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行駛區域、降低保有量……多地嚴管電動自行車

2020-12-11 手機中國網

多地出臺政策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嚴格管理,限制行駛區域、降低保有量

「限電令」能否破解城市交通管理難題?

近日,福州市區不少電動自行車的車頭或車尾處,統一換上了醒目的黃色號牌。這是依據去年10月福州市發布的《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規範管理工作的通告》,交管部門對現有或新購電動自行車採取的更換或登記上牌措施。

數量不斷增長的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事故多發,引發市民對道路安全與交通秩序的擔憂。目前除福州外,國內已有廈門、深圳等多個城市出臺相關政策,亦有浙江、江蘇等省份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頒布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嚴格管理。

越發嚴格的「限電令」之下,能否破解城市交通管理的難題?

減少保有量 限制出行範圍

接送孩子、上班通勤、菜場採購……在福州市區經常出現電動自行車的身影。數據顯示,福州市民採用步行和自行車、電動車出行的佔60.1%。

「主要是方便。」在福州一家文旅公司工作的白領小林告訴記者,儘管自己已購置汽車,但平時上班她仍選擇電動自行車出行。

近年來,福州電動自行車數量急劇增長。目前,僅四城區註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就達到210萬輛,而現有城區道路僅可承載通行需求的15%~35%,電動自行車數量遠超道路負荷。同時,長期以來福州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向行駛、佔道搶道、違規載人等交通亂象頻發,安全隱患突出。2019年前10個月,福州就查處了85.8萬起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

去年10月,福州發布《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規範管理工作的通告》,指出2024年以後適時在城區三環路(含)以內道路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通行,使用3年以內的電動車補償900元,領取後不得購買新電動車,6個月內未更換新號牌不得上路。因疫情影響,換牌時限延長至今年6月9日。

減少保有量、限制出行範圍,是不少城市破解電動自行車管理難題的主要思路。廈門市從2007年開始對電動自行車採取區域限行,島外電動自行車禁止進入島內,島內電動自行車也不得在部分主要道路行駛。深圳市從2012年開始將城市快速幹道、主幹道等區域劃定為電動自行車限行區域,並逐步擴大限行範圍,至2019年基本將城市所有快速幹道、主幹道劃定為電動自行車禁行區域。

據官方介紹,這些城市經過上述措施,交通秩序明顯優化,也減少了電動車交通事故的發生。

新國標 新號牌

去年4月,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實施。在此之前,我國電動自行車領域的標準已實施近20年。新國標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5公裡,整車質量(含電池)不得超過55千克。

福州市《通告》提出,免費換發新式號牌,「引導在用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逐步退出」,取消電動車帶牌銷售,新註冊電動自行車牌證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換牌前夕,記者走訪福州福飛南路上的多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點時,發現所售車輛已全部更新為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庫存「超標車」受到部分市民歡迎,有的車輛價格甚至上漲了幾百元。「舊款『超標車』車身大、電池容量大,載人坐得更穩當,車輛最大時速可以提升至50公裡,實用性強。」

當前,外賣騎手駕駛電動自行車穿梭在街頭「與時間賽跑」的畫面已成為常態。有騎手向記者介紹,想要實現一天內送餐騎行的續航,往往會多配幾塊電池及時更換。然而,因搶單超速駕駛、違反交通規則,也使得外賣騎手交通事故發生率佔比越來越高。

針對郵政、快遞、外賣、代駕、環衛等服務行業,福州市《通告》中提出,實行單列號段管理,號牌總量按照企業已繳納社保的服務行業路面一線員工實有數量實行總量控制;因工作需要確需申請的,由公安機關交管部門核准需求後,企業統一購車、統一辦理。

綠源電動車董事長倪捷公開建議,對於一般消費者,電動自行車只是其日常出行的需要,這部分產品就要嚴格符合新國標的重量、速度規定;而針對外賣、快遞等一些特殊行業,也應該滿足其合理訴求,允許企業生產、銷售相應的電動摩託車產品;對於有騎行需求的特殊行業從業者,則必須要求其具有騎行電動摩託車的相應資質。

合理分配路權 提高安全意識

不少城市限制電動自行車行駛區域、降低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的治理思路,也引發了一定爭議:電動自行車為什麼要給汽車讓路?

