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白犀牛全球僅剩2頭,都是雌性,如何才能讓它們繁殖後代?

2020-12-19 LetFly萊飛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曾經在公益廣告上說的臺詞真實的發生在非洲大陸上。

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北白犀有時也稱北非白犀,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北非,而是和另一個亞種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已。

白犀是陸地上體型第四大的動物,成年北白犀體重可以達到 1.4-1.6 噸,而南白犀更壯碩些,達到 1.5-2.4 噸。2018年3月19日,隨著最後一頭已知的雄犀死去,北白犀已被宣告功能性滅絕。

從五百頭到兩頭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一百年前南白犀比北白犀更慘,然而在百年間形勢逆轉,南白犀在保護之下從一個世紀前不到100頭的數量繁衍到今天超過20000頭。

可悲的是,這個成功挽救極度瀕危物種的故事並沒有發生在北部亞種身上。

北白犀曾經比南白犀多很多,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然而因為北白犀生存地區保護不善,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瘋狂的非法獵殺令其數量由500頭減至15頭,這引起了國際保護組織的高度關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保護,到2003年時已經恢復到32頭。

令人失望的是,2003年開始國際市場對犀牛角需求再次加大,非法獵殺再度猖獗,致使偷獵者非法進入剛果加蘭巴國家公園非法偷獵,讓它們野外的數量急降至5-10頭。

本來剛果政府於2005年1月批准將5隻北白犀由加蘭巴國家公園移送到肯亞進行更妥善的保護,但是移送未曾開始,這5隻北白犀就已經在野外全部死亡,從此北白犀徹底在野外滅絕。

其他的只有各國動物園還能找到零星幾隻,因為涉及到不同國家,之間協調進行繁育十分困難,在過去十五年裡一頭頭逝去。

現在的北白犀只剩下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最後兩隻,而且都是雌犀牛。

自然情況下,兩隻雌犀牛死後,北白犀將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如此才能讓北白犀繼續繁衍?

這兩隻雌性白犀牛一頭叫「納金」,一頭叫「法圖」,這是一對母女,納金今年31歲,女兒法圖20歲,按照白犀一般40-50年的平均壽命,它們尚在中年。

科學家只能人為介入,幫助它們繼續繁衍。

體外受精能夠繞過正常的生殖過程,培養新的北白犀牛寶寶。

在生物庫中,近些年陸續死亡的雄性北白犀牛的精子樣本已經保存入生物庫裡,但北方白犀牛的卵子數量很少,因為對犀牛手術取卵難度非常高!

2019年由德國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用激素處理雌性後,收集到了少量未成熟的卵子,轉移到實驗室培養成熟,然後用冷凍的精子受精。

但目前為止只有很少數的北方白犀牛的胚胎通過這種方式被創造出來,目前它們尚冷凍在生物研究所內,等待著合適的雌性南方白犀牛來代孕。

將胚胎移植到代孕動物身上來生產動物寶寶,在許多物種中都已被證明可行,然而對於犀牛來說卻很難!

因為激素刺激雌性犀牛的只能產生很少的卵子,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受精,也不是所有的受精卵都能發育成胚胎。

在被轉移到代孕南部白犀牛那裡後,胚胎完成發育成小犀牛的機率還不大。

只要北部白犀牛數量有數十頭,成功率不高也可以重複嘗試,但目前只有兩隻倖存的犀牛可以採集這些珍貴的卵細胞。

那麼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英國科學家決定把研究方向放在解決從雌性犀牛身上採集的卵子數量不足的問題,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用已故雌性犀牛的卵巢組織在實驗室中培育大量卵子進行受精。

一旦成功,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拯救北白犀牛,其它極度瀕危物種也有了免於滅絕的希望。

犀牛沒有更年期,所以老年犀牛的卵巢仍然含有小的卵泡。

科學家的目標是在實驗室裡從一頭死去的犀牛的卵巢組織中培養出這些卵泡,充分利用犀牛卵巢的潛能,讓在培養皿中培養的卵泡數量最大化。

除了北部白犀牛,其它犀牛的處境也算不上好,等待試驗的還有其它不同種類犀牛的卵巢組織,比如南白犀牛、印度犀牛和黑犀牛,讓所有瀕危犀牛種群都能受益。

除了生存空間因為人類活動被壓縮外,犀牛的處境之所以比其它瀕危物種更艱難的原因,就是它們的犀角。

瀕危動物身上某個部分一旦賦予經濟價值,對它們的保護絕對是低於難度,暴利之下讓偷獵分子鋌而走險,殺雞取卵。

保護人員不但需要想辦法改善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幫助它們繁衍,還要和偷獵者鬥智鬥勇,甚至需要冒著生命危險。

