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間,美國4次阻止中國崛起,均以失敗告終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說起美國的競爭對手,想必各位會聯想到蘇聯和日本,以及近年來不斷崛起的中國。其實,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所以如果要問阻止中國崛起有多難,美國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畢竟在它與中國打交道的70年裡,我國能夠崛起到今天的程度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們可以將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分為四個發展階段。首先第一個階段就是上世紀50至60年代的對華遏制與圍堵階段。新中國從成立後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價值觀與體制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完全不同,而且當時中國選擇擁抱老大哥蘇聯,因此美國聯合了其盟友對我國進行了長達20餘年的圍堵。

但是,我國並沒有被困難打倒。當時偉人也曾說嘛:「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在50年代,中國從蘇聯引進了156個大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電力、鋼鐵、汽車、化學等領域,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工業基礎,同時也使我國超額完成了「一五」計劃,後來我國通過自身努力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兩彈一星」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所以美國的圍堵並沒有壓垮我們。

而第二階段就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對華拉攏與分化階段。當時美蘇爭霸,原本強勢的美國一方,由於與越南幹仗,深陷戰爭泥潭;同時因為中東石油危機,美國經濟遭受巨大打擊進入滯漲,1971年以美元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也崩潰了。基於此,美國進入了戰略收縮階段,此時美蘇冷戰進入「蘇攻美守」格局。

而另一方面,中國與蘇聯也鬧矛盾了,這為中美靠近創造了條件。於是在1972年,隨著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兩國關係就正常化了。不過,美國的用心其實很簡單,就是想拉攏中國對抗蘇聯,分化其陣營。而這也符合我國對抗蘇聯的需求,所以這一階段中美其實是互相利用,美國也佔不到中國便宜。

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第三階段就是上世紀80年代之後的融合與同化階段。1978年中國便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主動擁抱西方國家;1979年,中美兩國便建立了外交關係。這一階段,美國的用心其實是引導中國在開放和自由方面逐漸向西方靠攏。說白了,美國就是想同化中國,讓中國走西方國家的道路。

當然,現在看來,這個希望是落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韜光養晦,按照自己的規劃發展,並沒有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牽著鼻子走。更重要的是,這一階段,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

根據快易理財網的數據,1979年中國GDP只有1783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不到2%;而到了2019年,中國GDP已經高達14.34萬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飆升至16.3%。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世界的共識,而且中國經濟的成功還一度引發外界對「中國模式」熱議。可以說美國在這一階段採取的策略是徹底的失敗了。

基於此,2017年川普上任之後,就調整了對華戰略,重新回到了第一階段的對華遏制與圍堵。

所以近年來美國就對華發起了規模空前的貿易和科技摩擦。然而,美國想經濟封鎖中國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與全球經濟早已深度融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外貿易額就達到4.57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

這裡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美國在跟中國開展貿易談判時,其列出的條件充滿了各種「你不能做什麼」,「而我要做什麼」,這簡直就是蠻不講理了,要知道達成協議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壞的結果,但協議本身對中國就是最壞的結果了,那我國還有什麼理由同意它?

不過,美國這些荒唐的條件背後也反映出美帝心中對中國崛起的恐慌,以至於口不擇言,希望通過這種極端方式阻止中國崛起。

總之,中國崛起已經勢不可擋,此前世界銀行、IMF等機構都做過相關預測,認為中國2030年左右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因此,不管當前美國如何歇斯底裡的圍堵中國,最終恐怕也是徒勞的,畢竟過去70年,美國都沒能阻止中國崛起,更何況如今中國已今非昔比?