有觀點認為,限制電動自行車背後涉及的是城市路權問題,根治非機動車道擁堵,需要糾正路權分配的偏差。非機動車道被壓縮、侵佔,這也是電動自行車頻頻引發事故的重要原因。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建議,在城市道路規劃方面,可以考慮在條件合適的地方,設置電動自行車專用車道,在路權上給電動車以分配和保障。

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亦有觀點認為,提高駕駛人的駕駛水平和安全守規的意識,比限制數量更為重要。江蘇、浙江兩地通過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不僅對電動自行車的生產、銷售、維修等方面進行規範,也提出了佩戴安全頭盔等安全通行的規定。

記者了解到,近期,隨著公安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福州交警也發布了關於積極倡導騎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的通告,在全市範圍內積極倡導騎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引導電動自行車規範管理。

相關焦點

  • 關於限制深圳電動自行車行駛路線和區域的通告
    為進一步加強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改善市區道路通行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我局決定對部分區域和路段實施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措施,具體內容通告如下:一、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的區域和路段(一)羅湖口岸片區:區域:沿河路(含沿河路)、北鬥路以西,和平路(含和平路)以東,春風路以南。
  • 1月11日起,深南路全線嚴管電動自行車衝禁令
    深圳市交警局相關負責民警表示,在借鑑福田區深南路嚴管整治的基礎上,從1月11日開始,福田、羅湖、南山共同啟動嚴管,深南大道全線嚴查無牌電動車衝禁令等交通違法,交警將成立突擊隊巡邏檢查、加強路口路段值守等方式,對違法電動車駕駛人進行處罰、教育抄寫、維護路口交通。
  • 嚴管+曝光!溧陽電動自行車車主注意了!
    先來看一組小數據:7月1日《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全省公安交警部門堅決貫徹實施《條例》有關規定,依法強化路面執法管控,截至8月6日,全省共查處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按規定佩戴頭盔違法行為11.2萬起,電動自行車闖紅燈2.6萬起、逆向行駛5.8萬起、違法載人2.9萬起,駕乘人員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有所提升
  • 2020深圳龍華區電動自行車限制行駛道路及通行規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條、《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之規定,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決定對龍崗、龍華區電動自行車限行政策進行延續,對坪山區和大鵬新區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作出調整。
  • 深圳在市區禁止電動自行車行駛引爭議
    過去在深圳街頭,不時看到電動自行車在大馬路的車流中見縫穿插、在非機動車道逆向行駛、在人行道橫衝直撞……電動自行車帶來的街頭險象和亂象,讓許多市民擔驚受怕。深圳市公安局日前依據《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發布公告:從2011年6月6日起至12月5日,在深圳主要區域24小時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
  • 電動自行車將在一定區域限行
    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西安市交管支隊副支隊長劉軍表示:交管部門將根據具體情況對電動自行車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同時倡議市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有條件的單位員工可乘坐班車上下班。據透露,西安市不適合發展電動自行車的原因主要是:一,西安正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電動自行車在運輸效益、城市資源利用等方面遠不如公交車。如不加以限制,會使本市有限的道路資源更加緊張。
  • 深圳:11月開始嚴查嚴管電動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深圳全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350萬輛。但因電動車引發的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也頻頻發生,電動車治理迫在眉睫。為此,深圳交警從11月9號開始在全市開展電動自行車綜合整治行動,嚴查嚴管電單車,為城市公共安全加把鎖。整治行動開展一周,究竟如何?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今天到多地進行實地走訪。
  • 秀洲交警嚴管嚴查 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
    近日,在王江涇07省道東風村路口加油站前發生了一起兩輛電動自行車相撞事故,一名駕駛人不按規定車道行駛,另一名逆向行駛,導致雙方車輛損壞嚴重。當天,楊某駕駛電動自行車由南往北逆向行駛時,與在該路段由北往南行駛的吳某的電動自行車相撞,從視頻可以看到,吳某是突然從機動車道轉至非機動車道上,因天未亮,電動車燈光使逆向行駛的楊某一下子看不清前方,兩車發生碰撞。幸虧雙方均佩戴了安全頭盔,沒有造成大的傷情。
  • 電動自行車新規 登記後方可上路行駛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記者 廖潔)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公布了《湖南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電動自行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在道路上駕駛電動自行車應當年滿16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只能搭載一名12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搭載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應當使用安全座椅。
