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一飛,大家都會想起他就是周星馳的御用綠葉。近年黃一飛工作重心放在內地電影,很久沒在電視熒幕出現,而近日黃一飛在活動中同黃一山合體,大家又再次看到他的蹤影,更有網民指他肥了很多,似「多仔佛」,好有福氣。
雖然黃一飛這一生演的都是配角,但在他自己的人生裡,他才是主角,他的半生經歷比電影更精採曲折。論經歷,別人才是他的「茄喱啡」。黃一飛這一生充滿神奇,他的家族本在廣州開設藥油廠,可說本是西關大少,可是後來遇上文革,他被迫改為管理國營企業。後來他移居來港,做過酒樓收銀、小販、甚至當過針灸師,之後加入麗的,開始展開他的演藝生涯。
「我套戲的前半生在文革,在全國紅色勞動節廣州分部裡,30萬人,我居然在最短時間做到最大那一個,當時好多人擁護我。」
提到黃一飛,就離不開周星馳,他同周星馳的緣分,要由周星馳未有知名度開始說起。周星馳因為外表不出眾,演藝生涯並不是順風順水,都是由小配角開始做起,而黃一飛亦都是小配角,他們第一次合作時,黃一飛46歲,周星馳30歲,那時二人都不紅,黃一飛比周星馳年紀大,周星馳便稱他為「飛哥」。這一叫就叫了很多年,黃一飛亦都覺得周星馳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後輩,但後來周星馳成名了,黃一飛卻還是不起眼的小配角,兩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
「周星馳成名後,開始不再叫我做『飛哥』,而是直接叫名,到後來連名字都不願叫,直接:喂,阿邊個。」
這樣的轉變讓黃一飛覺得很陌生,但他仍願意同周星馳合作,畢竟和周星馳搭檔,對自己的名氣有不少幫助。直到後來周星馳在拍戲過程中對演員的苛刻,讓黃一飛頂不順了。他同周星馳合作《少林足球》,其中一幕拍攝被酒瓶撲頭,拍了N次周星馳仍不滿意,一直要黃一飛重複拍攝這個鏡頭,還不讓他用替身,反覆地撲頭,即使是道具玻璃樽,但仍會令到他「頭破血流」。最後,周星馳安排他立刻開拍下一個鏡頭,這一次是用真玻璃樽撲頭,而黃一飛也直接被砸暈。
「好辛苦,譁,真的完全是煉獄。」
周星馳在片場上為了追求完美的鏡頭而毫不顧慮黃一飛的感受,這讓黃一飛很是不滿,更無法理解,他認為拍戲不等於豁出生命,所以他決定跟周星馳分道揚鑣。
雖然同周星馳有不愉快的經歷,但他對星爺是又愛又恨。當年大師兄一角雖酬勞不高,但喜劇感十足的角色讓他打出名堂,其後機遇不斷。
「同周星馳合作所有人都好緊張,因為他在片場會變得很狂躁,有時簡直是地獄!不過他的出發點是好,想大家做好件事。」
自從周星馳成名之後,就一直傳因為太過苛刻演員,就連合作多年的舊拍檔也一視同仁,令到很多舊拍檔不願意在和周星馳合作,而黃一飛更是其中一個。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因為周星馳,跟他合作的演員,即使是綠葉,也能打出知名度,雖然整個過程是辛苦,需要很強大的內心才能撐過,但當作品一出來就會有一份滿足感,黃一飛就是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後來對周星馳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