會悲劇的產物,當她許配給孫先生後,時時告誡自己應該恪守婦道,可是最後她還是沒有拴住丈夫的心,放他去過幸福的生活,而自己卻一直困住此地,無法向前。 1885年5月26日,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八歲的盧慕貞與十九歲的中山先生結婚了。剛結婚時,夫妻二人的感情並不十分深厚。
  • 孫中山之女孫婉:18歲嫁31歲王伯秋,被拆散後拒見父親最後一面
    而當孫中山得知王伯秋已有妻室時,他坐不住了,"我的革命精神之一就是推翻一夫多妻制",可是女兒卻要給人作妾,這是絕對不行的,除非王伯秋離婚再娶。 受孫中山之託,黃興多次找到孫婉進行勸說,告訴她新革命的方向之一便是提升女權,使之不成為男權的附屬,身為國父之女,本當成為楷模,不能逆潮流而動啊。
  • 淳樸善良的盧慕貞,放開丈夫孫中山,卻束縛了自己的一生
    她們結婚之前並不知道所嫁是否為良人,但必須要遵守三從四德,照顧好丈夫的起居。盧慕貞就是封建社會悲劇的產物,當她許配給孫先生後,時時告誡自己應該恪守婦道,可是最後她還是沒有拴住丈夫的心,放他去過幸福的生活,而自己卻一直困住此地,無法向前。
  • 日本絕色美少女大月燻,14歲嫁給孫中山後一生命運悲慘
    孫中山於1885年與19歲的盧慕貞結婚,後育有三子。1891年認識18歲的陳粹芬,後娶為側室。1897年15歲的淺田春擔任的孫中山的女傭,照顧他的生活起居,1902年淺田春病逝。1894年28歲的孫中山時初次見到1歲的宋慶齡,1913年孫中山與宋慶齡於日本再次相見,二人於1915年在東京結婚。這裡重點說一下大月燻,孫中山離開後杳無音信,大月燻一個人難以維持生活,改嫁給靜岡銀行總裁三輪新五郎的弟弟三輪秀司。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最後以離婚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