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鬱金香花農設「別踐踏」中文警示,提示中國遊客遵守規矩

2021-03-02 與歐洲有關的一切

每年的3月到5月,荷蘭的鬱金香都會相繼盛放,大片五顏六色的鬱金香綻放,會吸引不少國外遊客前來參觀。

每到這個時節,當地農民也會專門設立「別踐踏鬱金香」的英文警示標語,而今年更特殊,當地農民首次把中文印在警示牌上,意在提示中國遊客遵守規矩,引起不少爭議。

荷蘭北海海岸附近的鬱金香種植園,每年春天都會成為各國遊客打卡的目的地。除了荷蘭的國花鬱金香深受歡迎,當地農民還栽種了不少的水仙花、風信子和其他花卉。

這些繽紛多彩的鮮花競相開放後,都為人們拍攝假日風景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背景。但在當地人的眼裡,這些遊客欣賞花卉的方式似乎並不友好。

當地花圃主人西蒙表示:「我們以前見過太多遊客行為過分,在這些鮮花旁邊不顧一切擺拍的。他們騎著自行車進入花圃內,帶著小孩、寵物,把所有東西都弄得一團糟。」西蒙說的這些遊客中的大部分是從中國遠到而來,專程來旅遊和拍照打卡的遊客。

因此當地的花圃主人們紛紛設立了警示標牌,特意用英文和中文雙語寫著「欣賞鮮花,請尊重我們的驕傲」、「花田景觀,朵朵皆辛勞;守護美景,田外拍照好」,西蒙甚至還特意為一名中國女性遊客解釋了標語。

西蒙氣憤地稱,在2018年他曾親眼目睹了約300名遊客擠在一塊鬱金香花田中間,把花兒弄得一團糟,所以今年他不得不親自管理遊客賞花的秩序,還擔心有人為了拍照毀壞了鮮花,或者被周邊來往車輛撞傷。