在非洲被偷獵,其它地方一樣避免不了,印尼的爪哇島殘存的爪哇犀也是因為過度捕殺,只剩下五十至六十頭左右,蘇門答臘犀牛因為偷獵現在不到 80 頭。

但願其它瀕危物種永遠用不上這個最後的手段,靠各界的共同努力,慢慢恢復種群數量。

科學家之所以如此致力於保護瀕危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一是具有實用價值,它們可以被借鑑於醫學、科研、工業、美學設計上,我們的不少發明就是應用仿生學,參考其生理特徵、行為模式來開發相應設備。

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地球生態的平衡,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為後人留下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自然。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僅剩2頭雌性的北方白犀牛就要滅絕了,我們怎樣才能將它們留下?
    北方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ceros)是白犀牛的一個亞種,與現存2萬多頭的白犀牛另一個亞種——南方白犀牛相比,隨著其最後一頭雄性「蘇丹」於2018年去世,僅存的兩頭北方白犀牛雌性:「娜金」(Najin)和「法圖」(Fatu),已是該物種滅絕前的最後紀念
  • 地球上僅剩兩隻雌性北白犀,我們該如何讓她們「生孩子」?
    犀牛有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五大類,其中白犀牛和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對於白犀牛的數量很多人可能有點迷惑,有時候聽說它們快滅絕了,有時候又聽說它們有幾萬隻。實際上,白犀牛有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它們分別生活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
  • 聖地牙哥一北部白犀牛安樂死 全球僅餘三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報紙報》11月23日消息,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頭41歲的雌性北部白犀牛諾拉「病逝」。截止目前,地球上僅剩三頭北部白犀牛。自上周以來,諾拉就「感覺到不舒服」,並在最近數日病情惡化,此後,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決定對其實施「安樂死」。諾拉1989年自東歐來到聖地牙哥。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了,它的表情看得人想哭
    飼養員給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餵水。新華社 資料圖犀牛作為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超過五千萬年。北方白犀牛是犀牛的一個亞種,曾經廣泛分布於非洲中部查德、蘇丹、南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但猖獗的盜獵和棲息地喪失,導致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大量北方白犀消失,到1984年,僅剩下15頭。對犀牛而言,45歲已經到了犀牛壽命的上限。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英媒:全球僅剩80頭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位於沙巴州東部、婆羅洲島上的馬來西亞野生生物管理機構說,這隻名叫伊曼的雌性犀牛23日死於癌症。它在2014年3月被捕獲後,患上了子宮腫瘤。野生生物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奧古斯丁·圖加在一份聲明中說,25歲的伊曼因為腫瘤對膀胱的壓迫不斷增大,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不過她的死亡比預期的要早。
  • 全世界僅剩三頭,它們是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
    然而對於犀牛,尤其是北方白犀牛來說,這裡是它們的出生地和噩夢之地。前不久,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與SMG網際網路中心聯合攝製了《最後的犀牛》紀錄片。從這部片子裡,有東知道了很多關於犀牛的故事……
  •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剩一隻,還要24小時守護!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剩一隻,還要24小時守護!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大家好歡迎觀看本期。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剩一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保護。自然界中有不少珍貴的動物,有的是因為人類的捕殺。
  • 臺北動物園6歲白犀牛犀奇搬家壽山 要和31歲寶寶結婚啦!
    1、2、3、4…咦?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白犀牛怎麼少了一隻!?」原來,6歲的「犀奇」日前已搬到高雄壽山動物園定居,準備和31歲的雌性白犀牛「寶寶」配對。有趣的是,為了幫助犀奇逐步適應食物轉換,保育員也特地準備了超過50公斤的「乾草便當」讓牠帶到壽山。▲「犀奇」順利進入保定箱籠並吊掛上車。
