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的苦行僧

2021-01-09 騰訊網

在尼泊爾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聖人」。他們被看成是來凡塵普度眾生的「神的使者」,受到人們的尊重。加德滿都的苦行僧多喜歡聚集在當地最大的露天火葬場―――巴格馬蒂河邊的帕舒帕蒂神廟附近居住。

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的輪迴才能進入天堂。苦行僧 之所以折磨和虐待自己的身體,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身體看作是罪孽的載體。苦行僧希望通過把物質需求降到最低來獲得心靈的解脫,得到神的庇護和恩,從而擺脫無盡的輪迴之苦。

以上文字摘錄自百度。

苦行僧因獨特的行為和人生模式拉開了與普通人的距離。我等天朝俗人不諳宗教譜子,沒有信仰和對彼岸的嚮往,對純粹而高尚的宗教自然會感神秘和迷茫。很久以前聽說過苦行僧,也看過些照片,此次尼國之行有個願望就是想看看苦行僧,想知道為什麼怎麼樣等五個W。

由此我兩次在學生陪同下來到帕舒帕蒂神廟觀察並拍攝。

帕舒帕蒂神廟是加都的印度教廟堂,這個廟子後邊有條河叫巴格瑪迪河,這條源自喜馬拉雅的河不過二三十米寬,旱季裡更是水流小而淺,水面漂浮著雜物,有小孩在河裡打撈死者的遺物。河靠廟子那一岸邊有若干燒屍的臺,這裡的人死了被抬在架著柴火的乾柴上,任憑烈火燒成灰燼,然後連著柴灰一起掃入巴格瑪迪河,一個生命由此跨入新的彼岸。

河邊有許多觀光客和本地看熱鬧的,有送葬的親朋好友,還有做法的法師。青煙嫋嫋,烈火熊熊,燃燒的是一個宗教的力量,空氣中漂浮著一種平和的慰藉。尼泊爾人的生死觀顯得豁達而淡然,生死不過輪迴,視死如歸。

看了燒屍的場面忽然覺得對苦行僧有了理解,為著來世的輝煌,今生受苦受難也是幸福。他們的快樂建立在修行和受苦之上,也許於他們而言,根本沒有快樂,因為他們沒有苦難。

五個苦行僧看來還是一個團隊,拍照是收費的,拍了一個後學生幫我付錢,這個苦行僧馬上把錢轉遞給另外一個更老的行僧。只要收錢那就要拍個安逸,第二次另外一個學生帶我拍攝便給足了銀子,也獲得了滿意的拍攝。

