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齡前兒童現在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幼兒時期,就將其送入雙語幼兒園,為其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但學齡前兒童的年紀過小,認知水平處於前運算階段,無法理解抽象的語法知識點。因此,對這一年齡層進行教學時,教師要以英語口語為主,輔以簡單的語法知識。可以將基礎語法編寫成順口溜,在孩子反覆的朗讀過程中,使其初步形成語法概念。家長要正確認識這一階段孩子的能力,不要過於嚴格要求。不然使其喪失了英語學習興趣,就得不償失了。
二、學齡兒童根據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規定和具體課程安排,學齡兒童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會引入語法教學。這時,小學生的認知和思維水平已經發展,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說是語法學習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發現語法特性,總結語法規律。儘量避免教師講授,學生死記硬背的授課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其對語法學習產生興趣,並且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真正理解語法及作用。
三、中年人隨著經濟、貿易全球化,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因此,中年時期開始進行英語學習的人數逐年增加,教師要意識到這類人群的內在學習動機,往往是為了方便工作之中的交流。因此,應該將貿易英語作為學習重點。而英語語法也應該更多涉及到該領域的內容。同時,成年人的理解力強,但空閒時間少。所以教師沒有必要採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而是直接將大量知識點傾囊傳授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