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如今的「漫威電影宇宙」,已成為現階段最引人注目的電影「IP」,而眾多的超級英雄也早已「家喻戶曉」。其中「蟻人」作為「復仇者聯盟」的重要成員,也以其強大的「嘴炮」和充滿科技感的「縮小能力」而深受觀眾喜愛。
正是因為蟻人的「縮小能力」,才讓觀眾了解到神奇的「量子領域」,而縮小成原子尺寸的蟻人,已經同「氧原子」一般大小,這種狀態下,他是如何解決「呼吸問題」的呢?小編與大家共同分析下:
即使縮小到螞蟻大小,也會面對氧氣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國外科學家很早就有研究。深受電影及漫畫影響,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學生「馬克思·米克爾·斯蒂茨」在其導師的支持下,對「人類縮小至昆蟲大小並生存的複雜性」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並最終在「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動力學分部(APSDFD)第71屆年會」上公布了研究結果。
經過研究,科學家發現:「縮小身體」會使人體受到的「大氣當量」變化帶來的威脅,簡單些說,就是縮小會讓人體每次呼吸吸入體內的氧氣變少,導致人體出現頭暈、噁心,甚至產生幻覺。
聽起來是不是十分耳熟,沒錯,這些症狀正是
——高原反應
也就是說,人體縮小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所要面對的「危險」是一樣的,而且科學家也最終證實,將人體縮小到「螞蟻」尺寸,相當於人類身處「海拔7998米」的高度,這種條件下,人類自然會發生「高原反應」。
所以說,蟻人並不需要縮小到「原子尺寸」,只需縮小到「螞蟻大小」,變會面對「缺氧」帶來的危險。
既然縮小到「螞蟻」大小,已經會影響人類的氧氣攝入,那麼蟻人縮小到「原子」大小,是如何解決「氧氣」問題的呢?其實從以下兩個方面,可以解釋:
蟻人戰衣——氧氣問題的最好解釋:
眾所周知,蟻人縮小所用的科技為皮姆粒子,而連接蟻人與皮姆粒子之間的「紐帶」就是——蟻人的戰衣。
這套戰衣在功能上雖然並非鋼鐵俠的「鋼鐵戰衣」那樣全面,但同樣也代表了「漫威宇宙」的最前沿科技。所以這套戰衣除了承載「皮姆粒子」之外,也完全可以擁有足夠的「輔助功能」。
與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相比,「漫威宇宙」的科技水平顯然要高出許多。鋼鐵俠的「鋼鐵戰甲」,就曾經非常明確的在《復聯3》中表現過「供給氧氣」功能,並以此功能解救了即將「高空缺氧」的蜘蛛俠,這就足以說明,以「漫威宇宙」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給予戰甲完美的「給氧」功能。
然後——
我們再來看一下「蟻人」戰衣的製造者「皮姆博士」
說起皮姆博士,他的「科技實力」絕對不比「鋼鐵俠」弱,論智商,同樣也是「漫威宇宙」中的頂級。漫畫中,連奧創這種超級BOSS的創造者,也並非鋼鐵俠,而是皮姆博士,同時,漫畫中的奧創也比電影中更加強大。
所以說,皮姆博士的科技實力與鋼鐵俠相比只高不低,鋼鐵俠能夠解決的「氧氣」問題,皮姆博士也完全具備解決的實力。
量子領域——一個無所不能的世界:
眾所周知,蟻人在縮小到「原子級別」時,就會進入「量子領域」。那麼,除了戰衣的本身的「給氧」能力,蟻人解決氧氣問題的方式是否與量子領域有關,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眾所周知,量子領域與我們的現實世界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很多現實世界中的「認知」,在量子領域中都會發生改變,著名的「量子雙縫實驗」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穿過雙縫的兩排電子,在有「觀測」的情況下,會在牆面形成兩條平行線,但在沒有觀測的情況下,就會在牆面形成不規則的「排布」。
通俗一點說,這些電子在沒有觀測的情況下就是「波」,而有觀測的情況下,就是「粒子」。
沒聽懂是吧,其實小編也不懂,「量子領域」作為當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學,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理解的。但「漫威電影宇宙」呈現給觀眾的畢竟是「電影」,不可能把概念搞得過於複雜,一定要讓觀眾「通俗易懂」。
用「皮姆博士」的解釋:「量子領域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都和你相悖。」也就是說,這是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而《復聯4》中「復仇者」的表現,似乎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那麼,既然這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那麼在這個世界裡「生命」無需用氧氣來維持自然也十分正常。
另外,《蟻人2:蟻人與黃蜂女》中,初代黃蜂女似乎給了我們另一種答案,那就是處在「量子領域」中的人
——可以進化
正是這種進化,使初代黃蜂女可以在「量子領域」中生存30年。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蟻人進入量子領域最長的時間也就是5個小時,怎麼可能進化得那麼快?但是不要忘了,「量子領域」的時間概念與外界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人類進入量子領域後發生進化的時間,可能需要很久,也可能只需要「一瞬間」。
所以說,量子領域這樣一個神奇的世界裡,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人類在這個世界裡可以無需氧氣的生存,是完全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氧氣供給」確實是蟻人縮小後的關鍵問題,不過,在漫威宇宙這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裡,不論從蟻人的戰衣考慮,還是從神奇的「量子領域」考慮,這個問題都很容易得到解釋。
——關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