圖文/老土 大學教授,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版權聲明】 中國青年攝影網致力於推廣最新鮮、最專業、最有價值的攝影資訊!歡迎賜稿、推廣宣傳、商業合作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苦練修行,為何中國苦行僧和尼泊爾苦行僧差別那麼大?
    苦行僧,是印度某些宗教的修行方式,常常以髒兮兮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在他們的思維裡面,只有苦行修行「折磨」自己,忍受常人不能夠承受的苦痛,來世才能夠得到幸福,苦行僧群體普遍出現在印度和尼泊爾這些宗教氛圍比較濃厚的國家。其實,在中國也有苦行僧的存在,他們苦練修行方式和尼泊爾苦行僧差別很大。
  • 在尼泊爾旅遊遇到苦行僧,不要駐足拍照,有多遠躲多遠
    尼泊爾,是個多宗教的國家,當地建築都渲染著很濃厚的宗教氛圍,隨處可見的就是寺廟等建築物。儘管尼泊爾是佛教的發源地,可當地大部分人信奉的是印度教,而苦行僧寺則是印度某些教派的特殊群體。苦行僧主要是以苦行為主,他們認為能夠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就能得到幸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那個舉著右手40多年都不放下的苦行僧,當然像這種極端的修行方式,不值得提倡,但表示尊重。
  • 在尼泊爾旅遊時遇到苦行僧,千萬不要拍照,小心背後的「貓膩」
    今天就來說說尼泊爾,這個多宗教的國家,當地的建築都渲染著很濃厚的宗教氛圍。儘管尼泊爾是佛教的發源地,可當地大部分人信奉的是印度教,如果大家去過尼泊爾旅行,走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中老年男子。他們臉上畫著五顏六色的條紋,一手拿著小鐵罐,一手拄著拐杖在閒逛,這些人就是印度教國家裡獨有的一道社會景觀——苦行僧。
  • 尼泊爾「苦行僧」,一個月能掙幾萬塊錢
    這個國家就是尼泊爾。尼泊爾地處亞洲文明交匯處,因此宗教尤為重要。然而,這不僅僅是佛教當家的場景。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交匯,賦予了這裡獨特的文化特色。因此,尼泊爾近年來的旅遊業發展非常喜人。據了解,2018年尼泊爾接待外國遊客首次突破百萬,達到117萬人次,其中大部分是中國遊客。
  • 為什麼去尼泊爾旅遊,看到苦行僧儘量繞道走別拍照?導遊道出真相
    為什麼去尼泊爾旅遊,看到苦行僧儘量繞道走別拍照?導遊道出真相相信對於很多國人來說,尼泊爾是一個宗教氛圍非常濃鬱的國家,作為三大宗教佛教的起源國家,我們在尼泊爾的街頭能夠感受到很多不一樣的宗教文化。這裡除了佛教文化以外,還有很多的尼泊爾人信仰「印度教」,而這些文化主要都是從印度傳入尼泊爾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下世界上宗教文化氛圍最濃厚的國家——尼泊爾。說到「印度教」最有名的就要數傳說中的苦行僧了,這也是尼泊爾當地盛行的一種修煉方式,從印度傳入尼泊爾。
  • 在尼泊爾旅遊碰上苦行僧,千萬不要上前搭訕,有多遠躲多遠
    當然了,他們首選的目的地是消費低且距離近的國家,例如尼泊爾。 尼泊爾的宗教文化非常的濃鬱,在尼泊爾街頭,隨處可以見到赤腳行走的苦行僧,他們大多鬍子拉碴,看起來不修邊幅,但是內心卻懷抱著滿滿的信仰,很容易引起遊客們的好奇。
  • 尼泊爾的苦行僧,為了修行,有的人60年沒出過家門!
    下面我們來看看在尼泊爾修行了一輩子的苦行僧,有的人60年沒出過家門!當我們去尼泊爾旅行時,我們經常在街上看到一些非常不整潔的人,臉上塗的五顏六色,不要太驚訝,因為他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苦行僧。而且這些苦行僧在當地的地位非常高,被稱為修行中的聖人。這些苦行僧大多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巴格馬蒂河邊的寺廟附近,因為這是該地區最大的露天火葬場。
  • 尼泊爾旅遊:除了性廟還有燒屍廟,這些苦行僧是怎麼生活的?
    文/惜談尼泊爾旅遊:除了性廟還有燒屍廟,這些苦行僧是怎麼生活的?不少朋友可能都去過尼泊爾旅遊,尼泊爾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並不太好,但是當地人的宗教信仰卻是十分虔誠。我們國內的遊客來到這裡,除了欣賞當地的風光之外,對當地人的文化信仰也是十分好奇的。
  • 實拍尼泊爾眾生相:苦行僧給錢就能隨便拍,佛教弟子赤腳修行
    尼泊爾以「寺廟之國」著稱。在尼泊爾旅行,舉目可見的寺廟神衹,還有隨處可見的苦行僧和修行者。隨著旅遊發展,尼泊爾的苦行僧變成了一種「景觀」。尤其是位於加德滿都的帕斯帕提那神廟,那裡的苦行僧成為世界各地遊客和攝影師們爭相拍攝的對象。苦行僧是尼泊爾最常見,也最獨特的一種修行者。他們通常是蓬頭垢面,臉上身上塗著粉白,眉宇之間塗有其他色彩,以紅色為主。
  • 尼泊爾旅遊看到苦行僧,切記不要拍照,因為背後「貓膩」多多!
    於是他們就會選擇出國遊玩,說到出國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尼泊爾這個國家,這是一個農業國家,這裡絕大部分人都是從事的農業生產,當然因為從事農業發展所以也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了。這個國家跟我們中國相鄰,這也是一個宗教特別多的宗教國,去這裡遊玩的過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這裡到處都可以看到渲染著很濃鬱宗教信仰的建築。
