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人生啟示:為什麼林衝抑鬱不得志,武松能快意人生?

2020-12-15 喬鞅

經典文學名著之所以能跨越不同時代而經久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經典文學名著往往能洞悉人性,把一個個鮮活人物形象細細解剖給讀者看,讓讀者從這些人物身上吸取和借鑑有益的東西,用來更好地指導自己走好人生之路。而《水滸傳》正是這樣一部經典文學名著。

《水滸傳》中的林衝和武松是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好漢,兩人都有一身過硬的武藝,處事都小心謹慎,被逼到絕路時都心狠手辣。但非常耐人尋味的是,林衝給人的感覺就老是抑鬱不得志,而武松就能快意人生。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林衝和武松如此迥異的人生經歷?

林衝雪夜上梁山

1、遭遇危機時,林衝猶疑徘徊,武松當機立斷

林衝的日子過得幸福的,也很平靜。但人這一輩子,總難免遭遇一些意外,林衝幸福、平靜的日子也被一個意外給打破了——他的娘子被人當街調戲。

林衝聽到錦兒說娘子被人當街調戲,當即火速趕到現場,揪住那潑皮無賴正要用憤怒的拳頭教訓一頓,突然發現這無賴竟然是太尉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林衝怕打了高衙內,會讓高俅面上不好看,先就軟了,收起了憤怒的拳頭。

林衝滿以為這只是一場誤會——他知道高衙內「花花公子」的臭名昭著,在東京城裡專門禍害人家妻女。但他誤以為高衙內在得知了調戲之人是他林衝的娘子以後,這事兒會到此為止。

但遺憾的是,林衝完全低估了高衙內的荒淫無恥和肆無忌憚,他想不到自己的災難就此從天而降。此後,高衙內為了能霸佔林衝的娘子,不擇手段要將林衝置於死地。

倘若林衝在娘子被高衙內當街調戲後,對此事高度警惕,不猶疑徘徊,而是及時採取行動,像王進那樣,帶著娘子遠走他鄉,想必高衙內也只能作罷,那麼,林衝後面那些憋屈、悽慘的遭遇也就能夠避免了。

高衙內

林衝的危機是娘子被太尉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調戲,武松的危機則是,自己去東京出了一趟差,回來之後哥哥就莫名其妙沒了。

武松當時遭遇的情況是,哥哥武大郎莫名其妙死了,沒有任何蛛絲馬跡留給武松,甚至連哥哥的屍首都沒能見到。武松和哥哥情同手足、義同父子,肯定要為哥哥報仇。可問題是找誰報仇呢?

倘若換了林衝,要麼大哭一場之後乾脆放棄,要麼只能傻傻的等待,等待什麼呢?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但武松不是這樣,他從潘金蓮那兒獲得一點信息後,馬上行動起來,找到了關鍵人物團頭何九叔,又從何九叔手裡拿到了物證,也找到了人證鄆哥。

武松起初單純地以為有了人證和物證,就能把害死哥哥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潘金蓮和西門慶繩之以法,為哥哥報了大仇。誰知道,被西門慶做了手腳,讓武松竟然告狀無門。在這種情況下,武松當機立斷,採取迂迴戰術,拿到了潘金蓮和王婆的口供後,乾脆一鼓作氣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而自己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刺配孟州而已。

倘若武松不是當機立斷,而是像林衝那樣猶疑徘徊,要麼哥哥武大郎永遠都只能沉冤於地下,要麼即使查到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是罪魁禍首,也會因為西門慶的阻撓而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潘金蓮和西門慶逍遙法外。

武松

2、寄人籬下時,林衝謹小慎微,武松率性而為

非常湊巧的是,林衝和武松都曾經投奔柴進,有意思的是,他們在柴進莊上的表現卻迥然不同。

林衝被高俅陷害而刺配滄州,到了滄州地界,聽了柴進莊外的酒家所勸,來柴進莊上投奔。碰巧柴進外出打獵回來,柴進聽說眼前之人竟然就是他素來仰慕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喜出望外,連忙置辦酒席熱情招待林衝。

