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素菜館悄然興起 目前已達20家最貴人均消費200元

2020-12-19 搜鋪網

南京有句俗話叫「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吃些羊肉、雞湯滋補過寒冬。可是記者發現最近一些素菜館生意卻紅火了起來。不少人吃素是出於健康原因,現在不少年輕人也開始認可這種新式生活方式。素食館在餐飲競爭激烈的南京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得知,南京的素食館正面臨著分化,集聚在寺廟周圍的素菜館和中檔店食客多是佛教徒和老顧客,而主打全有機新潮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的高端素食館也在興起。

雞鳴寺附近的素菜館很火

每逢初一、十五,雞鳴寺前門庭若市,除了前來燒香拜佛的市民外,不少人都是衝著寺北的「古雞鳴寺素菜館」而來。「從元旦之前,我們店裡每天都爆滿,每到飯點顧客都需要排號等座。」素菜館的服務人員告訴記者。

吃頓素食花費幾何?服務人員介紹,古雞鳴寺素菜館人均消費在60元上下,如今,吃素已不僅僅是宗教人士的專屬,更是一種純粹乾淨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態度。

中檔店的運營在苦苦支撐

家住明故宮的馬先生經常帶著自己的父母吃素。在他家附近,就有一家素食館。「我最近發現這家店不開門了,是不是經營不下去倒閉了?」馬先生詢問。

記者從這家店了解到,店內裝修了兩個月了,部分區域還在正常營業,「我們也在苦苦支撐」,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近兩年,前來飯店裡吃素的顧客呈上升趨勢。但總體來看,目前素食餐飲在南京的推廣情況一般,因為吃素的新式概念與大多數市民的生活方式相悖。

記者注意到,紅燒魚、紅燒肉等常見的仿葷菜是他們的主打菜式。「這類菜式價格稍貴,能撐起菜館日常運營。」一位店員說,「說倒閉也太早了,我們還在堅持開,不然一些老人和熟客沒地方吃素菜。」

高檔店主打新潮的素菜風格

就在大眾素食館勉強維持的時候,在德基商場二期6樓,一家主打有機、養生菜蔬的素食主題餐廳「大蔬無界」開始嶄露頭角,其雅致的中式家具裝修、鬧市中清幽的環境,更加新潮的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偶爾去清清腸胃。記者了解到,這家素食餐廳也是南京素食館中最貴的一家,人均消費一般在200元左右;如果選擇一個冬季套餐,價格則在400元以上。

「大蔬無界2011年在上海就有了,上海4家,杭州1家,這是南京首家。」負責人告訴記者,跟許多傳統的素食不同,「大蔬無界」並不會刻意追求看起來吃起來都像葷菜的素菜,相反,他們更主張純粹的「素」。例如「猴頭菇佐黑椒汁」,選用福建古田的整顆猴頭菇,經過層層加工後,飽含汁水嚼勁十足。

不過也有市民吐槽要提前預約,還可能沒有位置,負責人回應,這也是為了消費者最佳的品嘗體驗,因為備料複雜,食材來自全球各地;大廚的後期製作也是精工細作,耗費時間長,所以提前預約更好。

素食店難開因製作人才不足

「在國內,除了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以及山東等地外,其他城市的素食文化推廣成效都較為緩慢。」江蘇省餐飲協會秘書長於學榮介紹,目前南京的素食館總數20多家,且位置相對較偏較分散,多在寺廟附近。於學榮認為,作為小眾餐飲,素食館肯定是難開的。消費者觀念、製作人才不足等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此外,與其他餐飲企業一樣,這種特色餐飲企業也面臨人工、鋪租上漲等壓力。「不過素食作為一種特色餐飲,肯定會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科學引導人們的飲食觀念很重要。」

