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2020-12-17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林東生 記者羅勉報導 12月11日,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為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這是繼汕頭市潮陽區耀明書院之後汕頭市第二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據了解,「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僑聯組織對承載中華文化、富有僑的特色、廣大僑胞嚮往、社會廣泛好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各類文化場所等予以確認的展示窗口,是僑聯組織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優勢互補、合力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

汕頭僑批文物館創建於2004年4月,館藏約12萬封僑批文物,是國內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文物館通過搜集、整理、展覽大量僑批文物,揭示了僑批產生發展的過程,見證了潮汕人分布在東南亞的廣泛性,彰顯誠實守信、艱苦奮鬥、勇於開拓、心系桑梓的僑批文化。展廳設有「潮汕僑批文物展」,按「特定的背景(漂洋過海、異國打拼、情系故裡)」「特別的運作(水客遞送、批局承辦、銀行統管)」「特殊的紐帶(贍養眷屬、投資興業、公益慈善)」分述。

汕頭僑批文物館館長林慶熙表示,僑務工作是黨的一貫的工作重點,也體現了為人民的宗旨,在獲得『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這塊牌子以後,汕頭僑批文物館將更好發揮僑批文化在華僑交流工作中的作用,更好的講好僑批故事,講好汕頭故事,講好華僑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為中華文化的傳播交流,為聯繫海內外的華僑做出不懈的努力,更好完成黨交付我們的任務。

相關焦點

  • 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原標題: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昨日記者從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悉,該館被中華全國歸
  • 走進廣東汕頭僑批文物館,探訪11萬多件館藏僑批背後
    一紙僑批 滿腔家國(人民眼·文化遺產)  引子  「人在銀二」。  「『人在』,報的是平安;『銀二』,告知的是所寄回的錢款金額。」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館長林慶熙說,這便是一封惜墨如金的「僑批」。
  • 廈門青礁慈濟祖宮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張珺 林岑 通訊員 黃旋旋) 日前,海滄青礁慈濟祖宮被中國僑聯授予第五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 首家僑批文物館新館開館:展示華僑家書(圖)
    創辦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將僑批文物館搬遷擴容,並於日前在廣東汕頭市外馬路18號隆重舉行新館開館揭牌儀式,使其更具規模,更能體現潮汕僑批歷史文化內涵。該館系世界唯一僑批專題博物館。
  • 謝昭璧急公好義 汕頭市僑批文物館獲贈珍品
    十個國際擋案日宣傳活動現場。(供圖 汕頭市僑批館)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6月9日上午,汕頭市檔案局與潮汕僑批檔案館聯合開展了第十個國際擋案日宣傳活動,汕頭市副市長林依民出席活動。在活動中,為僑批捐贈者一一謝昭璧老先生頒發了證書。  謝氏家批無論從捐贈、從收藏、從研究等等不同角度看,均極其珍貴,無法以所謂「市價」來衡量。
  • 汕頭考察——為什麼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被翻牌」?
    >與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隔街相對,汕頭僑批文物館於2004年4月24日在汕頭市落成揭幕。該館由香港知名人士莊世平先生、饒宗頤教授倡導,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是中國首家僑批文物館。來源:央視,侵刪館內展覽的僑批(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該館有"潮汕僑批文化圖片展",展出包括"僑批的歷史軌跡"、"華僑僑眷生命線"、"僑批文化的研究"、"籌辦僑批文物館"四個部分的照片200幅,還陳列部分僑批原件、送批用具等文物。
  • 「牢記囑託再出發」探訪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
    與開埠文化陳列館隔街相望的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是全國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這裡館藏了約12萬封僑批。2013年6月,「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記憶遺產,汕頭市僑批文物館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
  • 汕頭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記錄 華僑海外奮鬥史
    汕頭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記錄 華僑海外奮鬥史 2020年10月16日 10:36   來源:南方日報
  • 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12萬僑批述說華僑故鄉情
    中新社汕頭7月27日電 (李怡青 張源 鄭瑞國)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新館27日開館。館藏的12萬封僑批向世人真實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及其勇於開拓、情系故裡、篤誠守信的精神。  「僑批」是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及後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給家鄉眷屬的書信和匯款合稱。19世紀上半葉到20世紀下半葉長期流行在海外華僑華人的僑居地與東南沿海僑鄉之間,流傳時間長達150多年。
  • 中國首個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盡訴華僑記憶
    中國首個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盡訴華僑記憶   中新社汕頭11月7日電 (李怡青 陳啟任 賴培漩
  • 廣東汕頭: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開館迎客
    海內外嘉賓參觀僑批文化圖片展。  人民網汕頭4月24日電 記者侯偉生報導: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日前在我國著名僑鄉廣東潮汕的汕頭市落成,並於今天上午正式揭幕開館迎客。  僑批,是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連帶家書及簡單附言的匯款憑證。近代潮汕籍僑胞為生活所逼或為逃避戰亂,遠渡重洋,到東南亞及其他國家謀生。
  • 棗莊2家單位入選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近日,中國僑聯確認了第八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此次確認後,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總數達到363個。其中棗莊臺兒莊大戰紀念館、棗莊薛城區鐵道遊擊隊紀念館2家單位入選。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召開 隋軍出席並講話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僑批文化研究,弘揚華僑精神,12月9日—11日,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辦「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出席會議並致辭。
  • 僑批學者齊聚江門 探討「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
    12月9日至1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主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廣東江門市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廣東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廣東省僑辦巡視員湯泗昌,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福建省檔案館巡視員林真等華僑界、檔案界、文博界、學術界,以及民間收藏界齊聚一堂,共商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弘揚華僑精神。
  • 粵徵信文化教育基地 落戶汕頭僑批文物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餘丹 見習記者/楊立軒 通訊員/陳爾帆 符波)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信用氛圍,助力優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近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汕頭僑批文物館舉行廣東省徵信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 推動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再上新...
    12月1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中國著名僑鄉、僑批研究的前沿重鎮——江門市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廣東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江門市領導利為民、王長青,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等參加相關活動。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廣東、福建等地近60名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僑批藏家齊聚一堂,通過研討交流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凝聚共識,為做好新時代僑批保護、研究與價值推廣獻計獻策。
  • 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原標題:汕頭僑批文物新館開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學佳 通訊員/孫少珠)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新館昨日開館,館藏的12萬封僑批向世人真實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及其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鄉愛國的精神。同時,也將省委書記胡春華今年3月考察汕頭時所作出的「進一步加大力度保存好、利用好僑批檔案,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 ...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 僑界檔案界文博界等共商僑批文化保護活化
    本月11日,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在江門市舉辦「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廣東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廣東省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湯泗昌,廣東省檔案館副館長黃菊豔,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福建省檔案館原副館長
  • 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
    為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做好華僑文化研究工作,弘揚華僑精神,昨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我市舉行。
  • 前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學習參觀的黨員群眾熱情空前
    市民參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王涵琦 攝汕頭小公園開埠區的外馬路上,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兩座老建築隔街相望。這兩個展館,濃縮展示了汕頭開埠以來的城市發展和人文歷史。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記者走訪發現,連日來,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僑批文物館的熱度迅速升高,前來學習參觀的黨員群眾熱情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