林衝雖然曾經是赫赫有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但如今卻是面刺金印的戴罪之人。而柴進則是高高在上的富貴之人,是江湖中人要仰視的人物,更何況如今林衝這樣的戴罪之人。所以,林衝在柴進莊上的表現極盡謙卑恭謹。

林衝在柴進莊上這段時間,發生了極富戲劇性的一幕,那就是洪教頭的出現。洪教頭算還有些本事,論槍棒,在此期間柴進莊上沒人是他的對手,柴進才拜他為槍棒教師。洪教頭便憑此狂妄自大起來,對突然來投奔的林衝百般羞辱、挑釁,甚至對柴進也出言不遜,揶揄諷刺。

林衝聽說洪教頭是柴進的槍棒教師,就對洪教頭極為恭敬,主動向洪教頭問好、施禮,還主動把席位讓給洪教頭。而洪教頭渾然不把林衝放在眼裡,言談舉止之間對林衝充滿了蔑視之意。這還不夠,洪教頭又拿話揶揄柴進,言下之意羞辱林衝只不過是個倚草附木、打秋風的酒肉之徒。最後甚至想通過比試槍棒,有意要讓林衝在眾人面前出醜。

林衝對洪教頭言談舉止上的蔑視和羞辱並不惱怒,即便洪教頭提出要和他比試槍棒,林衝也是極力推讓,直到他反覆試探出柴進的真實意圖,知道柴進對洪教頭頗有不滿,希望借著他的手教訓一下這個狂妄自大之人,林衝這才拿出真本事,將洪教頭一棒打翻在地。

陸謙

武松在柴進莊上的表現,則和謹小慎微的林衝迥然不同,完全是率性而為,決不肯有半分的委曲求全。

武松誤以為在家鄉打死人了,逃到柴進莊上避難,因為他對柴進的名聲早有耳聞,知道柴進喜歡結交天下好漢,也能為犯罪的逃犯提供庇護,只要到了柴進莊上,即便是官府也拿他沒辦法。

武松初到柴進莊上時,柴進對待武松也像對其他好漢一般熱情、客氣,也就是享受貴賓待遇。但後來武松在柴進莊上也是率性而為,全然沒有半點做客的禮數,更別說像林衝那般小心謹慎、謙卑恭謹。只要武松喝了酒,酒性不好的一面就會表露出來,但凡莊客有不周到之處,就會兇巴巴地揮舞拳頭。

莊客們見武松這個德行,心中自然非常惱怒,覺得武松實在就是個不知好歹之徒,明明只是個來柴進莊上避難,尋求柴進庇佑的逃犯,竟然在莊上這般豪橫無禮,哪裡像個來避難的逃犯,分明是個蠻不講理的大爺。

如果從做人的基本道理來說,武松在柴進莊上這般表現,的確是有點過分。武松是一個尋求庇佑的逃犯,柴進為他提供庇佑,好心好意收留他,給予了相當規格的熱情招待,他卻這麼不知好歹,在莊上耍大爺派頭,即便這樣,柴進並沒有趕走他,還是留他住了一年有餘。

其實,武松怎麼會不懂這些做人的基本禮節和道理呢?後來,宋江也投奔到柴進莊上來尋求庇護,在這裡,宋江結識了武松,他對武松滿是欣賞,對武松關照有加,武松深受感動,對宋江心懷感激,主動認宋江為義兄。可見,武松並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個性習慣了率性而為,柴進對此難以理解,也難以認同。

柴進

3、遭人陷害時,林衝退讓隱忍,武松奮起反擊

林衝因為有個美貌的娘子,被高衙內看上了,就引起飛來橫禍,太尉高俅為滿足乾兒子高衙內的無恥欲望,竟然要將一個赫赫有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置於死地。