(來源:中國江蘇網)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

相關焦點

  • 南京有20多家素食館,菜好吃店難開
    那麼,素食文化在南京這座古都的推廣情況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得知,目前南京的素食館正面臨著分化,集聚在寺廟周圍的素菜館和中檔店食客多是佛教徒和老顧客,而主打全有機新潮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的高端素食館也在興起。
  • 杭城素齋最高價1580元/位 新素食主義"圍攻"素食館
    杭城素齋最高價1580元/位  靈隱齋堂、永福寺、淨慈寺靜蓮居、中天竺法淨禪寺的齋飯館、福星觀素菜館、壽康永素食館、花中城天外天菜館、心港素齋會館等,杭州的素食館只有十家左右,人均消費少則十幾元,多則上千元。  心港素齋會館開在吳山頂上,四周香樟環抱,江南味濃厚。
  • 南京高檔餐飲降價轉型 人均消費800元降到200元
    南京高檔餐飲降價轉型 人均消費800元降到200元 前幾年,「魚翅皇」一直是南京餐飲業中的高端品牌,人均消費在800元左右。2012年,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的出臺,讓包括「魚翅皇」在內的高檔餐飲業遭遇嚴冬,酒店的利潤每況愈下。如今,冬天尚未完全過去,「魚翅皇酒樓」則成了江蘇省第一家以「改名」來表現自己轉型態度的行業探索者。
  • 這個寺廟內有一家素菜館,人均近百元,菜名看不懂卻很受歡迎!
    去南普陀寺旅遊最受歡迎的就是這裡的素菜,還有人專門過來只為了吃素菜,足見魅力有多大了。素菜館位於南普陀寺的普照樓裡,環境非常不錯,比起外面的餐廳環境有過之而無不及,菜單上的「半月沉江」「絲雨菰雲」名字都非常的好聽,但卻看不懂到底是什麼菜,上菜之後發現素菜的分量都還蠻大的,味道也不錯,其中「香泥藏珍」是蒸的芋泥,當然裡面加了很多的料,最後兩個人點了4個菜,一共花了180,人均將近百元,雖然價錢比起普通的餐廳可能貴了不少,但也是物超所值,非常的滿足。
  • 長春觀最精緻的素菜館,人均60,想洗淨紅塵入道吃齋!
    而拜完佛燒完香後,或純粹遊玩一番之後,都會到長春觀齋補堂素菜館吃一頓素餐。雖是素食餐館,但它不管在環境布置、菜品口味還是服務態度上都絲毫不遜色於其他餐館。先說一下素菜館的環境吧。店裡面的布置古樸清雅,自帶一股幽幽佛學韻味。
  • 人均200元就能滾菜單!
    而在很多老上海心中,四川中路上那家大壺春的生煎最正宗! 功德林是上海老牌素菜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柳亞子、魯迅、沈鈞儒、史良等居住在上海的名人都是功德林的常客!
  • 福建廈門最良心的素菜館,位於著名寺廟內,人均60,遊客說好便宜
    前段時間,我到福建廈門去旅遊,當地的朋友說要帶我去吃素菜館。當朋友帶我來到位於南普陀寺的素菜館時,我差點被嚇到。要知道,現在這個年代,一般的素菜館比普通餐廳都要貴很多,何況是這種位於著名寺廟內的素菜館,應該是「天價」吧?
  • 網絡祭祀悄然興起 建一塊網上虛擬墓地要1600元
    近年來一股網絡祭祀之風悄然興起,正被越來越多人重視和接受,一些人不再扶老攜幼、熙熙攘攘地到墓地憑弔,而是通過網際網路,獻一束鮮花,送一段旋律,點一支跳動的蠟燭,記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懷。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如今不少祭祀網站都開發了收費項目,建一塊網上虛擬墓地動輒上千元,整場祭祀流程下來花費往往是現實祭祀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網絡祭祀,究竟是圈錢還是追思,市民對此褒貶不一。  網絡祭祀悄然興起  「你想立刻擁有一個在3-5年內成為百萬富翁的『財富大禮包』嗎?
  • 抓娃娃機迷你KTV 商場裡的「小消費」悄然興起
    抓娃娃機、迷你KTV、共享按摩椅……商場裡的「小消費」悄然興起「碎片化」生活已經成了現下一種十分常見的生活方式。時間被「碎片化」,一些商家從中看到了商機,在商場中,除了抓娃娃機,還出現了迷你KTV、共享按摩椅、VR體驗館等供人們打發時間,有人將這種消費形式稱為「小消費」。迷你KTV「現身」各商場市民認為消費太高近日,記者在我市幾個商場走訪看到,目前大部分商場內都有迷你KTV的身影。
  • 男士專屬理髮店悄然興起 商家有人歡喜有人愁
    男士專屬理髮店悄然興起 商家有人歡喜有人愁 2021-01-08 15:27:41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 只剩1家店!知名素食餐廳大蔬無界大規模閉店