相關焦點

  • 美國:中國計劃2050年完成崛起大業,必須用一切手段阻止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政府資助的著名智庫蘭徳公司為五角大樓撰寫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應該為應對一個在完全不同於美國的社會制度下"崛起"的中國做準備。該報告分析了四種可能的2050年情況,即中國"獲勝"(意味著中國完成崛起大業)、"部分崛起"(意味著實現了大部分或一部分但並非全部目標)、"停滯"(意味著中國的抱負遭遇失敗)還是"內爆"(意味著政權本身將受到威脅或者其領土發生了分裂)。這份報告得出結論稱,在2050年中國"部分崛起"和"停滯"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 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中國經歷過內戰,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經歷過數以萬計的戰爭,在美蘇「夾擊」下臥薪嘗膽,熬過蘇聯解體,抵擋美國「隔空攻擊」,中國的崛起向世人們證明 中國實力不容忽視,如今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 李玟休長假赴美人工受孕,9次均失敗告終,與富商老公婚姻亮紅燈
    9月14日,灣灣媒體曝出消息,稱李玟為了生子休長假,赴美人工受孕,卻以失敗告終,與外籍富商老公的婚姻也疑似因此亮起了紅燈。先來科普一下李玟的老公Bruce,是一位外籍富商,大李玟16歲,身家超過20億。
  • 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為何美國稱霸、中國崛起?
    同時增加財政撥款,90年代,美國教育公共投入佔國民生產總值基本保持7%,同期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約在4%-5%。需求帶動市場供給,教育改革提高人才數量和質量,1988年到1996年間,計算機數據處理服務、管理及公共關係、電子元器件、通訊設備四個服務業新增就業崗位105.6萬個,增速45.6%,為高新技術產業整體增速的10倍。
  • 臺灣女星痛哭,申請離婚四次均調停失敗,現力爭孩子監護權!
    現年51歲的臺灣女星何如芸在婚姻生活上可謂備受煎熬,痛苦不堪;她想放棄這段婚姻,但多次向法院申請離婚均被調停。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樣的「煎熬」讓年過半百的她多次想離婚呢?一個明星結婚自然場面是馬虎不得的,更何況她嫁的對象可是花蓮美侖飯店的太子爺王敏錡;結婚的那時也算轟動一時,個個都認為那是郎才女貌的一對新人,非常惹人豔羨。
  • 中國崛起,澳洲該何去何從?
    編者按:澳大利亞知名安全專家休·懷特的新書《中國抉擇》(The China Choice)甫一出版,即引起了對中美澳關係大討論。8月11日,《澳大利亞人報》網站刊發了澳前總理基廷《中國合法性的理由》和該報國際版編輯謝裡登《黑白分明的亞洲》兩篇文章,探討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如何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抉擇。
  • 美國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傷亡120萬人,戰後美國開始崛起
    最典型美國,被稱為天選之國,因為這個國家建立後,不到200年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尤其是二戰後,在世界為所欲為,光是發動的戰爭都有幾十場之多,而且大多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這也是美國越來越強大的主要原因了。但是其實在美國的歷史上,也有悽慘的一刻,下面這場戰爭,堪稱美國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傷亡120萬人,戰後美國開始崛起。這場戰爭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
  • 美國「孤品」直升機,兩大強國都曾研究,卻最終以失敗告終
    美國有一種直升機被稱為「雙旋翼縱列式」,它的布局和其他直升機不同,在機身前後各有一個旋翼塔座,兩個旋翼塔座的上方安裝有兩副旋翼,這兩副旋翼可以使得飛機的縱向重心範圍變大。因此其機身也比普通的直升機要大很多。
  • 明治維新之後,中日77年競爭以日本的失敗告終
    直到近代明治維新以後,才再次向中國發起挑戰。由此可見,雖然歷史上我國從未把日本當成對手,但日本卻始終有著入侵中國的念頭,清朝時期,中國日趨衰落,而西方國家卻在乘勢崛起。到了鴉片戰爭之後,我國首先被西方打開了國門,此後日本也主動打開了國門。當時中日兩國雖然體量差距很大,但和西方相比,都是非常落後的,可以說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 中國最倒黴的快遞王,4次創業全被收購,曾超越京東控制70家公司
    中國一天快遞平均量達1億件,全峰、快捷、星辰急送等大批快遞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曾經和京東在同一起跑線,如今京東擁有18萬員工,而它卻轟然倒塌,欠薪接近1億,讓人唏噓。如風達快遞,提起來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它曾是凡客誠品物流事業部。跟隨凡客一起壯大,凡客燒錢營銷模式失敗之後,如風達開始走下坡路,只能被收購。