  • 尼泊爾溼婆節:大麻、苦行僧,可怕演出和擠不進廟門
    尼泊爾全國節日300多個,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尼泊爾一樣,為了了節慶而停止日常工作,尼泊爾人幾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準備節日活動。尼泊爾的大多數節日源自對各種神靈的崇拜,政府規定放假的節日有50多個,任何一個旅遊者都可以通過參加不同節日感受尼泊爾的宗教文化和傳統風俗。
  • 尼泊爾燒屍廟苦行僧極限修行,身上塗滿死人骨灰,有人60年不出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們周邊的國家的獨特苦行僧文化,他們可以說是世界上對自己最狠的人,出生到死去只洗兩次澡,有人60年不出屋門。在尼泊爾著名的城市加德滿都的街道上,除了來來往往的遊客還會經常看見一些奇怪的人。
  • 苦行僧,堅信世間命數都是一定的,自己苦了可以幸福他人!
    接下來小編就要給大家說一下尼泊爾街頭上的苦行僧了,大家去遊玩時,一定要敬重他們、尊敬他們。苦行僧個個大都是四五十歲的樣子,皮包骨頭一般,瘦的像木柴一樣,身上抹著各種山裡的灰塵甚至有的是死人火化後的火灰,腰間纏著已經髒的看不出顏色的布,臉上也是,塗著各種花花綠綠的顏料,看起來有點恐怖。但是這些苦行僧在尼泊爾可是很受人尊重的一個群體。
  • 在尼泊爾,探尋神秘「燒屍廟」,體驗尼泊爾「生死」之旅
    尼泊爾人相信,每一個靈魂都有八千四百萬次生命,每進一次輪迴,都會提升一個層次。因此,死亡並不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在尼泊爾人心中,生與死只有一河之隔,聖河的一側是象徵著毀滅和死亡的火葬臺,而河的另一側則是代表了生。
  • 邱承彬淺談尼泊爾加德滿都帕斯帕提那神廟奇觀
    帕斯帕提那神廟還是尼泊爾苦行僧聚集區,每天都有許多苦行僧在此修行化緣。「苦行」是指某些宗教徒鍛鍊自己的手段之一,用常人年以忍受的痛苦來磨練自己,這就是苦行。如個別苦行僧為了使自己不再有性慾,常把自己的生殖器上拴上磚頭或石塊,以破壞自己的生殖器的正常勃起功能。
  • 在尼泊爾旅遊遇到「聖人」怎麼辦?導遊:一定要繞路走,不要拍照
    尼泊爾作為三大宗教佛教的發祥地,本地人至今仍保留非常傳統且原始的文化習俗,此外,尼泊爾人的宗教信仰也並不單一,而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佛教文化外,不少本地人也信奉從印度傳入的"印度教"。據驢友表示,除了傳入"印度教"外,一種比較特立獨行的修煉方式也從印度傳入了尼泊爾,且在本地非常盛行,那就是"苦行僧"。那麼何謂"苦行僧"呢?
  • 舒劍《苦行僧》獲英國皇家攝影金獎
    近日,在第四屆國際黑白照片(A組)國際沙龍攝影賽中,上饒市參賽者舒劍拍攝的作品《苦行僧》榮獲RPS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黑白組)金牌獎。第四屆國際黑白照片(A組)國際沙龍攝影賽是由PSA(美國攝影學會)、RPS(英國皇家攝影學會)認證、香港恩典攝影學會主辦的最具影響的國際沙龍攝影賽。
  • 尼泊爾節日:"狂抽大麻被禁"的溼婆節
    尼泊爾旅行"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尼泊爾以「節日之邦」著稱於世,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有時甚至一個節日接著一個節日,其節日之多,世所少見。尼泊爾全國節日300多個,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尼泊爾一樣,為了了節慶而停止日常工作,尼泊爾人幾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準備節日活動。尼泊爾的大多數節日源自對各種神靈的崇拜,政府規定放假的節日有50多個,任何一個旅遊者都可以通過參加不同節日感受尼泊爾的宗教文化和傳統風俗。
  • 尼泊爾「禁慾者」達人,在「石洞」閉關60年,只吃水果和牛奶
    用中國話來說就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遠在尼泊爾,那裡就有一群與眾不同的人,他們就是「苦行僧」也稱「禁慾者」,他們終日悟道,虐待自己的身體,只因為他們相信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只有閉關修煉,讓自己飽受身體的折磨,才能免去死後輪迴之苦,去往西方極樂世界。如今,尼泊爾大街上的苦行僧已經成了遊人觀賞的一道風景畫,就像泰國人妖一樣出名,去尼泊爾遊人必定去看苦行僧。
  • 尼泊爾旅行時,看到「聖人」最好不要搭理也別拍照,導遊:別不聽
    尼泊爾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據悉,尼泊爾的居民幾乎百分之百都擁有自己的信仰,其中信仰最多的,還是由印度傳過來的印度教,其次才是佛教以及伊斯蘭教,但是尼泊爾的印度教和印度的印度教稍有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