    01全國僅剩1家店在營業大蔬無界官方微信公號顯示,它在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分別擁有3家、2家、1家、1家門店。以此計算,大蔬無界目前僅剩一家門店還在營業。據聯商網報導,該門店已於2019年1月閉店。此外,大蔬無界南京德基廣場店已被一家叫「明心見素·藝術素食」的餐廳取代,該餐廳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餐廳仍主打素食概念,不過老闆已經換了。
  • 大數據|火鍋人均消費與房價的相關性研究
    據統計,全國火鍋商戶數量已達35萬家,佔餐飲商戶總數比例達7.3%,消費總額佔到國民餐飲消費總額的15%,並且已經細分出了重慶火鍋、老北京火鍋、粥底火鍋、潮汕牛肉火鍋、串串香鍋等30多種火鍋種類。  在消費檔次上,主流消費區間為人均60-120元的中檔火鍋,比例佔到了58%;其次是60元以下的抵擋火鍋消費約23%;再次是中高檔火鍋消費價位120元以上200元未滿,比例大約17%;最後是200元以上高檔火鍋消費約3%。結合環線來看,外環外低擋火鍋消費在所有環線中比例最高,中外環對中檔火鍋消費比例相對其他環線最高,內環內則是中高檔、高檔火鍋消費比例相對最高。
  • 人均20元起!廣州「最平素食自助餐廳指南」,抵食又美味!
    人均20元左右,隨意吃~△通通都是吃齋60歲以上的老人和1米2以下的兒童10元價格應該是全廣州最便宜之一了:13元地址:海珠區南華中路247號(海幢寺對面)時間:11:00-14:00 17:00-20:00
  • 江蘇南京海鮮館平價消費掙錢有道
    江蘇南京海鮮館平價消費掙錢有道2015-05-02 08: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新華報業網-南京晨報五六年前提起吃海鮮,一定會引來不少人咋舌——那麼貴!而現在它以平價姿態飛進尋常百姓家。雖然價格降下來了,發展勢頭卻依然強勁,很多人奇怪,餐飲房租、人力、水電壓力不小,平價是否掙錢呢?晨報記者走訪幾家典型海鮮店,探探商家的經營之道。  最「胎氣」  海鮮只賣成本價盈利來自加工費  市場經驗表明,高端餐飲轉型並不是調低價格那麼簡單。
  • 這個寺廟內有一家素菜館,人均近百元,菜名看不懂卻很受歡迎!
    去南普陀寺旅遊最受歡迎的就是這裡的素菜,還有人專門過來只為了吃素菜,足見魅力有多大了。素菜館位於南普陀寺的普照樓裡,環境非常不錯,比起外面的餐廳環境有過之而無不及,菜單上的「半月沉江」「絲雨菰雲」名字都非常的好聽,但卻看不懂到底是什麼菜,上菜之後發現素菜的分量都還蠻大的,味道也不錯,其中「香泥藏珍」是蒸的芋泥,當然裡面加了很多的料,最後兩個人點了4個菜,一共花了180,人均將近百元,雖然價錢比起普通的餐廳可能貴了不少,但也是物超所值,非常的滿足。
  • 「仙風道骨」素菜館
    在目前的都市消費中,素食逐漸走俏。素食既有身心健康的要義,又能避免肉禽類食品所帶來的疾病威脅,因此成為上佳之選。目前,東莞範圍內已經有多家專業素食餐館出現。他們各有特色,搭配多樣,已經形成了一股食素的潮流。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對素食表現出了越來越多的熱愛與關注。
  • 每位收費25元 溫州一素食館玩自助吸引年輕食客
    昨天中午11點,記者來到市區浦發大樓的「就吃素」素菜自助餐廳,大廳內擺了十來張桌子,分自助菜品區和就餐區,已有多位顧客來就餐。據「就吃素」負責人譚勉介紹,素食館每天提供三四十款菜品,以蔬菜、水果為主。金絲球、什錦春卷、香脆藕盒、菠蘿蜜等是特色菜,受很多顧客青睞。每位收費25元。每逢初一、十五,每位僅收費15元。據該餐廳營業員介紹,每逢活動時,該店都會爆滿。
  • 2018春節出境遊人均消費近9500元 南極最"貴"
    中國網2月2日訊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聯合發布《2018春節出境旅遊趨勢預測》報告稱,今年春節長假預計出境遊人次將達到650萬,成為歷史之最。據統計,預定春節出境跟團遊、自由行產品的人均成交價達到9500元,南極遊的人均消費更是高達16萬元,成為我國出境遊平均花費最貴的國家。
  • 十元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 去除洗、燙、染等消費,中老年男子及小孩...
    這種「快餐」模式的理髮店沒有店長,沒有總監,不洗頭、不染髮、不燙髮,不用辦會員卡,理髮自助買票10元/人,剪個頭不超過10分鐘。乍一看,這樣的機制似乎與現在拼服務、拼產品的銷售邏輯背道而馳,但就是這樣一種講求快捷、簡便的理髮模式,已在永城悄然興起。
  • 臨沂繪本館悄然興起 叫好不叫座單靠借閱盈利難
    有調查顯示,70後、80後讀者成為教育類書籍的購買主力,他們用自己的時間為下一代閱讀,這其中就包括繪本閱讀,繪本閱讀正成為親子閱讀的新風尚,繪本館也在臨沂悄然興起。然而,現實遠沒有繪本中的故事那麼美好,記者在臨沂調查發現,這個看似前景不錯的行業,實際運營起來若單靠繪本借閱,收入實在有限,想要盈利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