如果說林衝娘子第一次被高衙內當街調戲,是因為高衙內不知道這是林衝的娘子,還多少可以理解為「大水衝了龍王廟」,純屬無意冒犯。那不久後高衙內向陸謙施壓,要陸謙聯手一起騙林衝夫婦,把林衝娘子騙到陸謙家中,好讓高衙內趁機姦淫。這一次就是高衙內蓄意要霸佔林衝娘子了。

林衝對待高衙內的蓄意舉動又是什麼反應呢?林衝把所有的怒氣全都發洩到了陸謙身上,認為是陸謙害了他。客觀而言,陸謙的確是害了他,但很明顯,陸謙只不過是幫兇,是迫於高衙內的壓力,不得不助紂為虐。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高衙內,而林衝對高衙內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不管是尋仇的行動,還是躲避高衙內的行動,都沒有,而是仍舊傻傻的正常工作、生活。林衝的這種反應,在任何一個正常成年人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林衝的這種反應,就給了高衙內一個信號,認為林衝是在害怕他,不得不退讓隱忍,不敢對他有任何反抗。這就促使高衙內作出決定,可以而且必須弄死林衝,只有這樣,他才能放心大膽地把林衝娘子據為己有。

宋江

武松個性率性而為,甚至有時候表現得比較豪橫,所以,他基本上很少遭遇林衝那種窩心、憋屈的事情。他唯一一次遭到陷害,是因為在孟州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酒家,得罪了張團練,張團練為了奪回快活林酒家,認為只有先除掉武松。

在這種形勢下,張團練買通了張都監,二人沆瀣一氣,由張都監出面找武松,把武松接到了都監府。武松誤以為張都監真的像陽穀縣知縣一般,是個愛才之人,賞識他的英雄了得,真的要把他當作體己的隨從。

直到中秋之夜,張都監在條件成熟後,終於圖窮匕見,露出了真實目的,原來,張都監是要陷害武松,要把武松置於死地。武松被投入死牢後,思前想後,才明白了自己掉進了一個陷阱和圈套之中。當施恩努力四下活動,終於救了武松一命,讓武松得以輕判,刺配恩州。

倘若換作是林衝,他見既然自己被施恩救出,不至於喪命,估計他就會老老實實刺配恩州。即便是遭遇了飛雲浦事件,相信以林衝的武藝,也能全身而退。但林衝即便是殺了那兩名押解公差和兩名殺手,也萬萬不會又返回城裡血洗鴛鴦樓,他只會就此逃命去。

但武松決不是林衝,武松遭遇陷害,只會奮起反擊,決不會退讓隱忍。當他在飛雲浦結果了兩名公差和殺手之後,把心一橫,索性趁著夜色返回城裡,找到張都監府上,血洗鴛鴦樓,把張都監府上所有人都殺了個乾乾淨淨,這才消了心頭之恨。

武松大鬧飛雲浦

結語:性格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

論武藝,林衝和武松其實是梁山好漢中最傑出的兩個,「馬上林衝」和「馬下武松」,代表了馬戰和步戰的巔峰水平;論起狠勁,林衝其實並不比武松遜色,武松血洗鴛鴦樓時狠辣果決,林衝在草料場殺死陸謙等人時堪稱乾淨利落。

但為什麼林衝抑鬱不得志,就連押解他的公差董超薛霸都敢肆意欺凌他;而武松卻能快意人生,押解他的公差都把他當爺一般敬著?其實,關鍵原因就在於「性格決定命運」,林衝的性格軟弱隱忍,所謂「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自然就會有抑鬱不得志的人生經歷;而武松的性格率性而為,有時候甚至豪橫,自然沒人敢輕易招惹他,也就會有快意人生的人生經歷。

「性格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這是《水滸傳》中林衝和武松的故事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相關焦點