可令西蒙意外的是,他豎在田間的標語用了中英兩種警示語言,這一做法讓許多網友十分介懷。

「來拍的遊客每個國家都有,就只有兩種語言,那說明中國遊客的確挺多的。」

「尊重花農的勞動成果,那些跑進去踐踏鮮花的人太野蠻了!」

「這樣有點針對中國遊客,我所看到的是大家都在田間小路上散步,並沒有太多的人搞破壞。」

國外熱門景點專門設置中文標牌,以防範中國遊客不遵守規矩,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荷蘭鬱金香公園的花農受不了了,花田邊圍起柵欄,禁止遊客進入拍照!
    ,當地花農決定用鐵絲網將鬱金香和遊客隔開」沒錯,鬱金香當然不是憑空生長的,每一朵的背後都是當地花農辛勤勞作的結果。而這些鬱金香田,也是花農的收入來源之一。看到自己前一年辛辛苦苦種下的鬱金香被破壞,花農們也為此傷透了心。
  • 荷蘭鬱金香花田用中文表示「禁止入內拍照」,你懂的
    本文轉自|一網荷蘭微信ID|hollandone又到了鬱金香盛開的季節,在荷蘭西部地區Lisse附近的花田一帶,豎起了
  • 荷蘭鬱金香花田用中英文表示禁止入內,你懂的!
    又到了鬱金香盛開的季節,在荷蘭西部地區Lisse 附近的花田一帶,豎起了500面牌子,禁止進入花田拍照,只能站在鮮花前面。
  • 遵守規矩的人是在締造和平,踐踏規矩的人是在挑起紛爭
    義人遵守規矩,那是因為遵守規矩能給他們(義人)帶來和平與和睦。和平來自於我們對於規矩的遵守,和睦來自於我們彼此之間的尊重。惡人挑起紛爭是為了任意而行,惡人奪去和平是因為規矩束縛了他們(惡人)的自由。我們昨天對於規矩的踐踏,是我們今天遭遇不幸的源頭。
  • 荷蘭花田區:提早摘花,色彩斑斕的鬱金香不見了!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 荷蘭西部花田區近日正是鮮花盛開的日子,原野中大片各式各樣的鬱金香,色彩斑斕,往往吸引大批遊客的流連,相信各位已經看到不少航拍的照片。但是,今年情況特殊,荷蘭正陷入疫情危機中,美麗的田園風光卻不能為遊人開放。
  • 花農哭「葬」百萬鮮花,荷蘭政府:別怕,有我
    荷蘭80%的鮮花都出口,由於新冠疫情的發展,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空公司停飛或減少國際航班,面對花卉市場需求大幅減少,積壓成山的鮮花也運不出去,唯一解決的辦法只有銷毀。銷毀鮮花讓花農們欲哭無淚,面對這樣的難題,荷蘭人想到辦法了嗎?
  • 荷蘭庫肯霍夫公園,鬱金香沒法實地看
    當年培育了約90億個鮮花球莖,分給全世界每人都可以得到兩朵花。鬱金香球莖佔了30億個,如果把它們串聯起來能夠圍繞地球7圈了。展覽舉辦地庫肯霍夫公園有「歐洲花園」之稱,是地球上最大花園。建於15世紀,原本是一位女伯爵的狩獵領地,當時為了烹調食用方便就在後院種植了蔬果等植物。所以庫肯霍夫在荷蘭文是「廚房花園」的意思。
  • 每年遊客太多不堪重負 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荷蘭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
    每年遊客太多不堪重負 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荷蘭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時間:2019-05-08 17: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每年遊客太多不堪重負 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荷蘭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8日報導,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荷蘭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
  • 荷蘭停止推廣旅遊:賞花曾造成嚴重擁堵 當局要費力提醒遊客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8日報導,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荷蘭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然而,過多的遊客卻令該國難以負荷。荷蘭政府決定採取包括控制遊客數量及徵收遊客稅等在內的措施,以免遊客過多地對本國人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 被譽為荷蘭國花的鬱金香,它的花絮有什麼特點?
    被譽為荷蘭國花的鬱金香,它的花絮有什麼特點?1.花絮鬱金香又名洋荷花、草麝香、旱荷花等,屬百合科鬱金香屬。鬱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花葉秀麗素雅,花莖剛勁挺拔,花似高盞酒杯,絢麗多彩。單株栽培亭亭玉立,芬芳四溢,令人賞心悅目。
  • 荷蘭改名了?中文名稱還是稱「荷蘭」!更多荷蘭美景這裡看
    但記者採訪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發現,因為漢語翻譯中Netherlands和Holland都是翻譯成荷蘭,所以中國並沒有特意區分這兩個英文。也就是說,中文名字還稱「荷蘭」。 中國遊客繼續稱呼這個國家「荷蘭「 據報導,「荷蘭Holland」一詞原本指荷蘭的兩個省,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等城市都在這兩個省份。但實際上,該國共有十二個省,「Holland」只是尼德蘭的一小部分。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荷蘭鬱金香,賞花旅遊景點
    最後,鞋匠以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鬆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到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
  • 荷蘭鬱金香泡沫事件
    這個時候突然鬱金香遇到了一種病毒,這種病毒可以讓鬱金香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變得更美麗,並且與眾不同!跟我們現在的化妝美顏類似,由此更加得富人們的喜愛,鬱金香就開始新一輪的身價暴漲,這個時候出現了很多投機商人,以倒賣鬱金香為主要目的,於是承包了鬱金香花農所有的產出,並且約定,花開了就歸投機者所有!
  • ...梵谷博物館|中國遊客|阿姆斯特丹|國家森林公園|荷蘭_旅遊|梵谷
    但記者採訪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發現,因為漢語翻譯中Netherlands和Holland都是翻譯成荷蘭,所以中國並沒有特意區分這兩個英文。也就是說,中文名字還稱「荷蘭」。中國遊客繼續稱呼這個國家「荷蘭「據報導,「荷蘭Holland」一詞原本指荷蘭的兩個省,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等城市都在這兩個省份。
  • 到荷蘭看鬱金香小心被「宰」!旅遊產品「貓膩」多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荷蘭《華僑新天地》報導,雖然荷蘭春季的天氣忽冷忽熱,但絲毫沒有影響遊客賞花的興致。賞花大軍中,主力軍還是中國人。紛至沓來的中國遊客讓荷蘭旅遊公司看到了商機。不過,一些荷蘭當地人提醒中國人:小心錢花得太冤枉。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4月10日,航拍荷蘭利茲花田,五彩斑斕美不勝收。
  • 荷蘭的鬱金香神話:金融史上的首個泡沫,球莖下帶血的花泥
    致命誘惑 提起鬱金香,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荷蘭,因為千百年來,美麗嬌豔的鬱金香一直都被視作荷蘭的象徵。作為當之無愧的國花,鬱金香的產銷向來是荷蘭的經濟命脈之一,至今仍在為這個風車之國帶來巨額的財富。荷蘭出產的鬱金香暢銷120多個國家,出口量佔全世界總出口量的80%以上,堪稱鬱金香王國。
  • 環球博覽丨花農哭「葬」百萬鮮花 荷蘭政府:別怕,有我
    航空公司停飛或減少國際航班,堆積如山的鮮花也運不出去,唯一的辦法只有銷毀,花農們欲哭無淚。面對這樣的難題,荷蘭想到辦法了嗎?圖說:花農忍痛銷毀鮮花。 GJ圖中國人種菜 荷蘭人種花荷蘭人也許是世界上最愛種花的民族。
  • 江蘇鹽城:大豐荷蘭花海鬱金香盛開 迎接八方遊客
    近日,江蘇鹽城市大豐區荷蘭花海景區內的3000多萬株鬱金香競相開放,300多個品種五彩繽紛,像多種色彩的長絲帶飄逸在花海中,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賞。今年春天,由於氣溫偏高,鬱金香提前5天左右進入盛花期。大豐區荷蘭花海享有「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世界最佳鬱金香景區」等美譽。
  • 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充滿濃濃的荷蘭風情,遊客都慕名來打卡
    說到鬱金香,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荷蘭,沒錯鬱金香可是荷蘭的國花,在荷蘭隨處可見的鬱金香,真的很美。據說關於鬱金香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古代有一位美麗的少女,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給她一把寶劍,另一個送了一塊金子。但她對誰都不予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將皇冠變為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子變成莖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一朵鬱金香。
  • ICO與荷蘭鬱金香泡沫
    它的問世,隨之帶來了一場比鬱金香事件更甚的博傻遊戲。  鬱金香當時有多火?在1608年,一個法國人拿著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只能換取一株鬱金香的球莖。但這與鬱金香事件的策源地荷蘭相比,仍舊顯得微不足道。當鬱金香開始在荷蘭流傳之後,在輿論的鼓吹下,一些人開始對鬱金香表現出一種病態的熱情,並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