  • 地球上最稀有物種,全球僅剩1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
    地球上最稀有物種,全球僅剩1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提到稀有動物,我們都會想到大熊貓。地球上最稀有物種,全球僅剩1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到底是哪種動物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犀牛角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對犀牛角的需求催動著捕獵者不斷獵殺犀牛,而白犀牛雖然行動也非常靈敏,但還是躲不過被槍殺的命運,過去那些年因為人們對它實施過度捕獵。
  • 追本溯源,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和繁殖後代的?
    地球上,只要是哺乳動物,都是由上一代雌性和雄性共同繁育而成。並不可能出現單體繁殖的情況,但是某些特殊的動物卻能單性繁殖,比如有永生能力的燈塔水母,亞馬遜雨林中特殊的雌性螞蟻群體,這兩者都是通過單性繁殖。就僅僅人類而言,所有的人類都必須有雌性與雄性共同參與才能夠繁衍後代。
  • 剛剛,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了......
    北方白犀牛是犀牛的一個亞種,曾經廣泛分布於非洲中部查德、蘇丹、南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但猖獗的盜獵和棲息地喪失,導致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大量北方白犀消失。到1984年,僅剩下15頭。科學家們宣告北方白犀牛的野外滅絕是必然的。
  • 為什麼帝企鵝的孵化期需要2個多月?淺談帝企鵝的生存繁殖
    因為,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卵生動物產下受精卵後,要麼是無人問津,比如青蛙的卵、要麼是雌性負責孵化受精卵,比如鱷魚、要麼是雌雄共同孵化受精卵,比如鴿子、家燕等等。但是,很好有雄性獨自孵化後代的,而雄性帝企鵝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帝企鵝的生活和繁殖習性。
  •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2020-03-11 15:5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BGR報導,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
  • 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去世,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物種的滅絕!
    就在昨天,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實施了安樂死,至此世界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在自然世界中視同滅絕。▲白犀牛是現存五個犀牛亞種中體型最大的,白犀牛並非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顏色差不多,這個名字來自南非白人語言中的」weit」,原意為「寬」,是指它們寬平的嘴唇,後來錯譯為「white」。
  • 不同品種的狗能繁殖後代嗎?為什麼它們不存在生殖隔離?
    在自然界中,由於生殖隔離的存在,使得許多生物之間無法正常繁衍後代。但狗似乎是個例外,我們經常見到不同品種的狗會雜交,那麼問題來了,不同品種的狗具有生殖隔離嗎,它們能生育出後代嗎? 狗存在生殖隔離嗎? 其實,有些狗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
    雄性布穀鳥也會用叫聲吸引雌性,布穀鳥的求愛方式是難得一見的高空表演。雌性布穀鳥的叫聲有別於雄性,雌性布穀鳥會叫聲比較奇特,罕聞而活潑。在繁殖的季節,幾隻雄性會同時追逐一隻單身雌性,繁殖的開始意味著欺詐之劇即將上演。五月中旬,第一批蘆葦鶯的巢穴已經竣工了,它們的蛋也即將產下。
  • 除了北方白犀牛 還有這10種動物瀕臨滅絕
    3月19日,肯亞Ol Pejeta保護區裡,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離世。據悉,世間僅存著的兩頭北方白犀牛均為雌性,且分別為蘇丹的女兒((Najin)以及孫女(Fatu),這意味著該物種正式進入了滅絕倒計時。唯一倖存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的死亡,也對其他瀕危物種的命運做出了警告。
  • 科迪亞克棕熊能單殺一隻白犀牛嗎?為什麼?
    且不說科迪亞克棕熊和白犀牛,一個生活在北美,一個生活在非洲,沒有相遇機會,即使它們相遇,被擊斃的一定也是科迪亞克棕熊。既然許多小夥伴想知道這兩種動物的戰鬥力如何?我們就分別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進行一下對比。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科迪亞克棕熊在熊科動物之中,有三位「明星」。
  • 水母是如何繁殖的
    那麼它們的繁殖過程是不是一樣獨樹一幟呢?世界上存在將近4000種水母,有些種類雖然沒有水母體典型的體徵(長著觸角自由自在飄在水裡的膠狀物),但是其實也屬於水母。最後能長成典型水母的種類都屬於缽水母綱,這類水母早在寒武紀已經出現,例如海月水母,立方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