  • 武松能活到80而善終,為什麼林衝卻早早慘死?魯智深最有發言權
    《水滸傳》中,武松和林衝的對比,歷來都被津津樂道。有比武功呢,還有比誰更狠的,因此才有了:武松、林衝,水滸兩大「流量小生」的說法。 不過,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所謂「蓋棺定論」,武松最終80善終,林衝卻早早慘死了,結局如此之懸殊,這是為什麼呢?
  • 林衝、武松和魯智深三人,聯合起來能打敗盧俊義嗎?
    《水滸傳》中,盧俊義外號玉麒麟,一身武藝天下無敵,投靠梁山後還當上了第二大首領。與林衝、武松、魯智深三人相比,梁山眾人中還以高端戰力居於首位,外戰鮮有敗績,深受眾人喜愛。所以林衝、武松、魯智深三人聯手,可以擊敗盧俊義嗎?
  • 水滸傳中,只有此人打敗過武松,為何卻死在一個梁山地煞手中?
    水滸傳中,只有此人打敗過武松,為何卻死在一個梁山地煞手中?水滸傳的故事,我們家喻戶曉。大家聽最多的一句話,也就是「馬下武松,馬上林衝」。武松的戰鬥力,不用多說,大家心知肚明。武鬆快意恩仇,從不拖泥帶水,因為性格原因,也就決定了他一生的走向武松打虎以後,便收到了當地縣衙的重用,縣令重用武松,無非就是找個武力保障。隨後,武松為兄長武大郎報仇,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武力值。潘金蓮勾結當地高富帥西門慶,毒死了武大郎。
  • 水滸傳:高俅被俘,是林衝報仇的最好時機,為何林衝選擇了沉默?
    其實,這一段寫的很真實,媳婦受了屈辱,男人來替媳婦伸張正義,忽然發現對方是自己頂頭上司的孩子,這下是打也打不得,說也說不得,在眾人面前,陷入了尷尬的局面,要想脫離這種尷尬局面,亟需一個臺階。在小說《水滸傳》裡,眾位好漢都是有仇必報、有冤必伸的主兒,比如:武松替兄報仇大鬧獅子樓,後來復仇張督監,不惜血濺鴛鴦樓;劉高陷害花榮,被花榮活活刀刮;曾頭市因為一匹月照玉獅子馬,得罪了梁山,被梁山好漢殺得人仰馬翻等等。
  • 武松能「重生」,楊志為何不能?人生有三大支柱,楊志砍倒了兩根
    一:武松的「重生」武松的幸運,其實不是打虎,而是遇到了魯智深!武松是水滸中被毀滅得最徹底的梁山好漢,不但人生大起大落生死一瞬間。且更要命的是,還遭到了親情的背叛、愛情的欺騙和事業的毀滅。凡讀過《水滸傳》的人都清楚,武松自去了二龍山後,當再出現時,就似乎換了一個人,跟結義哥哥宋江、張青,關係很遠,唯跟魯智深形影不離。以至於本是武松第一個提出的招安,但卻又是他第一個反對招安。雖書中沒直接給出原因,但從魯智深隨後的言辭中,誰都能明白是魯智深「重塑」了武松,使其重生!
  • 林衝和武松的差距在哪?從野豬林和飛雲浦就可看出,原因何在?
    林衝和武松的差距在哪?從野豬林和飛雲浦就可看出,原因何在?文/盧哥聊歷史說起中國四大名著,我們一定都能脫口而出,他們分別是《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和《水滸傳》。但是在水滸傳中,卻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排行榜,那就是梁山好漢排行。而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水滸傳中的人物故事。對於水滸傳中梁山排行,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但是小編覺得這個排名還是有些問題的,說起水滸傳,小編要提兩個人,分別是武松和林衝。在梁山好漢排名中,武松的排名比較靠後,但是林衝卻比較靠前。這麼說就一定是林衝比武松強了嗎?我看不見得。
  • 看《水滸傳》的神奇之處
    願意回家的發放遣散費,比如說有道家風骨的公孫勝,他能審時度勢、急流勇退,主動離開;願意接受招安的論功行賞,上表朝廷升職當官,比如說盧俊義,這個也是和宋江一樣,一心想當官,最後被毒死在當官赴任的路上;不願意回家的,也不願意被招安的,也可以自謀出路,比如說當和尚,諸如花和尚魯智深,打虎英雄武松。三、權利是要靠爭取的,天上不會掉餡餅。
