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於網絡。澳門路環村安德魯餅店。
在澳門有個路環村,世界各地甜品愛好者都把這裡看作是他們的打卡聖地。
著名的安德魯餅店就開在這裡。它外面看起來非常樸素,但每當人們走進這家店裡,看到那用酥脆的撻託、美味的蛋羹和烤成焦糖色的奶油搭配而成的美味蛋撻時,人們眼前似乎就像打開了一扇時光的窗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這家餅店的光陰故事。
一.
安德魯餅店以生產葡式蛋撻在世界聞名遐邇。
圖片源於網絡。 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又稱葡式奶油塔、焦糖瑪琪朵蛋撻,外文名Portuguese-style egg tarts,是澳門著名小吃。港澳及廣東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屬於蛋撻的一種,焦黑的表面為其特徵。其最為代表的是Milktar's 蛋撻。
眾所周知,蛋撻起源於歐洲,因為做法簡單,所以在傳播的過程中各地都有本土化和改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風格和口感。
圖片源於網絡。
歷史學家認為,葡式蛋撻誕生於18世紀,距今已有200年歷史,是由裡斯本貝倫教區的修道士們發明的一種美食。最初,蛋撻在葡萄牙其實是教堂的修女們做好用來施捨行善的食物,後來漸漸成為隨處可見的經典小食。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雖然人們普遍認為澳門著名的蛋撻是葡萄牙人引進的,但它實際上卻是具有探索精神的英國甜品師安德魯·斯託(Andrew Stow)偶然間發明的。
「我記得1988年與安德魯一起走過牛津街時,我們經過一家甜品店,他指著一個東西說,『我的甜品店裡也要做這個東西。』」安德魯的妹妹艾琳說,「這些外殼像木頭一樣粗糙,裡面帶有粘稠物體的東西就是葡式蛋撻。」
圖片源於網絡。 澳門。
1989年,安德魯以一名工業藥劑師的身份來到澳門,之後開了一家原料進口公司,但最終破產了。當他決定開一家甜品店時剛好碰上了好時候。
「80年代,有很多葡萄牙人來到澳門,由於看到這裡經濟繁榮,他們都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澳門歷史學家、《澳門——那些人,那些地方》(Macao – People and Places)一書的作者詹森·沃迪(Jason Wordie)說。但那時候,對這裡產生影響的歐洲飲食文化卻寥寥無幾。
圖片源於網絡。 上圖為路環村。
1989年,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在路環村的中央廣場開設了自己的安德魯餅屋。安德魯對自己產品進行了改良創新:將葡式蛋撻和當時市場上流行的英式蛋撻融為一體——裡面的奶油蛋羹更像是英式蛋撻,而又薄又輕的撻託和加熱成焦糖色的頂部則保留了葡式蛋撻的特色。產品推出後,最終經受住市場的考驗,葡式蛋撻最終取得成功。
葡撻雖然是安特魯所創,然而揚名卻是拜安德魯和妻子的婚變所賜,因為瑪嘉烈把安德魯視為至寶的蛋撻配方賣給了肯德基。
圖片源於網絡。
1996年,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婚姻破裂。瑪嘉烈離開安德魯後另起爐灶,把原先屬於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瑪嘉烈」。經她與肯德基的商業合作後,又落戶香港和臺灣,眾多葡式蛋撻專賣店的開張,葡式蛋撻頓時成為熱門商品,不經意間捲起了一陣葡撻旋風,一時間導致市場上蛋價上揚,雞蛋到了供應不足的地步。從此,飄香四溢、鬆脆可口的葡式蛋撻開始流傳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圖片源於網絡。
但是直到今天,位於路環村的最初這家餅店,儘管店外面的米黃色漆面已經慢慢脫落,周圍已被很多歐式建築包圍,寶石綠、陽光黃和玫瑰粉間或點綴其間,卻仍然能吸引很多當地人和遊客來排隊購買。
二.
圖片源於網絡。
自打安德魯於1989年在澳門路環島開設餅店,採用豬油、麵粉、水和蛋,以及英國式的糕點做法,創作出了廣受歡迎的葡式蛋撻。
正宗的葡式蛋撻必須用手製作:精緻圓潤的撻皮、金黃的蛋液,還有焦糖比例,都經過專業廚師的道道把關,才臻於普通蛋撻難以達到的完美。真正的蛋撻必須有分層明顯。上桌的葡式蛋撻的底座就像剛出爐的牛角麵包,口感鬆軟香酥,內餡豐厚,奶味蛋香也很濃鬱,雖然味道一層又一層,卻甜而不膩。
【葡式蛋撻營養價值】
圖片源於網絡。
葡式蛋撻液的配方一般為牛奶、淡奶油、澱粉、雞蛋、砂糖。這些物質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蛋撻是高熱量的食物,不過少吃、適量地吃還是具有一定營養價值的。
1. 澱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體;
2.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乳蛋白等,所含的20多種胺基酸中有人體必須的8種胺基酸,奶蛋白質是全價的蛋白質,它的消化率高達98%。
3.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並促進肝細胞再生等等。
【葡式蛋撻製作方法之一】
●食材:
圖片源於網絡。 片狀麥淇淋。
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麥淇淋250克,牛奶500ml、砂糖適量、雞蛋2個。
●步驟:
圖片源於網絡。
1.將低筋麵粉、高筋麵粉、酥油、片狀麥淇淋和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麵團,醒20分鐘;讓麥淇淋在室溫軟化,放入保險袋擀成0.6cm薄片;面擀成長片,麥淇淋放在中間是面片長度的1/3;
2.然後把面片折三折後,用面片包住麥淇淋,小心的擀成長條;再將長條四折(就像疊被子);再重複一次以上步驟(擀長,疊四折),然後用保鮮膜包住,鬆弛20分鐘;
3. 鬆弛結束,擀成0.6cm左右的大片;然後將面片捲起來,用保鮮膜包住放冰箱鬆弛30分鐘;
4.把牛奶、砂糖、雞蛋2個、低粉15g混合成為撻水;從冰箱取出鬆弛好的面,切成1cm左右的段;然後在其中的一面沾少許麵粉;沾麵粉面朝上,放在模子裡壓出形狀;
圖片源於網絡。
5.倒入撻水,七分滿就好;然後放入烤箱,置於220度烤15分鐘,香噴噴的葡式蛋撻就新鮮出爐了。
三.
圖片源於網絡。
如今葡式蛋撻的盛況雖已不在,但仍有許多忠實喜愛者。肯德基雖收掉葡式蛋撻專門店,但仍在店面提供葡式蛋撻,百佳超級市場全線的包餅部同樣有出售葡式蛋撻。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人來到澳門後會專門到路環島的安德魯餅店打卡以作留念。
安德魯的妹妹艾琳說:「現在他們每天都能賣出1.35萬至1.4萬個蛋撻。他的家族已經在路環村開了第二家店,還在機場附近有一家工廠,2014年在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開了分店,並且在路環還開了一家新的休閒餐廳。」
圖片源於網絡。
雖然安德魯去世至今已有10年時間,但當初那個古雅的甜品店裡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他的肖像仍然掛在店門的入口處,他仍然穿著標誌性的白襯衣,面帶微笑地迎接飢腸轆轆的人們,歡迎他們前來品嘗新鮮出爐的蛋撻。
圖片源於網絡。
---END---