  • 1971年美國急於和中國改善關係,為什麼阻止中國進入聯合國?
    所以一直以來,美國都是極力阻止中國進入聯合國的。但時間到了1971年,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於中美兩國來說,也不能一味地仇視對方了。所以中美關係出現了緩和。
  • 日本歷史上曾四次侵略中國,前三次侵略歷史你都知道是何時麼?
    日本歷史上曾四次侵略中國,前三次侵略歷史你都知道是何時麼?勿忘國恥,日本國歷史上曾四次侵略中國,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日本作為一個島國雖然國家地盤小,但是野心卻不小,你們知道麼,實際上日本歷史上曾經不止一次侵略中國,但是他們四次侵略中國只有甲午中日戰爭那一次勝利了,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 美上將:任何對東方大國動歪心思的國家,最後必會以失敗而告終
    眾所周知,自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中國已經幾十年未捲入戰事之中。在經過30多年的和平發展下,如今的中國不僅是亞洲最為強大的國家,而且也是亞太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這輝煌背後,與我國的努力密不可分。然而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依舊有國家質疑中國的戰鬥力。他們認為,中國30多年沒有再與外界發生衝突,若遇到突如其來的戰鬥,中國是否能夠應對的過來呢?針對這一言論,美軍退役上將就曾表示,從今天中國的發展來看,不得不承認中國早已不是二戰中的那個中國了。或許二戰前的中國還有戰勝的希望,但面對現在的中國,再想動歪心思已經不可能了。
  • 中國會不會陷入「崛起困境」
    美國將中國定位為「修正主義國家」和「戰略競爭對手」,從政治、經濟、人文等各領域對華進行全面施壓。在此背景下,有關中國「崛起困境」的討論再度興起。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認為,中國跟美國的衝突肯定會越來越多,這是實力接近帶來的結果,這也是中國所面臨的「崛起困境」,想讓實力越接近,雙方矛盾還要越來越少,這一情況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這違背了客觀規律。
  • 中國新長徵7號A火箭發射升空任務以失敗告終
    中國嘗試發射的新一代長江七號任務在星期一以失敗收尾,導致分級衛星不能進入預期的同步轉移軌道。 上午10時34分,長江七號從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東部發射升空。通過網絡共享的圖片和鏡頭遠程指揮中心確認最初的發射無誤。
  • 三星子公司重組 美對衝基金阻攔失敗
    韓國三星集團兩子公司三星物產和第一毛織合併案受到來自美國對衝基金Elliott Associates(以下簡稱「Elliott」)的多種手段阻撓。明爭暗戰了幾個月後,據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消息稱,7月17日,兩家公司合併案最終以69.53%贊成率險勝,Elliott大戰三星以失敗告終。
  • 英國專家:美國為什麼不能容忍中國崛起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美國將中國崛起解讀為「中國威脅論」,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前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稱,這是一種帝國主義大國的心理。
  • 王立新:美國的崛起與現代中國——重評歷史上的「門戶開放」
    今天,我想藉此機會與大家進行交流,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崛起,對於亞太地區,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美國的崛起究竟是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還是有利於中國的安全與利益?當時中國人是如何看待美國崛起的?是否歡迎作為新興強國的美國在亞太地區擴展其影響力?
  • 讓美國膽寒、亞洲崛起的城市,景色媲美峇里島,如今免籤了!
    世界上有一座讓美國非常膽寒的城市,美國人曾千方百計阻止中國前往這裡,甚至派特工去炸飛機!但是最終失敗,亞洲從這裡開始崛起,而且當地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這個見證亞洲崛起的城市,也有著印尼峇里島的美景,火山、火山湖還有歷史的遺蹟,美景同樣不少,而且物價普遍不高。這個地方就是萬隆。讓美國人瑟瑟發抖,甚至阻止中國人前往!萬隆這個地方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 中國唯一沒有被登頂的雪山,比珠穆朗瑪峰危險百倍,無人能徵服!
    1953年人類首登珠峰,1960年中國人首次登頂。不過,在中國有座山峰比珠峰低2000多米,世界各國均無一人登頂。它就是梅裡雪山(藏族人稱卡瓦格博山)。梅裡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