  • 水滸傳中的三大疑案:林衝難道真是誤入白虎堂?其他兩個疑案更懸
    那麼我們下面就說一下,水滸傳中值得研究的幾件事。我們姑且稱之為水滸傳中的疑案。水滸傳中,一共有三大疑案,其中有林衝誤入白虎堂。那麼林衝,難道真的是誤入白虎堂嗎?還有其他的兩個疑案,聽起來更懸。第一個疑案:我們先說一下林衝誤入白虎堂這件事。林衝是水滸傳中的一大主角,他的人生遭遇很多人都同情。
  • 水滸傳:林衝是教頭,武松是都頭,魯達是提轄,哪個官最厲害?
    當年讀《水滸傳》的時候,教頭、都頭和提轄等等五花八門的官職名稱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後來根據主人公的遭遇,我的腦子自動統一地將其劃為「小官」的範疇。直到多年以後才知道,這裡面的門道真深……豹子頭林衝,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其實是江湖草莽之間的吹捧,聽起來非常威風。但是教頭不是官,沒有實權,相當於武術教練,上面還有一個都教頭管著。都教頭算是總教練,而教頭只是一個教練員,並且可以同時存在多個。
  • 水滸傳中,武松大鬧飛雲浦,還有哪些好漢能打贏此戰?僅有兩人
    尤其是林衝的故事剛剛看完之後再看武松的刀和拳頭,只覺得胸中憋悶的濁氣全都吐了出來!在武松的各場戰鬥中,最精彩的莫過於大鬧飛雲浦。大鬧飛雲浦這一戰,武松幾乎到了毫無希望的絕境。武松雙手雙腳被鎖住,脖子裡帶著枷鎖,他面對的對手有四位,分別是兩位公差和兩位蔣門神的弟子,對手都有兵器。《水滸傳》中說武松專打天下硬漢,其實也不是,武松什麼人都打,不管他硬不硬。
  • 讀了這麼多年的《水滸傳》,你知道「水滸」這兩個字的含義嗎?
    眾所周知,《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筆者人生中閱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到目前為止,筆者已經把一百二十回版本的《水滸傳》讀了四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起初,筆者眼中的《水滸傳》就是一部古典武俠小說,武松的鑌鐵雪花刀、林衝的丈八蛇矛代表了「武」;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史進義刺賀太守代表了「俠」。但是後來筆者發現,把《水滸傳》當做一部武俠小說來看,是把《水滸傳》想得太淺薄了。《水滸傳》通過梁山108條好漢,通過高俅、童貫、方臘、石寶,講述了芸芸眾生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游離。
  • 水滸傳裡最有骨氣的人,不是武松,而是面對權勢寧死不屈的此人
    文/路在何方水滸傳裡有眾多的好漢,他們多數都是錚錚鐵骨,說起最有骨氣的好漢,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誰呢?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人便是武鬆了,武松的確是個很有骨氣的好漢,但是水滸傳裡最有骨氣的人不是他,而是面對權勢寧死不屈的這個人。
  • 水滸傳裡最多情的男人,不是燕青,更非武松,而是義薄雲天的此人
    水滸傳是描寫英雄好漢的巨作,形形色色的好漢造就了梁山泊的輝煌。提起梁山好漢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最能打的馬上林衝,馬下武松。說起水滸傳裡最多情的男人,大家也許會說是著名的浪子燕青,又或者是打虎英雄武松,下面小編告訴大家,其實水滸傳裡最多情的男人,不是浪子燕青,更非武松,而是義薄雲天的此人。浪子燕青,一聽這個綽號,便知道燕青此人肯定是個多情的男人。