  • 9月1日起,未掛牌電動自行車禁止上路行駛!
    電動自行車還沒掛牌的一定要注意了9月1日起未掛牌的電動自行車將禁止上道路行駛編輯三要嚴查嚴管,綜合用力嚴查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佔用機動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會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檢查,依法查辦違規生產、違規銷售問題。
  • 從明日(7月1日)起,陝西省沒有登記掛牌的電動自行車將不得上路行駛
    [摘要]早在陝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2019年12月18日發布的通告中稱,2020年7月1日起,沒有登記掛牌的電動自行車將不得上路行駛,而近日,陝西省超標電動自行車集中登記掛牌也即將結束。 早在陝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2019年12月18日發布的通告中稱,2020年7月1日起,沒有登記掛牌的電動自行車將不得上路行駛,而近日,陝西省超標電動自行車集中登記掛牌也即將結束。
  • 深圳電動自行車擬4月1日起限行 70%市民支持
    根據規定,在深圳從事郵政(含報刊投遞)、快遞、公共設施搶修以及送桶裝飲用水、送燃氣瓶等單位所使用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經統一載物託架和車身顏色、納入規範管理後,不受上述限制行駛措施限制。具體管理辦法,交警部門將另行制定。  交警局表示,即日起至3月15日,歡迎全市市民通過各種方式發表意見和建議。
  • 深度調查丨電動自行車怎樣才能騎得安全?
    伴隨著刺耳的急剎車聲和司機的叫罵聲,外賣小哥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這是2020年11月30日,記者在福田cocopark路口親眼目睹的一幕,也是發生在深圳大街小巷裡的交通縮影。 「送一單就有一單的錢。一般來說,我同一時間能接3-4單,高峰期5-6單都有可能。每一單時間限制在30-50分鐘不等。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
    1.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普遍存在超速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生產量和保有量在近年來持續上升,已成為電動自行車大國。據工信部統計,2019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達2707.7萬輛,社會保有量近3億,位居世界第一。隨之而來的是電動自行車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也在攀升。可以說,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型「馬路殺手」。
  • @寶安、光明人,這189條電動自行車限行路段解禁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9日訊(記者 解樹森 實習生 陳宇彬 文/圖)記者7月9日從深圳市交警局獲悉,結合寶安、光明兩區電動自行車備案登記試點工作的進展,交警部門大量減少了兩區的電動自行車限行道路,多達189條,使得兩區主道、支路等非機動車道連貫通行,進一步方便市民騎電動自行車出行
  • 臺灣電動自行車市場
    據統計,臺灣的機車保有量超過1500萬輛,每日行駛在臺灣大街小巷的機車數量超過1100萬輛。        臺灣沒有「禁摩」、「禁電」的政策,在臺北這樣的大都市,騎機車的大多數是住在市區周邊的上班族,上下班高峰不想擠公車和捷運。還有一部分人覺得停車位難尋且貴,面對臺灣友善的道路環境,選擇機車出行。
  • 電瓶車封殺鬆綁 多地試點分道行駛
    4月份開始,廣東省多地開展了整治電動自行車違法的執法行動,省政府所在城市廣州也在重點路段「圍剿」超標電動自行車。不僅僅是廣州,廣東的深圳、珠海等多地也成為整治電動自行車的熱點地區。「現在就是倡導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走左邊那條車道行駛,但車多的時候也是混行的。」這位市民介紹,沒有處罰措施,交通隊在宣傳的時候也只是倡導大家分道行駛。  惠州:機動車道瘦身,劃出電動自行車道  惠州市惠東縣也將於近期開展試點。
  •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關於對我市部分道路限制電動自行車行駛的...
    為加強我市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八十六條的規定,我局決定採取措施限制電動自行車在我市部分道路行駛,現通告如下: 一、限制行駛的時間和道路範圍。
  • 騎電動自行車應自帶「鎧甲」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原標題:【圖說】「鎧甲」據《法治日報》報導,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生產量和保有量持續上升,隨之而來的相關交通事故有增無減。據統計,去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傷亡人數接近非機動車傷亡人數的70%。有專家呼籲騎電動自行車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並強制佩戴頭盔,進而降低道路交通傷害死傷率。在全國整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穩步下降的態勢下,電動自行車騎行者的傷亡人數卻逆勢增長,實在令人痛心。何以如此?怎樣改變?
  • 逆行闖紅燈、上人行道……電動自行車橫衝直撞該嚴管了
    ■佔人行道 電動車鳴笛催行人晚8時,朝陽區工體北路附近,一對小夫妻推著嬰兒車正在人行道上行走,突然幾輛電動自行車衝上人行道,嚇得男士一把將嬰兒車推到路邊。「擦肩而過」的電動自行車把人行道上的地磚碾軋得哐哐直響。在工體北路西南側,短短6分鐘內就有12輛電動自行車開上人行道,其中有6輛是外賣配送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