  • 《水滸傳》中林衝的一個舉動,註定他失去妻子,也沒有朋友
    眾所周知《水滸傳》裡有108條好漢,然而限於篇幅,作者只揀選了幾位進行了大篇幅的描寫,比如魯智深,林衝,武松,宋江等。 在《水滸傳》裡第七回是這樣寫林衝的:「當時林衝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手軟了!」
  • 水滸傳中五大高手: 東槍西矛南刀北蠻中麒麟, 林衝武松全都靠邊站
    相信大多數讀者對水滸傳各位猛將武藝的了解還是來自於電視劇,故而對水滸傳原著中的杜壆、石寶、兀顏光、孫安等高手了解不多。大家印象中的水滸高手,就應該就是盧俊義、林衝、武松、魯智深。  其實不然,水滸傳中的武藝高低其實是很複雜,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史文恭這個人,他的出場,完全就是為了盧俊義的出場做鋪墊。怎樣才能證明盧俊義強過林衝呢?
  • 水滸傳,林衝武藝高強,為何排名落後?
    水滸傳,林衝武藝高強,為何排名落後?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水滸傳中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但是英雄也有真有假,像林衝就是真英雄,林衝論武藝沒得說,論忠義沒得講,但是就是不受重用,這是為什麼呢?然而,歷史常常跟人開玩笑,林衝一生落拓不得志,沉鬱憂患,最終染患風病癱倒,鬱郁而死。醫家云:染風癱者,血脈不通,實乃長年積結沉病。林衝的一生遭際發人深思。
  • 《水滸傳》雪夜奔梁山,肩挑花槍葫蘆,這就是豹子頭林衝!
    《水滸》小說中許多人都戴過,宋江、劉唐、史進武松燕青都曾戴過但戴在林衝頭上卻最合宜有型。他所使的花槍也只是一般的花槍至於那葫蘆也非「壺中懸日月」的玄奇寶物,只是裝著可以在漫天風雪中禦寒並消解胸中塊壘的雅名日杜康的酒。這氈笠這槍這葫蘆皆非神物,但戴上林衝之首,扛上林衝之肩,竟能輛射出如此逼人的神來,箇中原因就在於林衝本人身上凝聚著內在的攝人心魂的精神力量。
  • 水滸傳中,梁山三十六天罡的座次,怎樣排才算合理?
    《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數百年來流傳頗廣。相信每一位《水滸傳》的讀者,多多少少對書中梁山好漢的座次都有意見。每位讀者的人生閱歷不同,性格德行不同,對108位梁山好漢也都有各自的偏好。有人喜歡隱忍穩重的林衝,有人喜歡剛毅血性的武松,也有人喜歡豁達直爽的魯智深。
  • 宋江178釐米,公孫勝180釐米,武松180釐米,看見林衝身高嚇我一跳
    宋江178釐米,公孫勝180釐米,武松180釐米,看見林衝身高嚇我一跳! 宋江——張涵予身高178釐米,1964年12月19日出生於北京,籍貫陝西藍田,中國內地男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1988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在《新水滸傳》中飾演宋江 。
  • 林衝風雪山神廟,快意恩仇背後的難言之隱…
    林衝,也不知道中過多少次計了。但是這次,偏偏一場大風雪,讓他逃過死劫,還讓他「巧遇」仇人。林衝一條槍、一把尖刀,將三個赤手空拳又沒什麼武功的惡棍全部殺死。這是一次快意恩仇的宣洩,是林衝的第一次反抗。但在拍手稱快的同時,不禁想問,為什麼林衝要殺死他們?好像是廢話!這三人要殺林衝,當然要反抗。可是之前呢,高衙內調戲自己的妻子、野豬林裡兩個差人要殺自己,林衝怎麼不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